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3,600万元至39,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4.96%至35.49%。 | -3.96亿~-3.36亿 | -35.49%~-14.96% | -118.84%~-23.18%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33,600.00-39,6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96%~35.49%。主要受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及价格下调、项目进度滞后以及公司按照会计政策对各类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保持了高强度、持续性的研发投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公司近年持续投入的某型光电系统产品成功中标并签订研制合同,实现了在光电系统装备领域产业升级的成功突破;参与的多型装备科研项目竞标稳步取得积极进展,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装备中的应用;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增亏 | -2.92亿 | 2025-01-28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3,950万元至39,9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2.45%至32.32%。 | -3.995亿~-3.395亿 | -32.32%~-12.45% | -123.12%~-27.61%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33,600.00-39,6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96%~35.49%。主要受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及价格下调、项目进度滞后以及公司按照会计政策对各类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保持了高强度、持续性的研发投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公司近年持续投入的某型光电系统产品成功中标并签订研制合同,实现了在光电系统装备领域产业升级的成功突破;参与的多型装备科研项目竞标稳步取得积极进展,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装备中的应用;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增亏 | -3.02亿 | 2025-01-28 |
2024-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57元至0.67元,同比上年下降:16.33%至36.73%。 | -0.67~-0.57 | -36.73%~-16.33% | -120.96%~-26.53%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33,600.00-39,6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96%~35.49%。主要受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及价格下调、项目进度滞后以及公司按照会计政策对各类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保持了高强度、持续性的研发投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公司近年持续投入的某型光电系统产品成功中标并签订研制合同,实现了在光电系统装备领域产业升级的成功突破;参与的多型装备科研项目竞标稳步取得积极进展,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装备中的应用;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增亏 | -0.49 | 2025-01-28 |
2024-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27,000万元至3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07%至29.64%。 | 2.7亿~3.3亿 | 6.07%~29.64% | 369.74%~539.36%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33,600.00-39,6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96%~35.49%。主要受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及价格下调、项目进度滞后以及公司按照会计政策对各类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保持了高强度、持续性的研发投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公司近年持续投入的某型光电系统产品成功中标并签订研制合同,实现了在光电系统装备领域产业升级的成功突破;参与的多型装备科研项目竞标稳步取得积极进展,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装备中的应用;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略增 | 2.55亿 | 2025-01-28 |
2024-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26,000万元至3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67%至27.59%。 | 2.6亿~3.2亿 | 3.67%~27.59% | -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33,600.00-39,6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96%~35.49%。主要受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及价格下调、项目进度滞后以及公司按照会计政策对各类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保持了高强度、持续性的研发投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公司近年持续投入的某型光电系统产品成功中标并签订研制合同,实现了在光电系统装备领域产业升级的成功突破;参与的多型装备科研项目竞标稳步取得积极进展,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装备中的应用;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略增 | 2.51亿 | 2025-01-28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500万元至19,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6.24%至87.49%。 | -1.98亿~-1.65亿 | -87.49%~-56.24% | -56.92%~-14.1%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16,500.00-19,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6.24%~87.49%。主要是公司主营业务受到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不利因素影响,同时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研发项目持续投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并在多领域取得突破,实现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装备中的应用,为公司在装备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前期某型光电系统研制项目中标验证了公司在光电系统装备领域产业升级的成功突破,将有效提升公司装备业务的发展空间。 | 增亏 | -1.06亿 | 2024-07-10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6,600万元至19,9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0.5%至80.41%。 | -1.99亿~-1.66亿 | -80.41%~-50.5% | -56.32%~-13.82%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16,500.00-19,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6.24%~87.49%。主要是公司主营业务受到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不利因素影响,同时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研发项目持续投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并在多领域取得突破,实现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装备中的应用,为公司在装备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前期某型光电系统研制项目中标验证了公司在光电系统装备领域产业升级的成功突破,将有效提升公司装备业务的发展空间。 | 增亏 | -1.10亿 | 2024-07-10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2779元至0.3335元。 | -0.3335~-0.2779 | - | -57.13%~-14.26%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16,500.00-19,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6.24%~87.49%。