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13,000万元至376,000万元。-37.6亿~-31.3亿26.03%38.42%-29.77%25.45%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形成的产值较小;固废处置业务同比基本持平;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但由于本期生态建设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低于上年同期,所以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此外,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亏损。2、公司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主要原因是,2024年12月30日,依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2024)京01破577号之二】,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公司重整程序。重整完成后形成债务重整收益,上述重整收益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3、重整完成后,因引入投资者、以转增股票的方式偿债以及上述重整收益等原因,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减亏-50.83亿2025-01-24
    2024-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64,000万元至85,000万元。6.4亿~8.5亿--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形成的产值较小;固废处置业务同比基本持平;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但由于本期生态建设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低于上年同期,所以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此外,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亏损。2、公司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主要原因是,2024年12月30日,依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2024)京01破577号之二】,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公司重整程序。重整完成后形成债务重整收益,上述重整收益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3、重整完成后,因引入投资者、以转增股票的方式偿债以及上述重整收益等原因,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显著改善。预增5.22亿2025-01-24
    2024-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69,000万元至90,000万元。6.9亿~9亿21.23%58.13%-94.69%109.14%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形成的产值较小;固废处置业务同比基本持平;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但由于本期生态建设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低于上年同期,所以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此外,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亏损。2、公司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主要原因是,2024年12月30日,依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2024)京01破577号之二】,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公司重整程序。重整完成后形成债务重整收益,上述重整收益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3、重整完成后,因引入投资者、以转增股票的方式偿债以及上述重整收益等原因,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显著改善。预增5.69亿2025-01-24
    2024-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52元至0.63元。-0.63~-0.52-151.16%176.74%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形成的产值较小;固废处置业务同比基本持平;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但由于本期生态建设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低于上年同期,所以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此外,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亏损。2、公司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主要原因是,2024年12月30日,依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2024)京01破577号之二】,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公司重整程序。重整完成后形成债务重整收益,上述重整收益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3、重整完成后,因引入投资者、以转增股票的方式偿债以及上述重整收益等原因,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减亏-0.852025-01-24
    2024-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95,000万元至619,000万元。-61.9亿~-49.5亿-22.17%2.3%-419.91%-267.77%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形成的产值较小;固废处置业务同比基本持平;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但由于本期生态建设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低于上年同期,所以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此外,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亏损。2、公司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主要原因是,2024年12月30日,依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2024)京01破577号之二】,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公司重整程序。重整完成后形成债务重整收益,上述重整收益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3、重整完成后,因引入投资者、以转增股票的方式偿债以及上述重整收益等原因,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显著改善。续亏-50.67亿2025-01-24
    2024-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16.06%至3.29%。-12亿~-10亿-16.06%3.29%-225.58%-154.65%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尽管公司项目拓展实现重大突破,新中标及新签订单量增长明显,但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加速回款,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此外,应收款项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亏损。目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积极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并依法配合法院及临时管理人开展预重整相关工作,争取通过成功执行重整计划,最大程度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帮助公司恢复健康发展状态。续亏-10.34亿2024-07-10
