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图

首页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5-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123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3%。 | -123万 | 33% | 96.17%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全力拓展市场份额,主产品在主机客户装机份额同比增长。同时,持续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进精益化管理,严控非生产性费用,助力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向好。 | 减亏 | -182.2万 | 2025-04-08 |
202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8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0%。 | 88万 | 40% | -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全力拓展市场份额,主产品在主机客户装机份额同比增长。同时,持续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进精益化管理,严控非生产性费用,助力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向好。 | 略增 | 62.85万 | 2025-04-08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1,070万元。 | -1070万 | 70.13% | -77.67%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抢抓窗口机遇,全力拓展市场份额,主产品在主机客户装机份额同比增长,实现了整体规模的增长。公司积极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升产线效率,减少生产过程浪费,严控非生产性费用,降成本专项措施落地见效,助力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向好。(二)其他影响2023年度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经公司财务部门测算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对本报告期净利润的影响约172万元。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由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影响所致。 | 减亏 | -3582万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350万元。 | 350万 | 112.59% | -124.79%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抢抓窗口机遇,全力拓展市场份额,主产品在主机客户装机份额同比增长,实现了整体规模的增长。公司积极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升产线效率,减少生产过程浪费,严控非生产性费用,降成本专项措施落地见效,助力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向好。(二)其他影响2023年度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经公司财务部门测算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对本报告期净利润的影响约172万元。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由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影响所致。 | 扭亏 | -2780万 | 2024-01-31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至3,600万元。 | -3600万~-3000万 | -1006.91%~-822.42% | -1768.19%~-1411.44%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2年以来,整体宏观经济和行业形势相对严峻,受到供给冲击、需求收缩等方面压力,叠加4月份以来的国内疫情反复等因素,对我国汽车产业链造成冲击,尤其商用车市场表现持续低迷,而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产品市场需求收缩致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二)其他影响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竞争成为主要方式,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盈利空间。叠加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不利影响,综合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下降。 | 增亏 | -325.2万 | 2023-01-31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00万元至2,800万元。 | -2800万~-2200万 | -419.45%~-351% | -20438.04%~-16119.5%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2年以来,整体宏观经济和行业形势相对严峻,受到供给冲击、需求收缩等方面压力,叠加4月份以来的国内疫情反复等因素,对我国汽车产业链造成冲击,尤其商用车市场表现持续低迷,而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产品市场需求收缩致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二)其他影响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竞争成为主要方式,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盈利空间。叠加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不利影响,综合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下降。 | 首亏 | 876.5万 | 2023-01-31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29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16.47%左右,同比上年降低539万元左右。 | -290万 | -216.47% | -4.8% | 2022年上半年,国内汽车行业产销量呈现下滑态势,尤其是商用车产销同比大幅下降,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商用车领域,受此影响,公司主产品销量同比大幅下滑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叠加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不利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占收入比重上升,产品的毛利率下降,综合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下降。 | 首亏 | 248.9万 | 2022-07-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2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7.77%左右,同比上年降低525万元左右。 | 12万 | -97.77% | -170.03% | 2022年上半年,国内汽车行业产销量呈现下滑态势,尤其是商用车产销同比大幅下降,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商用车领域,受此影响,公司主产品销量同比大幅下滑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叠加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不利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占收入比重上升,产品的毛利率下降,综合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下降。 | 预减 | 537.2万 | 2022-07-15 |
