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蓝晓科技(300487)机构调研数据
    蓝晓科技调研详情
    调研日期:2023-11-16
    接待基本资料
    公告日期2023-11-16上市公司接待人员董事长 高月静,董事会秘书 于洋
    接待时间起始2023-11-16接待时间截止-
    接待方式摩根士丹利组织的策略会接待地点新加坡

    接待详细对象
    序号 接待对象 接待对象类型 机构相关人员
    1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其它 Desmond Loh,Leon Eidelman Pauline NG,Sarah Dodson,Mark Davids,Vishal Gupta,Ritesh Gupta
    2 Marshall Wace 其它 Krystal Yin
    3 UBS Asset Management 其它 Wanchen Chang
    4 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 其它 May Ling Wee
    5 Fidelity International 其它 Dale Nicholls
    6 Trivest Advisors - Lu Sun
    7 Alliancebernstein - Samuel Chen
    8 Lygh Capital 其它 Mitchell Chan
    9 Artisan Partners 资产管理公司 Yuanyuan Ji
    10 Polar Capital - Jorry Noeddekaer
    11 Harding Loevner Management 其它 Jingyi Li
    12 GIC 投资公司 Bob Qian

    主要内容资料

    1.“材料+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为蓝晓科技带来哪些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公司强调材料、工艺和系统设备的融合发展,坚持认为要发挥出蓝晓科技高品质的吸附分离材料性能,需要“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协调配合,“软件”指具有独特适应性的应用工艺技术,“硬件”指定制化的系统装置,从而形成对客户一体化的应用解决方案。这种一体化方案更加适合新兴应用领域领先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加符合下游行业新建产能的要求,是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创新发展的高技术方向。公司结合材料制造、应用工艺、系统装置三方面技术优势,率先提出成套吸附分离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模式,可满足不同客户的柔性需求。多年来,该业务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公司开发出阀阵式连续离子交换装置、多路阀装置、模拟移动床连续色谱系统、高通量工业制备色谱等系统设备。截至目前,公司已承担上百项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客户区域涵盖国内、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等,覆盖食品加工、植物提取、盐湖提锂、生命科学等诸多下游领域。为支持项目高效执行,公司还建成了远程调试中心,可以在公司总部对异地项目进行安装、调试指导,这些都将对整线项目的实施起到良好的支撑和保障,有利促进了业务模式引领发展。

    2.盐湖提锂业务的进展情况,锂价波动对业务的影响?

    截至目前,亿纬锂能金海锂业10000t/a项目、金昆仑锂业5000t/a项目已完成安装,西藏城投国能矿业结则茶卡万吨级氢氧化锂项目已获得环评审批,已在当地设立子公司,设备采购及生产、人员招聘正有序开展,部分设备已经发运至项目现场。国投罗钾项目提锂装置已发货,正在安装中,部分吸附剂已发货。

    虽然锂盐价格出现回落,但盐湖提锂生产成本优势明显,相关盐湖提锂厂商仍具有较好盈利能力,公司盐湖提锂相关业务发展趋势良好。为应对周期波动,公司提前做好技术储备,以技术进步促进降本增效,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控制能力,为下一个周期回归做好准备。

    3.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情况,及未来发展展望?

    受益于全球范围内GLP-1类多肽药物销售大幅增加,公司多肽固相合成载体销售增长明显。固相合成载体是公司成熟产品,公司已连续多年向下游多肽药企销售。在GLP-1药物爆发前,作为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作为细分领域,该市场竞争对手较少。此外,经过多年与药企合作,公司该品系产品不断优化,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在该领域,公司具有Seplife2-CTC固相合成载体和Sieber树脂、Rink、Wang等多款产品,在产品品质、工艺稳定性、与客户粘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4.请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1)在20年的发展中,公司培养了一支创新活跃、学科分布合理的研发人才梯队,形成科学家、领域研发带头人、产品研发小组成员的人才金字塔。研发团队成员横跨不同专业,具有10-30年的专业研发经验,熟悉本行业和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与趋势。公司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团队核心人员具备丰富的吸附材料合成和应用工艺、系统装置及解决方案经验,并且与公司长期共同成长。(2)公司新建高质量现代化产能,两个新建园区在品系上各有侧重,互相补充。新产能定位为吸附分离材料的高端优质品种,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且全自动控制,产品性能稳定,特殊品种满足定制化需求。伴随着新建产能的投产,公司成为全球产能大、品系覆盖全的优质产能供应商。(3)公司在多个应用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贡献来自于多年的持续技术创新,公司在材料合成、应用工艺、系统集成装置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公司对国内外吸附分离技术的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认知,开展前瞻性布局,使得吸附分离技术结合新兴应用领域需求热点,并通过提供材料、应用工艺、装置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灵活配套技术支持,准确捕捉市场方向,达成储备技术与市场热点共振效果。并以产业化作为研发的方向和最终目标,与下游用户保持密切合作,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开发先进性、实用性显著的产品和应用工艺。

    5.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情况?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14%,海外业务延续良好增长趋势。国际化是公司始终坚持的战略,是公司重要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秉承产业链高端定位,注重高品质产品和新技术输出,海外市场覆盖北美、欧洲、亚洲、南美、非洲等地区。近年来上游资源价值日益增强,资源属性价值的提高导致技术向外输出;公司的海外业务已历经10余年的成长,从大客户、重点区域系统性拓展,稳步推进,形成固定优势,因而海外业务延续良好增长态势。

    6. 请 问 公 司 吸 附 分 离 技 术 的 应 用 方 向 有 哪 些 ?各 应 用 领 域毛利水平及吸附材料的损耗程度如何?

    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分离手段,吸附分离技术适用于诸多应用领域,公司提供的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资源、生命科学、食品加工、水处理与超纯化、节能环保、化工与工业催化等领域。同时,不同下游应用的系统装置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快速发展中。由于各下游应用领域不同,工艺目的也不尽相同,所以吸附材料也有差异,普遍而言,在金属、生命科学、特种水处理领域的吸附材料相对毛利水平更高,另外,用于提取特定组分的吸附材料损耗程度相对大于用于纯化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