    2024-06-30营业收入预计2024年1-6月营业收入:44,000万元至55,000万元。4.4亿~5.5亿-66.86%-58.57%-73.3%-41.62%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尽管公司项目拓展实现重大突破,新中标及新签订单量增长明显,但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加速回款,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此外,应收款项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亏损。目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积极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并依法配合法院及临时管理人开展预重整相关工作,争取通过成功执行重整计划,最大程度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帮助公司恢复健康发展状态。预减13.28亿2024-07-10
    2024-06-30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4年1-6月扣除后营业收入:44,000万元至55,000万元。4.4亿~5.5亿--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尽管公司项目拓展实现重大突破,新中标及新签订单量增长明显,但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加速回款,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此外,应收款项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亏损。目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积极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并依法配合法院及临时管理人开展预重整相关工作,争取通过成功执行重整计划,最大程度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帮助公司恢复健康发展状态。预减13.16亿2024-07-10
    202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16.84%至2.63%。-12亿~-10亿-16.84%2.63%-216.67%-147.22%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尽管公司项目拓展实现重大突破,新中标及新签订单量增长明显,但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加速回款,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此外,应收款项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亏损。目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积极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并依法配合法院及临时管理人开展预重整相关工作,争取通过成功执行重整计划,最大程度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帮助公司恢复健康发展状态。续亏-10.27亿2024-07-10
    2024-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37元至0.45元。-0.45~-0.37--209.09%-136.36%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尽管公司项目拓展实现重大突破,新中标及新签订单量增长明显,但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加速回款,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此外,应收款项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亏损。目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积极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并依法配合法院及临时管理人开展预重整相关工作,争取通过成功执行重整计划,最大程度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帮助公司恢复健康发展状态。续亏-0.382024-07-10
    2023-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55,000万元至75,000万元。5.5亿~7.5亿-83.86%-78%-380.06%-333.74%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尽管公司2023年项目拓展实现重大突破,新中标及新签订单量增长明显,但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2023年公司为加速回款,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此外,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亏损。2024年,公司一方面将采取积极措施化解整体风险,重点关注优化资产结构、升级战略、加速回款等事项;另一方面,落实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利用公司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实践经验,积极拓展获取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生态文旅等领域的业务订单,加速订单产值转化,加快拆解基地和环保工厂投产运营,保障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预减34.09亿2024-02-01
    2023-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1.42元至1.66元。-1.66~-1.42--165.71%-97.14%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尽管公司2023年项目拓展实现重大突破,新中标及新签订单量增长明显,但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2023年公司为加速回款,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此外,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亏损。2024年,公司一方面将采取积极措施化解整体风险,重点关注优化资产结构、升级战略、加速回款等事项;另一方面,落实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利用公司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实践经验,积极拓展获取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生态文旅等领域的业务订单,加速订单产值转化,加快拆解基地和环保工厂投产运营,保障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减亏-2.172024-02-01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0,000万元至44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3.5%至34.67%。-44.5亿~-38亿23.5%34.67%-169.6%-99.42%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尽管公司2023年项目拓展实现重大突破,新中标及新签订单量增长明显,但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2023年公司为加速回款,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此外,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亏损。2024年,公司一方面将采取积极措施化解整体风险,重点关注优化资产结构、升级战略、加速回款等事项;另一方面,落实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利用公司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实践经验,积极拓展获取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生态文旅等领域的业务订单,加速订单产值转化,加快拆解基地和环保工厂投产运营,保障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减亏-58.17亿2024-02-01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80,000万元至44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2.34%至33.69%。