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4,100万元至37,100万元。-9000万~-6000万79.07%86.05%-650.8%-554.25%(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战略目标,全力拓展市场,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高附加值订单比例不断提升;同时狠抓内部挖潜,精心组织生产,全面提质增效,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经营业绩取得显著进步。(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报告期内,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安排,转让了全资子公司——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51%的股权,因此产生的非经常损益金额约1亿元。减亏-4.30亿2022-01-26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万元至1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44.8%至433.76%,同比上年增长11,600万元至14,600万元。1.5亿~1.8亿344.8%433.76%-170.12%-139.15%(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战略目标,全力拓展市场,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高附加值订单比例不断提升;同时狠抓内部挖潜,精心组织生产,全面提质增效,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经营业绩取得显著进步。(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报告期内,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安排,转让了全资子公司——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51%的股权,因此产生的非经常损益金额约1亿元。预增3400万2022-01-26
    2020-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4,800万元。-4.48亿50.01%-18.23%(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克服疫情影响,加强生产组织协调,多措并举提升盈利能力。1、公司坚持效益导向,持续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以降本增效、减员增效、提质增效为主线,全面夯实管理基础,进一步提升公司效益。2、公司改进优化生产、采购、营销等业务流程,实现生产单位协作生产;创新营销采购模式,对用户、供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集中采购平台;以“精细化、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为方向,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进行智能优化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二)非经常净损益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等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共计约4.8亿元。减亏-8.96亿2021-01-26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200万元。3200万103.93%53618.62%(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克服疫情影响,加强生产组织协调,多措并举提升盈利能力。1、公司坚持效益导向,持续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以降本增效、减员增效、提质增效为主线,全面夯实管理基础,进一步提升公司效益。2、公司改进优化生产、采购、营销等业务流程,实现生产单位协作生产;创新营销采购模式,对用户、供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集中采购平台;以“精细化、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为方向,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进行智能优化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二)非经常净损益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等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共计约4.8亿元。扭亏-8.14亿2021-01-26
    2020-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0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48,000万元。4.8亿486.65%-(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克服疫情影响,加强生产组织协调,多措并举提升盈利能力。1、公司坚持效益导向,持续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以降本增效、减员增效、提质增效为主线,全面夯实管理基础,进一步提升公司效益。2、公司改进优化生产、采购、营销等业务流程,实现生产单位协作生产;创新营销采购模式,对用户、供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集中采购平台;以“精细化、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为方向,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进行智能优化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二)非经常净损益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等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共计约4.8亿元。不确定8182万2021-01-26
    2019-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000万元。-7.5亿-2076.48%-206810.34%1、报告期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海工钻井设备市场需求较少,租售价格持续处于低位,新签订的海工钻井平台租赁合同与以前年度的预期存在较大差异,租售收入约12,560万美元的净现值与前期投入成本约133,000万元相差较大,造成公司对海工钻井平台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净利润影响额约为48,000万元。2、报告期内,风电项目的应收账款回收期较长,有一些大额应收账款账龄增加一个年度,坏账准备计提比率增长幅度较大,公司应收账款预期信用减值损失约2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0,000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约98,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7,000万元,主要受融资方式改变、利率增长的影响,导致利息支出增加约13,000万元,贴现利息增加约4,000万元。综上所述,公司2019年年度经营业绩预计出现亏损。首亏3795万2020-01-22
    2019-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3,600万元。-8.36亿-19541.93%-10060.49%1、报告期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海工钻井设备市场需求较少,租售价格持续处于低位,新签订的海工钻井平台租赁合同与以前年度的预期存在较大差异,租售收入约12,560万美元的净现值与前期投入成本约133,000万元相差较大,造成公司对海工钻井平台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净利润影响额约为48,000万元。2、报告期内,风电项目的应收账款回收期较长,有一些大额应收账款账龄增加一个年度,坏账准备计提比率增长幅度较大,公司应收账款预期信用减值损失约2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0,000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约98,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7,000万元,主要受融资方式改变、利率增长的影响,导致利息支出增加约13,000万元,贴现利息增加约4,000万元。综上所述,公司2019年年度经营业绩预计出现亏损。增亏-425.6万2020-01-22
