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图
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5-03-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5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66.23万元至386.23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0.07%至114.61%。266.2万~386.2万110.07%114.61%101.17%101.69%本报告期内,公司预计经营业绩扭亏为盈,具体变动原因如下:1、公司积极推进业务订单生产交付,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大幅增加,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同比上年一季度业绩显著回升。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产品销量增加,特别是风电叶片系列产品业务发展趋势向好,规模效应逐渐显现。2、公司各业务板块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全面提升经营效率。3、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273.77万元左右,主要为公司参股公司分红和收到的政府补助。扭亏-2643万2025-04-22
    2025-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40万元至66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1.78%至126.62%。540万~660万121.78%126.62%103.18%103.89%本报告期内,公司预计经营业绩扭亏为盈,具体变动原因如下:1、公司积极推进业务订单生产交付,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大幅增加,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同比上年一季度业绩显著回升。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产品销量增加,特别是风电叶片系列产品业务发展趋势向好,规模效应逐渐显现。2、公司各业务板块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全面提升经营效率。3、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273.77万元左右,主要为公司参股公司分红和收到的政府补助。扭亏-2479万2025-04-22
    2025-03-31每股收益预计2025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018元至0.022元。0.018~0.022-103.17%103.88%本报告期内,公司预计经营业绩扭亏为盈,具体变动原因如下:1、公司积极推进业务订单生产交付,报告期内营收规模大幅增加,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同比上年一季度业绩显著回升。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产品销量增加,特别是风电叶片系列产品业务发展趋势向好,规模效应逐渐显现。2、公司各业务板块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全面提升经营效率。3、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273.77万元左右,主要为公司参股公司分红和收到的政府补助。扭亏-0.082025-04-22
    202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000万元至24,000万元。-2.4亿~-2亿-891.68%-759.74%-719%-518.66%报告期内,公司预计整体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胶粘剂业务稳健发展;但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出现亏损,相关情况和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末,公司遵循审慎性原则,将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子公司商誉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经财务部门基于当前情况初步测算,拟计提商誉减值13,000.00万元至15,000.00万元。2、报告期受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电子信息材料、电子科技板块下游行业客户订单交付减少或延期,对公司采购量相应减少,同时部分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减少。3、2023年度公司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负商誉产生营业外收入4,494.65万元,2024年度无此收益。4、报告期内,福建新建成的生产基地正处于产能逐步提升阶段,对应项目的固定资产折旧及融资贷款利息费用致其2024年亏损,进而影响公司本期业绩。近几年,公司正处于科研战略、能力建设的投入期、核心技术攻关的提升期及规模化、产业化加速的推进期,公司紧紧围绕“新材料+电子科技”方向不断深化创新。总体来看,虽然公司业绩受多因素的影响不及预期,但公司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攻坚克难。随着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推进,以及业务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公司未来有望实现业绩改善。首亏3032万2025-01-18
    2024-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67元至0.804元。-0.804~-0.67--716.42%-516.42%报告期内,公司预计整体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胶粘剂业务稳健发展;但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出现亏损,相关情况和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末,公司遵循审慎性原则,将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子公司商誉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经财务部门基于当前情况初步测算,拟计提商誉减值13,000.00万元至15,000.00万元。2、报告期受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电子信息材料、电子科技板块下游行业客户订单交付减少或延期,对公司采购量相应减少,同时部分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减少。3、2023年度公司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负商誉产生营业外收入4,494.65万元,2024年度无此收益。4、报告期内,福建新建成的生产基地正处于产能逐步提升阶段,对应项目的固定资产折旧及融资贷款利息费用致其2024年亏损,进而影响公司本期业绩。近几年,公司正处于科研战略、能力建设的投入期、核心技术攻关的提升期及规模化、产业化加速的推进期,公司紧紧围绕“新材料+电子科技”方向不断深化创新。总体来看,虽然公司业绩受多因素的影响不及预期,但公司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攻坚克难。随着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推进,以及业务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公司未来有望实现业绩改善。首亏0.102025-01-18
    2024-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4,255.65万元至28,255.65万元。-2.8256亿~-2.4256亿-88.28%-61.63%-867.41%-676%报告期内,公司预计整体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胶粘剂业务稳健发展;但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出现亏损,相关情况和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末,公司遵循审慎性原则,将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子公司商誉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经财务部门基于当前情况初步测算,拟计提商誉减值13,000.00万元至15,000.00万元。2、报告期受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电子信息材料、电子科技板块下游行业客户订单交付减少或延期,对公司采购量相应减少,同时部分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减少。3、2023年度公司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负商誉产生营业外收入4,494.65万元,2024年度无此收益。4、报告期内,福建新建成的生产基地正处于产能逐步提升阶段,对应项目的固定资产折旧及融资贷款利息费用致其2024年亏损,进而影响公司本期业绩。近几年,公司正处于科研战略、能力建设的投入期、核心技术攻关的提升期及规模化、产业化加速的推进期,公司紧紧围绕“新材料+电子科技”方向不断深化创新。总体来看,虽然公司业绩受多因素的影响不及预期,但公司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攻坚克难。随着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推进,以及业务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公司未来有望实现业绩改善。增亏-1.50亿2025-01-18