2019-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500万元至600万元。 | -600万~-500万 | 94.07%~95.05% | 95.71%~108.91%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19年,公司在研发和产品端持续发力,对产品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有所增加,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所回升。(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本次业绩预告期间,公司收到各类政府补助累计约1600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约90万元,共计影响金额约1690万元。(三)财务费用的影响。公司非公开发行项目圆满完成,解决了项目完成之前作为委托贷款处理的、因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所形成的专项债务,减少了当期利息支出。 | 减亏 | -1.01亿 | 2020-01-23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万元至1,200万元。 | 1000万~1200万 | 111.24%~113.49% | 434.94%~510.75%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19年,公司在研发和产品端持续发力,对产品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有所增加,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所回升。(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本次业绩预告期间,公司收到各类政府补助累计约1600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约90万元,共计影响金额约1690万元。(三)财务费用的影响。公司非公开发行项目圆满完成,解决了项目完成之前作为委托贷款处理的、因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所形成的专项债务,减少了当期利息支出。 | 扭亏 | -8894万 | 2020-01-23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500万元-9500万元。 | -9500万~-8500万 | -13.04%~-1.14% | -8930.49%~-7977.79%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18年汽车产销呈下降态势,公司作为位处产业链中间环节的生产型企业,产销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导致营业收入减少。(二)其他影响1.产品制造成本上升。近年来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上游原材料企业将成本转嫁给下游制造企业,使得公司生产用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公司的成本上升。2.产品销售价格降低。主机厂市场地位强势,为了其自身利润的需要,对零部件供应商采取了强力降价举措,致使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公司产品售价降低,产品毛利率下降。3.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增加。因国家排放标准升级,公司存货跌价风险加大,当期计提跌价准备增加;因公司部分客户资金周转紧张,个别客户陷入了经营困境,进而导致公司货款回收受到影响,应收账款发生呆坏账风险加大,当期计提坏账准备增加。 | 增亏 | -8404万 | 2019-01-29 |
2018-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700万元-10700万元。 | -1.07亿~-9700万 | -14.29%~-3.61% | -1030.2%~-909.19%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18年汽车产销呈下降态势,公司作为位处产业链中间环节的生产型企业,产销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导致营业收入减少。(二)其他影响1.产品制造成本上升。近年来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上游原材料企业将成本转嫁给下游制造企业,使得公司生产用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公司的成本上升。2.产品销售价格降低。主机厂市场地位强势,为了其自身利润的需要,对零部件供应商采取了强力降价举措,致使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公司产品售价降低,产品毛利率下降。3.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增加。因国家排放标准升级,公司存货跌价风险加大,当期计提跌价准备增加;因公司部分客户资金周转紧张,个别客户陷入了经营困境,进而导致公司货款回收受到影响,应收账款发生呆坏账风险加大,当期计提坏账准备增加。 | 增亏 | -9362万 | 2019-01-29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00万元至-7500万元。 | -8500万~-7500万 | -950.31%~-850.28% | -399.53%~-333.48% | 1、市场竞争加剧,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同比降幅较大,公司通过内部挖潜降成本取得一定成效,但因产品生产用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产品成本下降幅度不明显,致使产品综合毛利率下降;同时,公司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技术开发费同比大幅增加。2、因国家排放标准升级,加之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公司现有存货跌价风险加大,当期计提跌价准备增加;公司部分客户资金周转紧张,导致回款进度受到影响,应收账款发生呆坏账风险增加,当期计提坏账准备增加。 | 首亏 | 999.6万 | 2018-01-31 |
2017-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350万元至-8350万元。 | -9350万~-8350万 | -4241.2%~-3798.29% | -381.42%~-319.72% | 1、市场竞争加剧,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同比降幅较大,公司通过内部挖潜降成本取得一定成效,但因产品生产用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产品成本下降幅度不明显,致使产品综合毛利率下降;同时,公司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技术开发费同比大幅增加。2、因国家排放标准升级,加之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公司现有存货跌价风险加大,当期计提跌价准备增加;公司部分客户资金周转紧张,导致回款进度受到影响,应收账款发生呆坏账风险增加,当期计提坏账准备增加。 | 首亏 | 225.8万 | 2018-01-31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00万元。 | 1000万 | 121.32% | 253.16% | 2016年,公司主产品增压器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4.82%、23.59%,产品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产品盈利能力增强,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年度实现扭亏为盈。 | 扭亏 | -4691万 | 2017-01-24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600万元左右 | -4600万 | -420.27% | -1383.52% | 1、2015年,公司所处行业柴油内燃机市场不景气,柴油机增压器需求减少,同时公司汽油机增压器仍处于市场验证阶段,尚未形成实质性量产,公司产销规模同比下降。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产品综合毛利率降低,而为后期持续发展打基础的新品研发费用增加。 | 首亏 | 1436万 | 2016-01-27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75%左右。 | 1476万 | -75% | -430.15% | 2014年商用车市场延续了2013年的下降趋势,产销同比下降;面临国Ⅲ向国Ⅳ产品的转型,公司可配套的柴油机机型主机厂装机量同比下滑,同时汽油机增压器尚未形成实质性的批产。受此影响,公司主产品增压器的销量同比下降,同时受市场竞争的影响销售价格呈一定幅度的下降,致使销售收入同比下滑。 | 预减 | 5902万 | 2015-01-22 |
