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400万元至13,300万元。 | -1.33亿~-9400万 | 31.88%~51.85% | -198.37%~-11.43%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如下:1、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战略发展规划,公司在2024年进一步剥离了橡塑板块业务,聚焦光伏新能源板块为主业。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激烈,致使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主营业务产品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为负。同时,公司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2、公司因部分应付账款逾期引起的诉讼,已有部分案件进入庭审阶段等待判决,公司计提了相应的预计负债。 | 减亏 | -1.95亿 | 2025-01-23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600万元至13,500万元。 | -1.35亿~-9600万 | 2.57%~30.72% | -192.22%~-18.38%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如下:1、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战略发展规划,公司在2024年进一步剥离了橡塑板块业务,聚焦光伏新能源板块为主业。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激烈,致使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主营业务产品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为负。同时,公司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2、公司因部分应付账款逾期引起的诉讼,已有部分案件进入庭审阶段等待判决,公司计提了相应的预计负债。 | 减亏 | -1.39亿 | 2025-01-23 |
2023-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105,000万元至125,000万元。 | 10.5亿~12.5亿 | -17.77%~-2.11% | -16.89%~87.36%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如下:1、环保改性材料业务:因环保改性材料业务国内市场萎缩,公司调整对该板块业务的生产经营计划,致使该板块业务规模下降;同时,该板块业务调整过程中产生的人员安置费用、设备处置亏损等较大;2、汽车配件业务:因汽车整车市场竞争加剧,汽车零部件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高企,2023年度该业务经营情况不及预期;3、光伏新能源业务:2023年,随着公司山东枣庄生产基地投产、产量爬坡及订单逐步交付,公司光伏新能源业务收入不断提高。但由于该板块业务依然处于建设投入期,前期费用较高,规模效应暂未显现。 | 略减 | 12.77亿 | 2024-01-29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800万元至15,800万元。 | -1.58亿~-1.08亿 | -2258.71%~-1575.57% | -69.84%~99.92%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如下:1、环保改性材料业务:因环保改性材料业务国内市场萎缩,公司调整对该板块业务的生产经营计划,致使该板块业务规模下降;同时,该板块业务调整过程中产生的人员安置费用、设备处置亏损等较大;2、汽车配件业务:因汽车整车市场竞争加剧,汽车零部件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高企,2023年度该业务经营情况不及预期;3、光伏新能源业务:2023年,随着公司山东枣庄生产基地投产、产量爬坡及订单逐步交付,公司光伏新能源业务收入不断提高。但由于该板块业务依然处于建设投入期,前期费用较高,规模效应暂未显现。 | 首亏 | 731.9万 | 2024-01-29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9,000万元至25,000万元。 | -2.5亿~-1.9亿 | -281.28%~-189.77% | -142.94%~-27.97%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如下:1、环保改性材料业务:因环保改性材料业务国内市场萎缩,公司调整对该板块业务的生产经营计划,致使该板块业务规模下降;同时,该板块业务调整过程中产生的人员安置费用、设备处置亏损等较大;2、汽车配件业务:因汽车整车市场竞争加剧,汽车零部件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高企,2023年度该业务经营情况不及预期;3、光伏新能源业务:2023年,随着公司山东枣庄生产基地投产、产量爬坡及订单逐步交付,公司光伏新能源业务收入不断提高。但由于该板块业务依然处于建设投入期,前期费用较高,规模效应暂未显现。 | 增亏 | -6557万 | 2024-01-29 |
2023-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102,000万元至120,000万元。 | 10.2亿~12亿 | - | -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如下:1、环保改性材料业务:因环保改性材料业务国内市场萎缩,公司调整对该板块业务的生产经营计划,致使该板块业务规模下降;同时,该板块业务调整过程中产生的人员安置费用、设备处置亏损等较大;2、汽车配件业务:因汽车整车市场竞争加剧,汽车零部件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高企,2023年度该业务经营情况不及预期;3、光伏新能源业务:2023年,随着公司山东枣庄生产基地投产、产量爬坡及订单逐步交付,公司光伏新能源业务收入不断提高。但由于该板块业务依然处于建设投入期,前期费用较高,规模效应暂未显现。 | 略减 | 12.67亿 | 2024-01-29 |
2022-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115,000万元至138,000万元。 | 11.5亿~13.8亿 | - | - | 报告期内公司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出售总部产业园等实现非经营性收益约8,100万元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减少主要系公司2021年剥离部分子公司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亏损,主要受疫情反复、订单下降及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材料、人工和融资成本高企导致。 | 略减 | 18.76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115,000万元至138,000万元。 | 11.5亿~13.8亿 | -39.53%~-27.44% | -49.16%~29.85% | 报告期内公司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出售总部产业园等实现非经营性收益约8,100万元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减少主要系公司2021年剥离部分子公司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亏损,主要受疫情反复、订单下降及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材料、人工和融资成本高企导致。 | 略减 | 19.02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700万元至8,100万元。 | -8100万~-6700万 | 68.42%~73.88% | -1276.89%~-1068.61% | 报告期内公司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出售总部产业园等实现非经营性收益约8,100万元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减少主要系公司2021年剥离部分子公司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亏损,主要受疫情反复、订单下降及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材料、人工和融资成本高企导致。 | 减亏 | -2.57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50万元至750万元。 | 550万~750万 | 102.28%~103.11% | -211.28%~-209.7% | 报告期内公司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出售总部产业园等实现非经营性收益约8,100万元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减少主要系公司2021年剥离部分子公司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亏损,主要受疫情反复、订单下降及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材料、人工和融资成本高企导致。 | 扭亏 | -2.42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34元至0.047元。 | 0.034~0.047 | - | -210.89%~-209.24% | 报告期内公司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出售总部产业园等实现非经营性收益约8,100万元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减少主要系公司2021年剥离部分子公司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亏损,主要受疫情反复、订单下降及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材料、人工和融资成本高企导致。 | 扭亏 | -1.51 | 2023-01-30 |