    2017-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800万元左右-1800万99.07%190.7%2017年5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通知》(财会〔2017〕15号),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进行了修订,将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同时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示“其他收益”项目,反映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公司未将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前次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多预计4100万元左右。减亏-19.42亿2018-04-20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500万元-5,100万元。3500万~5100万101.82%102.66%501.64%1046.46%(一)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提高产品销量,扩大产出规模,公司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风电设备、轧锻设备、挖掘焦化设备等产品板块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二)报告期内,公司以“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为指引,全面加强成本管理,使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出现较大幅度提升,其中风电设备、挖掘焦化设备等产品板块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强。扭亏-19.20亿2018-01-31
    2016-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5,000万元-18.5亿-8466.49%-123.58%1、报告期内,受到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激烈,产品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公司对部分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受上述主要因素综合影响,公司2016年年度经营业绩预计出现亏损。首亏2211万2017-01-26
    2016-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1087万-263.03%受到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主要产品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同比下降,预计公司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将出现亏损。首亏1087万2016-08-30
    201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00万元左右2500万107.52%1833.87%2013年,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性能,保持优势产品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拓展产品领域,订单规模实现一定程度增长;持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强化目标成本控制,降低外购成本,控制非生产性支出等有效措施,经营情况得到改善。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3年年度公司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0万元左右。扭亏-3.32亿2014-01-23
    201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1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数,亏损 35000万元左右。-3.5亿-189.66%17.42%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激烈, 产品价格下滑、费用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2012年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首亏3.90亿2013-01-08
    2012-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至9月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 业绩预告的说明: 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公司2012年1至9月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00%182.75%-首亏3.42亿2012-08-31
    201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12年1—6月净利润为负数,亏损9000万元左右。 业绩预计情况说明 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滑、费用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201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经初步测算:预计2012年1—6月亏损9000万元左右。-9000万0%-670.06%-首亏2.69亿2012-07-04
    200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08年1—12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60%以上。3.5148亿~060%-95.58%-399.91%-预增3.51亿2009-01-08
    2008-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08年半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70%以上。1.3547亿~070%-80.82%-200%-预增1.35亿2008-07-05
    2008-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08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70%-80%。6425万~080%-55.61%-100%-预增6425万2008-04-10
    200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07年1—12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00%以上。8056万~0200%-277.03%-390.06%-预增8056万2008-01-09
    2007-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07年1-9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00%以上。5637万~0200%-211.06%-290.2%-预增5637万2007-10-11
    2007-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07年上半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00%以上。3832万~0200%-140.36%-200%-预增3832万2007-07-06
    2007-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07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00%以上。1645万~0200%-32%-100%-预增1645万2007-04-13
    2006-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公司预计2006年上半年将比上年同期净利润增长50%以上。 1206万~050%-126.71%-200%-预增1206万2006-04-28
    200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公司预计2004年度可以实现盈利。 -7901万~0--6259.67%-764.74%-扭亏-7901万2004-10-25
    200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公司加强了产品成本的控制,积极调整产品销售价格,第1季度实现略有盈利。公司预计2004年半年度可以实现盈利。 -3735万~0--7755.71%-200%-扭亏-3735万2004-04-24
    200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公司预计2003年全年仍将亏损。1070万~0-498.16%430.24%-首亏1070万2003-10-25
    200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由于机械行业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水平较低的状况依然持续;钢材等原材料、配套件和能源价格高涨且居高不下;欧元汇率变化,将使公司今年上半年出现较大的汇兑损失;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影响较大。非典型肺炎疫情期间,对公司人员往来、经营和生产等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也对公司的经营成果产生影响,预计本公司2003年半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1015万~0-1290.31%-200%-首亏1015万200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