2013-12-31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3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利:64,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0%左右 | 6.4亿 | -30% | -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数据(法定披露数据)合并原摩托车业务板块2013年度第一季度经营数据;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由于下属全资子公司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年度收到政府补助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 略减 | 8.93亿 | 2014-01-17 |
201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9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7.5%左右。 | 5900万 | -7.5% | 266.09%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数据(法定披露数据)合并原摩托车业务板块2013年度第一季度经营数据;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由于下属全资子公司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年度收到政府补助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 略减 | 6381万 | 2014-01-17 |
201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400万元左右 | 6400万 | 224.97% | 149.16% | 2012年3月20日,中国证监会出具《关于核准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批复》, 核准了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公司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济南轻骑摩托车有限公司签订了《资产移交确认书》,各方同意并确认以 2012 年 3 月 31 日为置出资产、置入资产的交割日。截至2012年3月31日,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置入资产交割工作已全部完成。 置入资产湖南天雁主要从事涡轮增压器、气门、冷却风扇等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和技术开发,具有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2012年度,湖南天雁预计实现净利润 6850万元。 | 扭亏 | -5121万 | 2013-01-29 |
201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1年度公司亏损。 年度业绩同比变化的主要原因: 受产业政策调整及其他宏观环境影响,产品销售同比出现下滑,单位制造成本增加,成本费用率上升。 | 0 | 0% | 199.54% | - | 首亏 | -6635万 | 2012-01-17 |
201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11 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主要原因: 受销售下滑、原材料与人工成本增长影响,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成本费用率上升。 | 0 | 0% | -200% | - | 首亏 | -1814万 | 2011-07-01 |
201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10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主要原因: 受产业政策调整及其他宏观环境影响,国内市场出现下滑,单位制造成本增加,成本费用率上升。 | 0 | 0% | -94.03% | - | 首亏 | -8685万 | 2011-01-19 |
200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0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出口业务大幅下滑,单位制造成本增加,毛利额降幅较大;公司增加了市场开拓费用投入,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 0 | 0% | 243% | - | 首亏 | 366.8万 | 2010-01-26 |
200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8年度扭亏为盈。 | -1.1098亿~0 | - | -1392.53%~39.14% | - | 扭亏 | -1.11亿 | 2009-01-23 |
200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08年上半年度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 263.4万~0 | - | 217.08%~200% | - | 首亏 | 263.4万 | 2008-07-22 |
200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07年经营业绩亏损。 | -9512万~0 | - | -359.72%~186.64% | - | 首亏 | -9512万 | 2007-10-31 |
200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公司预计2004年度不会出现亏损,但实现净利润同比可能有所下降。 由于200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仍然为摩托车及相关制品、服务,虽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9%,但受钢材、铝材等原材料涨价,以及出口退税率下调,成品销售价格竞争性下降等影响,盈利同比有所下降。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产销规模,公司将努力克服上述不利因素影响,使公司的盈利水平尽可能低于预计下降的水平。 | 1743万~0 | - | 174.71%~-309.47% | - | 略减 | 1743万 | 2004-10-29 |
2003-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在政府支持下,公司清收关联欠款工作正在取得进展,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同时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投入并积极扩大国外市场,公司主营业务增长势头明显,盈利能力显著提高。 | 2.3025万~0 | - | -190.4%~-190.53% | - | 扭亏 | 2.30万 | 2003-08-30 |
200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公司2003年上半年生产经营状况继续稳定改善,产品出口增幅明显。同期在济南市委、政府的协助下,公司正切实进行债务重组及清收关联交易欠款等工作,目前部分工作已取得突破,本公司初步预测2003年半年报将实现盈利。 | 4.8891万~0 | - | 202.9%~200% | - | 扭亏 | 4.89万 | 2003-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