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3-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3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500万元。 | -500万 | 50.03% | -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磷酸铁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报告期内电池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持续下降,且部分客户购买意愿降低,导致销售收入减少;2、报告期内由于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内蒙古保力新多条产线正在实施柔性化改造以及订单不足等原因,导致产能利用率低,固定成本无法得到有效分担,生产成本和停工成本上升;3、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等,对应收款项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500万元。 | 不确定 | -1001万 | 2024-01-30 |
2023-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9,200万元至10,800万元。 | 9200万~1.08亿 | - | -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磷酸铁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报告期内电池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持续下降,且部分客户购买意愿降低,导致销售收入减少;2、报告期内由于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内蒙古保力新多条产线正在实施柔性化改造以及订单不足等原因,导致产能利用率低,固定成本无法得到有效分担,生产成本和停工成本上升;3、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等,对应收款项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500万元。 | 略减 | 1.69亿 | 2024-04-25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4,300万元至19,200万元。 | -1.92亿~-1.43亿 | -8.76%~19% | -733.46%~-394.17%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磷酸铁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报告期内电池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持续下降,且部分客户购买意愿降低,导致销售收入减少;2、报告期内由于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内蒙古保力新多条产线正在实施柔性化改造以及订单不足等原因,导致产能利用率低,固定成本无法得到有效分担,生产成本和停工成本上升;3、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等,对应收款项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500万元。 | 续亏 | -1.77亿 | 2024-01-30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800万元至19,700万元。 | -1.97亿~-1.48亿 | -5.61%~20.66% | -731.7%~-395.09%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磷酸铁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报告期内电池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持续下降,且部分客户购买意愿降低,导致销售收入减少;2、报告期内由于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内蒙古保力新多条产线正在实施柔性化改造以及订单不足等原因,导致产能利用率低,固定成本无法得到有效分担,生产成本和停工成本上升;3、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等,对应收款项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500万元。 | 续亏 | -1.87亿 | 2024-01-30 |
2023-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13,300万元至14,600万元。 | 1.33亿~1.46亿 | -30.5%~-23.71% | -46.28%~-10.48%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磷酸铁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报告期内电池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持续下降,且部分客户购买意愿降低,导致销售收入减少;2、报告期内由于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内蒙古保力新多条产线正在实施柔性化改造以及订单不足等原因,导致产能利用率低,固定成本无法得到有效分担,生产成本和停工成本上升;3、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等,对应收款项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500万元。 | 略减 | 1.91亿 | 2024-01-30 |
2022-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16,900万元至20,800万元。 | 1.69亿~2.08亿 | - | -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且亏损增加,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产品品类逐步丰富,增加了新的客户,报告期内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提高了公司收入规模的同时综合毛利率有所改善;2、受疫情因素影响,2023年公司无锡和东莞工厂都间歇性中断生产,影响订单的完成,公司内蒙电芯工厂停工数月,形成停工损失近千万元;3、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等,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信用减值损失增长明显。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040万元。 | 略增 | 1.57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17,400万元至21,300万元。 | 1.74亿~2.13亿 | 6.42%~30.27% | -78.72%~-13.27%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且亏损增加,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产品品类逐步丰富,增加了新的客户,报告期内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提高了公司收入规模的同时综合毛利率有所改善;2、受疫情因素影响,2023年公司无锡和东莞工厂都间歇性中断生产,影响订单的完成,公司内蒙电芯工厂停工数月,形成停工损失近千万元;3、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等,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信用减值损失增长明显。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040万元。 | 略增 | 1.64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040万元。 | -1040万 | -3275.82% | -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且亏损增加,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产品品类逐步丰富,增加了新的客户,报告期内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提高了公司收入规模的同时综合毛利率有所改善;2、受疫情因素影响,2023年公司无锡和东莞工厂都间歇性中断生产,影响订单的完成,公司内蒙电芯工厂停工数月,形成停工损失近千万元;3、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等,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信用减值损失增长明显。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040万元。 | 不确定 | 32.75万 | 2023-01-30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000万元至19,600万元。 | -1.96亿~-1.4亿 | -47.01%~-5.01% | -111.25%~6.44%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且亏损增加,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产品品类逐步丰富,增加了新的客户,报告期内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提高了公司收入规模的同时综合毛利率有所改善;2、受疫情因素影响,2023年公司无锡和东莞工厂都间歇性中断生产,影响订单的完成,公司内蒙电芯工厂停工数月,形成停工损失近千万元;3、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等,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信用减值损失增长明显。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040万元。 | 增亏 | -1.33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2,960万元至18,560万元。 | -1.856亿~-1.296亿 | -38.87%~3.03% | -88%~29.28%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且亏损增加,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产品品类逐步丰富,增加了新的客户,报告期内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提高了公司收入规模的同时综合毛利率有所改善;2、受疫情因素影响,2023年公司无锡和东莞工厂都间歇性中断生产,影响订单的完成,公司内蒙电芯工厂停工数月,形成停工损失近千万元;3、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是否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等,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信用减值损失增长明显。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040万元。 | 续亏 | -1.34亿 | 2023-01-30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996万元至15,796万元。 | -1.5796亿~-1.0996亿 | 23.57%~46.8% | -206.04%~-16.95%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但是亏损额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鉴于锂电池上游核心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但电池价格向下游客户传导明显滞后,导致下游销售价格涨幅显著低于原材料价格涨幅。公司部分生产产线落后及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导致公司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公司主动放慢了生产和销售节奏,将现有资源集中向优质客户倾斜,总体销售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固定成本较高。2、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成本高企,订单规模承接不具有经济性及公司主动放慢销售节奏等因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较小。公司营业收入约14,000.00万元–16,700.00万元,其中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约670万元,主要为材料、废液及废品等销售收入,扣除后营业收入(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3,330.00万元–16,030.00万元,全部来自于锂离子电池(组)收入。3、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破产重整费用支出减少;4、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和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分别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预期信用损失相对减少。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万元。 | 减亏 | -2.07亿 | 2022-01-25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00万元至15,800万元。 | -1.58亿~-1.1亿 | 7.49%~35.6% | -206.5%~-16.97%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但是亏损额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鉴于锂电池上游核心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但电池价格向下游客户传导明显滞后,导致下游销售价格涨幅显著低于原材料价格涨幅。公司部分生产产线落后及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导致公司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公司主动放慢了生产和销售节奏,将现有资源集中向优质客户倾斜,总体销售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固定成本较高。2、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成本高企,订单规模承接不具有经济性及公司主动放慢销售节奏等因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较小。公司营业收入约14,000.00万元–16,700.00万元,其中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约670万元,主要为材料、废液及废品等销售收入,扣除后营业收入(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3,330.00万元–16,030.00万元,全部来自于锂离子电池(组)收入。3、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破产重整费用支出减少;4、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和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分别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预期信用损失相对减少。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万元。 | 减亏 | -1.71亿 | 2022-01-25 |
2021-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13,330万元至16,030万元。 | 1.333亿~1.603亿 | - | -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但是亏损额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鉴于锂电池上游核心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但电池价格向下游客户传导明显滞后,导致下游销售价格涨幅显著低于原材料价格涨幅。公司部分生产产线落后及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导致公司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公司主动放慢了生产和销售节奏,将现有资源集中向优质客户倾斜,总体销售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固定成本较高。2、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成本高企,订单规模承接不具有经济性及公司主动放慢销售节奏等因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较小。公司营业收入约14,000.00万元–16,700.00万元,其中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约670万元,主要为材料、废液及废品等销售收入,扣除后营业收入(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3,330.00万元–16,030.00万元,全部来自于锂离子电池(组)收入。3、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破产重整费用支出减少;4、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和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分别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预期信用损失相对减少。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万元。 | 续盈 | 1.34亿 | 2022-01-25 |
