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000万元至11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71.01%至197.64%。8亿~11亿171.01%197.64%-55.17%-0.85%2024年半年度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依托全球特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持续优化装置性能,通过各项技改提升,不断挖潜增效,提升弹性生产能力。2、报告期内,行业利润水平维持在低位,相比上年同期,公司化工产品不断延伸,品种日益丰富,部分化工产品毛利有改善。扭亏-11.27亿2024-07-12
    2024-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0,000万元至9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43.22%至164.84%。6亿~9亿143.22%164.84%-73.59%-10.38%2024年半年度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依托全球特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持续优化装置性能,通过各项技改提升,不断挖潜增效,提升弹性生产能力。2、报告期内,行业利润水平维持在低位,相比上年同期,公司化工产品不断延伸,品种日益丰富,部分化工产品毛利有改善。扭亏-13.88亿2024-07-12
    2024-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8元至0.11元。0.08~0.11--66.67%-16.67%2024年半年度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依托全球特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持续优化装置性能,通过各项技改提升,不断挖潜增效,提升弹性生产能力。2、报告期内,行业利润水平维持在低位,相比上年同期,公司化工产品不断延伸,品种日益丰富,部分化工产品毛利有改善。扭亏-0.112024-07-12
    2023-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1元至0.12元。0.1~0.12--25%-8.33%(一)日常运营2023年,疫后市场需求不振和地缘政治外溢影响的双重因素导致石化行业效益恢复缓慢。荣盛石化依托特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持续挖潜增效,凭借全球最大的芳烃产能和特有的国内外成品油销售渠道,公司业绩改善迹象明显。公司继续推进新材料项目,并根据市场持续优化项目方案。随着下游需求的复苏,在建项目中高附加值产品带来的竞争优势可以进一步构筑公司的护城河,而且在全球双碳背景下有利于更好实现公司的低碳健康发展。(二)非经常损益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政府补助。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积极争取各类政府补助奖励,不仅对公司的业绩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对于整体生产技术和规范化运营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升。预减0.332024-01-31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4.07%至70.06%。10亿~12亿-70.06%-64.07%-27.7%-11.49%(一)日常运营2023年,疫后市场需求不振和地缘政治外溢影响的双重因素导致石化行业效益恢复缓慢。荣盛石化依托特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持续挖潜增效,凭借全球最大的芳烃产能和特有的国内外成品油销售渠道,公司业绩改善迹象明显。公司继续推进新材料项目,并根据市场持续优化项目方案。随着下游需求的复苏,在建项目中高附加值产品带来的竞争优势可以进一步构筑公司的护城河,而且在全球双碳背景下有利于更好实现公司的低碳健康发展。(二)非经常损益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政府补助。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积极争取各类政府补助奖励,不仅对公司的业绩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对于整体生产技术和规范化运营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升。预减33.40亿2024-01-31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0.29%至60.23%。8亿~10亿-60.23%-50.29%-26.11%-10.22%(一)日常运营2023年,疫后市场需求不振和地缘政治外溢影响的双重因素导致石化行业效益恢复缓慢。荣盛石化依托特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持续挖潜增效,凭借全球最大的芳烃产能和特有的国内外成品油销售渠道,公司业绩改善迹象明显。公司继续推进新材料项目,并根据市场持续优化项目方案。随着下游需求的复苏,在建项目中高附加值产品带来的竞争优势可以进一步构筑公司的护城河,而且在全球双碳背景下有利于更好实现公司的低碳健康发展。(二)非经常损益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政府补助。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积极争取各类政府补助奖励,不仅对公司的业绩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对于整体生产技术和规范化运营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升。预减20.12亿2024-02-24
    2023-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36,000万元至146,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25.92%至127.83%。-14.6亿~-13.6亿-127.83%-125.92%107.18%113.54%2023年上半年,国内经济有所复苏,工业企业利润呈现恢复态势。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特大型“少油多化”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不断挖潜增效,降低单位产品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受经济复苏影响行业景气不断向好,公司部分产品盈利能力有所修复。公司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10,000万元~120,000万元,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下游需求恢复较缓,公司主要产品价差收窄毛利率下降。二季度单季盈利预计26,800万元~36,800万元,环比一季度业绩明显向好。首亏52.46亿2023-07-15
    202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20.5%至122.36%。-12亿~-11亿-122.36%-120.5%118.25%125.06%2023年上半年,国内经济有所复苏,工业企业利润呈现恢复态势。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特大型“少油多化”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不断挖潜增效,降低单位产品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受经济复苏影响行业景气不断向好,公司部分产品盈利能力有所修复。公司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10,000万元~120,000万元,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下游需求恢复较缓,公司主要产品价差收窄毛利率下降。二季度单季盈利预计26,800万元~36,800万元,环比一季度业绩明显向好。首亏53.67亿2023-07-15