    202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00万元至6,000万元。-6000万~-4000万-266.46%-210.98%-42%38.67%1、报告期内,新建胶粘剂生产基地项目已进入试生产状态,2024年上半年尚处于设备优化调试和产能爬坡释放阶段,对应项目的能耗、人员工资等成本影响当期利润。2、报告期内,电子科技板块下属公司前期受到的所处的特殊装备领域阶段性变化、调整及订单延后等客观因素影响,尚处于恢复状态;上年同期公司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负商誉产生营业外收入约4,500万元,2024年1-6月无此收益。3、报告期内,电子信息材料板块所在下游显示面板与医药中间体领域受行业景气度影响,销售收入及毛利尚不及预期;核心业务光电显示材料的客户拓展工作正持续推动,争取有所突破。4、报告期内,期间费用较上年有所上升。综合以上原因,预计2024年半年度业绩同比下降、净利润为负值。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公司下半年将进一步通过优化营销渠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收入水平并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和盈利点。首亏3604万2024-07-09
    2024-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200万元至6,200万元。-6200万~-4200万-390.8%-232.48%-34.6%41.07%1、报告期内,新建胶粘剂生产基地项目已进入试生产状态,2024年上半年尚处于设备优化调试和产能爬坡释放阶段,对应项目的能耗、人员工资等成本影响当期利润。2、报告期内,电子科技板块下属公司前期受到的所处的特殊装备领域阶段性变化、调整及订单延后等客观因素影响,尚处于恢复状态;上年同期公司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负商誉产生营业外收入约4,500万元,2024年1-6月无此收益。3、报告期内,电子信息材料板块所在下游显示面板与医药中间体领域受行业景气度影响,销售收入及毛利尚不及预期;核心业务光电显示材料的客户拓展工作正持续推动,争取有所突破。4、报告期内,期间费用较上年有所上升。综合以上原因,预计2024年半年度业绩同比下降、净利润为负值。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公司下半年将进一步通过优化营销渠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收入水平并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和盈利点。增亏-1263万2024-07-09
    2024-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134元至0.201元。-0.201~-0.134--42.17%38.55%1、报告期内,新建胶粘剂生产基地项目已进入试生产状态,2024年上半年尚处于设备优化调试和产能爬坡释放阶段,对应项目的能耗、人员工资等成本影响当期利润。2、报告期内,电子科技板块下属公司前期受到的所处的特殊装备领域阶段性变化、调整及订单延后等客观因素影响,尚处于恢复状态;上年同期公司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负商誉产生营业外收入约4,500万元,2024年1-6月无此收益。3、报告期内,电子信息材料板块所在下游显示面板与医药中间体领域受行业景气度影响,销售收入及毛利尚不及预期;核心业务光电显示材料的客户拓展工作正持续推动,争取有所突破。4、报告期内,期间费用较上年有所上升。综合以上原因,预计2024年半年度业绩同比下降、净利润为负值。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公司下半年将进一步通过优化营销渠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收入水平并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和盈利点。首亏0.122024-07-09
    202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200万元至3,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18.1%至338.55%。3200万~3500万318.1%338.55%415.53%435.73%1、报告期内,公司胶粘剂板块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对公司业绩的恢复起到了正向作用;同时,公司积极实施降本增效,优化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使胶粘剂板块经营业绩预计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子公司成都必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力源兴达科技有限公司订单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当期项目尚在推进过程中。3、自2022年8月起,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晶光电”)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彩晶光电的下游面板与医药中间体行业出现周期性下行,2023年上半年利润有所下降。4、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2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负商誉产生营业外收入约4,400万元。未来,公司将继续努力保持胶粘剂新材料主营业务的稳定增长,逐步打造以电子信息材料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极,持续推进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加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业务整合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扭亏-1467万2023-07-15
    2023-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93.1万元至993.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1.48%至59.16%。-993.1万~-693.1万41.48%59.16%138.8%157.29%1、报告期内,公司胶粘剂板块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对公司业绩的恢复起到了正向作用;同时,公司积极实施降本增效,优化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使胶粘剂板块经营业绩预计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子公司成都必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力源兴达科技有限公司订单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当期项目尚在推进过程中。3、自2022年8月起,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晶光电”)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彩晶光电的下游面板与医药中间体行业出现周期性下行,2023年上半年利润有所下降。4、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2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负商誉产生营业外收入约4,400万元。未来,公司将继续努力保持胶粘剂新材料主营业务的稳定增长,逐步打造以电子信息材料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极,持续推进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加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业务整合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减亏-1697万2023-07-15