2021-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2,800万元。 | 2800万 | 601.79% | -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主要原因如下:1、202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坚持发展低碳环保新材料产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对部分劣质低效资产业务处理,优化资产结构,亏损收窄。但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外疫情反复影响生产、国内停电限产、物流及人工等各类成本上升影响,导致公司整体经营亏损。2、因受疫情反复、限电停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莆田、肇庆子公司持续亏损。为控制经营风险,减少损失,公司根据经营环境变化,调整战略布局,改变经营管理策略,收缩部分经营业务规模,相继关停了莆田、肇庆子公司业务等,预计损失4000万。3、因部分客户经营困难、部分子公司经营关停等原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摸底测算,预计信用减值损失7000万元至8000万元,存货与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500万元至5500万元。最终减值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具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审计机构审计后确定。4、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2800万元,主要为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处置资产损失及政府补助。上述原因对公司2021年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开拓和服务优质客户,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效率增强产品盈利能力,以提升公司总体经营业绩。 | 不确定 | 399.0万 | 2022-01-26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000万元至25,000万元。 | -2.5亿~-2亿 | 21.21%~36.97% | -145.9%~-82.11%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主要原因如下:1、202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坚持发展低碳环保新材料产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对部分劣质低效资产业务处理,优化资产结构,亏损收窄。但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外疫情反复影响生产、国内停电限产、物流及人工等各类成本上升影响,导致公司整体经营亏损。2、因受疫情反复、限电停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莆田、肇庆子公司持续亏损。为控制经营风险,减少损失,公司根据经营环境变化,调整战略布局,改变经营管理策略,收缩部分经营业务规模,相继关停了莆田、肇庆子公司业务等,预计损失4000万。3、因部分客户经营困难、部分子公司经营关停等原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摸底测算,预计信用减值损失7000万元至8000万元,存货与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500万元至5500万元。最终减值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具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审计机构审计后确定。4、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2800万元,主要为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处置资产损失及政府补助。上述原因对公司2021年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开拓和服务优质客户,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效率增强产品盈利能力,以提升公司总体经营业绩。 | 减亏 | -3.17亿 | 2022-01-26 |
2021-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170,000万元至200,000万元。 | 17亿~20亿 | - | -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主要原因如下:1、202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坚持发展低碳环保新材料产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对部分劣质低效资产业务处理,优化资产结构,亏损收窄。但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外疫情反复影响生产、国内停电限产、物流及人工等各类成本上升影响,导致公司整体经营亏损。2、因受疫情反复、限电停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莆田、肇庆子公司持续亏损。为控制经营风险,减少损失,公司根据经营环境变化,调整战略布局,改变经营管理策略,收缩部分经营业务规模,相继关停了莆田、肇庆子公司业务等,预计损失4000万。3、因部分客户经营困难、部分子公司经营关停等原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摸底测算,预计信用减值损失7000万元至8000万元,存货与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500万元至5500万元。最终减值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具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审计机构审计后确定。4、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2800万元,主要为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处置资产损失及政府补助。上述原因对公司2021年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开拓和服务优质客户,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效率增强产品盈利能力,以提升公司总体经营业绩。 | 续盈 | 19.12亿 | 2022-01-26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3,000万元至28,000万元。 | -2.8亿~-2.3亿 | 12.85%~28.41% | -86.25%~-36.07%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主要原因如下:1、202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坚持发展低碳环保新材料产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对部分劣质低效资产业务处理,优化资产结构,亏损收窄。但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外疫情反复影响生产、国内停电限产、物流及人工等各类成本上升影响,导致公司整体经营亏损。2、因受疫情反复、限电停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莆田、肇庆子公司持续亏损。