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500万元至1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9.14%至70.44%。 | 1.05亿~1.2亿 | 49.14%~70.44% | -28.1%~-17.83%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了稳步增长,主要归因于公司紧密围绕消费电子、通信及新能源行业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及行业经验沉淀,持续优化产品矩阵,加速推进产品品类的多元化拓展。此外,通过持续强化研发投入驱动技术创新,有效实现产品升级迭代并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资源共享与技术协同,进一步深化与各品牌终端客户的战略合作生态,共同驱动公司在报告期内核心盈利指标的提升。 | 预增 | 7041万 | 2025-04-11 |
2025-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5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41元至0.47元。 | 0.41~0.47 | - | -29.31%~-18.97%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了稳步增长,主要归因于公司紧密围绕消费电子、通信及新能源行业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及行业经验沉淀,持续优化产品矩阵,加速推进产品品类的多元化拓展。此外,通过持续强化研发投入驱动技术创新,有效实现产品升级迭代并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资源共享与技术协同,进一步深化与各品牌终端客户的战略合作生态,共同驱动公司在报告期内核心盈利指标的提升。 | 预增 | 0.31 | 2025-04-11 |
2025-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至11,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5.02%至68.22%。 | 1亿~1.16亿 | 45.02%~68.22% | -30.94%~-19.89%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了稳步增长,主要归因于公司紧密围绕消费电子、通信及新能源行业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及行业经验沉淀,持续优化产品矩阵,加速推进产品品类的多元化拓展。此外,通过持续强化研发投入驱动技术创新,有效实现产品升级迭代并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资源共享与技术协同,进一步深化与各品牌终端客户的战略合作生态,共同驱动公司在报告期内核心盈利指标的提升。 | 预增 | 6896万 | 2025-04-11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000万元至5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2.15%至77.69%。 | 4亿~5亿 | 42.15%~77.69% | -39.31%~28.74% | 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通信行业算力需求也随着AI的发展而显著增强。公司紧抓行业机遇,在稳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把握AI赋能下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新产品迭代、需求增强的新机遇,大力开展新项目业务。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战略,持续加大内部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凭借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领域的积极布局,公司不断拓展并构建了优质、长期稳定的客户结构,共同推动公司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 预增 | 2.81亿 | 2025-01-17 |
2024-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1.68元至2.1元。 | 1.68~2.1 | - | -42.62%~26.23% | 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通信行业算力需求也随着AI的发展而显著增强。公司紧抓行业机遇,在稳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把握AI赋能下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新产品迭代、需求增强的新机遇,大力开展新项目业务。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战略,持续加大内部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凭借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领域的积极布局,公司不断拓展并构建了优质、长期稳定的客户结构,共同推动公司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 预增 | 1.23 | 2025-01-17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8,780万元至48,78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5.17%至82.6%。 | 3.878亿~4.878亿 | 45.17%~82.6% | -41.16%~28.93% | 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通信行业算力需求也随着AI的发展而显著增强。公司紧抓行业机遇,在稳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把握AI赋能下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新产品迭代、需求增强的新机遇,大力开展新项目业务。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战略,持续加大内部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凭借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领域的积极布局,公司不断拓展并构建了优质、长期稳定的客户结构,共同推动公司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 预增 | 2.67亿 | 2025-01-17 |
202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500万元至3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5.82%至64.01%。 | 2.65亿~3.2亿 | 35.82%~64.01% | 8.24%~67.1% | 预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了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抓住了AI行业发展机遇,新项目业务的顺利开展和产能的逐渐释放。同时,公司不断拓展并构建了优质、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这对公司的业绩增长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发展战略,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布局AI领域,这些举措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 预增 | 1.95亿 | 2024-10-15 |
2024-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5,600万元至31,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1.11%至74.18%。 | 2.56亿~3.16亿 | 41.11%~74.18% | 2.81%~67.87% | 预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了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抓住了AI行业发展机遇,新项目业务的顺利开展和产能的逐渐释放。同时,公司不断拓展并构建了优质、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这对公司的业绩增长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发展战略,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布局AI领域,这些举措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 预增 | 1.81亿 | 2024-10-15 |