2021-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4万元。 | -4万 | -100.11% | -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但是亏损额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鉴于锂电池上游核心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但电池价格向下游客户传导明显滞后,导致下游销售价格涨幅显著低于原材料价格涨幅。公司部分生产产线落后及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导致公司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公司主动放慢了生产和销售节奏,将现有资源集中向优质客户倾斜,总体销售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固定成本较高。2、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成本高企,订单规模承接不具有经济性及公司主动放慢销售节奏等因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较小。公司营业收入约14,000.00万元–16,700.00万元,其中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约670万元,主要为材料、废液及废品等销售收入,扣除后营业收入(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3,330.00万元–16,030.00万元,全部来自于锂离子电池(组)收入。3、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破产重整费用支出减少;4、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和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分别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预期信用损失相对减少。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万元。 | 不确定 | 3589万 | 2022-01-25 |
2021-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营业收入:14,000万元至16,700万元。 | 1.4亿~1.67亿 | -0.36%~18.86% | -71.8%~-8.46%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但是亏损额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鉴于锂电池上游核心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但电池价格向下游客户传导明显滞后,导致下游销售价格涨幅显著低于原材料价格涨幅。公司部分生产产线落后及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导致公司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公司主动放慢了生产和销售节奏,将现有资源集中向优质客户倾斜,总体销售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固定成本较高。2、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成本高企,订单规模承接不具有经济性及公司主动放慢销售节奏等因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较小。公司营业收入约14,000.00万元–16,700.00万元,其中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约670万元,主要为材料、废液及废品等销售收入,扣除后营业收入(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3,330.00万元–16,030.00万元,全部来自于锂离子电池(组)收入。3、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破产重整费用支出减少;4、报告期内,按照会计政策并结合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和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测试,分别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预期信用损失相对减少。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万元。 | 续盈 | 1.41亿 | 2022-01-25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有亏损的风险。 | -4896万 | - | -52.32% | 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增长513.50%,但净利润下滑96.57%,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受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及公司破产重整工作影响,一季度相关子公司复工延迟,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本报告期虽然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但随着公司产能的逐步提升以及产品销售业务的稳步开展,公司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仍取得一定增长。但随着产销量逐渐上升,公司采购、销售、研发团队陆续搭建完成以及合并范围新增珈伟新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保力新(无锡)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北京保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保力新(东莞)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等,相较于上年同期,人员大幅增加,人工费用、折旧、租赁费用、研发投入等均有所增长。根据公司目前的订单情况,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收入规模将继续呈增长趋势,毛利有可提升的空间,但依然存在毛利无法覆盖费用的可能性,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累计净利润仍有亏损的风险。 | 续亏 | -4896万 | 2021-04-29 |
2020-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0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440万元。 | 440万 | -99.9% | - | (一)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后于2020年6月3日完成董事会改组,董事会推举高保清女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总拥有多年锂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经验与资源,对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高总接手公司管理后,励精图治谋发展:在报告期后面剩下的半年时间里,带领公司经营管理层迅速整合、优化公司有限的资源,构建生产、销售及研发团队,深入市场开展调研、业务开拓及行业资源整合工作。在生产制造方面狠抓产品品质,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销售方面积极开发市场资源,大力拓展销售规模。同时,公司根据重整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进行了名称变更,重塑市场形象:公司于2020年10月27日在南京召开了首次新品牌发布会,随后参加了10月28—30日同样在南京举办的中国江苏国际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的新形象、新品牌,展示了新产品,市场销售工作逐步全面展开。后续,在董事会领导下,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战略布局,包括新建三门峡2GWh锂电池项目、收购珈伟新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PACK厂及增资深圳瑞迪泰科电子有限公司布局低速智能出行领域等。