为控制经营风险,减少损失,公司根据经营环境变化,调整战略布局,改变经营管理策略,收缩部分经营业务规模,相继关停了莆田、肇庆子公司业务等,预计损失4000万。3、因部分客户经营困难、部分子公司经营关停等原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摸底测算,预计信用减值损失7000万元至8000万元,存货与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500万元至5500万元。最终减值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具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审计机构审计后确定。4、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2800万元,主要为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处置资产损失及政府补助。上述原因对公司2021年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开拓和服务优质客户,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效率增强产品盈利能力,以提升公司总体经营业绩。 | 减亏 | -3.21亿 | 2022-01-26 |
2021-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1.25元至1.56元。 | -1.56~-1.25 | - | -144.9%~-81.63%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主要原因如下:1、202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坚持发展低碳环保新材料产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对部分劣质低效资产业务处理,优化资产结构,亏损收窄。但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外疫情反复影响生产、国内停电限产、物流及人工等各类成本上升影响,导致公司整体经营亏损。2、因受疫情反复、限电停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莆田、肇庆子公司持续亏损。为控制经营风险,减少损失,公司根据经营环境变化,调整战略布局,改变经营管理策略,收缩部分经营业务规模,相继关停了莆田、肇庆子公司业务等,预计损失4000万。3、因部分客户经营困难、部分子公司经营关停等原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摸底测算,预计信用减值损失7000万元至8000万元,存货与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500万元至5500万元。最终减值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具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审计机构审计后确定。4、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2800万元,主要为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处置资产损失及政府补助。上述原因对公司2021年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开拓和服务优质客户,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效率增强产品盈利能力,以提升公司总体经营业绩。 | 减亏 | -1.98 | 2022-01-26 |
2021-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营业收入:175,000万元至205,000万元。 | 17.5亿~20.5亿 | -9.18%~6.39% | -37.53%~30.01%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主要原因如下:1、202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坚持发展低碳环保新材料产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对部分劣质低效资产业务处理,优化资产结构,亏损收窄。但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外疫情反复影响生产、国内停电限产、物流及人工等各类成本上升影响,导致公司整体经营亏损。2、因受疫情反复、限电停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莆田、肇庆子公司持续亏损。为控制经营风险,减少损失,公司根据经营环境变化,调整战略布局,改变经营管理策略,收缩部分经营业务规模,相继关停了莆田、肇庆子公司业务等,预计损失4000万。3、因部分客户经营困难、部分子公司经营关停等原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摸底测算,预计信用减值损失7000万元至8000万元,存货与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500万元至5500万元。最终减值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具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审计机构审计后确定。4、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2800万元,主要为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处置资产损失及政府补助。上述原因对公司2021年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开拓和服务优质客户,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效率增强产品盈利能力,以提升公司总体经营业绩。 | 续盈 | 19.27亿 | 2022-01-26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扭亏为盈。 | -6160万 | - | -685.66% |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公司发生大幅亏损。从目前情况看,预计2021年上半年公司将扭亏为盈。原因:1、受疫情影响逐步消除,公司业务逐步恢复,订单较去年同期大幅回升。2、2020年因疫情原因出口受限,公司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加大研发力度;国内业务成效在2021年开始显现,公司与斐乐、卡帕(KAPPA)、江博士、蓝思等知名客户达成战略合作,业绩增长。3、2019年公司新设子公司经过近两年的运营整合,开始逐步走向正轨,业务逐步规模化,订单业务大幅增加。4、公司更加聚焦主营产业:低碳环保高分子新材料及其产品,逐步缩减供应链业务,产品附加值提升。 | 扭亏 | -6160万 | 2021-04-28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7,400万元至33,400万元。 | -3.34亿~-2.74亿 | -1456.62%~-1212.92% | -15.37%~32.04% | 1、2020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普遍延迟以及终端客户需求下降,母公司订单量较上年大幅下降,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减少;同时,合并报表范围内部分子公司因运营初期、受疫情影响等原因出现亏损。(2)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积极开发境内客户,开发新客户新产品费用支出增加;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折旧费用增加;公司新运营的子公司增加,人员增加,公司并未因疫情影响而裁员降薪,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公司经营资金需求增加导致利息费用较上年增加;因汇率变动,汇兑损失较上年增加。(3)因部分供应商、客户经营困难等原因导致计提应收款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因生产减少、单位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部分生产设备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2、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400万元,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 | 首亏 | 2462万 | 2021-01-28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1.69元至2.06元。 | -2.06~-1.69 | - | -15.38%~32.05% | 1、2020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普遍延迟以及终端客户需求下降,母公司订单量较上年大幅下降,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减少;同时,合并报表范围内部分子公司因运营初期、受疫情影响等原因出现亏损。(2)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积极开发境内客户,开发新客户新产品费用支出增加;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折旧费用增加;公司新运营的子公司增加,人员增加,公司并未因疫情影响而裁员降薪,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公司经营资金需求增加导致利息费用较上年增加;因汇率变动,汇兑损失较上年增加。(3)因部分供应商、客户经营困难等原因导致计提应收款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因生产减少、单位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部分生产设备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2、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400万元,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 | 首亏 | 0.16 | 2021-01-28 |
2020-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212,000万元至243,000万元。 | 21.2亿~24.3亿 | - | - | 1、2020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普遍延迟以及终端客户需求下降,母公司订单量较上年大幅下降,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减少;同时,合并报表范围内部分子公司因运营初期、受疫情影响等原因出现亏损。(2)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积极开发境内客户,开发新客户新产品费用支出增加;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折旧费用增加;公司新运营的子公司增加,人员增加,公司并未因疫情影响而裁员降薪,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公司经营资金需求增加导致利息费用较上年增加;因汇率变动,汇兑损失较上年增加。(3)因部分供应商、客户经营困难等原因导致计提应收款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因生产减少、单位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部分生产设备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2、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400万元,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 | 略减 | 25.51亿 | 2021-01-28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214,000万元至245,000万元。 | 21.4亿~24.5亿 | -17.75%~-5.84% | 43.49%~101.84% | 1、2020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普遍延迟以及终端客户需求下降,母公司订单量较上年大幅下降,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减少;同时,合并报表范围内部分子公司因运营初期、受疫情影响等原因出现亏损。(2)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积极开发境内客户,开发新客户新产品费用支出增加;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折旧费用增加;公司新运营的子公司增加,人员增加,公司并未因疫情影响而裁员降薪,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公司经营资金需求增加导致利息费用较上年增加;因汇率变动,汇兑损失较上年增加。(3)因部分供应商、客户经营困难等原因导致计提应收款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因生产减少、单位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部分生产设备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2、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400万元,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 | 略减 | 26.02亿 | 2021-01-28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000万元至33,000万元。 | -3.3亿~-2.7亿 | -1371.31%~-1140.17% | -16.49%~31.9% | 1、2020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普遍延迟以及终端客户需求下降,母公司订单量较上年大幅下降,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减少;同时,合并报表范围内部分子公司因运营初期、受疫情影响等原因出现亏损。(2)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积极开发境内客户,开发新客户新产品费用支出增加;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折旧费用增加;公司新运营的子公司增加,人员增加,公司并未因疫情影响而裁员降薪,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公司经营资金需求增加导致利息费用较上年增加;因汇率变动,汇兑损失较上年增加。(3)因部分供应商、客户经营困难等原因导致计提应收款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因生产减少、单位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部分生产设备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2、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400万元,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 | 首亏 | 2596万 | 2021-01-28 |
2020-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0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400万元。 | 400万 | 199.09% | - | 1、2020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普遍延迟以及终端客户需求下降,母公司订单量较上年大幅下降,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减少;同时,合并报表范围内部分子公司因运营初期、受疫情影响等原因出现亏损。(2)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公司积极开发境内客户,开发新客户新产品费用支出增加;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折旧费用增加;公司新运营的子公司增加,人员增加,公司并未因疫情影响而裁员降薪,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公司经营资金需求增加导致利息费用较上年增加;因汇率变动,汇兑损失较上年增加。(3)因部分供应商、客户经营困难等原因导致计提应收款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因生产减少、单位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部分生产设备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2、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约400万元,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 | 不确定 | 133.7万 | 2021-01-28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可能为亏损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 | 2361万 | - | 269.36% |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公司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预计在下一个报告期期末可能为亏损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 | 不确定 | 2361万 | 2020-04-27 |