2024-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1.13元至1.37元。 | 1.13~1.37 | - | 0%~58.54% | 预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了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抓住了AI行业发展机遇,新项目业务的顺利开展和产能的逐渐释放。同时,公司不断拓展并构建了优质、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这对公司的业绩增长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发展战略,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布局AI领域,这些举措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 预增 | 0.85 | 2024-10-15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4,500万元至17,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6.91%至101.45%。 | 1.45亿~1.75亿 | 66.91%~101.45% | 10.27%~53.78%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呈现显著增长态势,这一积极变化主要归因于新项目的业务开展以及行业发展的机遇,伴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公司的营收实现了稳定增长。此外,公司始终将研发作为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核心,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积极布局AI等领域为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进而驱动了公司整体的稳健增长。 | 预增 | 8687万 | 2024-07-13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65元至0.78元。 | 0.65~0.78 | - | 9.68%~51.61%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呈现显著增长态势,这一积极变化主要归因于新项目的业务开展以及行业发展的机遇,伴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公司的营收实现了稳定增长。此外,公司始终将研发作为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核心,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积极布局AI等领域为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进而驱动了公司整体的稳健增长。 | 预增 | 0.41 | 2024-07-13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万元至1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8.45%至90.14%。 | 1.5亿~1.8亿 | 58.45%~90.14% | 13.05%~55.66%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呈现显著增长态势,这一积极变化主要归因于新项目的业务开展以及行业发展的机遇,伴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公司的营收实现了稳定增长。此外,公司始终将研发作为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核心,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积极布局AI等领域为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进而驱动了公司整体的稳健增长。 | 预增 | 9467万 | 2024-07-13 |
2024-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200万元至7,1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8.95%至70.57%。 | 6200万~7100万 | 48.95%~70.57% | -28.14%~-17.71% | 在报告所述期间,本公司实现了显著的发展成果。首先,随着市场开拓和产能的逐步提升,公司的营业收益实现了稳定增长。其次,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创新,坚持将技术与产品创新视为核心战略,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为产品竞争力、行业客户及产品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得整体综合能力提升从而驱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 预增 | 4162万 | 2024-04-13 |
2024-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至7,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1.85%至88.82%。 | 6000万~7000万 | 61.85%~88.82% | -30.01%~-18.34% | 在报告所述期间,本公司实现了显著的发展成果。首先,随着市场开拓和产能的逐步提升,公司的营业收益实现了稳定增长。其次,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创新,坚持将技术与产品创新视为核心战略,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为产品竞争力、行业客户及产品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得整体综合能力提升从而驱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 预增 | 3707万 | 2024-04-13 |
2024-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27元至0.31元。 | 0.27~0.31 | - | -28.95%~-18.42% | 在报告所述期间,本公司实现了显著的发展成果。首先,随着市场开拓和产能的逐步提升,公司的营业收益实现了稳定增长。其次,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创新,坚持将技术与产品创新视为核心战略,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为产品竞争力、行业客户及产品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得整体综合能力提升从而驱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 预增 | 0.18 | 2024-04-13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1.22元至1.3元。 | 1.22~1.3 | - | -15.91%~2.27% | 在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产能逐步释放,业务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其次,公司持续注重研发的投入,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核心,不断投入研发为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工艺水平的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措施,公司的管理效率和整体盈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 预增 | 0.84 | 2024-01-09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6,180万元至28,18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5.05%至45.37%。 | 2.618亿~2.818亿 | 35.05%~45.37% | -14.98%~6.18% | 在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产能逐步释放,业务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其次,公司持续注重研发的投入,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核心,不断投入研发为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工艺水平的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措施,公司的管理效率和整体盈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 略增 | 1.94亿 | 2024-01-09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000万元至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5.05%至55.41%。 | 2.8亿~3亿 | 45.05%~55.41% | -15.49%~4.42% | 在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先,产能逐步释放,业务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其次,公司持续注重研发的投入,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核心,不断投入研发为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工艺水平的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措施,公司的管理效率和整体盈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 预增 | 1.93亿 | 2024-01-09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000万元至21,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75.74%至571.7%。 | 1.8亿~2.1亿 | 475.74%~571.7% | -60.21%~-17.69% | (一)报告期内,公司在技术、品质、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产能逐步得到了释放,公司的业务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营业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二)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注重研发的投入,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核心所在,研发的不断投入为公司产品具有竞争力和附加值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报告期内,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措施,公司管理效率及整体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预增 | 3126万 | 2023-01-17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78元至0.91元。 | 0.78~0.91 | - | -64.52%~-22.58% | (一)报告期内,公司在技术、品质、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产能逐步得到了释放,公司的业务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营业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二)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注重研发的投入,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核心所在,研发的不断投入为公司产品具有竞争力和附加值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报告期内,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措施,公司管理效率及整体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预增 | 0.14 | 2023-01-17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8,670万元至21,67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7.88%至176.11%。 | 1.867亿~2.167亿 | 137.88%~176.11% | -33.75%~10.97% | (一)报告期内,公司在技术、品质、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产能逐步得到了释放,公司的业务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营业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二)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注重研发的投入,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核心所在,研发的不断投入为公司产品具有竞争力和附加值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报告期内,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措施,公司管理效率及整体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预增 | 7848万 | 2023-01-17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0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9.56%至169.44%。 | 7000万~9000万 | 109.56%~169.44% | 1.14%~58.6% | (一)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公司始终坚定以研发为核心的战略布局,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在赋能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公司抗风险能力,面对美金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公司也积极做出了应对策略,维持了公司生产经营稳定的同时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二)凭借优异的技术表现及一体化综合服务的能力,公司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在新领域、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拓展,初见成效。自身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以及扩建产能的逐步释放,致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 预增 | 3340万 | 2022-07-12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300万元至8,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80.04%至273.38%。 | 6300万~8400万 | 180.04%~273.38% | 3.54%~71.39% | (一)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公司始终坚定以研发为核心的战略布局,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在赋能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公司抗风险能力,面对美金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公司也积极做出了应对策略,维持了公司生产经营稳定的同时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二)凭借优异的技术表现及一体化综合服务的能力,公司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在新领域、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拓展,初见成效。自身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以及扩建产能的逐步释放,致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 预增 | 2250万 | 2022-07-12 |
2022-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31元至0.39元。 | 0.31~0.39 | - | 58.33%~125% | (一)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公司始终坚定以研发为核心的战略布局,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在赋能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公司抗风险能力,面对美金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公司也积极做出了应对策略,维持了公司生产经营稳定的同时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二)凭借优异的技术表现及一体化综合服务的能力,公司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在新领域、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拓展,初见成效。自身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以及扩建产能的逐步释放,致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 预增 | 0.16 | 2022-07-12 |
2022-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500万元至3,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4.43%至179.98%。 | 2500万~3600万 | 94.43%~179.98% | -32.73%~-3.12% | 1.报告期内,伴随着客户对公司在技术、品质、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进一步认可,以及公司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2.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内部精细化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措施,公司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使得整体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预增 | 1286万 | 2022-03-28 |
