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000万元至39,000万元。 | -3.9亿~-2.6亿 | -3.36%~31.09% | -778.98%~-414.98% | 报告期内,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公司对投资并购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结合宏观经济放缓、收购资产经营业绩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判断商誉存在减值迹象,预计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8,000万元-43,000万元。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续亏 | -3.77亿 | 2025-01-25 |
2024-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51元至0.77元。 | -0.77~-0.51 | - | -783.9%~-413.53% | 报告期内,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公司对投资并购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结合宏观经济放缓、收购资产经营业绩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判断商誉存在减值迹象,预计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8,000万元-43,000万元。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续亏 | -0.74 | 2025-01-25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6,000万元至67,000万元。 | -6.7亿~-4.6亿 | 4.74%~34.6% | -1324.58%~-817.96% | 报告期内,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公司对投资并购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结合宏观经济放缓、收购资产经营业绩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判断商誉存在减值迹象,预计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8,000万元-43,000万元。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减亏 | -7.03亿 | 2025-01-25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06元至0.1元。 | -0.1~-0.06 | - | -841.67%~-425% | 公司半年度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上半年,油脂板块的棕榈油业务现货及期货价格均产生了背离宏观市场走向的异常波动,导致产生了较大的亏损;特油加工业务在拓展电商渠道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保持盈利稳定。作物科学板块继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新产品的布局稳步推进,但受行业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导致生物农药销售价格下调,盈利下降。大宗贸易板块在市场异常波动,交易机会紧张的宏观环境下,维持稳健经营,严格风控的经营策略,上半年的盈利相对稳定。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从贸易商向贸产一体化高科技企业战略转型。公司正处于过渡调整期,贸易板块在动荡的市场波动环境中,严格控制风险,维持稳定收益;油脂板块在贸易端及时调整交易策略应对强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在工业端逐步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线以及全面自营化的销售队伍;作物科学板块快速调整销售策略,通过成本节降、产品引进等策略保证企业竞争力。 | 首亏 | 0.00 | 2024-07-10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300万元至4,800万元。 | -4800万~-3300万 | 75.52%~83.17% | 11.14%~70.16% | 公司半年度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上半年,油脂板块的棕榈油业务现货及期货价格均产生了背离宏观市场走向的异常波动,导致产生了较大的亏损;特油加工业务在拓展电商渠道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保持盈利稳定。作物科学板块继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新产品的布局稳步推进,但受行业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导致生物农药销售价格下调,盈利下降。大宗贸易板块在市场异常波动,交易机会紧张的宏观环境下,维持稳健经营,严格风控的经营策略,上半年的盈利相对稳定。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从贸易商向贸产一体化高科技企业战略转型。公司正处于过渡调整期,贸易板块在动荡的市场波动环境中,严格控制风险,维持稳定收益;油脂板块在贸易端及时调整交易策略应对强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在工业端逐步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线以及全面自营化的销售队伍;作物科学板块快速调整销售策略,通过成本节降、产品引进等策略保证企业竞争力。 | 减亏 | -1.96亿 | 2024-07-10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300万元至4,800万元。 | -4800万~-3300万 | -6542.09%~-4528.94% | -785.45%~-477.5% | 公司半年度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上半年,油脂板块的棕榈油业务现货及期货价格均产生了背离宏观市场走向的异常波动,导致产生了较大的亏损;特油加工业务在拓展电商渠道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保持盈利稳定。作物科学板块继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新产品的布局稳步推进,但受行业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导致生物农药销售价格下调,盈利下降。大宗贸易板块在市场异常波动,交易机会紧张的宏观环境下,维持稳健经营,严格风控的经营策略,上半年的盈利相对稳定。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从贸易商向贸产一体化高科技企业战略转型。公司正处于过渡调整期,贸易板块在动荡的市场波动环境中,严格控制风险,维持稳定收益;油脂板块在贸易端及时调整交易策略应对强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在工业端逐步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线以及全面自营化的销售队伍;作物科学板块快速调整销售策略,通过成本节降、产品引进等策略保证企业竞争力。 | 首亏 | 74.51万 | 2024-07-10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58,000万元至77,000万元。 | -7.7亿~-5.8亿 | -340.84%~-232.06% | -1436.51%~-894.76% | 报告期内,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1)公司结合宏观经济放缓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判断商誉存在减值迹象,公司对投资并购形成的商誉等进行了减值测试,预计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000-29,000万元。(2)公司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评估,预计部分子公司后续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再确认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上述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金额约6,000-11,000万元。报告期内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及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预计对年度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上述减值准备不会影响公司现金流,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截至目前,相关测试工作仍在进行,最终商誉减值准备计提金额和递延所得税转回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评估机构和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增亏 | -1.75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51元至0.77元。 | -0.77~-0.51 | - | -967.17%~-573.83% | 报告期内,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1)公司结合宏观经济放缓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判断商誉存在减值迹象,公司对投资并购形成的商誉等进行了减值测试,预计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000-29,000万元。(2)公司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评估,预计部分子公司后续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再确认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上述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金额约6,000-11,000万元。报告期内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及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预计对年度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上述减值准备不会影响公司现金流,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截至目前,相关测试工作仍在进行,最终商誉减值准备计提金额和递延所得税转回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评估机构和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首亏 | 0.23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000万元至39,000万元。 | -3.9亿~-2.6亿 | -440.33%~-326.89% | -962.32%~-575.62% | 报告期内,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1)公司结合宏观经济放缓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判断商誉存在减值迹象,公司对投资并购形成的商誉等进行了减值测试,预计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000-29,000万元。(2)公司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评估,预计部分子公司后续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再确认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上述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金额约6,000-11,000万元。报告期内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及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预计对年度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上述减值准备不会影响公司现金流,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截至目前,相关测试工作仍在进行,最终商誉减值准备计提金额和递延所得税转回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评估机构和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首亏 | 1.15亿 | 2024-01-31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万元至9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8.57%至99.05%。 | 60万~90万 | -99.05%~-98.57% | -196.17%~-194.25% | 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公司经营的棕榈油、液化、橡胶、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我国经济形势处于弱复苏环境,内生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此外公司海外布局进一步深化,投入持续增加,综合导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下降。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从贸易商向贸产一体化高科技企业战略转型。目前,公司正处于过渡调整期,贸易板块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生物农业和油脂板块的趋势正逐渐向好。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预减 | 6286万 | 2023-07-15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8,710万元至18,740万元。 | -1.874亿~-1.871亿 | -306.1%~-305.45% | -104.35%~-103.86% | 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公司经营的棕榈油、液化、橡胶、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我国经济形势处于弱复苏环境,内生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此外公司海外布局进一步深化,投入持续增加,综合导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下降。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从贸易商向贸产一体化高科技企业战略转型。目前,公司正处于过渡调整期,贸易板块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生物农业和油脂板块的趋势正逐渐向好。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增亏 | -4615万 | 2023-07-15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012元至0.0018元。 | 0.0012~0.0018 | - | -196%~-194% | 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公司经营的棕榈油、液化、橡胶、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我国经济形势处于弱复苏环境,内生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此外公司海外布局进一步深化,投入持续增加,综合导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下降。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从贸易商向贸产一体化高科技企业战略转型。目前,公司正处于过渡调整期,贸易板块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生物农业和油脂板块的趋势正逐渐向好。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预减 | 0.12 | 2023-07-15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800万元至5,600万元。 | -5600万~-3800万 | -142.68%~-128.96% | -1239.59%~-905.44% | 2022年上半年度,俄乌战争爆发以及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导致以原油为首的化工、塑胶、有色、油脂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同时国内新冠疫情反弹导致全国部分地区的物流和仓储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引起市场短周期供需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进而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2022年二季度净利润预计较2022年一季度环比上升,但受一季度基数影响导致2022年上半年度的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大。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首亏 | 1.31亿 | 2022-07-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100万元至7,3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5%至61%。 | 5100万~7300万 | -61%~-45% | 257.41%~454.72% | 2022年上半年度,俄乌战争爆发以及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导致以原油为首的化工、塑胶、有色、油脂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同时国内新冠疫情反弹导致全国部分地区的物流和仓储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引起市场短周期供需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进而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2022年二季度净利润预计较2022年一季度环比上升,但受一季度基数影响导致2022年上半年度的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大。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预减 | 1.32亿 | 2022-07-15 |
