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3-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3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604.19万元。604.2万-70.61%-随着公司整体协调及综合管控能力的不断提升,报告期达到收入确认标准的订单增加,从而导致公司2023年年度累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同时公司近几年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随着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地,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从而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计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604.19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收益及理财收益等因素影响。不确定2056万2024-01-19
    2023-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11元至0.14元。0.11~0.14--随着公司整体协调及综合管控能力的不断提升,报告期达到收入确认标准的订单增加,从而导致公司2023年年度累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同时公司近几年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随着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地,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从而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计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604.19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收益及理财收益等因素影响。预增0.092024-01-19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224.36万元至8,056.2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8%至56.35%。6224万~8056万20.8%56.35%-39.35%411.41%随着公司整体协调及综合管控能力的不断提升,报告期达到收入确认标准的订单增加,从而导致公司2023年年度累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同时公司近几年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随着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地,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从而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计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604.19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收益及理财收益等因素影响。预增5153万2024-01-19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620.17万元至7,452.0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1.47%至140.63%。5620万~7452万81.47%140.63%-109.41%309.36%随着公司整体协调及综合管控能力的不断提升,报告期达到收入确认标准的订单增加,从而导致公司2023年年度累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同时公司近几年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随着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地,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从而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计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604.19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收益及理财收益等因素影响。预增3097万2024-01-19
    202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209.25万元至5,458.3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5.55%至192.49%。4209万~5458万125.55%192.49%-54.13%-10.85%随着公司整体协调及综合管控能力的不断提升,报告期达到收入确认标准的订单增加,同时公司近几年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而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增1866万2023-07-12
    2023-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7元至0.09元。0.07~0.09--60%-20%随着公司整体协调及综合管控能力的不断提升,报告期达到收入确认标准的订单增加,同时公司近几年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而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增0.032023-07-12
    2023-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861.69万元至5,110.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38.01%至347.34%。3862万~5111万238.01%347.34%-54.17%-7%随着公司整体协调及综合管控能力的不断提升,报告期达到收入确认标准的订单增加,同时公司近几年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而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增1142万2023-07-12
    2022-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631.5万元。1632万-31.72%-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发展,长期被压制的国际市场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公司2022年出口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近几年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在报告期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资产减值风险呈下降趋势,以及受汇兑收益及资产重组收益等因素影响,从而使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预计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631.50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收益及理财收益等因素影响。不确定2389万2023-01-18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183.78万元至4,016.8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4.62%至202.81%。2184万~4017万64.62%202.81%-136.13%-23.7%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发展,长期被压制的国际市场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公司2022年出口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近几年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在报告期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资产减值风险呈下降趋势,以及受汇兑收益及资产重组收益等因素影响,从而使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预计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631.50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收益及理财收益等因素影响。预增1327万2023-01-18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15.28万元至5,648.3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67%至52.01%。3815万~5648万2.67%52.01%-79%34.79%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发展,长期被压制的国际市场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公司2022年出口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近几年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在报告期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资产减值风险呈下降趋势,以及受汇兑收益及资产重组收益等因素影响,从而使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预计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631.50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收益及理财收益等因素影响。预增3716万2023-01-18