2020-03-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0年1-3月非经常性损益:7.52万元。 | 7.52万 | -83.66% | - | 1、本报告期,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普遍延迟,导致销售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公司已逐步恢复到正常生产经营状态;2、本报告期,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以及运营初期的投入,较上年同期新增的子公司出现一定的亏损;3、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为7.52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46.01万元。 | 不确定 | 46.01万 | 2020-04-10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至3,500万元。 | -3500万~-3000万 | -507.93%~-449.65% | -1141.78%~-964.38% | 1、本报告期,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普遍延迟,导致销售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公司已逐步恢复到正常生产经营状态;2、本报告期,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以及运营初期的投入,较上年同期新增的子公司出现一定的亏损;3、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为7.52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46.01万元。 | 首亏 | 858.0万 | 2020-04-10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万元至3,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5.95%至63.97%。 | 2000万~3000万 | -63.97%~-45.95% | -269.75%~-76.32% | 1、2019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2019年投资新设的东莞市国立万泉鞋业有限公司、肇庆国立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因成立初期,前期投入费用较大,产能未完全释放。(2)人工费用、折旧费用、利息支出、研发投入等增加。2、2019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9.76万元,上年同期因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2.59万元。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实施对外投资,完善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 预减 | 5550万 | 2020-01-22 |
2019-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19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39.76万元。 | 139.8万 | -83.61% | - | 1、2019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2019年投资新设的东莞市国立万泉鞋业有限公司、肇庆国立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因成立初期,前期投入费用较大,产能未完全释放。(2)人工费用、折旧费用、利息支出、研发投入等增加。2、2019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9.76万元,上年同期因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2.59万元。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实施对外投资,完善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 不确定 | 852.6万 | 2020-01-22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60.59万元至3,160.59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3.67%至33.33%。 | 2761万~3161万 | -33.33%~-23.67% | -73.38%~-46.76% | 1、2019年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2019年投资新设的湖南国立宝泉鞋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国立万泉鞋业有限公司、肇庆国立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因成立初期,前期投入费用较大,产能未完全释放。(2)人工费用、折旧费用、利息支出、研发投入等增加。2、2019年公司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0.83万元,上年同期因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17.37万元。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实施对外投资,完善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 略减 | 4141万 | 2019-10-14 |
2019-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699.76万元至3,099.76万元。 | 2700万~3100万 | -23.37%~-12.02% | -76.58%~-50.42% | 1、2019年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2019年投资新设的湖南国立宝泉鞋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国立万泉鞋业有限公司、肇庆国立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因成立初期,前期投入费用较大,产能未完全释放。(2)人工费用、折旧费用、利息支出、研发投入等增加。2、2019年公司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0.83万元,上年同期因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17.37万元。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实施对外投资,完善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 略减 | 3523万 | 2019-10-14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00万元至2,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4.31%至27.5%。 | 2200万~2600万 | -27.5%~-14.31% | 56.41%~103.03%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受人工费用、折旧费用、研发投入等增加,以及新设子公司产能未得到释放,报告期内亏损等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为36.09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225.88万元。 | 略减 | 3034万 | 2019-07-12 |