2022-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1元至0.14元。 | 0.1~0.14 | - | 300%~500% | 2022年上半年度,俄乌战争爆发以及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导致以原油为首的化工、塑胶、有色、油脂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同时国内新冠疫情反弹导致全国部分地区的物流和仓储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引起市场短周期供需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进而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2022年二季度净利润预计较2022年一季度环比上升,但受一季度基数影响导致2022年上半年度的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大。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根据会计准则,其中的现货收益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期货衍生品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纳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 | 预减 | 0.25 | 2022-07-15 |
2022-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00万元至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4%至96%。 | 400万~600万 | -96%~-94% | -3.11%~45.34% | 2022年第一季度,俄乌战争爆发导致以原油为首的化工、塑胶、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内与海外价格倒挂的现象持续难以得到缓解,同时新冠疫情的强烈反弹导致全国部分地区的物流和仓储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引起市场短周期供需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公司在第一季度的经营不及预期。 | 预减 | 1.04亿 | 2022-04-15 |
2022-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01元至0.03元。 | 0.01~0.03 | - | -50%~50% | 2022年第一季度,俄乌战争爆发导致以原油为首的化工、塑胶、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内与海外价格倒挂的现象持续难以得到缓解,同时新冠疫情的强烈反弹导致全国部分地区的物流和仓储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引起市场短周期供需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公司在第一季度的经营不及预期。 | 预减 | 0.12 | 2022-04-15 |
2022-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0万元至1,3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8%至85%。 | 900万~1300万 | -85%~-78% | 4.28%~50.63% | 2022年第一季度,俄乌战争爆发导致以原油为首的化工、塑胶、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内与海外价格倒挂的现象持续难以得到缓解,同时新冠疫情的强烈反弹导致全国部分地区的物流和仓储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引起市场短周期供需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公司在第一季度的经营不及预期。 | 预减 | 5914万 | 2022-04-15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000万元至11,8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3%至155%。 | 8000万~1.18亿 | 73%~155% | 24.8%~154.84% | 2020年大宗商品市场受突发疫情影响较大,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预期,导致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与公司经营策略出现较大偏差,第一季度经营出现较大亏损。随着疫情的纵深发展,各国政府为了遏制经济进一步下滑,均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受全球货币宽松和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在经过2020年初的非理性下跌后逐步企稳回升,公司的经营策略也逐步显现效果,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主营业务连续实现盈利。2021年度,公司延续了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良好的经营态势,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为2.2亿元-2.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 预增 | 4621万 | 2022-01-12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000万元至27,000万元。 | 2.2亿~2.7亿 | 294.36%~338.53% | -92.03%~-30.62% | 2020年大宗商品市场受突发疫情影响较大,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预期,导致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与公司经营策略出现较大偏差,第一季度经营出现较大亏损。随着疫情的纵深发展,各国政府为了遏制经济进一步下滑,均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受全球货币宽松和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在经过2020年初的非理性下跌后逐步企稳回升,公司的经营策略也逐步显现效果,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主营业务连续实现盈利。2021年度,公司延续了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良好的经营态势,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为2.2亿元-2.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 扭亏 | -1.13亿 | 2022-01-12 |
2021-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43元至0.52元。 | 0.43~0.52 | - | -87.5%~-31.25% | 2020年大宗商品市场受突发疫情影响较大,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预期,导致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与公司经营策略出现较大偏差,第一季度经营出现较大亏损。随着疫情的纵深发展,各国政府为了遏制经济进一步下滑,均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受全球货币宽松和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在经过2020年初的非理性下跌后逐步企稳回升,公司的经营策略也逐步显现效果,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主营业务连续实现盈利。2021年度,公司延续了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良好的经营态势,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为2.2亿元-2.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 扭亏 | -0.21 | 2022-01-12 |
