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7,000万元至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9.71%至45.74%。 | -3亿~-2.7亿 | 39.71%~45.74% | -572.69%~-466.7% | 1、锂电池循环业务亏损延续,但同比上年亏损大幅收窄2024年,锂电池循环行业仍呈现出低迷态势,流入回收市场的废旧锂电池未达预期规模,导致回收原料供应相对不足,废料采购竞争激烈;金属锂、钴、镍等关键产品价格全年低位徘徊。上述因素导致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分摊至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大幅增加,对业务毛利造成较大冲击,导致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毛利亏损局面延续。2、循环装备业务订单锐减,以致经营亏损并计提存货减值2024年,国内废钢市场行情低迷,价格持续低位振荡,下游钢厂纷纷减产停产,废钢加工设备的市场需求不足,公司循环装备业务订单量锐减,库存积压风险上升。为了加速资金回笼,公司循环装备业务采取必要措施:低价清理部分预投产品及部件、报废处理部分低价值存货或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致使公司循环装备业务本年度经营亏损及计提存货减值影响合并报表净利润金额较大。3、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参股公司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奇智能”)处于持续研发投入期,公司根据优奇智能初步测算的业绩情况预计公司对其按照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损失约2,800万元至3,100万元。4、股权激励提前终止加速计提股份支付费用2024年一季度,公司董事会决定终止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司在本报告期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401.35万元并影响公司当期净利润。 | 减亏 | -4.98亿 | 2025-01-15 |
2024-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57元至0.65元。 | -0.65~-0.57 | - | -950%~-816.67% | 1、锂电池循环业务亏损延续,但同比上年亏损大幅收窄2024年,锂电池循环行业仍呈现出低迷态势,流入回收市场的废旧锂电池未达预期规模,导致回收原料供应相对不足,废料采购竞争激烈;金属锂、钴、镍等关键产品价格全年低位徘徊。上述因素导致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分摊至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大幅增加,对业务毛利造成较大冲击,导致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毛利亏损局面延续。2、循环装备业务订单锐减,以致经营亏损并计提存货减值2024年,国内废钢市场行情低迷,价格持续低位振荡,下游钢厂纷纷减产停产,废钢加工设备的市场需求不足,公司循环装备业务订单量锐减,库存积压风险上升。为了加速资金回笼,公司循环装备业务采取必要措施:低价清理部分预投产品及部件、报废处理部分低价值存货或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致使公司循环装备业务本年度经营亏损及计提存货减值影响合并报表净利润金额较大。3、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参股公司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奇智能”)处于持续研发投入期,公司根据优奇智能初步测算的业绩情况预计公司对其按照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损失约2,800万元至3,100万元。4、股权激励提前终止加速计提股份支付费用2024年一季度,公司董事会决定终止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司在本报告期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401.35万元并影响公司当期净利润。 | 减亏 | -1.09 | 2025-01-15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000万元至2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7.35%至44.58%。 | -2.6亿~-2.3亿 | 37.35%~44.58% | -1085.82%~-939.39% | 1、锂电池循环业务亏损延续,但同比上年亏损大幅收窄2024年,锂电池循环行业仍呈现出低迷态势,流入回收市场的废旧锂电池未达预期规模,导致回收原料供应相对不足,废料采购竞争激烈;金属锂、钴、镍等关键产品价格全年低位徘徊。上述因素导致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分摊至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大幅增加,对业务毛利造成较大冲击,导致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毛利亏损局面延续。2、循环装备业务订单锐减,以致经营亏损并计提存货减值2024年,国内废钢市场行情低迷,价格持续低位振荡,下游钢厂纷纷减产停产,废钢加工设备的市场需求不足,公司循环装备业务订单量锐减,库存积压风险上升。为了加速资金回笼,公司循环装备业务采取必要措施:低价清理部分预投产品及部件、报废处理部分低价值存货或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致使公司循环装备业务本年度经营亏损及计提存货减值影响合并报表净利润金额较大。3、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参股公司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奇智能”)处于持续研发投入期,公司根据优奇智能初步测算的业绩情况预计公司对其按照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损失约2,800万元至3,100万元。4、股权激励提前终止加速计提股份支付费用2024年一季度,公司董事会决定终止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司在本报告期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401.35万元并影响公司当期净利润。 | 减亏 | -4.15亿 | 2025-01-15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17元至0.2元。 | -0.2~-0.17 | - | -2200%~-1900% | 1、智能装备业务:报告期内,因客户要求调整项目交付进度,公司部分项目工程进度延后,导致2024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装备业务营收不达预期,从而影响该板块在报告期内的盈利情况。2、锂电池循环业务:报告期内,锂电池材料行业下游需求不足,金属锂、钴、镍等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同时,锂电池回收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再生利用业务原材料供应短缺,该板块核心子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达预期,且固定运营成本较高。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已通过开拓海外原料渠道、加强存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及提升代加工业务比例等方式提升经营质量,但鉴于前述原因,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营业收入不达预期并形成亏损。3、参股公司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奇智能”)2024年上半年持续亏损,公司根据优奇智能尚未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情况预计公司对其的投资损失。 | 减亏 | -0.93 | 2024-07-11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00万元至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6.9%至79.78%。 | -8000万~-7000万 | 76.9%~79.78% | -3606.84%~-3180.98% | 1、智能装备业务:报告期内,因客户要求调整项目交付进度,公司部分项目工程进度延后,导致2024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装备业务营收不达预期,从而影响该板块在报告期内的盈利情况。