2022-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9.49%至125.99%。 | 3000万~4000万 | 69.49%~125.99% | -41.14%~-21.52% | 1.报告期内,伴随着客户对公司在技术、品质、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进一步认可,以及公司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2.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内部精细化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措施,公司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使得整体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预增 | 1770万 | 2022-03-28 |
2022-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17元至0.23元。 | 0.17~0.23 | - | -27.23%~-1.54% | 1.报告期内,伴随着客户对公司在技术、品质、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进一步认可,以及公司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2.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内部精细化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措施,公司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使得整体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预增 | 0.12 | 2022-03-28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428.43万元至9,128.43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65%至19.84%。 | 8428万~9128万 | 10.65%~19.84% | 128.49%~165.7% | (一)2021年上半年度,为了扩大公司技术优势以及优化产品结构,公司加大了研发力度,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因受原有旧机种部分产品季节性降价以及新产品处于量产初期阶段的原因,上半年度公司盈利水平受到了一定影响。(二)2021年下半年度,凭借前期对消费电子行业的积极拓展,前期研发投入的成果得以显现,公司大幅优化了自身的产品结构、工艺水平,随着新产品生产规模及运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修复了前期因技术攻坚、产能受限的影响,实现了营业收入及利润的双增长。(三)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考核结果以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终止了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因实施及终止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所影响的利润预计为9,039.69万元。(四)2021年,公司通过获得新品订单,保证产品品质,提升自动化水平并全方位管控成本,成功达成了阶段性战略目标,实现了盈利水平长远、健康的提升。 | 略增 | 7617万 | 2022-01-20 |
2021-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16元至0.21元,同比上年下降:68.18%至75.76%。 | 0.16~0.21 | -75.76%~-68.18% | 200%~219.72% | (一)2021年上半年度,为了扩大公司技术优势以及优化产品结构,公司加大了研发力度,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因受原有旧机种部分产品季节性降价以及新产品处于量产初期阶段的原因,上半年度公司盈利水平受到了一定影响。(二)2021年下半年度,凭借前期对消费电子行业的积极拓展,前期研发投入的成果得以显现,公司大幅优化了自身的产品结构、工艺水平,随着新产品生产规模及运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修复了前期因技术攻坚、产能受限的影响,实现了营业收入及利润的双增长。(三)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考核结果以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终止了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因实施及终止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所影响的利润预计为9,039.69万元。(四)2021年,公司通过获得新品订单,保证产品品质,提升自动化水平并全方位管控成本,成功达成了阶段性战略目标,实现了盈利水平长远、健康的提升。 | 预减 | 0.66 | 2022-01-20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00万元至3,4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7.63%至74.29%。 | 2700万~3400万 | -74.29%~-67.63% | 187.94%~201.12% | (一)2021年上半年度,为了扩大公司技术优势以及优化产品结构,公司加大了研发力度,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因受原有旧机种部分产品季节性降价以及新产品处于量产初期阶段的原因,上半年度公司盈利水平受到了一定影响。(二)2021年下半年度,凭借前期对消费电子行业的积极拓展,前期研发投入的成果得以显现,公司大幅优化了自身的产品结构、工艺水平,随着新产品生产规模及运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修复了前期因技术攻坚、产能受限的影响,实现了营业收入及利润的双增长。(三)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考核结果以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终止了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因实施及终止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所影响的利润预计为9,039.69万元。(四)2021年,公司通过获得新品订单,保证产品品质,提升自动化水平并全方位管控成本,成功达成了阶段性战略目标,实现了盈利水平长远、健康的提升。 | 预减 | 1.05亿 | 2022-01-20 |
2021-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0.1005元至0.1257元。 | -0.1257~-0.1005 | - | -508.14%~-472.14% | 1.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紧紧把握住了行业机遇,积极拓展市场,有序经营、稳健发展,同时基于与下游客户的密切合作以及自身产能的持续释放,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2.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对内部进行精细化管理。进入2021年三季度,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公司自动化生产优势显现,新产品工艺水平得到提升,使公司的成本费用得以控制和优化,公司产品的整体盈利水平得到了提升;3.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基于市场环境因素和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的考虑,终止了2020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因实施及终止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形成的股份支付费用对报告期的影响预计为9,039.69万元左右。除去股份支付造成的影响,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幅在25%-35%之间。4.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 首亏 | 0.51 | 2021-10-15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28.49万元至2,035.61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20%至125%。 | -2036万~-1628万 | -125%~-120% | -442.35%~-416.43% | 1.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紧紧把握住了行业机遇,积极拓展市场,有序经营、稳健发展,同时基于与下游客户的密切合作以及自身产能的持续释放,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2.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对内部进行精细化管理。进入2021年三季度,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公司自动化生产优势显现,新产品工艺水平得到提升,使公司的成本费用得以控制和优化,公司产品的整体盈利水平得到了提升;3.