    2023-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105元至0.115元。0.105~0.115-414.29%434.69%1、报告期内,公司胶粘剂板块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对公司业绩的恢复起到了正向作用;同时,公司积极实施降本增效,优化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使胶粘剂板块经营业绩预计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子公司成都必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力源兴达科技有限公司订单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当期项目尚在推进过程中。3、自2022年8月起,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晶光电”)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彩晶光电的下游面板与医药中间体行业出现周期性下行,2023年上半年利润有所下降。4、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2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负商誉产生营业外收入约4,400万元。未来,公司将继续努力保持胶粘剂新材料主营业务的稳定增长,逐步打造以电子信息材料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极,持续推进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加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业务整合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扭亏-0.062023-07-15
    2023-06-30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3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4,200万元。4200万1728.42%-1、报告期内,公司胶粘剂板块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对公司业绩的恢复起到了正向作用;同时,公司积极实施降本增效,优化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使胶粘剂板块经营业绩预计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子公司成都必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力源兴达科技有限公司订单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当期项目尚在推进过程中。3、自2022年8月起,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晶光电”)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彩晶光电的下游面板与医药中间体行业出现周期性下行,2023年上半年利润有所下降。4、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2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的负商誉产生营业外收入约4,400万元。未来,公司将继续努力保持胶粘剂新材料主营业务的稳定增长,逐步打造以电子信息材料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极,持续推进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加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业务整合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不确定229.7万2023-07-15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067.26万元至4,067.2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63.56%至647.3%。3067万~4067万463.56%647.3%429.76%477.98%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对公司业绩的恢复起到了正向作用;同时,公司积极实施降本增效,优化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使公司经营业绩预计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晶光电”)的股权收购,公司合计持有彩晶光电股权60.9205%;自2022年8月起,彩晶光电纳入合并报表范围。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432.74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未来,公司将继续努力保持胶粘剂新材料主营业务稳定增长,逐步打造以电子信息材料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持续推进军工电子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加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预增544.3万2023-01-11
    2022-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432.74万元。1433万-13.45%-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对公司业绩的恢复起到了正向作用;同时,公司积极实施降本增效,优化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使公司经营业绩预计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晶光电”)的股权收购,公司合计持有彩晶光电股权60.9205%;自2022年8月起,彩晶光电纳入合并报表范围。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432.74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未来,公司将继续努力保持胶粘剂新材料主营业务稳定增长,逐步打造以电子信息材料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持续推进军工电子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加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不确定1655万2023-01-11
    2022-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168元至0.205元。0.168~0.205-515.28%566.67%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对公司业绩的恢复起到了正向作用;同时,公司积极实施降本增效,优化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使公司经营业绩预计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晶光电”)的股权收购,公司合计持有彩晶光电股权60.9205%;自2022年8月起,彩晶光电纳入合并报表范围。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432.74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未来,公司将继续努力保持胶粘剂新材料主营业务稳定增长,逐步打造以电子信息材料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持续推进军工电子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加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预增0.092023-01-11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4.58%至150.05%。4500万~5500万104.58%150.05%512.66%565.06%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对公司业绩的恢复起到了正向作用;同时,公司积极实施降本增效,优化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使公司经营业绩预计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晶光电”)的股权收购,公司合计持有彩晶光电股权60.9205%;自2022年8月起,彩晶光电纳入合并报表范围。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432.74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未来,公司将继续努力保持胶粘剂新材料主营业务稳定增长,逐步打造以电子信息材料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持续推进军工电子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加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预增2200万2023-01-11