主要是公司主营业务受到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不利因素影响,同时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研发项目持续投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并在多领域取得突破,实现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装备中的应用,为公司在装备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前期某型光电系统研制项目中标验证了公司在光电系统装备领域产业升级的成功突破,将有效提升公司装备业务的发展空间。 | 增亏 | -0.18 | 2024-07-10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4,730万元至30,73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8.27%至84.24%。 | -3.073亿~-2.473亿 | -84.24%~-48.27% | -116.06%~-19.79%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23,800.00-29,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83%~97.62%。主要是公司主营业务出现合同签订延迟、项目进度滞后等不利因素,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参与的多型装备科研项目竞标稳步取得进展,产品不断拓展在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增亏 | -1.67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800万元至29,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7.83%至97.62%。 | -2.98亿~-2.38亿 | -97.62%~-57.83% | -127.18%~-25.14%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23,800.00-29,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83%~97.62%。主要是公司主营业务出现合同签订延迟、项目进度滞后等不利因素,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参与的多型装备科研项目竞标稳步取得进展,产品不断拓展在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增亏 | -1.51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4024元至0.5038元。 | -0.5038~-0.4024 | - | -127.14%~-25.23%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23,800.00-29,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83%~97.62%。主要是公司主营业务出现合同签订延迟、项目进度滞后等不利因素,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参与的多型装备科研项目竞标稳步取得进展,产品不断拓展在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增亏 | -0.25 | 2024-01-31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1585元至0.232元。 | -0.232~-0.1585 | - | -101.3%~-5.84%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9,500.00-13,9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33.31%~5,269.78%。2023年上半年受市场阶段性因素、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因素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产品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系统级产品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可控等方面坚定投入,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抢抓在各类装备中应用的新机遇;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新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首亏 | 0.00 | 2023-07-15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050万元至14,4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420.88%至2086.74%。 | -1.445亿~-1.005亿 | -2086.74%~-1420.88% | -92.07%~-3.14%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9,500.00-13,9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33.31%~5,269.78%。2023年上半年受市场阶段性因素、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因素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产品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系统级产品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可控等方面坚定投入,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抢抓在各类装备中应用的新机遇;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新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增亏 | -660.8万 | 2023-07-15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500万元至13,9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633.31%至5269.78%。 | -1.39亿~-9500万 | -5269.78%~-3633.31% | -101.11%~-5.8%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9,500.00-13,9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33.31%~5,269.78%。2023年上半年受市场阶段性因素、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因素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产品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系统级产品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可控等方面坚定投入,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抢抓在各类装备中应用的新机遇;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新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首亏 | 268.9万 | 2023-07-15 |
2023-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900万元至5,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83.28%至744.37%。 | -5200万~-3900万 | -744.37%~-583.28% | 54.11%~65.58%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3,900.00-5,2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3.28%-744.37%。2023年一季度受市场阶段性因素、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因素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全力加快创新步伐和团队建设,有力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为迎接市场复苏做好准备。 | 首亏 | 807.0万 | 2023-04-22 |
2023-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3月每股收益亏损:0.07元至0.09元。 | -0.09~-0.07 | - | 51.92%~62.61%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3,900.00-5,2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3.28%-744.37%。2023年一季度受市场阶段性因素、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因素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全力加快创新步伐和团队建设,有力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为迎接市场复苏做好准备。 | 首亏 | 0.01 | 2023-04-22 |