    2023-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11元至0.12元。-0.12~-0.11-120%126.67%2023年上半年,国内经济有所复苏,工业企业利润呈现恢复态势。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特大型“少油多化”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不断挖潜增效,降低单位产品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受经济复苏影响行业景气不断向好,公司部分产品盈利能力有所修复。公司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10,000万元~120,000万元,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下游需求恢复较缓,公司主要产品价差收窄毛利率下降。二季度单季盈利预计26,800万元~36,800万元,环比一季度业绩明显向好。首亏0.532023-07-15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30,000万元至42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7.25%至74.27%。33亿~42亿-74.27%-67.25%-2656.68%-1586.95%(一)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原油价格波动较大,下游产品受疫情反复、需求等因素影响,未能完全传导原料波动带来的不利因素,致公司产品价差缩窄,毛利率下降。(二)非经常性损益:报告期内,公司紧盯市场变化,灵活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操作,降低原料波动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公司享受国家相关疫情政策及其他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取得各类政府补助、费用减免等,均对公司利润有较大影响。预减128.2亿2023-01-31
    2022-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33元至0.42元。0.33~0.42--2200%-1300%(一)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原油价格波动较大,下游产品受疫情反复、需求等因素影响,未能完全传导原料波动带来的不利因素,致公司产品价差缩窄,毛利率下降。(二)非经常性损益:报告期内,公司紧盯市场变化,灵活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操作,降低原料波动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公司享受国家相关疫情政策及其他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取得各类政府补助、费用减免等,均对公司利润有较大影响。预减1.272023-01-31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30,000万元至32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4.26%至81.5%。23亿~32亿-81.5%-74.26%-2058.5%-1490.77%(一)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原油价格波动较大,下游产品受疫情反复、需求等因素影响,未能完全传导原料波动带来的不利因素,致公司产品价差缩窄,毛利率下降。(二)非经常性损益:报告期内,公司紧盯市场变化,灵活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操作,降低原料波动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公司享受国家相关疫情政策及其他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取得各类政府补助、费用减免等,均对公司利润有较大影响。预减124.3亿2023-01-31
    2021-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1.23元至1.31元。1.23~1.31--34.29%-11.43%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制造强国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特大型“少油多化”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降低单位产品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效益释放明显。预增0.772022-01-29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80,000万元至1,26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5.95%至98.56%。118亿~126亿85.95%98.56%-25.67%-1.83%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制造强国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特大型“少油多化”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降低单位产品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效益释放明显。预增63.46亿2022-01-29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50,000万元至1,3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1.03%至81.98%。125亿~133亿71.03%81.98%-33.11%-10.61%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制造强国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特大型“少油多化”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降低单位产品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效益释放明显。预增73.09亿2022-01-29
    2021-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1元。1--10.26%报告期内,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制造强国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公司依托特大型“少油多化”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降低单位产品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效益释放明显。预增0.602021-10-15
    2021-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12,18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9.08%。101.2亿79.08%-9.87%报告期内,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制造强国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公司依托特大型“少油多化”炼化一体化装置,优化能源利用,降低单位产品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效益释放明显。预增56.52亿2021-10-15