2021-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3844元至0.4229元。 | 0.3844~0.4229 | - | 3.38%~33% | 公司前次披露的业绩预告数据是基于2021年9月26日公司各事业部的损益测算结果,对公司整体业绩所进行的预估。由于9月最后几个交易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高于预期,导致大宗贸易事业部现货贸易利润较预估数值大幅增加。公司董事会对本次业绩预告修正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 扭亏 | -0.10 | 2021-10-15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0万元至22,000万元。 | 2亿~2.2亿 | 482.78%~521.06% | -6.91%~20.5% | 公司前次披露的业绩预告数据是基于2021年9月26日公司各事业部的损益测算结果,对公司整体业绩所进行的预估。由于9月最后几个交易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高于预期,导致大宗贸易事业部现货贸易利润较预估数值大幅增加。公司董事会对本次业绩预告修正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 扭亏 | -5225万 | 2021-10-15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500万元至15,000万元。 | 1.15亿~1.5亿 | 216.09%~251.42% | -5.53%~53.65% | 2020年第一季度,大宗商品市场受突发疫情影响较大,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预期,导致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与公司经营策略出现较大偏差,经营出现亏损。随着疫情的纵深发展,各国政府为了遏制经济进一步下滑,均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受全球货币宽松和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在经过2020年初的非理性下跌后逐步企稳回升,公司的经营策略也逐步显现效果,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主营业务连续实现盈利。2021年上半年,公司延续了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良好的经营态势。 | 扭亏 | -9906万 | 2021-07-14 |
2021-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22元至0.29元。 | 0.22~0.29 | - | -16.67%~41.67% | 2020年第一季度,大宗商品市场受突发疫情影响较大,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预期,导致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与公司经营策略出现较大偏差,经营出现亏损。随着疫情的纵深发展,各国政府为了遏制经济进一步下滑,均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受全球货币宽松和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在经过2020年初的非理性下跌后逐步企稳回升,公司的经营策略也逐步显现效果,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主营业务连续实现盈利。2021年上半年,公司延续了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良好的经营态势。 | 扭亏 | -0.18 | 2021-07-14 |
2021-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0900元至0.1300元。 | 0.09~0.13 | - | 181.82%~218.18% | 2020年第一季度,大宗商品市场受突发疫情影响较大,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预期,导致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与公司经营策略出现较大偏差,经营出现亏损。随着疫情的纵深发展,各国政府为了遏制经济进一步下滑,均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受全球货币宽松和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在经过2020年初的非理性下跌后逐步企稳回升,公司的经营策略也逐步显现效果,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主营业务连续实现盈利。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延续了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良好的经营态势。 | 扭亏 | -0.30 | 2021-04-15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至7,000万元。 | 5000万~7000万 | 130.55%~142.77% | 182.04%~214.86% | 2020年第一季度,大宗商品市场受突发疫情影响较大,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预期,导致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与公司经营策略出现较大偏差,经营出现亏损。随着疫情的纵深发展,各国政府为了遏制经济进一步下滑,均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受全球货币宽松和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在经过2020年初的非理性下跌后逐步企稳回升,公司的经营策略也逐步显现效果,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主营业务连续实现盈利。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延续了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良好的经营态势。 | 扭亏 | -1.64亿 | 2021-04-15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200万元至6,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3%至126%。 | 4200万~6200万 | 53%~126% | -99.68%~-73.95% | 2020年第一季度,受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同时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季度出现亏损。公司重新调整经营策略后,第二、三、四季度连续盈利,主营业务扭亏为盈。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1、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冲回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根据法院对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远大石化有限公司涉嫌操纵期货市场的判决结果,公司相关子公司进行了相应的会计调整,经初步测算预计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00万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3、因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远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对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的应收款项计提损失,经初步测算预计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200万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 预增 | 2739万 | 2021-01-28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00万元至16,000万元。 | -1.6亿~-1.1亿 | -194.59%~-165.03% | -330.18%~-223.37% | 2020年第一季度,受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同时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季度出现亏损。公司重新调整经营策略后,第二、三、四季度连续盈利,主营业务扭亏为盈。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1、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冲回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根据法院对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远大石化有限公司涉嫌操纵期货市场的判决结果,公司相关子公司进行了相应的会计调整,经初步测算预计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00万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3、因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远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对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的应收款项计提损失,经初步测算预计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200万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 首亏 | 1.69亿 | 2021-01-28 |