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基于市场环境因素和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的考虑,终止了2020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因实施及终止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形成的股份支付费用对报告期的影响预计为9,039.69万元左右。除去股份支付造成的影响,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幅在25%-35%之间。4.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 首亏 | 8142万 | 2021-10-15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41.03万元至2,031.21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0%至40%。 | 1741万~2031万 | -40%~-30% | -26.26%~-13.97% | 1.公司基于与下游客户的紧密合作,配合自身产能的持续释放,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有所提升;2.公司为响应国家关于疫情期间就地过年的号召,采取了减少员工流动及稳定员工等相关举措,使得本期人工成本同比增加,以及受到原有旧机种部分产品季节性降价的影响,导致本期产品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3.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创新,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使得研发费用有所上升;4.随着新机种配套新产品的量产,公司将通过提高产品工艺水平,利用公司自动化生产优势,开展全方位管控等措施,公司产品毛利率预计将得到改善和提升;5.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较大幅度的下降,影响了公司整体净利润水平。 | 略减 | 2902万 | 2021-04-15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01.84万元至9,144.96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0%至30%。 | 8002万~9145万 | -30%~-20% | -44.03%~-9.07% | 1.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快新产品开发创新,增加新机种、新机型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大了研发材料、研发模具以及研发人员的投入;2.报告期内,因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及终端客户的部分新产品上市时间的推迟,对当期的净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新产品的上市,公司订单规模将会继续保持持续增长;3.报告期内,因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4.三季度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对三季度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5.报告期内,收到的非经常损益同比减少,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 | 略减 | 1.14亿 | 2020-10-15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4.84%至3.09%。 | 6000万~6500万 | -4.84%~3.09% | 6.77%~24% | 1.公司不断拓展客户范围及销售规模,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2.上半年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新产品开发创新,增加对客户新机种、新机型样品的开发力度,加大了研发材料、研发模具以及研发人员的投入;3.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司增加了防疫物资的采购费用;当期政府补助同比减少。 | 续盈 | 6305万 | 2020-07-14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90.07万元至3,069.0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至10%。 | 2790万~3069万 | 0%~10% | -45.83%~-40.42% | 1.报告期内,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及产业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延迟,导致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公司目前已完全恢复正常水平,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2.报告期内公司非经营性损益同比增加。 | 略增 | 2790万 | 2020-04-15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003万元至17,893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7%至42%。 | 1.6003亿~1.7893亿 | 27%~42% | -10.82%~26.05% | 1.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制订的经营目标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拓展销售规模,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提质增效,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2019年度非经营性损益同比增加。 | 略增 | 1.26亿 | 2020-01-23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800万元至12,3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5.89%至43.37%。 | 1.08亿~1.23亿 | 25.89%~43.37% | 27.89%~70.57% | 1.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制订的经营目标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拓展销售规模,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提质增效,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2019年1-9月非经营性损益同比增加。 | 略增 | 8579万 | 2019-10-15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5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6.88%至49.95%。 | 5500万~6500万 | 26.88%~49.95% | -2.87%~32.97% | 1.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制订的经营目标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拓展新客户的销售规模,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提质增效,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2019年1-6月财务费用同比减少及非经营性损益同比增加。 | 略增 | 4335万 | 2019-07-11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00万元-2,8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0.61%-60.30% | 2500万~2850万 | 40.61%~60.3% | -37.84%~-29.13% | 1.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制订的经营目标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拓展新客户的销售规模,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提质增效,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2019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同比减少及非经营性损益同比增加。 | 预增 | 1778万 | 2019-04-12 |
2018-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3000万元至1500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8%至47%。 | 1.3亿~1.5亿 | 28%~47% | 5.89%~52.85% | - | 略增 | 1.02亿 | 2019-01-14 |
2018-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18年1-12月营业收入为53000万元至58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至29%。 | 5.3亿~5.8亿 | 18%~29% | 28.53%~62.76% | - | 略增 | 4.49亿 | 2019-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