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图

首页
资金流向 | 千股千评 | 公告 | 个股日历 | 财务数据 | 核心题材 | 主力持仓 | 股东分析 | 股东户数 | 分红送配 |
龙虎榜单 | 大宗交易 | 沪深港通持股 | 高管持股 | 股东大会 | 个股研报 | 股本结构 | 机构调研 | 限售解禁 | 股东增减持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56元至0.62元。 | -0.62~-0.56 | - | -125%~-87.5% | (一)据拓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425.02亿元,较2023年下降22.6%,观影人次10.1亿,较2023年下降22.3%。公司电影业务和电影院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发行影片共7部,取得票房成绩46.97亿元,较2023年下降31.9%;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共拥有影院111家,银幕908块,2024年公司旗下影院票房收入7.2亿元(不含服务费),较2023年下降31.2%。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电影、剧集(包括短剧)的高品质内容生产。2024年公司参与出品的战争题材长剧集《上甘岭》以3.315%的平均收视率创下自2019年12月以来台播电视剧收视之冠;2024年暑期档公司与抖音联合出品的国内首部基于AI大模型进行全流程制作的连续叙事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该短剧在播出期间全端传播总量超过1.6亿次。电影《蛟龙行动》已经定档于2025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克什米尔公主号》和《四渡》等主旋律电影已于近期陆续开机。公司持续关注影视行业的发展并结合市场趋势持续推出优质内容。(二)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目前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反映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对存货、应收款项等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增亏 | -0.40 | 2025-01-23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3,700万元至88,100万元。 | -8.81亿~-6.37亿 | -59.42%~-15.27% | -144.02%~-30.96% | (一)据拓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425.02亿元,较2023年下降22.6%,观影人次10.1亿,较2023年下降22.3%。公司电影业务和电影院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发行影片共7部,取得票房成绩46.97亿元,较2023年下降31.9%;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共拥有影院111家,银幕908块,2024年公司旗下影院票房收入7.2亿元(不含服务费),较2023年下降31.2%。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电影、剧集(包括短剧)的高品质内容生产。2024年公司参与出品的战争题材长剧集《上甘岭》以3.315%的平均收视率创下自2019年12月以来台播电视剧收视之冠;2024年暑期档公司与抖音联合出品的国内首部基于AI大模型进行全流程制作的连续叙事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该短剧在播出期间全端传播总量超过1.6亿次。电影《蛟龙行动》已经定档于2025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克什米尔公主号》和《四渡》等主旋律电影已于近期陆续开机。公司持续关注影视行业的发展并结合市场趋势持续推出优质内容。(二)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目前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反映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对存货、应收款项等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增亏 | -5.53亿 | 2025-01-23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74,800万元至98,900万元。 | -9.89亿~-7.48亿 | -33.05%~-0.63% | -134.68%~-38.77% | (一)据拓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425.02亿元,较2023年下降22.6%,观影人次10.1亿,较2023年下降22.3%。公司电影业务和电影院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发行影片共7部,取得票房成绩46.97亿元,较2023年下降31.9%;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共拥有影院111家,银幕908块,2024年公司旗下影院票房收入7.2亿元(不含服务费),较2023年下降31.2%。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电影、剧集(包括短剧)的高品质内容生产。2024年公司参与出品的战争题材长剧集《上甘岭》以3.315%的平均收视率创下自2019年12月以来台播电视剧收视之冠;2024年暑期档公司与抖音联合出品的国内首部基于AI大模型进行全流程制作的连续叙事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该短剧在播出期间全端传播总量超过1.6亿次。电影《蛟龙行动》已经定档于2025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克什米尔公主号》和《四渡》等主旋律电影已于近期陆续开机。公司持续关注影视行业的发展并结合市场趋势持续推出优质内容。(二)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目前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反映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对存货、应收款项等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增亏 | -7.43亿 | 2025-01-23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800万元至15,300万元。 | -1.53亿~-1.08亿 | 42.21%~59.21% | -2955.75%~-2145.23% | 2024年春节档后的全国电影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淡,2024年3月开始未出现单部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的情形。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国电影票房为239.0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观影人次5.5亿,较去年同期下降8.9%。公司上半年参与投资或发行的影片包括《飞驰人生2》《挑战》和《狗阵》,其中《飞驰人生2》票房斩获33.6亿元,目前位于2024年度票房第二位,因此电影业务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但由于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不及去年同期,影院方面租金和折旧等固定成本较高,导致电影院业务亏损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伴随暑期档的开始,公司投资并发行的影片《传说》已经上映,公司发行的影片《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将于7月26日上映。除此之外,由公司AI工作室制作的国内首部AIGC连续性叙事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已经于7月8日在抖音上线,公司出品剧集《上甘岭》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播出,公司业务在稳步推进并全面发展中。 | 减亏 | -2.65亿 | 2024-07-11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1,500万元至16,000万元。 | -1.6亿~-1.15亿 | 62.11%~72.76% | -926.66%~-609.79% | 2024年春节档后的全国电影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淡,2024年3月开始未出现单部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的情形。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国电影票房为239.0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观影人次5.5亿,较去年同期下降8.9%。公司上半年参与投资或发行的影片包括《飞驰人生2》《挑战》和《狗阵》,其中《飞驰人生2》票房斩获33.6亿元,目前位于2024年度票房第二位,因此电影业务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但由于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不及去年同期,影院方面租金和折旧等固定成本较高,导致电影院业务亏损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伴随暑期档的开始,公司投资并发行的影片《传说》已经上映,公司发行的影片《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将于7月26日上映。除此之外,由公司AI工作室制作的国内首部AIGC连续性叙事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已经于7月8日在抖音上线,公司出品剧集《上甘岭》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播出,公司业务在稳步推进并全面发展中。 | 减亏 | -4.22亿 | 2024-07-11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08元至0.11元。 | -0.11~-0.08 | - | -2950%~-2200% | 2024年春节档后的全国电影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平淡,2024年3月开始未出现单部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的情形。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国电影票房为239.0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观影人次5.5亿,较去年同期下降8.9%。公司上半年参与投资或发行的影片包括《飞驰人生2》《挑战》和《狗阵》,其中《飞驰人生2》票房斩获33.6亿元,目前位于2024年度票房第二位,因此电影业务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但由于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不及去年同期,影院方面租金和折旧等固定成本较高,导致电影院业务亏损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伴随暑期档的开始,公司投资并发行的影片《传说》已经上映,公司发行的影片《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将于7月26日上映。除此之外,由公司AI工作室制作的国内首部AIGC连续性叙事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已经于7月8日在抖音上线,公司出品剧集《上甘岭》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播出,公司业务在稳步推进并全面发展中。 | 减亏 | -0.19 | 2024-07-11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26元至0.41元。 | -0.41~-0.26 | - | -1300%~-550% | (一)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549.15亿元,自2020年以来全国电影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但只恢复至2019年全国电影票房的85.45%。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发行影片共10部,取得票房成绩68.22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较上年增长52.04%,但主投影片表现不及预期,使得电影业务的营收和盈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共拥有影院111家,银幕915块,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主要城市,2023年公司旗下影院票房收入10.47亿元(不含服务费),位列国内影投公司第7名,电影院业务的营收与盈利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公司参与投资的影片《飞驰人生2》即将于2024年2月10日上映,公司将坚持“三大片”、“三小片”和“三剧集”的战略布局,并不断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风控水平,助力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二)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目前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反映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对存货、应收款项等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增亏 | -0.06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000万元至56,000万元。 | -5.6亿~-3.6亿 | -676.62%~-399.26% | -1233.78%~-533.46% | (一)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549.15亿元,自2020年以来全国电影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但只恢复至2019年全国电影票房的85.45%。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发行影片共10部,取得票房成绩68.22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较上年增长52.04%,但主投影片表现不及预期,使得电影业务的营收和盈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共拥有影院111家,银幕915块,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主要城市,2023年公司旗下影院票房收入10.47亿元(不含服务费),位列国内影投公司第7名,电影院业务的营收与盈利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公司参与投资的影片《飞驰人生2》即将于2024年2月10日上映,公司将坚持“三大片”、“三小片”和“三剧集”的战略布局,并不断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风控水平,助力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二)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目前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反映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对存货、应收款项等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增亏 | -7211万 | 2024-01-31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55,000万元至75,000万元。 | -7.5亿~-5.5亿 | -287.44%~-184.12% | -6356.99%~-2371.39% | (一)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549.15亿元,自2020年以来全国电影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但只恢复至2019年全国电影票房的85.45%。