2、锂电池循环业务:报告期内,锂电池材料行业下游需求不足,金属锂、钴、镍等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同时,锂电池回收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再生利用业务原材料供应短缺,该板块核心子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达预期,且固定运营成本较高。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已通过开拓海外原料渠道、加强存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及提升代加工业务比例等方式提升经营质量,但鉴于前述原因,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营业收入不达预期并形成亏损。3、参股公司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奇智能”)2024年上半年持续亏损,公司根据优奇智能尚未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情况预计公司对其的投资损失。 | 减亏 | -3.46亿 | 2024-07-11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7,3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5.15%至78.66%。 | -8500万~-7300万 | 75.15%~78.66% | -15162.89%~-13050.48% | 1、智能装备业务:报告期内,因客户要求调整项目交付进度,公司部分项目工程进度延后,导致2024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装备业务营收不达预期,从而影响该板块在报告期内的盈利情况。2、锂电池循环业务:报告期内,锂电池材料行业下游需求不足,金属锂、钴、镍等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同时,锂电池回收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再生利用业务原材料供应短缺,该板块核心子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达预期,且固定运营成本较高。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已通过开拓海外原料渠道、加强存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及提升代加工业务比例等方式提升经营质量,但鉴于前述原因,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营业收入不达预期并形成亏损。3、参股公司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奇智能”)2024年上半年持续亏损,公司根据优奇智能尚未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情况预计公司对其的投资损失。 | 减亏 | -3.42亿 | 2024-07-1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7,500万元至39,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88.93%至299.01%。 | -3.95亿~-3.75亿 | -299.01%~-288.93% | -2454.2%~-1529.39% | 1、智能装备业务2023年,公司智能装备业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同比提升。预告期内,智能装备新签订单合计21.57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新签订单17.66亿元,同比增长42%。受益于全球电动化趋势推动,国内外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本性开支周期:国内新能源车企持续快速扩产;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产能大规模扩增,海外头部车企积极更换原有产线或新建产线以投入新能源车型生产,国内车企陆续出海建厂,国内外汽车智能装备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公司汽车智能装备业务规模稳步提升。2023年,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新签国内项目订单约12.52亿元,占比71%,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占90%,预告期内实现赛力斯汽车、理想汽车、奇瑞新能源、华晨宝马、蔚来汽车等多个重大项目履约或交付;预告期内新签海外项目订单5.1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56.45%,预告期内海外订单占比29%,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成功斩获福特、宝马、沃尔沃等多个欧美市场重大项目。在全球汽车智能装备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基于公司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项目管理经验、人才团队等多方面优势,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将持续稳健、景气发展。2024年度智能装备业务计划新签订单20亿元,预计海外订单占比超30%,后续年度计划实现海外订单占比接近50%。此外,2023年,公司投资拓展工业人形机器人业务,率先打造适用于汽车领域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整机,未来逐步拓展至其他智能制造领域。工业人形机器人将与汽车智能装备相关产品及服务相匹配,为全球整车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柔性化、无人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更高品质的服务。2、锂电池循环业务2023年,锂电池行业增速放缓,下游企业去库存速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且钴、锂、镍等主要金属价格全年持续下行。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至2023年末,碳酸锂价格自51万元/吨下降至9.7万元/吨,全年降幅达426%;硫酸钴价格自4.75万元/吨下降至3.175万元/吨,全年降幅达50%;硫酸镍价格自3.8万元/吨下降至2.64万元/吨,全年降幅达44%。受此影响,预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主要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均大幅下降,同时,因主要金属价格下行导致存货跌价减值,进而导致该板块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及利润亏损。预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回收各类形态电池废料合计约14,591实物吨,相当于约2.6万余吨动力电池包。2023年第三季度末,年处理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处理项目已正式投产,年末已启动二期扩产项目(年处理1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项目)的建设。预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富奥股份(一汽集团下属公司)、三井物产、Stellantis集团、湖北生态等多个渠道合作项目,预计2024年将有多家合资工厂进入投建阶段。此外,2023年四季度起,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开拓海外渠道,能够一定程度缓解国内市场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3、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情况根据公司优化资产配置、推动产业整合的发展战略规划,预告期内已出售控股子公司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名下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设施,经测算,增加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7,881.45万元。 | 首亏 | 1.98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6,500万元至49,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67.45%至1023.42%。 | -4.95亿~-4.65亿 | -1023.42%~-967.45% | -555.13%~-406.98% | 1、智能装备业务2023年,公司智能装备业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同比提升。预告期内,智能装备新签订单合计21.57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新签订单17.66亿元,同比增长42%。