但因新市场、新客户的开发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往业绩的支持,结合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公司2020年全年的经营业绩状况不佳;2、由于公司销售规模在2020年下半年才开始增长,时间短,在既定投资规模下产能有所剩余,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致使毛利率为负,产生的经营亏损对报告期利润影响较大;3、公司对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子公司如铜陵沃特玛、荆州沃特玛等公司的应收款项,依照目前判断,预计可收回性较小,依照公司会计政策计提预期信用损失;4、根据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进行了减值测试,按照预计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利润约1,500万元;5、2020年,公司破产重整完成后,为了更好的开拓业务,公司及子公司引入各类专业人员,加强技术、营销、生产团队建设,导致工资等各项费用支出相对有所增加;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40.00万元。(二)公司未来主营业务发展及趋势公司2020年上半年尚在实施重整计划,改组后的董事会新的经营方针下半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显现成效。预计公司2021年,在低速电动车、低速智能出行市场会获得较大发展,储能,换电市场会有显著突破。随着公司生产经营团队的充实,市场开发结果的落实,公司销售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对未来主营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 | 不确定 | 44.11亿 | 2021-01-29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7,440万元至21,240万元。 | -2.124亿~-1.744亿 | 94.84%~95.76% | -249.52%~-150.59% | (一)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后于2020年6月3日完成董事会改组,董事会推举高保清女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总拥有多年锂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经验与资源,对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高总接手公司管理后,励精图治谋发展:在报告期后面剩下的半年时间里,带领公司经营管理层迅速整合、优化公司有限的资源,构建生产、销售及研发团队,深入市场开展调研、业务开拓及行业资源整合工作。在生产制造方面狠抓产品品质,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销售方面积极开发市场资源,大力拓展销售规模。同时,公司根据重整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进行了名称变更,重塑市场形象:公司于2020年10月27日在南京召开了首次新品牌发布会,随后参加了10月28—30日同样在南京举办的中国江苏国际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的新形象、新品牌,展示了新产品,市场销售工作逐步全面展开。后续,在董事会领导下,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战略布局,包括新建三门峡2GWh锂电池项目、收购珈伟新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PACK厂及增资深圳瑞迪泰科电子有限公司布局低速智能出行领域等。但因新市场、新客户的开发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往业绩的支持,结合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公司2020年全年的经营业绩状况不佳;2、由于公司销售规模在2020年下半年才开始增长,时间短,在既定投资规模下产能有所剩余,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致使毛利率为负,产生的经营亏损对报告期利润影响较大;3、公司对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子公司如铜陵沃特玛、荆州沃特玛等公司的应收款项,依照目前判断,预计可收回性较小,依照公司会计政策计提预期信用损失;4、根据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进行了减值测试,按照预计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利润约1,500万元;5、2020年,公司破产重整完成后,为了更好的开拓业务,公司及子公司引入各类专业人员,加强技术、营销、生产团队建设,导致工资等各项费用支出相对有所增加;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40.00万元。(二)公司未来主营业务发展及趋势公司2020年上半年尚在实施重整计划,改组后的董事会新的经营方针下半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显现成效。预计公司2021年,在低速电动车、低速智能出行市场会获得较大发展,储能,换电市场会有显著突破。随着公司生产经营团队的充实,市场开发结果的落实,公司销售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对未来主营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 | 减亏 | -41.16亿 | 2021-01-29 |
2020-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11,388万元至15,288万元。 | 1.1388亿~1.5288亿 | - | - | (一)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后于2020年6月3日完成董事会改组,董事会推举高保清女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总拥有多年锂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经验与资源,对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高总接手公司管理后,励精图治谋发展:在报告期后面剩下的半年时间里,带领公司经营管理层迅速整合、优化公司有限的资源,构建生产、销售及研发团队,深入市场开展调研、业务开拓及行业资源整合工作。在生产制造方面狠抓产品品质,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销售方面积极开发市场资源,大力拓展销售规模。同时,公司根据重整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进行了名称变更,重塑市场形象:公司于2020年10月27日在南京召开了首次新品牌发布会,随后参加了10月28—30日同样在南京举办的中国江苏国际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的新形象、新品牌,展示了新产品,市场销售工作逐步全面展开。后续,在董事会领导下,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战略布局,包括新建三门峡2GWh锂电池项目、收购珈伟新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PACK厂及增资深圳瑞迪泰科电子有限公司布局低速智能出行领域等。但因新市场、新客户的开发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往业绩的支持,结合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公司2020年全年的经营业绩状况不佳;2、由于公司销售规模在2020年下半年才开始增长,时间短,在既定投资规模下产能有所剩余,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致使毛利率为负,产生的经营亏损对报告期利润影响较大;3、公司对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子公司如铜陵沃特玛、荆州沃特玛等公司的应收款项,依照目前判断,预计可收回性较小,依照公司会计政策计提预期信用损失;4、根据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进行了减值测试,按照预计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利润约1,500万元;5、2020年,公司破产重整完成后,为了更好的开拓业务,公司及子公司引入各类专业人员,加强技术、营销、生产团队建设,导致工资等各项费用支出相对有所增加;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40.00万元。(二)公司未来主营业务发展及趋势公司2020年上半年尚在实施重整计划,改组后的董事会新的经营方针下半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显现成效。预计公司2021年,在低速电动车、低速智能出行市场会获得较大发展,储能,换电市场会有显著突破。随着公司生产经营团队的充实,市场开发结果的落实,公司销售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对未来主营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 | 预减 | 3.68亿 | 2021-01-29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12,000万元至15,900万元。 | 1.2亿~1.59亿 | -77.93%~-70.76% | 434.22%~673.66% | (一)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后于2020年6月3日完成董事会改组,董事会推举高保清女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总拥有多年锂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经验与资源,对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高总接手公司管理后,励精图治谋发展:在报告期后面剩下的半年时间里,带领公司经营管理层迅速整合、优化公司有限的资源,构建生产、销售及研发团队,深入市场开展调研、业务开拓及行业资源整合工作。在生产制造方面狠抓产品品质,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销售方面积极开发市场资源,大力拓展销售规模。同时,公司根据重整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进行了名称变更,重塑市场形象:公司于2020年10月27日在南京召开了首次新品牌发布会,随后参加了10月28—30日同样在南京举办的中国江苏国际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的新形象、新品牌,展示了新产品,市场销售工作逐步全面展开。后续,在董事会领导下,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战略布局,包括新建三门峡2GWh锂电池项目、收购珈伟新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PACK厂及增资深圳瑞迪泰科电子有限公司布局低速智能出行领域等。但因新市场、新客户的开发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往业绩的支持,结合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公司2020年全年的经营业绩状况不佳;2、由于公司销售规模在2020年下半年才开始增长,时间短,在既定投资规模下产能有所剩余,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致使毛利率为负,产生的经营亏损对报告期利润影响较大;3、公司对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子公司如铜陵沃特玛、荆州沃特玛等公司的应收款项,依照目前判断,预计可收回性较小,依照公司会计政策计提预期信用损失;4、根据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进行了减值测试,按照预计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利润约1,500万元;5、2020年,公司破产重整完成后,为了更好的开拓业务,公司及子公司引入各类专业人员,加强技术、营销、生产团队建设,导致工资等各项费用支出相对有所增加;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40.00万元。(二)公司未来主营业务发展及趋势公司2020年上半年尚在实施重整计划,改组后的董事会新的经营方针下半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显现成效。预计公司2021年,在低速电动车、低速智能出行市场会获得较大发展,储能,换电市场会有显著突破。随着公司生产经营团队的充实,市场开发结果的落实,公司销售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对未来主营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 | 预减 | 5.44亿 | 2021-01-29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000万元至20,800万元。 | -2.08亿~-1.7亿 | -170.57%~-157.68% | -213.65%~-114.82% | (一)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后于2020年6月3日完成董事会改组,董事会推举高保清女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总拥有多年锂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经验与资源,对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高总接手公司管理后,励精图治谋发展:在报告期后面剩下的半年时间里,带领公司经营管理层迅速整合、优化公司有限的资源,构建生产、销售及研发团队,深入市场开展调研、业务开拓及行业资源整合工作。在生产制造方面狠抓产品品质,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销售方面积极开发市场资源,大力拓展销售规模。同时,公司根据重整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进行了名称变更,重塑市场形象:公司于2020年10月27日在南京召开了首次新品牌发布会,随后参加了10月28—30日同样在南京举办的中国江苏国际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的新形象、新品牌,展示了新产品,市场销售工作逐步全面展开。后续,在董事会领导下,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战略布局,包括新建三门峡2GWh锂电池项目、收购珈伟新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PACK厂及增资深圳瑞迪泰科电子有限公司布局低速智能出行领域等。但因新市场、新客户的开发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往业绩的支持,结合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公司2020年全年的经营业绩状况不佳;2、由于公司销售规模在2020年下半年才开始增长,时间短,在既定投资规模下产能有所剩余,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致使毛利率为负,产生的经营亏损对报告期利润影响较大;3、公司对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子公司如铜陵沃特玛、荆州沃特玛等公司的应收款项,依照目前判断,预计可收回性较小,依照公司会计政策计提预期信用损失;4、根据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进行了减值测试,按照预计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利润约1,500万元;5、2020年,公司破产重整完成后,为了更好的开拓业务,公司及子公司引入各类专业人员,加强技术、营销、生产团队建设,导致工资等各项费用支出相对有所增加;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40.00万元。(二)公司未来主营业务发展及趋势公司2020年上半年尚在实施重整计划,改组后的董事会新的经营方针下半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显现成效。预计公司2021年,在低速电动车、低速智能出行市场会获得较大发展,储能,换电市场会有显著突破。随着公司生产经营团队的充实,市场开发结果的落实,公司销售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对未来主营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 | 首亏 | 2.95亿 | 2021-01-29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039元至0.047元。 | -0.047~-0.039 | - | -201.11%~-112.22% | (一)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后于2020年6月3日完成董事会改组,董事会推举高保清女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总拥有多年锂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经验与资源,对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高总接手公司管理后,励精图治谋发展:在报告期后面剩下的半年时间里,带领公司经营管理层迅速整合、优化公司有限的资源,构建生产、销售及研发团队,深入市场开展调研、业务开拓及行业资源整合工作。在生产制造方面狠抓产品品质,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销售方面积极开发市场资源,大力拓展销售规模。同时,公司根据重整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进行了名称变更,重塑市场形象:公司于2020年10月27日在南京召开了首次新品牌发布会,随后参加了10月28—30日同样在南京举办的中国江苏国际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的新形象、新品牌,展示了新产品,市场销售工作逐步全面展开。后续,在董事会领导下,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战略布局,包括新建三门峡2GWh锂电池项目、收购珈伟新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PACK厂及增资深圳瑞迪泰科电子有限公司布局低速智能出行领域等。