2020-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5,600,000万元至6,200,000万元。 | 560亿~620亿 | - | - | 2020年第一季度,受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同时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季度出现亏损。公司重新调整经营策略后,第二、三、四季度连续盈利,主营业务扭亏为盈。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1、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冲回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根据法院对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远大石化有限公司涉嫌操纵期货市场的判决结果,公司相关子公司进行了相应的会计调整,经初步测算预计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00万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3、因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远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对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的应收款项计提损失,经初步测算预计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200万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 略减 | 677.5亿 | 2021-01-28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5,600,000万元至6,200,000万元。 | 560亿~620亿 | -17.35%~-8.49% | -1.69%~34.78% | 2020年第一季度,受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同时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季度出现亏损。公司重新调整经营策略后,第二、三、四季度连续盈利,主营业务扭亏为盈。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1、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冲回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根据法院对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远大石化有限公司涉嫌操纵期货市场的判决结果,公司相关子公司进行了相应的会计调整,经初步测算预计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00万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3、因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远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对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的应收款项计提损失,经初步测算预计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200万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 略减 | 677.5亿 | 2021-01-28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2元至0.29元。 | -0.29~-0.2 | - | -337.5%~-225% | 2020年第一季度,受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同时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季度出现亏损。公司重新调整经营策略后,第二、三、四季度连续盈利,主营业务扭亏为盈。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1、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冲回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根据法院对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远大石化有限公司涉嫌操纵期货市场的判决结果,公司相关子公司进行了相应的会计调整,经初步测算预计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00万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3、因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远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对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的应收款项计提损失,经初步测算预计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200万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 首亏 | 0.31 | 2021-01-28 |
2020-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0.0829元至0.1124元。 | -0.1124~-0.0829 | - | -43.67%~-19.08% | 2020年第一季度,受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同时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季度出现亏损。公司重新调整经营策略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连续盈利,逐步弥补前期亏损。 | 首亏 | 0.12 | 2020-10-15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500万元至6,100万元。 | -6100万~-4500万 | -190.05%~-166.43% | -41.08%~-16.31% | 2020年第一季度,受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同时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季度出现亏损。公司重新调整经营策略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连续盈利,逐步弥补前期亏损。 | 首亏 | 6774万 | 2020-10-15 |
2020-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17元至0.2元。 | -0.2~-0.17 | - | 133.33%~143.33% | 2020年第一季度,受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同时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季度出现亏损。第二季度,公司重新调整经营策略,部分弥补了一季度亏损。 | 首亏 | 0.08 | 2020-07-11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万元至10,800万元。 | -1.08亿~-9000万 | -332.59%~-293.82% | 134.01%~145.01% | 2020年第一季度,受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同时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第一季度出现亏损。第二季度,公司重新调整经营策略,部分弥补了一季度亏损。 | 首亏 | 4643万 | 2020-07-11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600万元至16,900万元。 | -1.69亿~-1.56亿 | -779.09%~-726.85% | -266.64%~-253.82% | 1、受到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2、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 首亏 | 2489万 | 2020-04-14 |