    2021-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65元。0.65-50%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另一方面,受经济复苏影响行业景气不断向好,公司部分产品盈利能力有所修复,原料及产品价差水平有所拉大。预增0.342021-07-15
    2021-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94,68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7.92%。59.47亿87.92%41.9%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另一方面,受经济复苏影响行业景气不断向好,公司部分产品盈利能力有所修复,原料及产品价差水平有所拉大。预增31.65亿2021-07-15
    202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56,63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4.69%。65.66亿104.69%50.47%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另一方面,受经济复苏影响行业景气不断向好,公司部分产品盈利能力有所修复,原料及产品价差水平有所拉大。预增32.08亿2021-07-15
    2021-03-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3900元。0.39-160%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环比、同比增长明显,主要系受经济复苏影响行业景气不断向好,产业链上下游主要产品价差水平进一步拉大。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预增0.192021-04-15
    2021-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3.73%。26.2亿113.73%58.15%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环比、同比增长明显,主要系受经济复苏影响行业景气不断向好,产业链上下游主要产品价差水平进一步拉大。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预增12.26亿2021-04-15
    2020-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70,000万元至72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40.58%至266%。67亿~72亿240.58%266%-46.59%-24.89%报告期内,公司同比业绩增长明显,主要系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预增19.67亿2021-01-30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10,000万元至76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21.72%至244.38%。71亿~76亿221.72%244.38%-40.75%-20.29%报告期内,公司同比业绩增长明显,主要系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预增22.07亿2021-01-30
    2020-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1.11元至1.19元。1.11~1.19-96.15%126.92%报告期内,公司同比业绩增长明显,主要系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预增0.352021-01-30
    2020-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87元-0.95元,同比增长197.94%-225.03%。0.87~0.95197.94%225.03%253.33%306.67%公司同比业绩增长明显,主要系控股子公司浙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预增0.292020-08-12
    2020-09-30净利润预计2020年1-9月净利润盈利:550,000万元-600,000万元,同比增长197.94%-225.03%。55亿~60亿197.94%225.03%-102.46%-88.31%公司同比业绩增长明显,主要系控股子公司浙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预增18.46亿2020-08-12
    2020-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10,000万元至33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96%至221%。31亿~33.6亿196%221%52.88%74.09%报告期内,公司同比业绩增长明显,主要系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预增10.46亿2020-07-15
    2020-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49元至0.53元。0.49~0.53-57.89%78.95%报告期内,公司同比业绩增长明显,主要系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效益释放明显。预增0.172020-07-15
    2020-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0,000万元至1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8%至115%。12亿~13亿98%115%232.52%260.23%报告期内,公司同比业绩增长明显,主要系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工程自2019年5月将第一批装置投入运行后,下游装置陆续投入运营,顺利产出各类产品。项目一体化程度高,装置加工能力大,规模优势明显,采用分子炼油,多产化工原料,对化工品进行深度加工,有利于公司运营的稳定性和增强公司整体产业链抗风险能力,项目贡献效益明显,有效提高公司整体业绩。预增6.05亿2020-04-15
    2019-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7,256.75万元–69,980.47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0%至10%。5.7257亿~6.998亿-10%10%358.41%415.83%报告期业务稳定,业绩预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续盈6.36亿2019-03-30
    201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0,000万元-17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05%-20.05%。16亿~17亿-20.05%-15.05%-133.52%-118.89%本次修正2018年度业绩的主要原因是受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原油价格的影响,公司所在的石化化纤产业链产品整体盈利水平有所下降。略减20.01亿2019-01-31
    2018-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5,487.12万元-186,584.54万元,同比增长0%-20%。15.55亿~18.66亿0%20%-19.79%41.16%公司主营业务平稳增长,所在的产业链产品盈利能力有所增强。略增15.55亿2018-08-18
    2018-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0,308.28万元-132,369.8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00%-20.00%。11.03亿~13.24亿0%20%-26.39%8.33%公司所在的产业链产品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其中:芳烃板块效益明显;PTA板块景气度有所提升;化纤板块行情较为稳定。略增11.03亿2018-04-26