受益于全球电动化趋势推动,国内外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本性开支周期:国内新能源车企持续快速扩产;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产能大规模扩增,海外头部车企积极更换原有产线或新建产线以投入新能源车型生产,国内车企陆续出海建厂,国内外汽车智能装备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公司汽车智能装备业务规模稳步提升。2023年,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新签国内项目订单约12.52亿元,占比71%,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占90%,预告期内实现赛力斯汽车、理想汽车、奇瑞新能源、华晨宝马、蔚来汽车等多个重大项目履约或交付;预告期内新签海外项目订单5.1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56.45%,预告期内海外订单占比29%,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成功斩获福特、宝马、沃尔沃等多个欧美市场重大项目。在全球汽车智能装备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基于公司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项目管理经验、人才团队等多方面优势,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将持续稳健、景气发展。2024年度智能装备业务计划新签订单20亿元,预计海外订单占比超30%,后续年度计划实现海外订单占比接近50%。此外,2023年,公司投资拓展工业人形机器人业务,率先打造适用于汽车领域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整机,未来逐步拓展至其他智能制造领域。工业人形机器人将与汽车智能装备相关产品及服务相匹配,为全球整车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柔性化、无人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更高品质的服务。2、锂电池循环业务2023年,锂电池行业增速放缓,下游企业去库存速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且钴、锂、镍等主要金属价格全年持续下行。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至2023年末,碳酸锂价格自51万元/吨下降至9.7万元/吨,全年降幅达426%;硫酸钴价格自4.75万元/吨下降至3.175万元/吨,全年降幅达50%;硫酸镍价格自3.8万元/吨下降至2.64万元/吨,全年降幅达44%。受此影响,预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主要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均大幅下降,同时,因主要金属价格下行导致存货跌价减值,进而导致该板块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及利润亏损。预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回收各类形态电池废料合计约14,591实物吨,相当于约2.6万余吨动力电池包。2023年第三季度末,年处理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处理项目已正式投产,年末已启动二期扩产项目(年处理1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项目)的建设。预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富奥股份(一汽集团下属公司)、三井物产、Stellantis集团、湖北生态等多个渠道合作项目,预计2024年将有多家合资工厂进入投建阶段。此外,2023年四季度起,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开拓海外渠道,能够一定程度缓解国内市场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3、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情况根据公司优化资产配置、推动产业整合的发展战略规划,预告期内已出售控股子公司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名下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设施,经测算,增加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7,881.45万元。 | 首亏 | 5361万 | 2024-01-31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99元至1.04元。 | -1.04~-0.99 | - | -1300%~-800% | 1、智能装备业务2023年,公司智能装备业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同比提升。预告期内,智能装备新签订单合计21.57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新签订单17.66亿元,同比增长42%。受益于全球电动化趋势推动,国内外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本性开支周期:国内新能源车企持续快速扩产;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产能大规模扩增,海外头部车企积极更换原有产线或新建产线以投入新能源车型生产,国内车企陆续出海建厂,国内外汽车智能装备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公司汽车智能装备业务规模稳步提升。2023年,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新签国内项目订单约12.52亿元,占比71%,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占90%,预告期内实现赛力斯汽车、理想汽车、奇瑞新能源、华晨宝马、蔚来汽车等多个重大项目履约或交付;预告期内新签海外项目订单5.1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56.45%,预告期内海外订单占比29%,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成功斩获福特、宝马、沃尔沃等多个欧美市场重大项目。在全球汽车智能装备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基于公司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项目管理经验、人才团队等多方面优势,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将持续稳健、景气发展。2024年度智能装备业务计划新签订单20亿元,预计海外订单占比超30%,后续年度计划实现海外订单占比接近50%。此外,2023年,公司投资拓展工业人形机器人业务,率先打造适用于汽车领域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整机,未来逐步拓展至其他智能制造领域。工业人形机器人将与汽车智能装备相关产品及服务相匹配,为全球整车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柔性化、无人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更高品质的服务。2、锂电池循环业务2023年,锂电池行业增速放缓,下游企业去库存速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且钴、锂、镍等主要金属价格全年持续下行。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至2023年末,碳酸锂价格自51万元/吨下降至9.7万元/吨,全年降幅达426%;硫酸钴价格自4.75万元/吨下降至3.175万元/吨,全年降幅达50%;硫酸镍价格自3.8万元/吨下降至2.64万元/吨,全年降幅达44%。受此影响,预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主要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均大幅下降,同时,因主要金属价格下行导致存货跌价减值,进而导致该板块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及利润亏损。预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回收各类形态电池废料合计约14,591实物吨,相当于约2.6万余吨动力电池包。2023年第三季度末,年处理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处理项目已正式投产,年末已启动二期扩产项目(年处理1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项目)的建设。预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富奥股份(一汽集团下属公司)、三井物产、Stellantis集团、湖北生态等多个渠道合作项目,预计2024年将有多家合资工厂进入投建阶段。此外,2023年四季度起,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开拓海外渠道,能够一定程度缓解国内市场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3、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情况根据公司优化资产配置、推动产业整合的发展战略规划,预告期内已出售控股子公司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名下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设施,经测算,增加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7,881.45万元。 | 首亏 | 0.53 | 2024-01-31 |