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发行影片共10部,取得票房成绩68.22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较上年增长52.04%,但主投影片表现不及预期,使得电影业务的营收和盈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共拥有影院111家,银幕915块,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主要城市,2023年公司旗下影院票房收入10.47亿元(不含服务费),位列国内影投公司第7名,电影院业务的营收与盈利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公司参与投资的影片《飞驰人生2》即将于2024年2月10日上映,公司将坚持“三大片”、“三小片”和“三剧集”的战略布局,并不断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风控水平,助力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二)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目前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反映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对存货、应收款项等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增亏 | -1.94亿 | 2024-01-31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600万元至31,200万元。 | -3.12亿~-1.56亿 | -232.24%~-166.12% | -88.35%~55.82% | 一)伴随市场回暖,公司主投电影票房收入未达预期,但影院收入显著提升据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2023年1-6月,全国电影总票房实现262.7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2.91%。其中,国产片票房199.44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75.92%。随着全国电影市场回暖,公司影院板块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在电影业务板块,公司上半年上映的主投电影《无名》、《别叫我“赌神”》系对多类型题材影片的探索,实现了9.72亿票房,由于影视作品的特殊性,相较于去年同期上映影片票房成绩,公司上半年票房收入未及预期。在电影及剧集业务方面,公司将持续探索影视行业机会。下半年,公司将陆续推出《少年时代》《上甘岭》等影视剧作品,通过不断开拓、深耕作品内容,积极投资适合观众偏好的多类型优质影视作品,为市场贡献更多佳作。同时,在复苏向好的整体电影行业态势中,公司将在影院业务方面继续夯实影院优势,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健的经营发展(二)报告期内,公司进行合理的资产减值准备公司根据经营状况及资产测算,预计本报告期将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最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以定期报告中披露的财务数据为准。 | 首亏 | 2.36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11元至0.23元。 | -0.23~-0.11 | - | -87.5%~62.5% | 一)伴随市场回暖,公司主投电影票房收入未达预期,但影院收入显著提升据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2023年1-6月,全国电影总票房实现262.7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2.91%。其中,国产片票房199.44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75.92%。随着全国电影市场回暖,公司影院板块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在电影业务板块,公司上半年上映的主投电影《无名》、《别叫我“赌神”》系对多类型题材影片的探索,实现了9.72亿票房,由于影视作品的特殊性,相较于去年同期上映影片票房成绩,公司上半年票房收入未及预期。在电影及剧集业务方面,公司将持续探索影视行业机会。下半年,公司将陆续推出《少年时代》《上甘岭》等影视剧作品,通过不断开拓、深耕作品内容,积极投资适合观众偏好的多类型优质影视作品,为市场贡献更多佳作。同时,在复苏向好的整体电影行业态势中,公司将在影院业务方面继续夯实影院优势,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健的经营发展(二)报告期内,公司进行合理的资产减值准备公司根据经营状况及资产测算,预计本报告期将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最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以定期报告中披露的财务数据为准。 | 首亏 | 0.21 | 2023-07-15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7,000万元至54,000万元。 | -5.4亿~-2.7亿 | -454.89%~-277.44% | -114.05%~42.98% | 一)伴随市场回暖,公司主投电影票房收入未达预期,但影院收入显著提升据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2023年1-6月,全国电影总票房实现262.7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2.91%。其中,国产片票房199.44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75.92%。随着全国电影市场回暖,公司影院板块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在电影业务板块,公司上半年上映的主投电影《无名》、《别叫我“赌神”》系对多类型题材影片的探索,实现了9.72亿票房,由于影视作品的特殊性,相较于去年同期上映影片票房成绩,公司上半年票房收入未及预期。在电影及剧集业务方面,公司将持续探索影视行业机会。下半年,公司将陆续推出《少年时代》《上甘岭》等影视剧作品,通过不断开拓、深耕作品内容,积极投资适合观众偏好的多类型优质影视作品,为市场贡献更多佳作。同时,在复苏向好的整体电影行业态势中,公司将在影院业务方面继续夯实影院优势,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健的经营发展(二)报告期内,公司进行合理的资产减值准备公司根据经营状况及资产测算,预计本报告期将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最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以定期报告中披露的财务数据为准。 | 首亏 | 1.52亿 | 2023-07-15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03元至0.06元。 | -0.06~-0.03 | - | -7.69%~15.38% | (一)主营业务所处行业整体受疫情影响冲击,观影需求和影片供给均出现大幅下滑。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仅为300.67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36.4%。全国41.5%的影院暂停营业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全国观影人次下降了4.55亿。中国电影市场年度上映影片数量也由2021年上映的547部,减少至2022年的325部。(二)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发行影片共5部,取得票房成绩44.87亿元(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是2022年度全国唯一一部超过40亿元票房的影片),但受疫情影响,公司整体票房仍较2021年下降了50.36%,相关营业收入也大幅下降;同时,影院端在全国票房下滑和影片供给数量下降、影院暂停等影响下,相关营业收入也较2021年同期持续下滑,影院租金、折旧、人工薪酬等固定成本和刚性支出仍需持续投入。以上,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亏损。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至1月27日)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同比2022年春节档票房增长11.89%,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公司各项业务也将逐步回归常态。