2019-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163.91万元至2,563.91万元。 | 2164万~2564万 | -22.95%~-8.71% | 66.5%~115.76%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受人工费用、折旧费用、研发投入等增加,以及新设子公司产能未得到释放,报告期内亏损等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为36.09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225.88万元。 | 略减 | 2808万 | 2019-07-12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0万元-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90%-61.52%。 | 800万~1000万 | -61.52%~-51.9% | -43.26%~-29.07% |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为36,813.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2,674.11万元,同比增长约52.50%。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公司一季度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较上年同期新增三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广东国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及重庆大江国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两家控股子公司报告期内,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1,939.63万元,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0万元,受行业毛利率和公司新成立等原因的影响,销售净利率水平较低。2、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受材料成本、人工费用、折旧费用、研发投入等增加的影响,净利润下降;(2)控股子公司东莞市国立飞织制品有限公司产能尚未全部释放,报告期内亏损,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70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为46.01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71.55万元。 | 预减 | 2079万 | 2019-04-09 |
2019-03-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19年1-3月营业收入:约为36,813.98万元,同比增长约52.50%。 | 3.6814亿 | 52.5% | 11.18% |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为36,813.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2,674.11万元,同比增长约52.50%。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公司一季度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较上年同期新增三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广东国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及重庆大江国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两家控股子公司报告期内,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1,939.63万元,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0万元,受行业毛利率和公司新成立等原因的影响,销售净利率水平较低。2、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受材料成本、人工费用、折旧费用、研发投入等增加的影响,净利润下降;(2)控股子公司东莞市国立飞织制品有限公司产能尚未全部释放,报告期内亏损,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70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为46.01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71.55万元。 | 预增 | 2.41亿 | 2019-04-09 |
2019-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53.99万元-953.99万元。 | 754万~954万 | -62.44%~-52.48% | -35.81%~-18.79% |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为36,813.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2,674.11万元,同比增长约52.50%。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公司一季度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较上年同期新增三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广东国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及重庆大江国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两家控股子公司报告期内,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1,939.63万元,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0万元,受行业毛利率和公司新成立等原因的影响,销售净利率水平较低。2、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受材料成本、人工费用、折旧费用、研发投入等增加的影响,净利润下降;(2)控股子公司东莞市国立飞织制品有限公司产能尚未全部释放,报告期内亏损,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70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为46.01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71.55万元。 | 预减 | 2008万 | 2019-04-09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400万元—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6%-12.31% | 5400万~6000万 | -12.31%~-2.56% | 13.86%~68.1% | (一)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小幅下降,下降的原因主要有:1、报告期内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平均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比上年同期增加;3、报告期内新成立控股子公司东莞市国立飞织制品有限公司,产能尚未得到充分释放,本年度亏损;4、报告期内加大了固定资产投入,导致折旧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5、报告期内存货、应收账款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比上年同期增加。(二)2018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876.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472.22万元,2018年度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理财收益、政府补助。 | 略减 | 6158万 | 2019-01-18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95.28万元-4,200.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3%-10.08% | 4095万~4200万 | 7.33%~10.08% | 11.09%~22.08% | 1、2018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76,090.05万元,较2017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51,282.26万元,同比增长约48.37%。主要是EVA/TPR环保改性材料及制品销售增长,带动净利润增长。2、2018年前三季度因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17.37万元,上年同期因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0.39万元。 | 略增 | 3816万 | 2018-10-12 |