    2018-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00万元-65,000万元,同比变动-11.43%至4.67%5.5亿~6.5亿-11.43%4.67%19.1%40.76%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生产顺利,盈利能力强劲;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有所改善,公司各类产品毛利率得到一定提升;公司积极强化成本管控,降本增效取得一定成效。续盈6.21亿2018-03-28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2,000万元-220,8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15%19.2亿~22.08亿0%15%-19.26%44.43%为确保芳烃装置更加安全、高效运行,公司按计划在四季度对装置进行消缺优化;PTA板块景气度有所提升;化纤板块行情较为稳定。略增19.21亿2017-10-27
    2017-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000万元-160,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99%-30.27%。14亿~16亿13.99%30.27%-38.27%3.25%公司所处产业走出行业低谷,加强成本的有效控制,业绩平稳增长。略增12.28亿2017-08-15
    2017-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0万元-12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42%-65.00%10亿~12亿37.42%65%-38.96%-6.76%预计芳烃板块将稳步释放效益,使得公司同期相比盈利能力显著增强;PTA板块和化纤板块行情较为稳定。预增7.27亿2017-04-26
    2017-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00万元-66,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7.64%-337.40%6亿~6.6亿297.64%337.4%-13.34%-4.67%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生产顺利,使得公司盈利能力同期相比显著增强;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有所改善,公司各类产品毛利率得到一定提升;公司积极强化成本管控,降本增效取得一定成效。预增1.51亿2017-03-31
    2016-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000万元-18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2.79%-425.39%17亿~18.5亿382.79%425.39%-5.85%24.08%预计芳烃板块继续释放效益;PTA板块毛利率有所提升;化纤板块行情较为稳定,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明显提升。预增3.52亿2016-10-26
    2016-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000万元-13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3.78%-2,222.42%12亿~13亿2043.78%2222.42%-17.98%-0.63%预计芳烃板块继续释放效益;PTA板块毛利率有所提升;化纤板块行情较为稳定。预增5598万2016-08-10
    2016-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0,000万元-78,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0.21%-368.23%7亿~7.8亿320.21%368.23%263.91%316.93%报告期内,公司芳烃项目逐步释放效益;PTA行业有所企稳,预计毛利率有所提升;化纤板块行情较为稳定。预增1.67亿2016-04-26
    2016-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13,6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41.04%~1043.82%。1亿~1.36亿741.04%1043.82%-66.23%-54.08%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芳烃项目贡献一定效益;PTA行业周期性复苏,上下游供需关系得到一定改善,产品毛利率有所提升。预增1189万2016-03-31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000万元至50,000万元3.5亿~5亿200.83%244.04%365.83%501.44%受下游纺织的推动,公司聚酯涤纶价格有所上升,PTA的价格也相对平稳,预计中金项目进入调试顺利后将产生效益,公司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扭亏-3.47亿2015-10-28
    2015-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200万元~5,8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31%~381%5200万~5800万331%381%-174.07%-170.19%本次公司修正2015年三季度业绩的主要原因是受近期人民币贬值因素的影响,公司外币负债产生的汇兑损失增加。预增1207万2015-10-15
    2015-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20,000万元1亿~2亿295.47%490.95%641.05%1482.09%伴随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企稳,公司主营产品PTA的供需关系得到改善,聚酯涤纶行业的进一步复苏也带动了公司聚酯涤纶产品毛利率的回升,预计公司上半年度业绩扭亏为盈。扭亏-5116万2015-04-23
    2015-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 0 万元– 5000 万元0~5000万100%135.25%100%113.92%由于一季度国际原油价格低位震荡企稳,公司主营产品PTA的供需关系有所改善,聚酯涤纶行业的转暖也带动了公司聚酯涤纶产品毛利率的回升,预计公司一季度业绩扭亏为盈。扭亏-1.42亿2015-04-03
    201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0万元至-40,000万元-4亿~-3亿-273.79%-230.34%-751.75%-593.59%由于2014年度PTA新增产能继续投放,供需进一步失衡,加之四季度油价暴跌,对石化产品形成较大冲击,价格持续下跌,公司主营产品PTA价格大幅下跌出现亏损,导致公司全年净利润未达预期。 首亏2.30亿2015-01-31
    2014-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5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8%-100%。0~5000万-100%-68%-43.6%11.53%由于宏观经济及行业周期性因素,公司一季度出现亏损,二、三季度虽有好转迹象,但净利润仍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预减1.56亿2014-07-26
    201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00 至 -5,000万元-1.5亿~-5000万-338.51%-179.5%94.26%164.75%公司所处PTA和聚酯涤纶行业仍然处于调整周期,供求关系没有明显改善, 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公司整体利润下滑,业绩预计亏损。 首亏6289万2014-04-2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