(三)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目前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反映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对存货、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等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首亏 | 0.33 | 2023-01-31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700万元至7,400万元。 | -7400万~-3700万 | -120.4%~-110.2% | -5.63%~18.92% | (一)主营业务所处行业整体受疫情影响冲击,观影需求和影片供给均出现大幅下滑。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仅为300.67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36.4%。全国41.5%的影院暂停营业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全国观影人次下降了4.55亿。中国电影市场年度上映影片数量也由2021年上映的547部,减少至2022年的325部。(二)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发行影片共5部,取得票房成绩44.87亿元(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是2022年度全国唯一一部超过40亿元票房的影片),但受疫情影响,公司整体票房仍较2021年下降了50.36%,相关营业收入也大幅下降;同时,影院端在全国票房下滑和影片供给数量下降、影院暂停等影响下,相关营业收入也较2021年同期持续下滑,影院租金、折旧、人工薪酬等固定成本和刚性支出仍需持续投入。以上,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亏损。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至1月27日)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同比2022年春节档票房增长11.89%,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公司各项业务也将逐步回归常态。(三)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目前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反映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对存货、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等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首亏 | 3.63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1,700万元至23,400万元。 | -2.34亿~-1.17亿 | -177.82%~-138.91% | -78.8%~5.67% | (一)主营业务所处行业整体受疫情影响冲击,观影需求和影片供给均出现大幅下滑。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仅为300.67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36.4%。全国41.5%的影院暂停营业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全国观影人次下降了4.55亿。中国电影市场年度上映影片数量也由2021年上映的547部,减少至2022年的325部。(二)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发行影片共5部,取得票房成绩44.87亿元(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是2022年度全国唯一一部超过40亿元票房的影片),但受疫情影响,公司整体票房仍较2021年下降了50.36%,相关营业收入也大幅下降;同时,影院端在全国票房下滑和影片供给数量下降、影院暂停等影响下,相关营业收入也较2021年同期持续下滑,影院租金、折旧、人工薪酬等固定成本和刚性支出仍需持续投入。以上,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亏损。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至1月27日)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同比2022年春节档票房增长11.89%,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公司各项业务也将逐步回归常态。(三)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目前企业经营情况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反映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对存货、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等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首亏 | 3.01亿 | 2023-01-31 |
2022-09-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9月营业收入:215,357.84万元至227,876.6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6.41%至65.51%。 | 21.54亿~22.79亿 | 56.41%~65.51% | 273.02%~341.63% | 主要原因系2021年1-9月发行人仅有一部主投影片《中国医生》发行上映,取得了13.28亿元票房,经营业绩相对较低,而2022年1-9月,发行人主投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取得了40.6亿元票房,使得当期经营业绩同比实现增长。 | 预增 | 13.77亿 | 2022-08-08 |
2022-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321.71万元至15,353.0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69%至796.17%。 | 6322万~1.5353亿 | 269%~796.17% | 22.37%~101.2% | 主要原因系2021年1-9月发行人仅有一部主投影片《中国医生》发行上映,取得了13.28亿元票房,经营业绩相对较低,而2022年1-9月,发行人主投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取得了40.6亿元票房,使得当期经营业绩同比实现增长。 | 预增 | 1713万 | 2022-08-08 |
2022-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696.24万元至23,727.6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0.06%至223%。 | 1.4696亿~2.3728亿 | 100.06%~223% | -47.91%~102.23% | 主要原因系2021年1-9月发行人仅有一部主投影片《中国医生》发行上映,取得了13.28亿元票房,经营业绩相对较低,而2022年1-9月,发行人主投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取得了40.6亿元票房,使得当期经营业绩同比实现增长。 | 预增 | 7346万 | 2022-08-08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690.88万元,同比下降:33.64%。 | 1.1691亿 | -33.64% | - | - | 略减 | 1.76亿 | 2020-08-24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212,748.01万元,同比下降:31.73%。 | 21.27亿 | -31.73% | - | - | 略减 | 31.16亿 | 2020-08-24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625.90万元,同比下降:44.03%。 | 1.7626亿 | -44.03% | - | - | 略减 | 3.15亿 | 2020-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