    2022-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7元至0.1元。0.07~0.1--66.67%33.33%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发展,长期被压制的国际市场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公司2022年出口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近几年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在报告期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资产减值风险呈下降趋势,以及受汇兑收益及资产重组收益等因素影响,从而使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预计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631.50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收益及理财收益等因素影响。预增0.062023-01-18
    2022-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95.6万元至1,556.1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49.69%至4104.76%。795.6万~1556万2049.69%4104.76%276.28%349.21%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发展,长期被压制的市场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公司2022年上半年出口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近几年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在报告期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资产减值风险呈下降趋势,从而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增37.01万2022-07-12
    2022-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3元至0.04元。0.03~0.04-500%600%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发展,长期被压制的市场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公司2022年上半年出口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近几年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在报告期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资产减值风险呈下降趋势,从而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增0.002022-07-12
    202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24.87万元至2,285.4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48.95%至1022.52%。1525万~2285万648.95%1022.52%406.48%509.46%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发展,长期被压制的市场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公司2022年上半年出口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近几年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更新效果在报告期逐步显现,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给公司带来了增量客户和优质的订单;公司大量引进人才、深耕内部管理,使公司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资产减值风险呈下降趋势,从而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增203.6万2022-07-12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54万元至4,128万元。2754万~4128万127.04%140.52%-119.14%-75.58%2021年度公司管理层积极应对疫情常态化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不惧困难,逆势而上。报告期管理层组织分析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销售策略、优化产品设计、完善加工工艺、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速人才引进与培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报告期销售收入大幅提升;同时深化内部管控,加强供应链管理,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和费用水平;加速资金回笼、加强资产管理、将资产减值风险控制到最低;经过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收效显著,致使2021年业绩明显提升。扭亏-1.02亿2022-01-26
    2021-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5元至0.07元。0.05~0.07--117.54%-82.46%2021年度公司管理层积极应对疫情常态化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不惧困难,逆势而上。报告期管理层组织分析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销售策略、优化产品设计、完善加工工艺、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速人才引进与培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报告期销售收入大幅提升;同时深化内部管控,加强供应链管理,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和费用水平;加速资金回笼、加强资产管理、将资产减值风险控制到最低;经过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收效显著,致使2021年业绩明显提升。扭亏-0.172022-01-26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20万元至1,673万元。1120万~1673万108.78%113.11%-162.59%-143.49%2021年度公司管理层积极应对疫情常态化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不惧困难,逆势而上。报告期管理层组织分析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销售策略、优化产品设计、完善加工工艺、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速人才引进与培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报告期销售收入大幅提升;同时深化内部管控,加强供应链管理,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和费用水平;加速资金回笼、加强资产管理、将资产减值风险控制到最低;经过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收效显著,致使2021年业绩明显提升。扭亏-1.28亿2022-01-26
    2021-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046元至0.061元。0.046~0.061-230.77%346.15%1、市场逐步回暖,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带领销售团队把握市场机遇,销售订单增长良好,带动企业经营业绩明显提升。2、原材料涨价给公司带来的成本压力,随着公司各项管理措施落地,显现出良好的效果。3、公司管理层深入内部管理,有效控制销售、采购、生产、物流等各环节,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公司加强资产管理,避免因资产减值给公司业绩带来不良的影响,有效的促进了公司业绩逐步向好。扭亏-0.102021-10-13
    2021-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90.35万元至3,566.28万元。2690万~3566万146.9%162.17%266.13%395.1%1、市场逐步回暖,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带领销售团队把握市场机遇,销售订单增长良好,带动企业经营业绩明显提升。2、原材料涨价给公司带来的成本压力,随着公司各项管理措施落地,显现出良好的效果。3、公司管理层深入内部管理,有效控制销售、采购、生产、物流等各环节,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公司加强资产管理,避免因资产减值给公司业绩带来不良的影响,有效的促进了公司业绩逐步向好。扭亏-5736万2021-10-13
    2021-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03元至0.004元。0.003~0.004-230%240%受2020年度收入准则变更影响,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由原来的“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时确认收入(发货并取得提货款或发货并取得验收报告)”,改为“客户取得相关产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发货并取得验收报告)”,导致部分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大部分延至2021年一季度确认收入,从而引起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上升。与此同时,为积极应对疫情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管理层对公司产业布局、销售政策进行了快速调整,加速资金回笼,提速人才引进与培养,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员工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公司半年度业绩扭亏为盈。后期,伴随公司一系列积极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执行,公司业绩有望继续逐步向好。扭亏-0.032021-07-14