-44.5亿~-38亿22.34%33.69%-171.14%-100.52%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尽管公司2023年项目拓展实现重大突破,新中标及新签订单量增长明显,但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2023年公司为加速回款,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此外,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亏损。2024年,公司一方面将采取积极措施化解整体风险,重点关注优化资产结构、升级战略、加速回款等事项;另一方面,落实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利用公司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实践经验,积极拓展获取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生态文旅等领域的业务订单,加速订单产值转化,加快拆解基地和环保工厂投产运营,保障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减亏-57.30亿2024-02-01
    2023-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50,000万元至70,000万元。5亿~7亿--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尽管公司2023年项目拓展实现重大突破,新中标及新签订单量增长明显,但由于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同时,2023年公司为加速回款,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扣减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此外,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亏损。2024年,公司一方面将采取积极措施化解整体风险,重点关注优化资产结构、升级战略、加速回款等事项;另一方面,落实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利用公司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实践经验,积极拓展获取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生态文旅等领域的业务订单,加速订单产值转化,加快拆解基地和环保工厂投产运营,保障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预减32.94亿2024-02-01
    2023-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0,700万元至120,7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6.33%至39.44%。-12.07亿~-10.07亿-39.44%-16.33%-23.96%13.15%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业务、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和固废处置业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上半年新中标订单转化成产值需要时间,且应收账款按账龄计提减值影响了利润;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废钢价格倒挂下转型其他废旧物资业务尚未达到原有规模,江西等拆解基地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尚未投产。下半年,公司将坚定推进战略转型与升级,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降低负债率,加快资金回收,改善报表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拓展获取更多生态订单,加速订单产值转化,加快拆解基地和环保工厂投产运营,以提高全年盈利能力。增亏-8.66亿2023-07-15
    2023-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37元至0.45元。-0.45~-0.37--25%15%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业务、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和固废处置业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上半年新中标订单转化成产值需要时间,且应收账款按账龄计提减值影响了利润;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废钢价格倒挂下转型其他废旧物资业务尚未达到原有规模,江西等拆解基地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尚未投产。下半年,公司将坚定推进战略转型与升级,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降低负债率,加快资金回收,改善报表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拓展获取更多生态订单,加速订单产值转化,加快拆解基地和环保工厂投产运营,以提高全年盈利能力。增亏-0.322023-07-15
    202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5.93%至39.12%。-12亿~-10亿-39.12%-15.93%-27.56%10.37%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业务、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和固废处置业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业务方面,上半年新中标订单转化成产值需要时间,且应收账款按账龄计提减值影响了利润;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方面,废钢价格倒挂下转型其他废旧物资业务尚未达到原有规模,江西等拆解基地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尚未投产。下半年,公司将坚定推进战略转型与升级,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降低负债率,加快资金回收,改善报表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拓展获取更多生态订单,加速订单产值转化,加快拆解基地和环保工厂投产运营,以提高全年盈利能力。增亏-8.63亿2023-07-15
    2022-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1.71元至2.16元。-2.16~-1.71--434.48%-279.31%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生态业务、循环经济业务和环保业务。2022年,公司出现大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生态业务在新项目拓展、项目施工进度等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导致生态建设业务营业收入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同时,为保证存量项目快速提前收尾、结算并保证收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毛利率,影响了生态业务利润;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受相关政策影响,公司主动控制业务规模,该部分业务营业收入下降;由于生态工程项目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账龄增加等原因,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相应增加;报告期内前期收购标的企业业绩不佳,预计商誉会出现大幅减值。增亏-0.432023-01-31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60,000万元至58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97.11%至400.7%。