2023-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250万元至5,5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09.59%至1157.22%。 | -5550万~-4250万 | -1157.22%~-909.59% | 52.09%~63.32%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3,900.00-5,2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3.28%-744.37%。2023年一季度受市场阶段性因素、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因素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全力加快创新步伐和团队建设,有力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为迎接市场复苏做好准备。 | 首亏 | 525.0万 | 2023-04-22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800万元至17,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74.78%至203.99%。 | -1.78亿~-1.28亿 | -203.99%~-174.78% | -249.72%~-125.27%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12,800.00-17,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4.78%~203.99%。2022年度受到受新冠疫情及行业周期性波动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主营业务出现合同签订延迟、项目进度滞后等不利因素,报告期内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首亏 | 1.71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4,500万元至19,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31.1%至276.31%。 | -1.95亿~-1.45亿 | -276.31%~-231.1% | -225%~-112.2%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12,800.00-17,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4.78%~203.99%。2022年度受到受新冠疫情及行业周期性波动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主营业务出现合同签订延迟、项目进度滞后等不利因素,报告期内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首亏 | 1.11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2146元至0.2984元。 | -0.2984~-0.2146 | - | -250.07%~-125.56%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亏损12,800.00-17,8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4.78%~203.99%。2022年度受到受新冠疫情及行业周期性波动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主营业务出现合同签订延迟、项目进度滞后等不利因素,报告期内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及利润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红外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首亏 | 0.29 | 2023-01-31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00万元至7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02.89%至103.37%。 | -700万~-600万 | -103.37%~-102.89% | -333.34%~-314.29%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盈利200.00-3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85%-99.23%。2022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多点散发、波及范围扩大及长三角地区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对公司业务及供应链均造成了阶段性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装备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公司还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品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首亏 | 2.08亿 | 2022-07-15 |
2022-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034元至0.005元。 | 0.0034~0.005 | - | -174.81%~-162.96%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盈利200.00-3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85%-99.23%。2022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多点散发、波及范围扩大及长三角地区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对公司业务及供应链均造成了阶段性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装备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公司还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品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预减 | 0.44 | 2022-07-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万元至3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8.85%至99.23%。 | 200万~300万 | -99.23%~-98.85% | -175.22%~-162.82%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盈利200.00-3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85%-99.23%。2022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多点散发、波及范围扩大及长三角地区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对公司业务及供应链均造成了阶段性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装备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公司还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品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预减 | 2.60亿 | 2022-07-15 |
2022-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01元至0.02元。 | 0.01~0.02 | - | 107.59%~115.17%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盈利750.00-1,0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9.64%-92.60%。2022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多点散发,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及杭州本地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装备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公司还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品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预减 | 0.20 | 2022-04-23 |
2022-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00万元至7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2.88%至95.93%。 | 400万~700万 | -95.93%~-92.88% | 105%~108.76%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盈利750.00-1,0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9.64%-92.60%。2022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多点散发,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及杭州本地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装备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公司还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品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预减 | 9834万 | 2022-04-23 |