    202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1.48万元至226.2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7.92%至111.83%。151.5万~226.3万107.92%111.83%231.85%247.58%受2020年度收入准则变更影响,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由原来的“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时确认收入(发货并取得提货款或发货并取得验收报告)”,改为“客户取得相关产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发货并取得验收报告)”,导致部分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大部分延至2021年一季度确认收入,从而引起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上升。与此同时,为积极应对疫情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管理层对公司产业布局、销售政策进行了快速调整,加速资金回笼,提速人才引进与培养,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员工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公司半年度业绩扭亏为盈。后期,伴随公司一系列积极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执行,公司业绩有望继续逐步向好。扭亏-1913万2021-07-14
    2021-03-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亏损:0.0040元至0.0080元。-0.008~-0.004-88.57%94.29%受2020年度收入准则变更影响,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由原来的“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时确认收入(发货并取得提货款或发货并取得验收报告)”,改为“客户取得相关产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发货并取得验收报告)”,导致部分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部分延至2021年一季度确认收入,故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上升,公司亏损逐步收窄。伴随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的逐步稳定,公司将加速完成国内外因疫情造成拖延的安装调试工作,加快资金回笼,确保公司业绩逐步向好。减亏-0.022021-04-15
    2021-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6.65万元至498.24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3.33%至75.96%。-498.2万~-256.6万53.33%75.96%88.8%94.23%受2020年度收入准则变更影响,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由原来的“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时确认收入(发货并取得提货款或发货并取得验收报告)”,改为“客户取得相关产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发货并取得验收报告)”,导致部分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部分延至2021年一季度确认收入,故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上升,公司亏损逐步收窄。伴随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的逐步稳定,公司将加速完成国内外因疫情造成拖延的安装调试工作,加快资金回笼,确保公司业绩逐步向好。减亏-1068万2021-04-15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24.58万元至9,836.26万元。-9836万~-7025万-1003.04%-744.91%-7.22%66.31%2020年度收入准则变更,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导致同类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同时受疫情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报告期外销业务锐减,同行业竞价加剧,订单质量明显下降,产品交付迟缓,安装调试费用、差旅费补助、核酸检测隔离费用不断增加,导致报告期业绩欠佳。在此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公司逆势而上,深化内部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资金回笼,提速人才引进与培养,蓄势待发,随着疫情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公司业绩会逐步好转。首亏1089万2021-01-30
    2020-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32,587.46万元至36,251.57万元。3.2587亿~3.6252亿-38.22%-31.27%19.89%72.82%2020年度收入准则变更,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导致同类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同时受疫情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报告期外销业务锐减,同行业竞价加剧,订单质量明显下降,产品交付迟缓,安装调试费用、差旅费补助、核酸检测隔离费用不断增加,导致报告期业绩欠佳。在此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公司逆势而上,深化内部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资金回笼,提速人才引进与培养,蓄势待发,随着疫情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公司业绩会逐步好转。略减5.27亿2021-01-30
    2020-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32,587.46万元至36,251.57万元。3.2587亿~3.6252亿--2020年度收入准则变更,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导致同类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同时受疫情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报告期外销业务锐减,同行业竞价加剧,订单质量明显下降,产品交付迟缓,安装调试费用、差旅费补助、核酸检测隔离费用不断增加,导致报告期业绩欠佳。在此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公司逆势而上,深化内部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资金回笼,提速人才引进与培养,蓄势待发,随着疫情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公司业绩会逐步好转。略减5.27亿2021-01-30
    2020-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352.57万元至12,164.25万元。-1.2164亿~-9353万-7320.85%-5605.57%-30.01%41.39%2020年度收入准则变更,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导致同类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同时受疫情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报告期外销业务锐减,同行业竞价加剧,订单质量明显下降,产品交付迟缓,安装调试费用、差旅费补助、核酸检测隔离费用不断增加,导致报告期业绩欠佳。在此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公司逆势而上,深化内部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资金回笼,提速人才引进与培养,蓄势待发,随着疫情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公司业绩会逐步好转。增亏-163.9万2021-01-30
    2020-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12元至0.17元。-0.17~-0.12-0%71.43%2020年度收入准则变更,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导致同类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同时受疫情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报告期外销业务锐减,同行业竞价加剧,订单质量明显下降,产品交付迟缓,安装调试费用、差旅费补助、核酸检测隔离费用不断增加,导致报告期业绩欠佳。在此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公司逆势而上,深化内部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资金回笼,提速人才引进与培养,蓄势待发,随着疫情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公司业绩会逐步好转。首亏0.022021-01-30
    2020-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0.07元至0.1元。-0.1~-0.07--600%-300%2020年1月1日起,公司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导致同类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同时受疫情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报告期外销业务大幅减少,同行业竞价加剧,订单质量明显下降,同时受疫情影响,产品交付迟缓,安装调试费用、差旅费用不断增加,导致报告期业绩欠佳。随着疫情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公司业绩会逐步提升。增亏-0.012020-10-15
    2020-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246.62万元至6,071.78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41%至960%。-6072万~-4247万-960%-641%-392.13%-176.16%2020年1月1日起,公司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导致同类业务收入确认时点较历史年度滞后,同时受疫情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报告期外销业务大幅减少,同行业竞价加剧,订单质量明显下降,同时受疫情影响,产品交付迟缓,安装调试费用、差旅费用不断增加,导致报告期业绩欠佳。随着疫情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公司业绩会逐步提升。增亏-573.0万2020-10-15