    2022-06-30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2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83.04万元。83.04万-88.32%-2022年半年度,公司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营业收入稳中有升,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多,主要原因为:1、2022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总体呈现多发态势,4月初上海全市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公司复工阶段运输及人工成本均有所上升。同时,原材料采购时点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于高位,目前原材料采购价格环比已呈下降趋势。2、公司部分子公司处于前期基础建设投入或技术开发投入阶段,尚未产生规模效益。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83.04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较去年同期减少。4、由于军工板块客户订单节奏的调整,上半年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故导致利润有所下降。不确定711.0万2022-07-15
    2022-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039元至0.067元。-0.067~-0.039-36.59%104.88%2022年半年度,公司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营业收入稳中有升,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多,主要原因为:1、2022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总体呈现多发态势,4月初上海全市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公司复工阶段运输及人工成本均有所上升。同时,原材料采购时点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于高位,目前原材料采购价格环比已呈下降趋势。2、公司部分子公司处于前期基础建设投入或技术开发投入阶段,尚未产生规模效益。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83.04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较去年同期减少。4、由于军工板块客户订单节奏的调整,上半年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故导致利润有所下降。首亏0.112022-07-15
    2022-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54.31万元至1,748.07万元。-1748万~-1054万-184.69%-151.08%41.3%104.28%2022年半年度,公司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营业收入稳中有升,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多,主要原因为:1、2022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总体呈现多发态势,4月初上海全市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公司复工阶段运输及人工成本均有所上升。同时,原材料采购时点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于高位,目前原材料采购价格环比已呈下降趋势。2、公司部分子公司处于前期基础建设投入或技术开发投入阶段,尚未产生规模效益。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83.04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较去年同期减少。4、由于军工板块客户订单节奏的调整,上半年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故导致利润有所下降。首亏2064万2022-07-15
    202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1.27万元至1,665.03万元。-1665万~-971.3万-160%-135%39.84%106.57%2022年半年度,公司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营业收入稳中有升,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多,主要原因为:1、2022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总体呈现多发态势,4月初上海全市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公司复工阶段运输及人工成本均有所上升。同时,原材料采购时点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于高位,目前原材料采购价格环比已呈下降趋势。2、公司部分子公司处于前期基础建设投入或技术开发投入阶段,尚未产生规模效益。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83.04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较去年同期减少。4、由于军工板块客户订单节奏的调整,上半年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故导致利润有所下降。首亏2775万2022-07-15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9.82万元至423.79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8.02%至99.63%。79.82万~423.8万-99.63%-98.02%126.4%139.16%报告期内,受国内外化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主要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致使产品销售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了公司净利润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科技板块整体生产、经营情况良好,电磁兼容与电源模块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726.02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预减2.15亿2022-01-29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05.84万元至2,149.81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0%至91.6%。1806万~2150万-91.6%-90%162%175.49%报告期内,受国内外化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主要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致使产品销售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了公司净利润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科技板块整体生产、经营情况良好,电磁兼容与电源模块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726.02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预减2.15亿2022-01-29
    2021-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72元至0.086元。0.072~0.086-162.38%176.24%报告期内,受国内外化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主要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致使产品销售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了公司净利润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科技板块整体生产、经营情况良好,电磁兼容与电源模块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726.02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预减0.852022-01-29
    2021-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1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726.02万元。1726万3988.06%-报告期内,受国内外化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主要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致使产品销售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了公司净利润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科技板块整体生产、经营情况良好,电磁兼容与电源模块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726.02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不确定42.22万2022-01-29