-58亿~-46亿-400.7%-297.11%-442.45%-286.3%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生态业务、循环经济业务和环保业务。2022年,公司出现大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生态业务在新项目拓展、项目施工进度等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导致生态建设业务营业收入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同时,为保证存量项目快速提前收尾、结算并保证收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毛利率,影响了生态业务利润;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受相关政策影响,公司主动控制业务规模,该部分业务营业收入下降;由于生态工程项目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账龄增加等原因,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相应增加;报告期内前期收购标的企业业绩不佳,预计商誉会出现大幅减值。增亏-11.58亿2023-01-31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60,000万元至58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96.1%至399.43%。-58亿~-46亿-399.43%-296.1%-438.74%-283.4%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生态业务、循环经济业务和环保业务。2022年,公司出现大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生态业务在新项目拓展、项目施工进度等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导致生态建设业务营业收入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同时,为保证存量项目快速提前收尾、结算并保证收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毛利率,影响了生态业务利润;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受相关政策影响,公司主动控制业务规模,该部分业务营业收入下降;由于生态工程项目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账龄增加等原因,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相应增加;报告期内前期收购标的企业业绩不佳,预计商誉会出现大幅减值。增亏-11.61亿2023-01-31
    202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3,000万元至87,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6.63%至64.18%。-8.7亿~-8.3亿-64.18%-56.63%-42.64%-31.49%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发展平稳,收入结构趋于合理,生态建设业务重点项目积极收尾并有序推进结算。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的原因是受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对公司新项目拓展和施工进度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报告期内由于应收类款项账龄加长,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同比增加,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一定影响。增亏-5.30亿2022-07-15
    2022-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31元至0.32元。-0.32~-0.31--46.15%-38.46%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发展平稳,收入结构趋于合理,生态建设业务重点项目积极收尾并有序推进结算。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的原因是受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对公司新项目拓展和施工进度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报告期内由于应收类款项账龄加长,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同比增加,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一定影响。增亏-0.202022-07-15
    2022-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3,500万元至87,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8.57%至66.17%。-8.75亿~-8.35亿-66.17%-58.57%-43.5%-32.36%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发展平稳,收入结构趋于合理,生态建设业务重点项目积极收尾并有序推进结算。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的原因是受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对公司新项目拓展和施工进度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报告期内由于应收类款项账龄加长,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同比增加,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一定影响。增亏-5.27亿2022-07-15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8,400万元至98,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9.27%至100.1%。-9.85亿~-7.84亿-100.1%-59.27%-9522.31%-5404.94%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生态业务、循环经济和环保业务发展平稳,各项业务收入结构趋于合理,循环经济和环保业务的收入规模和利润占比有所增加,生态业务重点项目积极收尾并有序推进结算。报告期内出现大额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了大量的减值准备。受经济环境、地方政府财力和融资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回款延缓,造成生态业务形成的合同资产和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公司对资产减值风险审慎评估,计提了大额减值,导致公司利润亏损。增亏-4.92亿2022-01-29
    2021-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29元至0.37元。-0.37~-0.29--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生态业务、循环经济和环保业务发展平稳,各项业务收入结构趋于合理,循环经济和环保业务的收入规模和利润占比有所增加,生态业务重点项目积极收尾并有序推进结算。报告期内出现大额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了大量的减值准备。受经济环境、地方政府财力和融资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回款延缓,造成生态业务形成的合同资产和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公司对资产减值风险审慎评估,计提了大额减值,导致公司利润亏损。增亏-0.182022-01-29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6,900万元至107,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2.98%至100.68%。-10.7亿~-8.69亿-100.68%-62.98%-5238.55%-3374.89%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生态业务、循环经济和环保业务发展平稳,各项业务收入结构趋于合理,循环经济和环保业务的收入规模和利润占比有所增加,生态业务重点项目积极收尾并有序推进结算。报告期内出现大额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了大量的减值准备。受经济环境、地方政府财力和融资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回款延缓,造成生态业务形成的合同资产和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公司对资产减值风险审慎评估,计提了大额减值,导致公司利润亏损。增亏-5.33亿2022-01-29