2023-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3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上年增长7,881.45万元左右。 | 1.4208亿 | - | - | 1、智能装备业务2023年,公司智能装备业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同比提升。预告期内,智能装备新签订单合计21.57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新签订单17.66亿元,同比增长42%。受益于全球电动化趋势推动,国内外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本性开支周期:国内新能源车企持续快速扩产;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产能大规模扩增,海外头部车企积极更换原有产线或新建产线以投入新能源车型生产,国内车企陆续出海建厂,国内外汽车智能装备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公司汽车智能装备业务规模稳步提升。2023年,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新签国内项目订单约12.52亿元,占比71%,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占90%,预告期内实现赛力斯汽车、理想汽车、奇瑞新能源、华晨宝马、蔚来汽车等多个重大项目履约或交付;预告期内新签海外项目订单5.1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56.45%,预告期内海外订单占比29%,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成功斩获福特、宝马、沃尔沃等多个欧美市场重大项目。在全球汽车智能装备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基于公司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项目管理经验、人才团队等多方面优势,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将持续稳健、景气发展。2024年度智能装备业务计划新签订单20亿元,预计海外订单占比超30%,后续年度计划实现海外订单占比接近50%。此外,2023年,公司投资拓展工业人形机器人业务,率先打造适用于汽车领域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整机,未来逐步拓展至其他智能制造领域。工业人形机器人将与汽车智能装备相关产品及服务相匹配,为全球整车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柔性化、无人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更高品质的服务。2、锂电池循环业务2023年,锂电池行业增速放缓,下游企业去库存速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且钴、锂、镍等主要金属价格全年持续下行。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至2023年末,碳酸锂价格自51万元/吨下降至9.7万元/吨,全年降幅达426%;硫酸钴价格自4.75万元/吨下降至3.175万元/吨,全年降幅达50%;硫酸镍价格自3.8万元/吨下降至2.64万元/吨,全年降幅达44%。受此影响,预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主要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均大幅下降,同时,因主要金属价格下行导致存货跌价减值,进而导致该板块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及利润亏损。预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回收各类形态电池废料合计约14,591实物吨,相当于约2.6万余吨动力电池包。2023年第三季度末,年处理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处理项目已正式投产,年末已启动二期扩产项目(年处理1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项目)的建设。预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富奥股份(一汽集团下属公司)、三井物产、Stellantis集团、湖北生态等多个渠道合作项目,预计2024年将有多家合资工厂进入投建阶段。此外,2023年四季度起,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开拓海外渠道,能够一定程度缓解国内市场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3、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情况根据公司优化资产配置、推动产业整合的发展战略规划,预告期内已出售控股子公司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名下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设施,经测算,增加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7,881.45万元。 | 不确定 | 1.42亿 | 2024-01-31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3,800万元至35,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56.65%至367.28%。 | -3.52亿~-3.38亿 | -367.28%~-356.65% | 81.64%~86.35% | 1、2023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装备板块项目进度不达预期且项目毛利率不及去年同期,导致该板块上半年营收及利润同比下降。二季度起,智能装备板块加速投料生产,主要项目产值陆续释放。截至目前,智能装备板块在手订单合计14.6亿元,下半年有效产能将进一步释放。2、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受主要产品市场价格短时间大幅下跌影响,产品原料成本倒挂造成一季度经营亏损及存货跌价。随着下游需求缓慢恢复,主要金属价格趋于平稳。二季度起,锂电池循环板块严格执行最优库存策略,采用“以销定采”的采购模式,进一步扩增“废料换新料”的代加工业务规模。二季度锂电池循环业务亏损收窄。 | 首亏 | 1.32亿 | 2023-07-18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91元至0.94元。 | -0.94~-0.91 | - | 83.95%~87.65% | 1、2023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装备板块项目进度不达预期且项目毛利率不及去年同期,导致该板块上半年营收及利润同比下降。二季度起,智能装备板块加速投料生产,主要项目产值陆续释放。截至目前,智能装备板块在手订单合计14.6亿元,下半年有效产能将进一步释放。2、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受主要产品市场价格短时间大幅下跌影响,产品原料成本倒挂造成一季度经营亏损及存货跌价。随着下游需求缓慢恢复,主要金属价格趋于平稳。二季度起,锂电池循环板块严格执行最优库存策略,采用“以销定采”的采购模式,进一步扩增“废料换新料”的代加工业务规模。二季度锂电池循环业务亏损收窄。 | 首亏 | 0.44 | 2023-07-18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4,000万元至35,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10.59%至316.78%。 | -3.5亿~-3.4亿 | -316.78%~-310.59% | 82.88%~86.23% | 1、2023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装备板块项目进度不达预期且项目毛利率不及去年同期,导致该板块上半年营收及利润同比下降。二季度起,智能装备板块加速投料生产,主要项目产值陆续释放。