    2021-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007元至0.01元。0.007~0.01--930%-900%2021年1-9月,受国内外化工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主要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致使产品销售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了公司净利润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科技板块整体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在手订单饱满,电磁兼容与电源模块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856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预减0.742021-10-15
    2021-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5.27万元至259.38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8.6%至99%。185.3万~259.4万-99%-98.6%-948.05%-918.05%2021年1-9月,受国内外化工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主要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致使产品销售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了公司净利润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科技板块整体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在手订单饱满,电磁兼容与电源模块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856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预减1.85亿2021-10-15
    2021-09-30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1年1-9月非经常性损益约:856万元。856万259.31%-2021年1-9月,受国内外化工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主要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致使产品销售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了公司净利润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科技板块整体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在手订单饱满,电磁兼容与电源模块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856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不确定-537.3万2021-10-15
    2021-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99元至0.138元。0.099~0.138--117.5%-85%报告期内,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业务收入规模较为稳定,但主要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致使产品销售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了公司净利润下降,影响了板块的利润贡献。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科技板块围绕年度任务目标,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市场牵引作用,电磁兼容与电源模块业务保持增长态势,促进该板块在报告期内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预减0.392021-07-15
    202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484.96万元至3,478.94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5%至75%。2485万~3479万-75%-65%-117.78%-84.89%报告期内,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业务收入规模较为稳定,但主要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致使产品销售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了公司净利润下降,影响了板块的利润贡献。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科技板块围绕年度任务目标,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市场牵引作用,电磁兼容与电源模块业务保持增长态势,促进该板块在报告期内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预减9940万2021-07-15
    2021-06-30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1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700万元。700万4165.25%-报告期内,公司胶粘剂新材料板块业务收入规模较为稳定,但主要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致使产品销售毛利率有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了公司净利润下降,影响了板块的利润贡献。报告期内,公司军工科技板块围绕年度任务目标,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市场牵引作用,电磁兼容与电源模块业务保持增长态势,促进该板块在报告期内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不确定-17.22万2021-07-15
    2020-12-31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净利润盈利:23,793.5万元至30,091.7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0%至115%。2.3794亿~3.0092亿70%115%-34.07%40.33%公司按照年初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优化产能和产品布局;胶粘剂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环氧类胶粘剂等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本次业绩预告是公司财务部门初步估算结果,未经审计机构审计。公司2020年度的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预增1.40亿2020-10-27
    2020-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94元至1.19元,同比上年增长:67.86%至112.5%。0.94~1.1967.86%112.5%-39.88%33.43%公司按照年初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优化产能和产品布局;胶粘剂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环氧类胶粘剂等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本次业绩预告是公司财务部门初步估算结果,未经审计机构审计。公司2020年度的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预增0.562020-10-27
    2020-09-30净利润预计2020年1-9月净利润盈利:15,780万元-19,386万元,同比增长75.00%-115.00%。1.578亿~1.9386亿75%115%-20.03%27.76%胶粘剂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公司按照年初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优化产能和产品布局,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预增9017万2020-08-18
    2020-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625元-0.768元,同比增长72.18%-111.57%。0.625~0.76872.18%111.57%-24.76%21.82%胶粘剂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公司按照年初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优化产能和产品布局,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预增0.362020-08-18