2020-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3月每股收益亏损:0.29元至0.31元。 | -0.31~-0.29 | - | -266.67%~-255.91% | 1、受到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主营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均剧烈波动。由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预期,导致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表现出现一定程度偏差。2、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原油谈判的破裂,导致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非理性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 首亏 | 0.05 | 2020-04-14 |
2019-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9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22元至0.29元。 | 0.22~0.29 | - | 144.9%~323.47% | 公司2019年度业绩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度公司根据对主要经营商品的研究,适时、适当地采取了相对稳健的经营策略。 | 预增 | 0.08 | 2020-01-14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000万元至1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2%至236%。 | 1.2亿~1.6亿 | 152%~236% | 145.34%~333.12% | 公司2019年度业绩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度公司根据对主要经营商品的研究,适时、适当地采取了相对稳健的经营策略。 | 预增 | 4767万 | 2020-01-14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200万元至7,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3%至202%。 | 6200万~7400万 | 153%~202% | -27.76%~27.92% | 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变动原因主要是2019年1-9月公司根据对主要经营商品的研究,适时、适当地采取了相对稳健的经营策略。 | 预增 | 2450万 | 2019-10-15 |
2019-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9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1135元至0.1355元。 | 0.1135~0.1355 | - | 11.67%~85% | 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变动原因主要是2019年1-9月公司根据对主要经营商品的研究,适时、适当地采取了相对稳健的经营策略。 | 预增 | 0.04 | 2019-10-15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3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16%至234%。 | 4300万~5000万 | 216%~234% | -27.21%~0.91% | 公司本期业绩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上半年公司根据对主要经营商品的研究,适时、适当地采取了相对稳健的经营策略。 | 扭亏 | -3719万 | 2019-07-11 |
2019-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9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8元至0.09元。 | 0.08~0.09 | - | -40%~-20% | 公司本期业绩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上半年公司根据对主要经营商品的研究,适时、适当地采取了相对稳健的经营策略。 | 扭亏 | -0.06 | 2019-07-11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00万元-3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213%。 | 2700万~3300万 | 192%~213% | 16.52%~42.41% | 公司本期业绩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主要经营品种价格总体上行,现货贸易的毛利增加。 | 扭亏 | -2920万 | 2019-04-13 |
2019-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9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05元-0.06元。 | 0.05~0.06 | - | 27.88%~53.45% | 公司本期业绩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主要经营品种价格总体上行,现货贸易的毛利增加。 | 扭亏 | -0.05 | 2019-04-13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万元至4,900万元 | 1000万~4900万 | 105.19%~125.44% | -123.5%~-60.28% | 2018年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较2017年同期变化较大,其主要原因是2017年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控股70%的子公司远大石化有限公司因涉嫌操纵期货市场案,计提预计损失5.6亿元,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2亿元。 | 扭亏 | -1.93亿 | 2019-01-17 |
2018-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8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05元 | 0.05 | - | -91.17% | 2018年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较2017年同期变化较大,其主要原因是2017年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控股70%的子公司远大石化有限公司因涉嫌操纵期货市场案,计提预计损失5.6亿元,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2亿元。 | 扭亏 | -0.32 | 2019-01-17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80万元-3080万元 | 1880万~3080万 | -92.27%~-87.34% | 800.56%~950.72% | 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2018年,中美贸易战等因素造成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速度快、幅度大、连贯性差,对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受美元加息拖累,外币融资成本高于去年同期。此外,上年同期公司处置子公司股权和土地、建筑物等非流动资产获得较大收益。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季度准确把握了跨市场、跨品种、跨期限的套利机会形成的结构性行情。 | 预减 | 2.43亿 | 2018-10-13 |
2018-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8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0411元 | 0.0411 | - | 1111% | 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2018年,中美贸易战等因素造成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速度快、幅度大、连贯性差,对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受美元加息拖累,外币融资成本高于去年同期。此外,上年同期公司处置子公司股权和土地、建筑物等非流动资产获得较大收益。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公司全资子公司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季度准确把握了跨市场、跨品种、跨期限的套利机会形成的结构性行情。 | 预减 | 0.41 | 2018-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