截至目前,智能装备板块在手订单合计14.6亿元,下半年有效产能将进一步释放。2、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受主要产品市场价格短时间大幅下跌影响,产品原料成本倒挂造成一季度经营亏损及存货跌价。随着下游需求缓慢恢复,主要金属价格趋于平稳。二季度起,锂电池循环板块严格执行最优库存策略,采用“以销定采”的采购模式,进一步扩增“废料换新料”的代加工业务规模。二季度锂电池循环业务亏损收窄。 | 首亏 | 1.61亿 | 2023-07-18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500万元至17,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9.08%至118.35%。 | 1.55亿~1.7亿 | 99.08%~118.35% | -26.09%~-9.26% |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及电化学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锂电池材料的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把握市场机遇,聚焦锂电池循环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主要金属回收率高、实际产能稳定、产品性能优异等核心竞争优势,各类主营产品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推动公司当期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但二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下游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公司锂电池循环产业盈利情况环比一季度有所下降。随着疫情缓解,下游市场需求恢复,且公司扩产技改项目加快建成投产推动产能快速放量,锂电池循环业务有望维持较好增长。2、2022年第二季度,新冠疫情反复造成物流停滞及人员流动受限,公司装备类业务出现订单交付延期或项目进度不达预期的情形,影响二季度收入确认及整体经营业绩。公司已积极采取措施稳定生产,追赶项目进度,重点保障关键订单和项目的交付,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3、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对2021年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摊销费用1,835万元。 | 预增 | 7786万 | 2022-07-06 |
2022-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42元至0.46元。 | 0.42~0.46 | - | -25%~-8.33% |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及电化学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锂电池材料的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把握市场机遇,聚焦锂电池循环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主要金属回收率高、实际产能稳定、产品性能优异等核心竞争优势,各类主营产品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推动公司当期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但二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下游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公司锂电池循环产业盈利情况环比一季度有所下降。随着疫情缓解,下游市场需求恢复,且公司扩产技改项目加快建成投产推动产能快速放量,锂电池循环业务有望维持较好增长。2、2022年第二季度,新冠疫情反复造成物流停滞及人员流动受限,公司装备类业务出现订单交付延期或项目进度不达预期的情形,影响二季度收入确认及整体经营业绩。公司已积极采取措施稳定生产,追赶项目进度,重点保障关键订单和项目的交付,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3、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对2021年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摊销费用1,835万元。 | 预增 | 0.21 | 2022-07-06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3,000万元至14,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1.42%至124.66%。 | 1.3亿~1.45亿 | 101.42%~124.66% | -33.28%~-14.04% |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及电化学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锂电池材料的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把握市场机遇,聚焦锂电池循环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主要金属回收率高、实际产能稳定、产品性能优异等核心竞争优势,各类主营产品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推动公司当期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但二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下游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公司锂电池循环产业盈利情况环比一季度有所下降。随着疫情缓解,下游市场需求恢复,且公司扩产技改项目加快建成投产推动产能快速放量,锂电池循环业务有望维持较好增长。2、2022年第二季度,新冠疫情反复造成物流停滞及人员流动受限,公司装备类业务出现订单交付延期或项目进度不达预期的情形,影响二季度收入确认及整体经营业绩。公司已积极采取措施稳定生产,追赶项目进度,重点保障关键订单和项目的交付,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3、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对2021年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摊销费用1,835万元。 | 预增 | 6454万 | 2022-07-06 |
2022-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000万元至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0.97%至118.25%。 | 7000万~8000万 | 90.97%~118.25% | 292.35%~319.82% | 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产业链整体景气度持续提升,下游客户对锂电池材料产品需求强劲增长,带动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产品市场需求旺盛;2、较去年同期,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持续优化工艺,主要金属回收率进一步有所提升;扩产产能逐步释放、回收效率提高,致使实际有效产能进一步突破,各类主营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得益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及柔性化生产效果持续显现,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整体盈利能力显著增强;3、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对2021年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本报告期摊销费用917万元。 | 预增 | 3666万 | 2022-03-22 |
2022-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500万元至9,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0.98%至135.81%。 | 8500万~9500万 | 110.98%~135.81% | 1997.58%~2244.36% | 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产业链整体景气度持续提升,下游客户对锂电池材料产品需求强劲增长,带动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产品市场需求旺盛;2、较去年同期,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持续优化工艺,主要金属回收率进一步有所提升;扩产产能逐步释放、回收效率提高,致使实际有效产能进一步突破,各类主营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得益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及柔性化生产效果持续显现,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整体盈利能力显著增强;3、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对2021年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本报告期摊销费用917万元。 | 预增 | 4029万 | 2022-03-22 |