    2021-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0.2元至0.25元。-0.25~-0.2-37.5%100%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单季度利润环比提升。公司环保业务和循环经济业务继续加大投入,产值和利润占比逐步提升;生态业务重点推进原有项目的收尾和结算,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比下降。报告期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同比增加,对公司利润造成了影响。增亏-0.022021-10-15
    2021-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3,000万元至67,000万元。-6.7亿~-5.3亿-1393.84%-1081.7%33.69%99.96%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单季度利润环比提升。公司环保业务和循环经济业务继续加大投入,产值和利润占比逐步提升;生态业务重点推进原有项目的收尾和结算,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比下降。报告期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同比增加,对公司利润造成了影响。增亏-4485万2021-10-15
    202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8,000万元至60,000万元。-6亿~-4.8亿-139.21%-91.37%11.71%49.36%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公司环保业务和循环经济业务继续加大投入,但尚未形成足够规模产值,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小。公司生态业务重点推进原有项目的收尾和结算,控制对新业务的承接和投入,生态业务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比下降。此外,报告期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同比增加,也对公司利润造成了影响。增亏-2.51亿2021-07-15
    2021-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18元至0.22元。-0.22~-0.18-16.67%50%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公司环保业务和循环经济业务继续加大投入,但尚未形成足够规模产值,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小。公司生态业务重点推进原有项目的收尾和结算,控制对新业务的承接和投入,生态业务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比下降。此外,报告期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同比增加,也对公司利润造成了影响。增亏-0.092021-07-15
    2021-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000万元至49,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2.4%至70.72%。-4.9亿~-3.8亿-70.72%-32.4%-9.52%15.07%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融资进度合理安排生态工程类业务施工节奏,对于融资较困难的项目,采取现状结算、收尾回购、转让股权等方式进行盘活,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受季节性以及春节影响,一季度可施工天数较少。上述因素叠加导致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减少,业绩出现亏损。增亏-2.87亿2021-04-15
    2021-03-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亏损:0.1400元至0.1800元。-0.18~-0.14--12.5%12.5%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融资进度合理安排生态工程类业务施工节奏,对于融资较困难的项目,采取现状结算、收尾回购、转让股权等方式进行盘活,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受季节性以及春节影响,一季度可施工天数较少。上述因素叠加导致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减少,业绩出现亏损。增亏-0.112021-04-15
    2020-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7元至0.11元,同比上年增长:250%至450%。0.07~0.11250%450%28.57%85.71%随着我国本土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公司积极复工复产,经营业绩逐步恢复。随着公司流动性的增强、存量订单的有效梳理及相关费用下降,公司将实现2020年全年业绩稳步增长。预增0.022020-10-31
    2020-12-31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净利润盈利:20,000万元至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85.32%至477.98%。2亿~3亿285.32%477.98%-5.9%37.98%随着我国本土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公司积极复工复产,经营业绩逐步恢复。随着公司流动性的增强、存量订单的有效梳理及相关费用下降,公司将实现2020年全年业绩稳步增长。预增5191万2020-10-31
    2020-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0.04元至0.04元,同比上年增长:87.88%至112.12%。-0.04~0.0487.88%112.12%150%550%受今年春节提前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各省、市相继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上下游企业推迟复工复产,劳务人员流动受阻,对公司在施项目的全面启动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我国本土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公司总部及项目均积极复工复产,第二季度经营业绩逐步恢复。随着公司流动性的增强、存量订单的有效梳理及相关费用下降,公司将实现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不确定-0.332020-08-29
    2020-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8.71%至111.29%。-1亿~1亿88.71%111.29%316.83%869.55%受今年春节提前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各省、市相继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上下游企业推迟复工复产,劳务人员流动受阻,对公司在施项目的全面启动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我国本土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公司总部及各地项目均积极复工复产,第二季度经营业绩逐步恢复。随着公司流动性的增强、存量订单的有效梳理及相关费用下降,公司将实现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不确定-8.86亿2020-08-29
    2020-09-30净利润预计2020年1-9月净利润:-10,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8.71%至111.29%。-1亿~1亿88.71%111.29%225.55%682.92%受今年春节提前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各省、市相继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上下游企业推迟复工复产,劳务人员流动受阻,对公司在施项目的全面启动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我国本土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公司总部及项目均积极复工复产,第二季度经营业绩逐步恢复。随着公司流动性的增强、存量订单的有效梳理及相关费用下降,公司将实现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不确定-8.86亿2020-08-29