但因新市场、新客户的开发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往业绩的支持,结合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公司2020年全年的经营业绩状况不佳;2、由于公司销售规模在2020年下半年才开始增长,时间短,在既定投资规模下产能有所剩余,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致使毛利率为负,产生的经营亏损对报告期利润影响较大;3、公司对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子公司如铜陵沃特玛、荆州沃特玛等公司的应收款项,依照目前判断,预计可收回性较小,依照公司会计政策计提预期信用损失;4、根据产品销售情况,对存货进行了减值测试,按照预计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减少利润约1,500万元;5、2020年,公司破产重整完成后,为了更好的开拓业务,公司及子公司引入各类专业人员,加强技术、营销、生产团队建设,导致工资等各项费用支出相对有所增加;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40.00万元。(二)公司未来主营业务发展及趋势公司2020年上半年尚在实施重整计划,改组后的董事会新的经营方针下半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显现成效。预计公司2021年,在低速电动车、低速智能出行市场会获得较大发展,储能,换电市场会有显著突破。随着公司生产经营团队的充实,市场开发结果的落实,公司销售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对未来主营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 | 首亏 | 0.07 | 2021-01-29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重大变动。 | -18.29亿 | - | -18999.9% | 公司报告期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重大变动主要系原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玛”)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由法院指定管理人接管,开展破产清算的相关工作,沃特玛及其子公司均已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同时,原全资子公司达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明科技”)已被司法拍卖,其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达明科技从事的消防工程及建筑智能化服务业务也不再纳入公司业务范畴。从而导致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大幅收缩,人员减少,相关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较上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下降。另外,由于公司现从事锂电池生产制造业务的相关子公司均系2019年新设立的公司,生产经营尚处在爬坡阶段,还未实现大规模销售;且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一季度相关子公司复工延迟,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公司恢复生产进展缓慢,不能按计划实现大规模销售,那么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公司仍然存在无法扭亏为盈的风险。 | 不确定 | -18.29亿 | 2020-05-01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0万元至1,250万元。 | -1250万~-750万 | 97.69%~98.61% | -100.43%~-100.26% | 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内,公司合并范围及业务规模发生较大变化,亏损幅度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如下:1、根据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的《陕西坚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目前公司及管理人已完成了已确认债权90%以上的清偿工作,原有付息债务消减,财务费用大幅减少;2、原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玛”)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由法院指定管理人接管,开展破产清算的相关工作,沃特玛及其子公司均已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同时,原全资子公司达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明科技”)已被司法拍卖,其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达明科技从事的消防工程及建筑智能化服务业务也不再纳入公司业务范畴。因此,由于沃特玛及达明科技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导致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大幅收缩,人员减少,相关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较上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下降;3、公司现从事锂电池生产制造业务的相关子公司均系2019年新设立的公司,生产经营尚处在爬坡阶段,还未实现大规模销售。且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一季度相关子公司复工延迟,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0.65万元。 | 减亏 | -5.40亿 | 2020-04-09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135万元至28,635万元。 | 2.8135亿~2.8635亿 | 107.17%~107.3% | 471.14%~471.78%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28,135.00万元至28,635.00万元。本期收入主要来自于沃特玛前三季度的电池和电动车销售收入和达明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收入,共计约4.3亿元。根据公司于2019年10月25日披露的《陕西坚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截至2019年9月30日,未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702.39万元。从三季末至年末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1)破产重整预期会产生债务重组收益约4.47亿元;(2)因沃特玛已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而转回超额亏损约33.83亿元;(3)预计执行《重整计划》变现资产损失、执行《重整计划》产生相应费用及2019年第4季度发生的相关费用等约15.04亿元。具体数据以2019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为准。2019年度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35.02亿元,主要来源于债务重组收益和沃特玛出表转回的超额亏损。 | 扭亏 | -39.25亿 | 2020-01-22 |
2019-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9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0.98元-1.33元,同比变动-10.93%至18.28%。 | -1.33~-0.98 | -10.93%~18.28% | -222.49%~-100.28% | 由于公司2019年1-6月已亏损18.3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10.85%,大量债务逾期未清偿,大量资产被查封冻结,累计已产生866宗(不含撤诉案件)诉讼案件,涉诉金额共计约97.10亿元,根据案件当前进展情况,暂时无法判断对报表金额的影响,生产经营基本停滞,当前战略投资者引进、债务解决方案等并无实质性进展,若公司恢复生产工作无法得以有效推进,经营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公司各项资产将面临继续计提大额减值准备的可能,亏损持续增大。 | 续亏 | -1.20 | 2019-08-29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86,561.91万元至287,061.91万元。 | -28.71亿~-28.66亿 | 1.38%~1.55% | 19.14%~19.53%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幅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本期亏损主要因:1、受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子公司沃特玛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量较小,同时公司及子公司抵债业务减少,导致本报告期收入大幅减少。