2022-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23元至0.26元。 | 0.23~0.26 | - | 2200%~2500% | 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产业链整体景气度持续提升,下游客户对锂电池材料产品需求强劲增长,带动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产品市场需求旺盛;2、较去年同期,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持续优化工艺,主要金属回收率进一步有所提升;扩产产能逐步释放、回收效率提高,致使实际有效产能进一步突破,各类主营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得益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及柔性化生产效果持续显现,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整体盈利能力显著增强;3、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对2021年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本报告期摊销费用917万元。 | 预增 | 0.11 | 2022-03-22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万元至1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45.71%至194.85%。 | 1.5亿~1.8亿 | 145.71%~194.85% | -95.05%~-51.4% | 1、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整体回收量及产能规模有所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材料需求旺盛带动钴、锂等金属价格持续攀升,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上涨,致使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的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增加。2、受钢材、树脂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智能装备板块及重工装备板块毛利空间收窄。3、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本报告期内对该股权激励计划确认摊销费用1,456万元。 | 预增 | 6105万 | 2022-01-17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200万元至11,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915.95%至2441.85%。 | 9200万~1.16亿 | 1915.95%~2441.85% | -156.08%~-117.7% | 1、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整体回收量及产能规模有所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材料需求旺盛带动钴、锂等金属价格持续攀升,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上涨,致使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的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增加。2、受钢材、树脂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智能装备板块及重工装备板块毛利空间收窄。3、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本报告期内对该股权激励计划确认摊销费用1,456万元。 | 预增 | 456.4万 | 2022-01-17 |
2021-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4元至0.49元。 | 0.4~0.49 | - | -100%~-52.63% | 1、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整体回收量及产能规模有所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材料需求旺盛带动钴、锂等金属价格持续攀升,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上涨,致使公司锂电池循环板块的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增加。2、受钢材、树脂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智能装备板块及重工装备板块毛利空间收窄。3、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本报告期内对该股权激励计划确认摊销费用1,456万元。 | 预增 | 0.16 | 2022-01-17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400万元至14,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70.52%至179.91%。 | 1.44亿~1.49亿 | 170.52%~179.91% | 76.06%~89.37% | 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材料需求旺盛带动钴、锂等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增加公司毛利空间。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扩增产能。报告期内,核心子公司赣州天奇锂致实业有限公司碳酸锂产能进一步释放,产品销量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 预增 | 5323万 | 2021-10-14 |
2021-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39元至0.4元。 | 0.39~0.4 | - | 80%~90% | 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材料需求旺盛带动钴、锂等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增加公司毛利空间。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扩增产能。报告期内,核心子公司赣州天奇锂致实业有限公司碳酸锂产能进一步释放,产品销量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 预增 | 0.14 | 2021-10-14 |
2021-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2000元至0.2300元。 | 0.2~0.23 | - | -18.18%~9.09% | 2020年下半年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材料需求旺盛带动钴、锂等金属价格上涨,增加公司毛利空间。报告期内公司汽车后市场业务核心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钻业有限公司及赣州天奇锂致实业有限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扩增产能,降低单耗成本,产品销量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 预增 | 0.03 | 2021-06-24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5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62.02%至650.29%。 | 7500万~8500万 | 562.02%~650.29% | -13.84%~10.98% | 2020年下半年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材料需求旺盛带动钴、锂等金属价格上涨,增加公司毛利空间。