2018-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477.91万元-3,582.91万元。 | 3478万~3583万 | -5.11%~-2.25% | -16.39%~-3.28% | 1、2018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76,090.05万元,较2017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51,282.26万元,同比增长约48.37%。主要是EVA/TPR环保改性材料及制品销售增长,带动净利润增长。2、2018年前三季度因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17.37万元,上年同期因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0.39万元。 | 略减 | 3665万 | 2018-10-12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00万元-3,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2%-12.50%。 | 2800万~3100万 | 1.62%~12.5% | -65.33%~-50.9% | 1、公司2018年半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EVA环保改性材料及制品、TPR环保改性材料及制品销售规模增长带来利润的增长。2、预计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210.75万元,主要是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投资的收益和收到政府补助。 | 略增 | 2755万 | 2018-07-13 |
2018-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589.25万元-2,889.25万元。 | 2589万~2889万 | -2.55%~8.74% | -71.03%~-56.09% | 1、公司2018年半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EVA环保改性材料及制品、TPR环保改性材料及制品销售规模增长带来利润的增长。2、预计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210.75万元,主要是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投资的收益和收到政府补助。 | 略增 | 2657万 | 2018-07-13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万元-2,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5.56%-49.11%。 | 2000万~2200万 | 35.56%~49.11% | -14.61%~-6.07% | 1、2018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约24,000万元,较2017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16,621.88万元同比增长约44.39%,主要是因成品鞋销售增长所致,销售增长带动净利润增长。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71.55万元。 | 略增 | 1475万 | 2018-04-10 |
2018-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928.45万元-2,128.45万元。 | 1928万~2128万 | 40.1%~54.63% | -7.66%~1.92% | 1、2018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约24,000万元,较2017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16,621.88万元同比增长约44.39%,主要是因成品鞋销售增长所致,销售增长带动净利润增长。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71.55万元。 | 略增 | 1377万 | 2018-04-10 |
2017-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17年1-12月营业收入为62,000万元-70,000万元 | 6.2亿~7亿 | -1.8%~10.88% | -34.66%~14.12% | 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期间,公司经营情况稳定,公司主要产品销售规模及销售价格,主要物料的采购价格,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的构成,税收政策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等方面未发生重大变化。根据目前经营业绩情况,公司2017年全年预计业绩情况如下:营业收入约62,000-70,000万元;净利润约5,500-6,200万元;扣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5,100-5,800万元。 | 续盈 | 6.31亿 | 2017-11-08 |
2017-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100万元-5,800万元 | 5100万~5800万 | -9.52%~2.9% | 42.33%~111.77% | 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期间,公司经营情况稳定,公司主要产品销售规模及销售价格,主要物料的采购价格,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的构成,税收政策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等方面未发生重大变化。根据目前经营业绩情况,公司2017年全年预计业绩情况如下:营业收入约62,000-70,000万元;净利润约5,500-6,200万元;扣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5,100-5,800万元。 | 续盈 | 5636万 | 2017-11-08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0万元-6,200万元 | 5500万~6200万 | -7.98%~3.74% | 58.89%~124.92% | 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期间,公司经营情况稳定,公司主要产品销售规模及销售价格,主要物料的采购价格,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的构成,税收政策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等方面未发生重大变化。根据目前经营业绩情况,公司2017年全年预计业绩情况如下:营业收入约62,000-70,000万元;净利润约5,500-6,200万元;扣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5,100-5,800万元。 | 续盈 | 5977万 | 2017-11-08 |
2017-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305.00万元至3,730.00万元,同比去年变动:-7.27%至4.65%。 | 3305万~3730万 | -7.27%~4.65% | -49.41%~-16.22% | 公司财务报告基准日为2017年6月30日,财务报告审计基准日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之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未发生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 | 续盈 | 3566万 | 2017-10-18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400万元至3,825万元,同比去年变动:-7.51%至4.05%。 | 3400万~3825万 | -7.51%~4.05% | -49.61%~-16.39% | 公司财务报告基准日为2017年6月30日,财务报告审计基准日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之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未发生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 | 续盈 | 3676万 | 2017-10-18 |
2017-09-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17年1-9月营业收入:50,010.00万元至50,7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至12%。 | 5.001亿~5.079亿 | 10%~12% | -17.14%~-12.86% | 公司财务报告基准日为2017年6月30日,财务报告审计基准日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之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未发生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 | 略增 | 4.55亿 | 2017-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