2、本报告期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由于人员减少、业务量下降等,导致人工成本、产品质量保证金、运输费用等下降所致。3、基于对应收款项账龄的分析及对存货、固定资产、持有待售资产等的使用价值或可回收价值的判断,计提了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4、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3.37亿元。主要系根据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陕01执1535号执行拍卖达明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产生的损失,以及根据其他涉诉案件判决结果计提违约金等。 | 减亏 | -29.11亿 | 2019-10-14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1,600万元至172,100万元。 | -17.21亿~-17.16亿 | -3.06%~-2.76% | -118.56%~-117.64%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幅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本期亏损主要因:1、受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子公司沃特玛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量较小,同时公司及子公司抵债业务减少,导致本报告期收入大幅减少。2、本报告期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由于人员减少、业务量下降等,导致人工成本、产品质量保证金、运输费用等下降、上年同期进行短期融资的融资费用、咨询费等较高而本期此类业务减少等所致。3、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4、基于对应收款项账龄的分析及对存货、固定资产、持有待售资产等的使用价值或可回收价值的判断,计提了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5、上年同期部分公司计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鉴于上年末公司除子公司达明科技有限公司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外,其余公司均未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报告期延续上年末会计处理,不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与上年同期相比,递延所得税费用减少。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11万元。 | 增亏 | -16.70亿 | 2019-07-12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2,000.00万元–42,500.00万元 | -4.25亿~-4.2亿 | -33.16%~-31.59% | 58.09%~58.58%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幅度大幅增加,主要因:1、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受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子公司沃特玛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大幅减少,本报告期收入主要系车辆销售收入,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2、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期间费用下降主要由于人员减少导致工资下降、业务减少导致计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运输费用等下降、上年同期进行短期融资的融资费用、咨询费等较高而本期此类业务减少等所致。3、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4,700.00万元。 | 增亏 | -3.19亿 | 2019-04-09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00,000万元-545,000万元。 | -54.5亿~-50亿 | -47.93%~-35.72% | -104.63%~-68.36%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00,000.00万元至545,000.00万元。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受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子公司沃特玛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大幅减少,当期营业收入主要系为缓解债务压力,折价处置、变现存货等资产形成,毛利率大幅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大约39亿元,主要来自资产处置;(2)考虑对部分客户应收债权的年度回款情况及可回收水平,计提坏账准备大约22亿元;(3)根据存货和固定资产盘点情况及目前的预计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大约4亿元和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大约5亿元,无形资产减值大约2.3亿元;(4)由于公司银行等付息债务规模较大,当期计提利息费用大约4.8亿元;(5)对在并购达明科技有限公司时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大约1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收到了业绩承诺人李瑶以债权抵偿的业绩补偿款10.12亿元,由于相关业绩补偿款能否计入2018年的损益尚存在不确定性,本次业绩预告未将上述业绩补偿款计入本报告期。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05亿元,主要来自资产处置收益和政府补助。 | 增亏 | -36.84亿 | 2019-01-30 |
2018-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8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1.46元-1.55元,同比下降572.49%-601.62%。 | -1.55~-1.46 | -601.62%~-572.49% | -55.17%~-38.99% | 由于公司2018年1-6月已亏损16.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0.20%,大量债务逾期未清偿,大量资产被查封冻结,生产经营基本停滞,开工率仅为1.66%,当前战略投资者引进、债务解决方案等并无实质性进展,若公司恢复生产工作无法得以有效推进,经营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公司各项资产将面临继续计提大额减值准备的可能,亏损持续增大。 | 首亏 | 0.31 | 2018-08-27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94,400万元-294,900万元 | -29.49亿~-29.44亿 | -492.37%~-491.7% | 5.3%~5.67%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9.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94,400.00万元至294,900.00万元。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受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子公司沃特玛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大幅减少,当期营业收入主要系为缓解债务压力,折价处置、变现存货等资产形成,毛利率大幅下降;(2)考虑部分客户应收债权的可回收水平,补充计提坏账准备;(3)根据存货和固定资产目前的预计可变现净值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跌价准备;(4)由于公司付息债务较多,当期计提利息费用等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07亿元。 | 首亏 | 7.52亿 | 2018-10-12 |