报告期内公司汽车后市场业务核心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钻业有限公司及赣州天奇锂致实业有限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扩增产能,降低单耗成本,产品销量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 预增 | 1133万 | 2021-06-24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00万元至4,300万元。 | 3800万~4300万 | 722.21%~804.08% | 386.11%~450.08% | 1、由于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公司项目进度和订单交付受到影响,导致公司2020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22.30%。2、2020年下半年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范围。随着新能源市场持续升温,动力电池材料等相关行业对钴、锂等金属的需求上升并带动价格上涨,公司汽车后市场业务核心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及赣州天奇锂致实业有限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产品销量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 扭亏 | -610.7万 | 2021-04-15 |
2020-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27元至0.0324元。 | 0.027~0.0324 | - | 335%~362% | 1、公司重要全资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处湖北省宜昌市,受疫情影响严重,该公司及上下游行业均复工复产较晚,导致业务开展受到较大影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2、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公司智能装备板块部分项目进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导致本期智能装备板块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其中一季度受此影响较大,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公司业务开展也随之恢复正常,经营业绩较一季度有了明显改善。3、受疫情和宏观经济放缓影响,本期下游客户回款周期拉长,公司根据坏账计提政策,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应收账款减值准备3,956.22万元。 | 预减 | 0.16 | 2020-07-15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9.87%至83.22%。 | 1000万~1200万 | -83.22%~-79.87% | 363.74%~396.48% | 1、公司重要全资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处湖北省宜昌市,受疫情影响严重,该公司及上下游行业均复工复产较晚,导致业务开展受到较大影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2、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公司智能装备板块部分项目进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导致本期智能装备板块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其中一季度受此影响较大,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公司业务开展也随之恢复正常,经营业绩较一季度有了明显改善。3、受疫情和宏观经济放缓影响,本期下游客户回款周期拉长,公司根据坏账计提政策,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应收账款减值准备3,956.22万元。 | 预减 | 5961万 | 2020-07-15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0万元至820万元。 | -820万~-550万 | -122.12%~-114.84% | -1715.39%~-1117.64%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智能装备板块部分项目的安装调试验收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导致智能装备板块一季度营业收入未达预期并同比大幅下降;循环板块重要全资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处湖北省宜昌市,受疫情影响严重,一季度业务开展严重受阻,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幅减少。 | 首亏 | 3706万 | 2020-04-29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410.29万元-18,648.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120% | 1.441亿~1.8649亿 | 70%~120% | -67.52%~130.33% | 主要是因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受益于行业发展形势,废钢破碎生产线设备供不应求,订单量剧增,2018年上半年业绩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2018年下半年验收情况未达预期,节余未确认收入订单对2019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物流自动化装备业务因材料价格上涨,部分低毛利项目在下半年确认收入,导致该业务板块短期毛利有所下降。 | 预增 | 8477万 | 2018-10-23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523.57万元-17,501.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120%。 | 1.3524亿~1.7501亿 | 70%~120% | -56.02%~33.62% | 主要是因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受益于行业发展形势,废钢破碎生产线设备供不应求,订单量剧增,2018年上半年业绩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所致。 | 预增 | 7955万 | 2018-08-25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453.71万元至14,056.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170% | 1.1454亿~1.4057亿 | 120%~170% | -39.47%~-2.98% | 主要是因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受益于行业发展形势,废钢破碎生产线设备供不应求,订单量剧增,半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 预增 | 5206万 | 2018-04-13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74.15万元–8,248.98万元,同比上期增长:150%-200%。 | 6874万~8249万 | 150%~200% | 1217.89%~1481.47%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预计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同向上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天奇力帝(湖北)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受益于行业发展形势,废钢破碎生产线设备供不应求,订单量剧增,其中2018年第一季度亦为订单的集中交货期,一季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 预增 | 2750万 | 2018-02-05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315.21万元-12,472.81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20.00%至20.00% | 8315万~1.2473亿 | -20%~20% | -86.9%~64.35% | 1.为提前进行产业布局,公司引进相关专业团队与人才,致使母公司相关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2.母公司项目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项目毛利率有所下降;3.子公司天奇力帝受行业影响订单量剧增,四季度业绩较同期有较大增长。 | 续盈 | 1.04亿 | 2017-10-28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879.97万元-9,193.30万元,与上年同期上升20.00%至40.00% | 7880万~9193万 | 20%~40% | 8.84%~62.3% | 主要系报告期内力帝股份新接订单4.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5%,三季度、四季度为集中交货期。 | 略增 | 6567万 | 2017-08-24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63.96万元-5,836.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0%-20.00% | 4864万~5837万 | 0%~20% | -23.11%~12.27% | 1.公司主业自动化装备业务持续稳步发展。2.光伏电站业务初显成效。 | 略增 | 4864万 | 2017-04-26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78.19万元-10,851.12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0.00%至10.00% | 8878万~1.0851亿 | -10%~10% | 35.76%~151.63% | - | 续盈 | 9865万 | 2016-10-15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7.44万元-7,770.20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0.00%至10.00% | 6357万~7770万 | -10%~10% | -46.76%~3.61% | - | 续盈 | 7064万 | 2016-08-16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84万元-6,2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至15% | 4584万~6202万 | -15%~15% | 22.65%~101.23% | 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期比较数采用追溯调整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宜昌力帝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后的数据为5393万元,调整前原2015年半年报披露的净利润数4063万元。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的原因主要系子公司铜陵天奇蓝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行业竞争压力加剧,毛利率空间收窄;母公司汽车物流自动化输送业务订单稳定充足,但项目进度各异导致期间销售收入确认不均衡。 | 续盈 | 5393万 | 2016-04-20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11.34万元至10,524.98万元,同比上年变动幅度在-10.00%到10.00%范围内 | 8611万~1.0525亿 | -10%~10% | -7.36%~107.19% | 变动原因主要系力帝集团因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预计在四季度纳入合并范围所致。 | 续盈 | 1.30亿 | 2015-10-29 |
2015-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917 万元–5737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 —30% | 4917万~5737万 | -40%~-30% | -116.1%~-88.38% | 1、受宏观经济下行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子公司铜陵蓝天产品毛利率下降致使业绩不达预期; 2、子公司一汽铸造因天津港爆炸事件导致出口延后,进而影响公司的产品出口及利润实现。 | 略减 | 8195万 | 2015-10-15 |
201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4万元-4,6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至10% | 3814万~4661万 | -10%~10% | -43.39%~-8.61% | 母公司汽车物流自动化输送业务订单充足,但因各项目工期不同造成生产不均,从而导致期间销售收入确认不均衡。 | 续盈 | 4238万 | 2015-04-29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00万元-1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63%-157.39% | 9600万~1.1亿 | 124.63%~157.39% | -64.51%~-29.14% | 风电业务板块4季度叶片销售及产能未达预期,原计划生产订单推迟到2015年生产及交付。 | 预增 | 4274万 | 2015-01-31 |
201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122-10832万元,同比2013年变动为20%-60%。 | 8122万~1.0832亿 | 20%~60% | 34.7%~128.67% | 鉴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原告)告本公司(被告二)及本公司下属子公司无锡天奇竹风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一)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一审判决下达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从谨慎原则出发,本公司对2013年母公司报表计提预计负债4700万元。对一审判决,本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无锡天奇竹风科技有限公司均表示不服,并于2014年4月5日分别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上诉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年9月17日,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主持下,各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调解协议。现根据调解书的约定,经测算,公司将对原计提预计负债作2700万元左右的调减处理,该调整事项对当期损益的影响数为2700万元左右,对公司2014年业绩有积极影响。具体的会计处理以会计师年度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 | 预增 | 6777万 | 2014-10-09 |
201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950-4,3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10%。 | 3950万~4300万 | 0%~10% | 91.8%~117.65% | 自动化物流业务保持稳定,风电业务盈利能力加强,循环产业处于布局阶段。 | 略增 | 3902万 | 2014-04-23 |
201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280—11,47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0%—135% | 9280万~1.1478亿 | 90%~135% | -12.94%~63.51% | 自动化装备业务保持稳定增长;风电零部件业务出现好转,盈利空间加大;政府补助增加 | 预增 | 4884万 | 2013-10-23 |
2013-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48.36 至 7,712.42万元,同比增长40% 至 60%。 | 6748万~7712万 | 40%~60% | 39.64%~86.94% | 物流自动化输送业务保持稳定发展;风电零部件业务随着产能的提升,赢利能力加强;政府补助增加。 | 预增 | 4820万 | 2013-07-31 |
201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1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3,867.14 至 4,511.67万元,变动幅度20% 至 40%。 | 3867万~4512万 | 20%~40% | 7.49%~42.07% | 自动化输送设备保持增长。 | 略增 | 3223万 | 2013-04-23 |
2013-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45 至 1,86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0% 至 60% | 1745万~1861万 | 50%~60% | 2620.27%~2801.1% | 主业自动化输送装备保持持续增长,会计估计发生变更 | 预增 | 1163万 | 2013-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