    2020-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76.56万元-2,366.25万元。-2366万~-1577万-43.66%4.28%-21.65%52.32%受中美贸易摩擦及疫情影响,公司经营成本大幅增加,导致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续亏-1647万2020-04-29
    2020-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28.36万元至1,684.25万元。-1684万~-1128万32.31%54.65%-201.32%-167.88%因一季度为行业销售淡季且受疫情影响发货量较其他季度偏低,报告期原材料上涨和关税压力较大,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美元因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收益和政府补助对本期利润产生了积极影响,综合以上因素,2020年一季度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预计后三季度伴随产品出货量的增加,公司经营业绩将逐步显现。减亏-2488万2020-04-15
    2019-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926.08万元至643.16万元,同比去年增加38.62%-142.63%。-926.1万~643.2万38.62%142.63%-14.26%172.34%2019年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未超过《2019年半年度报告》中预计的业绩区间,但公司在《2019年半年度报告》中披露三季度业绩将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由于客户现场准备不允分、不具备发货条件等原因,部分项目未在三季度实现发货并确认收入,导致最终实现业绩低于《2019年半年度报告》中的披露的业绩预计上限,未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四季度公司业绩将大幅提升。减亏-1509万2019-10-15
    2019-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18.05万元-3354.18万元。-3354万~-1018万-18.36%64.08%65.19%159.08%受行业淡季影响,经营业绩改善效果不显著,预计后半年业绩会有大幅提升。续亏-2834万2019-04-30
    2019-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56.26万元-2,398.72万元。-2399万~-1456万-59.09%3.42%-206.63%-164.73%因一季度为行业销售淡季,发货量较其他季度偏低,报告期原材料上涨压力较大,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美元因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损失对本期利润造成一定影响,综合以上因素,2019年一季度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预计后三季度伴随产品出货量的增加,公司业绩将逐步提升。续亏-1508万2019-03-29
    201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68.46万元-1,126.4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29%-60.78%。568.5万~1126万-60.78%-22.29%56.73%98.83%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及控股子公司商誉减值造成的。预减1450万2018-10-29
    2018-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86.92万元-3,918.68万元。-3919万~-1587万-161.35%-124.84%18.21%194.04%公司产品集中在四季度集中交货;上年度同期主要利润来源于控股子公司业绩补偿,本年度业绩补偿已全部完成。首亏6388万2018-08-30
    2018-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56.39万元-2,628.48万元。-2628万~-1356万-156.4%-129.1%25.68%110.04%本期无业绩补偿的影响,此外持有外币因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损失对业绩影响较大。首亏4660万2018-04-27
    2018-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32.38万元-2071.06万元-2071万~-1032万-342.44%-120.55%58.06%79.09%自2017年末,受钢材价格波动和环保政策影响,原材料和外购件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产品生产周期较长,2018年部分订单已于2017年签订,故近期原材料上涨对公司本期利润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因一季度为行业销售淡季,发货量较其他季度偏低,另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美元因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损失对本期利润影响较大,综合以上因素,2018年一季度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预计后三季度伴随产品出货量的增加,公司业绩将逐步提升。增亏-468.1万2018-03-30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38.92万元-2,158.3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45%-67.18%1439万~2158万11.45%67.18%-386.51%-344.85%由于销售业绩增加、加强内部管理引起公司业绩有所提升。预增1291万2017-10-26
    2017-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87.36万元-6,566.18万元4887万~6566万984.16%1287.87%-95.57%-62.84%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出口业务增加。扭亏-552.8万2017-08-23
    2017-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258.56万元-4,887.84万元3259万~4888万236.39%304.59%896.12%1244.18%主要是由于销售量增加和业绩补偿所致。扭亏-2389万2017-04-27
    2017-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8.56万元~486.99万元-487万~-58.56万45.32%93.43%-126.41%-103.18%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公司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提升销售订单质量,狠抓内部管理,大力控制采购成本、并通过设计优化、工艺优化、期间费用管控等手段,有效的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和公司管理成本;公司通过对资产的有效管控,资产减值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综合以上各管理业绩,从而导致2017年一季度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但因一季度为行业淡季,提升效果不明显,预计后三季度业绩会较去年有大幅提升。减亏-890.7万2017-03-31
    2016-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236.48万元至1128.36万元-3236万~1128万67.25%111.42%-246.14%-8.45%由于销售业绩增长、业绩补偿引起公司业绩有所提升。不确定-9884万2016-10-21
    2016-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31.99万元-3,504.25万元-3504万~-532万-4.42%84.15%25.58%223.94%受市场形势影响,订单减少营业收入下降。续亏-3356万2016-08-23
    2016-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82.79万元-2496.28万元-2496万~-1083万-5.13%54.4%-80.26%78.43%受市场形势影响,订单减少营业收入下降。续亏-2375万2016-04-29
    2016-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18.66万元~1011.39万元。-1011万~-518.7万-202.8%-152.72%84.51%92.05%受市场形势影响,客户投资意愿下降,导致公司订单大幅下降,且部分客户对市场预期不乐观,未按合同约定期限提货,导致部分已完产设备无法按期交付,无法在本期确认收入。首亏983.8万2016-03-30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63.75万元至-9,545.62万元-9546万~-6364万-288.45%-225.63%-530.7%-206.48%轮胎行业市场需求下滑,导致橡胶机械产品收入减少。首亏5065万2015-10-30
    2015-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92.62万元-3836.47万元-3836万~-2093万-210%-160%56.47%108.4%轮胎行业市场需求下滑,导致橡胶机械产品收入减少。首亏3488万2015-08-25
    2015-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元 ~1, 26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0%-至-150%-2500万~-1260万-200%-150%-454.11%-328.07%2015年半年报,公司净利润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市场走势低于预期,报告期内实现收入低于计划目标,对利润产生影响;其次,受市场影响,下游客户回款情况欠佳,进而导致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增加。首亏2516万2015-07-1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