2022-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50万元至1,0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9.64%至92.6%。 | 750万~1050万 | -92.6%~-89.64% | 109.41%~113.18% | 本报告期,公司预计盈利750.00-1,0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9.64%-92.60%。2022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多点散发,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及杭州本地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装备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公司还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智能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品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预减 | 1.01亿 | 2022-04-23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000万元至21,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4.16%至56.46%。 | 1.7亿~2.18亿 | -56.46%~-44.16% | -766.2%~-251.92% | 2021年度,公司全年预计盈利17,000-21,8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16%-56.46%。2021年公司防疫类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同期受到疫情反弹特别是对局部重点地区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民品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为适应机载光电吊舱等新业务扩张,公司大幅增加了研发相关投入。同时,公司持续加大装备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公司还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自动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品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预减 | 3.90亿 | 2022-01-26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至14,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1.37%至73.36%。 | 1亿~1.45亿 | -73.36%~-61.37% | -420.75%~-161.9% | 2021年度,公司全年预计盈利17,000-21,8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16%-56.46%。2021年公司防疫类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同期受到疫情反弹特别是对局部重点地区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民品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为适应机载光电吊舱等新业务扩张,公司大幅增加了研发相关投入。同时,公司持续加大装备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公司还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自动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品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预减 | 3.75亿 | 2022-01-26 |
2021-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29元至0.37元。 | 0.29~0.37 | - | -657.47%~-197.7% | 2021年度,公司全年预计盈利17,000-21,8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16%-56.46%。2021年公司防疫类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同期受到疫情反弹特别是对局部重点地区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民品业务收入不及预期。报告期内,为适应机载光电吊舱等新业务扩张,公司大幅增加了研发相关投入。同时,公司持续加大装备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型号装备中的应用。公司还积极开拓在个人消费、自动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品应用,努力聚焦新兴市场。 | 预减 | 0.86 | 2022-01-26 |
2020-12-31 | 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净利润盈利:38,000万元至4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79.88%至231.43%。 | 3.8亿~4.5亿 | 179.88%~231.43% | -15.93%~129.6% | 1.报告期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爆发,防疫类产品实现快速增长;2.军品、电力等重点行业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实现如期交付;3.紧密围绕“新基建”需求,重点加强新一代测温、巡检机器人等新产品的市场拓展,成功应用在特高压、轨道交通、IDC数据机房等领域,成效明显。 | 预增 | 1.36亿 | 2020-10-30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83元至0.98元,同比上年增长:176.67%至226.67%。 | 0.83~0.98 | 176.67%~226.67% | -10%~140% | 1.报告期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爆发,防疫类产品实现快速增长;2.军品、电力等重点行业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实现如期交付;3.紧密围绕“新基建”需求,重点加强新一代测温、巡检机器人等新产品的市场拓展,成功应用在特高压、轨道交通、IDC数据机房等领域,成效明显。 | 预增 | 0.30 | 2020-10-30 |
2020-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72元至0.83元,同比上年增长:260%至315%。 | 0.72~0.83 | 260%~315% | -79.49%~-51.28% | 1、报告期正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爆发,公司作为工信部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疫情期间一直持续“零库存”满负荷生产,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均已实现供货超万台,使用公司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热成像整机产品性能已达到欧美发达国家质量标准,产品受到国外客户的高度认可。2、军品、电力等重点行业增长情况符合预期,产品交付顺利。3、巡检机器人产品不断取得新突破。公司紧密围绕“新基建”需求,深挖巡检机器人在特高压、轨道交通和大数据中心等新兴建设领域的市场潜力,在电力行业的基础上,现又成功开拓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交通和IDC数据机房等领域的应用,拓宽产品赛道。 | 预增 | 0.20 | 2020-08-28 |
2020-09-30 | 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净利润盈利:33,000万元至3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60.41%至315.02%。 | 3.3亿~3.8亿 | 260.41%~315.02% | -78.1%~-49.69% | 1、报告期正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爆发,公司作为工信部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疫情期间一直持续“零库存”满负荷生产,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均已实现供货超万台,使用公司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热成像整机产品性能已达到欧美发达国家质量标准,产品受到国外客户的高度认可。2、军品、电力等重点行业增长情况符合预期,产品交付顺利。3、巡检机器人产品不断取得新突破。公司紧密围绕“新基建”需求,深挖巡检机器人在特高压、轨道交通和大数据中心等新兴建设领域的市场潜力,在电力行业的基础上,现又成功开拓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交通和IDC数据机房等领域的应用,拓宽产品赛道。 | 预增 | 9156万 | 2020-08-28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000万元-33,000万元,同比增长378.50%-463.94%。 | 2.8亿~3.3亿 | 378.5%~463.94% | 43.62%~87.13% | 1.报告期正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爆发,公司作为工信部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持续满负荷生产,总计已有超万台套红外热像体温仪部署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防疫类产品海外订单也持续快速增长,使用公司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热成像整机产品性能已达到欧美发达国家质量标准,产品受到国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现正开足产能,在优先保障国内防疫需求的同时积极支持各国抗疫。2.公司除优先保障防疫需求供应外,还按时完成军品、电力等其他行业的产品交付,为各行业复工复产助力。3.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新基建”建设,立足于电力行业的传统优势,顺应无人化、智能化装备发展趋势,深挖巡检机器人在特高压、轨道交通等新兴建设领域的市场潜力,在机器人的巡检方式、数据读取、5G通讯等多方面创新应用,推进无人化应用普及。 | 预增 | 5852万 | 2020-04-30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至13,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53.80%至1052.06%。 | 1亿~1.35亿 | 753.8%~1052.06% | 126.18%~205.34% | 报告期正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爆发,公司作为工信部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自1月20日以来持续满负荷生产,总计已有超万台套红外热像体温仪部署到全国31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同时,防疫类产品海外订单也持续快速增长,产品现已出口到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公司现正开足产能,在优先保障国内防疫需求的同时积极支持各国抗疫。通过这次疫情,给红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极大提高了全社会对红外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对红外产品的质量、服务和成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依托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红外热成像芯片的技术领先优势,实现红外热成像技术全产业链覆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化能力,将不断拓展民用领域相关应用,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 | 预增 | 1172万 | 2020-04-23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622.03万元-15,365.95万元,同比上年上升130%-180%。 | 1.2622亿~1.5366亿 | 130%~180% | 4.88%~87.92% | 报告期内,预计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变动原因是:新完成科研定型相关军品型号,如期实现批量交付;前期已定型相关军品型号,批产任务恢复,实现批量交付。 | 预增 | 5488万 | 2019-10-31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156.98万元-9,788.3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00%-200.00%。 | 8157万~9788万 | 150%~200% | -50.74%~-15.88% | 报告期内,预计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变动原因是:新完成科研定型相关军品型号,如期实现批量交付;前期已定型相关军品型号,批产任务恢复,实现批量交付。 | 预增 | 3263万 | 2019-08-10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401.29万元-6,024.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190%. | 5401万~6025万 | 160%~190% | 260.94%~314.12% | 报告期内,预计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变动原因是:公司军品订单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新完成科研定型相关型号,如期实现批量订货,前期已定型相关型号,订单持续恢复。公司物料齐套、产能充足,将按计划节点实现交付。预计2019年1-6月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5401.29万元—6024.52万元。 | 预增 | 2077万 | 2019-04-26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29.76万元–1232.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0%-500%。 | 1130万~1232万 | 450%~500% | -49.23%~-44.61% | 报告期内,预计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变动原因是:新完成科研定型相关军品型号,如期实现批量交付;前期已定型相关军品型号,批产任务恢复,实现批量交付。 | 预增 | 205.4万 | 2019-03-26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24.09万元-5428.9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80%。 | 4524万~5429万 | 50%~80% | 6.41%~82.74% | 1.随着国家强军目标的实施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落实,国内军品采购工作恢复情况好于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前期多型已定型军品型号生产任务全面恢复,实现批量交付。同时,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工作取得进展。2.在民用领域,公司继续巩固在传统工业应用市场的行业地位,并实现在新兴应用领域,如:户外消费热像仪等方面的市场占比不断提升,公司充分发挥核心器件——非制冷探测器产业化的领先优势,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重点布局低成本应用领域,实现市场拓展。 | 预增 | 3016万 | 2019-01-24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94.05万元-3,502.27万元,同比增长0%-30%。 | 2694万~3502万 | 0%~30% | -67.06%~-23.89% | 公司红外热像仪业务稳步增长,预计2018年1-9月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变动区间为0%-30%。 | 略增 | 2694万 | 2018-08-11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26.62万元-2,244.6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30%。 | 1727万~2245万 | 0%~30% | 640.55%~892.72% | 公司红外热像仪业务稳健增长,预计2018年1-6月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变动区间0%~30%。 | 略增 | 1727万 | 2018-04-24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14.24万元-3,807.5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5.00%至15.00% | 2814万~3808万 | -15%~15% | -87.58%~15.09% | 公司红外热像仪业务较为稳定,预计2017年1-12月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变动区间为-15%~15%。 | 续盈 | 3311万 | 2017-10-24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50.95至3,315.9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15.00%至15.00% | 2451万~3316万 | -15%~15% | -53.36%~2.35% | 公司业务稳定开展,预计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15%-15%。 | 续盈 | 2883万 | 2017-08-25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46.58万元-1,957.14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15.00%至15.00% | 1447万~1957万 | -15%~15% | 632.49%~926.31% | 公司红外热像仪业务较为稳定,预计2017年1-6月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变动区间为-15%~15%。 | 续盈 | 1702万 | 2017-04-22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8.27万元至3,731.78万元,相比去年变动-15.00%至15.00% | 2758万~3732万 | -15%~15% | -110.6%~-28.21% | 公司红外热像仪业务较为稳定,预计2016年1-12月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变动区间为-15%~15%。 | 续盈 | 3245万 | 2016-10-25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0.58至3,220.78万元,相比去年变动-15.00%至15.00% | 2381万~3221万 | -15%~15% | -56.22%~-2.03% | 公司业务稳定开展,预计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15%-15%。 | 续盈 | 2801万 | 2016-07-30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98.79万元-2,163.0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15%至15% | 1599万~2163万 | -15%~15% | 855.14%~1227.55% | 公司红外热像仪业务较为稳定,预计2016年1-6月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变动区间为-15%~15% | 续盈 | 1881万 | 2016-04-19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555.17万元至5,078.81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00%至30%。 | 3555万~5079万 | -30%~0% | -17.97%~147.69% | 由于2015年1-9月经营业绩下降影响,预计2015年度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为-30%~0%。 | 略减 | 5079万 | 2015-10-24 |
2015-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7.86万元至3,731.22万元,同比上年变动:-15%至15% | 2758万~3731万 | -15%~15% | -48.58%~8.5% | 公司业务稳定开展,预计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15%-15%。 | 续盈 | 3245万 | 2015-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