    2020-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21,000万元至5,000万元。-2.1亿~5000万76.51%105.59%126.83%217.42%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预计亏损的原因主要为:一方面,公司主动关停并转部分融资较困难的PPP项目,控制投资节奏,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对公司在施项目的全面启动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因素叠加预计业绩出现亏损。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各地项目已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将带来公司业绩快速恢复。不确定-8.94亿2020-04-30
    2020-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000万元至29,000万元。-2.9亿~-2.4亿-7.79%10.8%-132.15%-126.61%一方面,公司主动关停并转部分融资较困难的PPP项目,控制投资节奏,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受今年春节提前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各省、市相继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上下游企业推迟复工复产,劳务人员流动受阻,对公司在施项目的全面启动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因素叠加导致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减少,业绩亏损。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各地项目已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将带来公司业绩快速恢复。续亏-2.69亿2020-04-15
    2019-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35,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3.73%-121.93%。-3.5亿~1亿-121.93%-93.73%6195.39%11485.61%2019年上半年,由于金融环境和行业政策变化,加之自2018年年底以来集中偿还了大量有息债务,公司主动关停并转部分融资比较困难的PPP项目,控制了投资节奏,减少了运营投入,此外营业收入减少的同时费用持续发生,特别是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亏损。9月30日,公司控股权转让完成过户。随着公司控股权转让事项的完成,公司的流动性将逐步增强,财务状况逐步恢复健康,2019年第四季度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将有明显改善。不确定15.96亿2019-10-31
    2019-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0,000万元-80,000万元。-8亿~-6亿-182.04%-161.53%115.04%147.04%2019年上半年,由于金融环境和行业政策变化,加之自2018年年底以来集中偿还了大量有息债务,公司主动关停并转部分融资比较困难的PPP项目,控制了投资节奏,减少了运营投入,此外营业收入减少的同时费用持续发生,特别是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亏损,随着公司控股权转让事项的推进,公司的流动性将逐步增强,财务状况逐步恢复健康。首亏9.75亿2019-08-24
    2019-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000万元至75,000万元。-7.5亿~-5.5亿-212.9%-182.8%-78.76%-4.42%公司2019年1-6月份预计亏损金额为55,000万元–75,000万元,主要因为金融环境和行业政策变化,加之自去年年底以来集中偿还了大量有息债务,公司主动关停并转部分融资比较困难的PPP项目,控制了投资节奏,减少了运营投入;此外,部分运营的环保工厂进行技改,报告期未产生收益。营业收入减少的同时费用持续发生,特别是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且报告期处置资产产生了一定的投资损失。首亏6.64亿2019-07-13
    2019-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000万元-25,000万元。-2.5亿~-2.2亿-2656.71%-2349.9%-140.27%-135.44%公司根据国家政策及行业政策的导向,主动、及时的调整生产经营计划,根据项目的融资进展合理的调整施工进度,控制投资节奏,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受融资成本上升的影响,财务费用同比增加,造成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首亏977.8万2019-03-30
    201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3,344.13万元-217,792.1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25%。16.33亿~21.78亿-25%0%111.83%287.02%2018年,公司根据国家政策及行业政策的导向,主动、及时的调整生产经营计划,根据项目的融资进展合理的调整施工进度,控制投资节奏,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略减21.78亿2019-01-31
    2018-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3,978.33万元-129,972.91万元,同比增长20%-50%。10.4亿~13亿20%50%-42.63%-2.91%公司充分利用在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全域旅游市场的项目优势,项目实施稳步增长,预计带动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出现增长。略增8.66亿2018-08-07
    2018-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65,472.68万元-79,502.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70%。6.5473亿~7.9503亿40%70%6495.81%7930.63%公司充分利用在PPP领域的先发优势,PPP项目实施稳步增长,带动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出现增长。预增4.68亿2018-04-27
    2018-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2000万元至1000万元-2000万~1000万43.12%128.44%-101.53%-99.24%受益于PPP业务模式,PPP项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公司业务在全国布局逐渐扩大,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好转。不确定-3516万2018-03-28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4,302.59万元-233,163.1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0%-80%19.43亿~23.32亿50%80%169.93%267.37%随着国家对PPP模式的大力推进,公司充分利用在PPP领域的先发优势,中标项目的数量和金额都有较大提升。同时,公司迅速推进已中标PPP项目的落地。预增12.95亿2017-10-21
    2017-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62.57万元-93,075.0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80%。7.7563亿~9.3075亿50%80%-38.75%-7.9%公司由从事市政园林工程建设为主的企业转型为以水系治理、固废危废处理和全域旅游为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的综合性企业,随着战略转型的日渐成熟,在PPP业务模式的带动下,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张,营业收入快速增长。预增5.17亿2017-08-1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