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图

首页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800万元至2,1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0.86%至83.59%,同比上年增长8,870.12万元至9,170.12万元。 | -2100万~-1800万 | 80.86%~83.59% | -10.5%~41.4% | 2024年度,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内部业务协同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同时积极调整营销策略,优化产品结构,高毛利产品销量的占比提升,带动公司整体效益的有效改善。 | 减亏 | -1.10亿 | 2025-01-23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万元至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6.93%至110.4%,同比上年增长9,256.25万元至9,556.25万元。 | 600万~900万 | 106.93%~110.4% | 134.67%~367.12% | 2024年度,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内部业务协同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同时积极调整营销策略,优化产品结构,高毛利产品销量的占比提升,带动公司整体效益的有效改善。 | 扭亏 | -8656万 | 2025-01-23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000万元至12,0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7,197.68万元至9,197.68万元。 | -1.2亿~-1亿 | -328.22%~-256.85% | -74.26%~115.9% | (一)2023年,受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周期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基于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情况,努力开拓市场、消化库存、巩固市场份额,产品销量同比增加,但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二)公司布局封测产业链,固定资产增加带来的折旧、摊销等成本较大。(三)公司根据存货跌价计提政策,2023年受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影响,部分产品库存成本与销售价格形成倒挂,计提存货减值损失金额较大,预计2023年度计提减值损失金额1.05亿元左右。 | 增亏 | -2802万 | 2024-01-31 |
2023-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64,000万元至65,0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3,461.59万元至4,461.59万元。 | 6.4亿~6.5亿 | -6.52%~-5.06% | -31.16%~-26% | (一)2023年,受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周期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基于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情况,努力开拓市场、消化库存、巩固市场份额,产品销量同比增加,但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二)公司布局封测产业链,固定资产增加带来的折旧、摊销等成本较大。(三)公司根据存货跌价计提政策,2023年受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影响,部分产品库存成本与销售价格形成倒挂,计提存货减值损失金额较大,预计2023年度计提减值损失金额1.05亿元左右。 | 略减 | 6.85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9,062.75万元至10,062.75万元。 | -9000万~-8000万 | -946.86%~-852.76% | -35.08%~205.53% | (一)2023年,受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周期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基于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情况,努力开拓市场、消化库存、巩固市场份额,产品销量同比增加,但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二)公司布局封测产业链,固定资产增加带来的折旧、摊销等成本较大。(三)公司根据存货跌价计提政策,2023年受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影响,部分产品库存成本与销售价格形成倒挂,计提存货减值损失金额较大,预计2023年度计提减值损失金额1.05亿元左右。 | 首亏 | 1063万 | 2024-01-31 |
2022-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67,000万元至7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4.05%至46.45%,同比上年降低55,120.2万元至58,120.2万元。 | 6.7亿~7亿 | -46.45%~-44.05% | -6.26%~15.13%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2年受疫情反复、全球地缘政治动荡、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景气。公司基于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情况,积极消化库存和巩固市场份额,主动采取降价去库存定价策略,加之2021年下半年原材料备货成本较高,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下降较大。公司布局封测产业链,子公司山东贞明和铜陵碁明自建封测产线有序投产和封装募投项目实施完毕,前期投入大。公司封测设备均按五年期进行折旧摊销,2022年度资产折旧、摊销、人工等成本增加较大。公司始终重视研发体系建设,扩充研发团队,布局新研发领域,研发投入大。2022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7%,比上年同期增长9.5个百分点。(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公司一直采用较为谨慎的存货跌价政策,库龄超过一年芯片和超过两年晶圆均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22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大,预计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300万元至6,000万元。 | 略减 | 12.51亿 | 2023-01-21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800万元至3,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04.47%至105.11%,同比上年降低65,421.06万元至65,821.06万元。 | -3200万~-2800万 | -105.11%~-104.47% | -21.08%~-12.24%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2年受疫情反复、全球地缘政治动荡、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景气。公司基于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情况,积极消化库存和巩固市场份额,主动采取降价去库存定价策略,加之2021年下半年原材料备货成本较高,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下降较大。公司布局封测产业链,子公司山东贞明和铜陵碁明自建封测产线有序投产和封装募投项目实施完毕,前期投入大。公司封测设备均按五年期进行折旧摊销,2022年度资产折旧、摊销、人工等成本增加较大。公司始终重视研发体系建设,扩充研发团队,布局新研发领域,研发投入大。2022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7%,比上年同期增长9.5个百分点。(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公司一直采用较为谨慎的存货跌价政策,库龄超过一年芯片和超过两年晶圆均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22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大,预计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300万元至6,000万元。 | 首亏 | 6.26亿 | 2023-01-21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万元至1,3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7.99%至98.45%,同比上年降低63,424.46万元至63,724.46万元。 | 1000万~1300万 | -98.45%~-97.99% | -40.74%~-31.95%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2年受疫情反复、全球地缘政治动荡、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景气。公司基于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情况,积极消化库存和巩固市场份额,主动采取降价去库存定价策略,加之2021年下半年原材料备货成本较高,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下降较大。公司布局封测产业链,子公司山东贞明和铜陵碁明自建封测产线有序投产和封装募投项目实施完毕,前期投入大。公司封测设备均按五年期进行折旧摊销,2022年度资产折旧、摊销、人工等成本增加较大。公司始终重视研发体系建设,扩充研发团队,布局新研发领域,研发投入大。2022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7%,比上年同期增长9.5个百分点。(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公司一直采用较为谨慎的存货跌价政策,库龄超过一年芯片和超过两年晶圆均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22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大,预计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300万元至6,000万元。 | 预减 | 6.47亿 | 2023-01-21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000万元至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32.38%至935.98%,同比上年增长24,104万元至27,104万元。 | 2.7亿~3亿 | 832.38%~935.98% | 211.94%~257.7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系:(1)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不畅,因此去年同期可比基数较小。2021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下游需求逐步回升并持续旺盛,公司产品销量大幅上升;(2)公司所处行业上游产能仍然紧张,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旺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及产品价格,实现原有产品销量上升的同时新产品不断批量上市;(3)公司采取系列措施保障上游产能供给,在晶圆代工厂紧张的大形势下努力拓展上游供应商,通过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实现产品升级,有效地缩短了芯片在不同晶圆代工厂之间的转产周期,灵活调配产能,缓解紧张的局势;(4)公司自有封测产能不断扩大,有效提高了产品良率和封测产能,缩短了产品交期。 | 预增 | 2896万 | 2021-06-30 |
2021-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6,000万元至2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69.21%至1204.12%,同比上年增长23,776万元至26,776万元。 | 2.6亿~2.9亿 | 1069.21%~1204.12% | 212.18%~259.7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系:(1)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不畅,因此去年同期可比基数较小。2021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下游需求逐步回升并持续旺盛,公司产品销量大幅上升;(2)公司所处行业上游产能仍然紧张,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旺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及产品价格,实现原有产品销量上升的同时新产品不断批量上市;(3)公司采取系列措施保障上游产能供给,在晶圆代工厂紧张的大形势下努力拓展上游供应商,通过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实现产品升级,有效地缩短了芯片在不同晶圆代工厂之间的转产周期,灵活调配产能,缓解紧张的局势;(4)公司自有封测产能不断扩大,有效提高了产品良率和封测产能,缩短了产品交期。 | 预增 | 2224万 | 2021-06-30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2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上年上升:1.59%至11.50%。 | 8200万~9000万 | 1.59%~11.5% | -20.26%~6.85% | 公司2020年度预计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为下半年集成电路逐步回暖,加之自封带来的成本规模效应显现,公司产品销量较好带动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的增加。 | 略增 | 8072万 | 2020-12-17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47,000万元至49,000万元,同比上年上升:1.53%至5.85%。 | 4.7亿~4.9亿 | 1.53%~5.85% | 7.71%~22.19% | 公司2020年度预计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为下半年集成电路逐步回暖,加之自封带来的成本规模效应显现,公司产品销量较好带动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的增加。 | 略增 | 4.63亿 | 2020-12-17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500万元至8,200万元,同比上年上升:2.7%至12.28%。 | 7500万~8200万 | 2.7%~12.28% | -21.4%~2.29% | 公司2020年度预计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为下半年集成电路逐步回暖,加之自封带来的成本规模效应显现,公司产品销量较好带动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的增加。 | 略增 | 7303万 | 2020-12-17 |
2020-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900万元至4,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0.35%至23.99%。 | 3900万~4600万 | -23.99%~-10.35% | 66.93%~136.63% | 公司2020年1-9月预计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新冠疫情对公司产品下游市场需求造成一定影响。 | 略减 | 5013万 | 2020-11-17 |
2020-09-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9月营业收入:29,000万元至32,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63%至11.76%。 | 2.9亿~3.2亿 | -11.76%~-2.63% | 10.08%~40.99% | 公司2020年1-9月预计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新冠疫情对公司产品下游市场需求造成一定影响。 | 略减 | 3.28亿 | 2020-11-17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600万元至5,3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18%至20.30%。 | 4600万~5300万 | -20.3%~-8.18% | 8.94%~53.68% | 公司2020年1-9月预计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新冠疫情对公司产品下游市场需求造成一定影响。 | 略减 | 5738万 | 202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