    2020-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799.9万元至10,559.8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0%至80%。8800万~1.056亿50%80%198.51%278.22%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的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优化产能布局和产品布局,营业收入稳定增长。预增5867万2020-07-03
    2020-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349元至0.418元。0.349~0.418-201.15%280.46%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的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优化产能布局和产品布局,营业收入稳定增长。预增0.202020-07-03
    2019-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066.42万元-14,479.7万元,同比上年上升:50%-80%。1.2066亿~1.448亿50%80%-3.2%73.41%1、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业务结构,积极开拓市场,加大销售力度。风电行业的发展,促使公司风电叶片环氧结构胶业务量随之提升。同时,公司军工电子业务稳步发展。2、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部分胶粘剂产品的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使产品毛利率有所上升。3、公司转让参股公司股权获得投资收益约为755.68万元。预增8044万2019-10-26
    2019-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480.25万元-2,678.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170%。2480万~2679万150%170%22.94%32.77%2019年1-3月,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较上年同期新增控股子公司成都必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数据。同时,公司内部加强成本管控,加大销售及回款力度,使新材料和军工业务均有所增长。预增992.1万2019-04-12
    201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223.42万元-9,412.33万元,同比增长65%-115%。7223万~9412万65%115%-42.23%63.44%(1)公司坚持“军工+新材料”的战略定位,加大新能源、食品软包装、高铁及军工领域的销售力度;(2)公司风电胶粘剂业务量增加,市场占用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3)公司2018年4月完成对必控科技股权收购后,公司增加了电磁兼容业务的经营业绩。预增4378万2018-10-26
    2018-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389.23万元-6,859.02万元,同比增长10%-40%。5389万~6859万10%40%-51.61%-2.01%公司坚持“军工+新材料”的战略定位,加大新能源、食品包装及军工领域的销售力度,积极拓展新市场、新客户,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0%~40%。略增4899万2018-08-21
    2018-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6.4万元-4,569.61万元,同比上年变动:-20%至20%。3046万~4570万-20%20%107.07%260.6%1、2017年下半年化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目前对公司主要产品成本仍有一定影响;2、新增合并控股子公司成都必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贡献部分利润。续盈3808万2018-04-28
    2018-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6.37万元-1,419.55万元,同比下降40%-60%。946.4万~1420万-60%-40%281.48%372.22%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本期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受到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的阶段性政策变化的影响,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2、公司产品原材料从2017年下半年起价格持续上涨,目前仍维持高位,导致报告期内净利润下降。预减2366万2018-03-28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213.88万元–4,792.2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49%。4214万~4792万-49%-42%-162.81%-109.81%受到国家政策导向引导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感受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业绩表现。略减8263万2018-01-20
    2017-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97.05万元-6,721.92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45%3697万~6722万-45%0%-107.69%102.06%受到国家政策导向引导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感受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业绩表现。略减6722万2017-08-22
    2017-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426.80万元-4,895.4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00%-30.00%3427万~4895万-30%0%-55.16%6.91%受到国家政策导向引导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感受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业绩表现。略减4895万2017-04-25
    2016-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878.09万元-11,254.4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30%7878万~1.1254亿-30%0%-36.7%148.15%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的阶段性政策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业绩表现。略减1.13亿2016-10-25
    2016-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618.71万元-10,148.68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25%至15%6619万~1.0149亿-25%15%-11.83%168.77%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的疲软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业绩表现。续盈8825万2016-08-23
    2016-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725.54万元-7,088.32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20%至20%4726万~7088万-20%20%-39.31%41.03%宏观经济形势的疲软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业绩表现。续盈5907万2016-04-26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87.16万元至12,933.04万元,同比上年变动幅度在40.00%到85.00%范围内9787万~1.2933亿40%85%-67.02%40.78%主营业务延续上半年的良好发展趋势,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明显增长。预增6991万2015-10-2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