2018-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18年1-6月营业收入约32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47.25%。 | 32亿 | -47.25% | 86.58%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3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大约4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54,300.00万元至154,800.00万元。主要原因是:(1)公司受债务危机影响,子公司沃特玛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大幅减少,当期营业收入主要系为缓解债务压力,折价处置、变现存货等资产形成,毛利率大幅下降;(2)考虑到部分客户应收债权的可回收水平,公司对部分客户的应收款项按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补充计提坏账准备;(3)根据存货和固定资产目前的预计可变现净值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跌价准备;(4)由于公司付息债务较多,当期计提利息费用等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大约为28,100.00万元。 | 略减 | 60.66亿 | 2018-07-13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4,300.00万元-154,800.00万元。 | -15.48亿~-15.43亿 | -377.2%~-376.31% | -285.01%~-283.45%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3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大约4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54,300.00万元至154,800.00万元。主要原因是:(1)公司受债务危机影响,子公司沃特玛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及服务业务大幅减少,当期营业收入主要系为缓解债务压力,折价处置、变现存货等资产形成,毛利率大幅下降;(2)考虑到部分客户应收债权的可回收水平,公司对部分客户的应收款项按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补充计提坏账准备;(3)根据存货和固定资产目前的预计可变现净值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跌价准备;(4)由于公司付息债务较多,当期计提利息费用等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大约为28,100.00万元。 | 首亏 | 5.58亿 | 2018-07-13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1,700.00万元–32,200.00万元 | -3.22亿~-3.17亿 | -226.97%~-225% | 92.74%~92.85%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幅度大幅增加,主要因:1、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由于订单减少而导致收入大幅下降,同时产品毛利率下降。2、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4,900.00万元。 | 首亏 | 2.54亿 | 2018-04-09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00.00万元–62,5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7.52%-46.90% | 5亿~6.25亿 | 17.52%~46.9% | -230.25%~-165.54% | 报告期内,公司以动力电池业务为核心,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维护业务,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资源,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降本增效来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598.25万元。 | 略增 | 4.25亿 | 2018-01-30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2,900万元-75,4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40%-802.32% | 7.29亿~7.54亿 | 772.4%~802.32% | -44.05%~-35.85%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86.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45.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72,900.00万元至75,400.00万元。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租售及服务业务增加所致。沃特玛2017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约84.23亿元,净利润约8.1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080.00万元。 | 预增 | 8356万 | 2017-10-12 |
2017-09-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17年1-9月营业收入约860,8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45.37% | 86.08亿 | 645.37% | -22.56%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86.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45.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72,900.00万元至75,400.00万元。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租售及服务业务增加所致。沃特玛2017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约84.23亿元,净利润约8.1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080.00万元。 | 预增 | 11.55亿 | 2017-10-12 |
2017-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17年1-6月营业收入约 625400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2703.08% | 62.54亿 | 2703.08% | 24.7%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62.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70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54,700.00万元至55,200.00万元。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完成收购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玛"),沃特玛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沃特玛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租售及服务业务,收入和利润规模大且大幅增加所致。沃特玛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0亿元,净利润约6.1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200.00万元。 | 预增 | 2.23亿 | 2017-07-13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4,700.00万元至55,200.00万元 | 5.47亿~5.52亿 | 42877.82%~43268.84% | 15.7%~17.67%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62.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70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54,700.00万元至55,200.00万元。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完成收购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玛"),沃特玛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沃特玛锂离子电池(组)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租售及服务业务,收入和利润规模大且大幅增加所致。沃特玛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0亿元,净利润约6.1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200.00万元。 | 扭亏 | -127.9万 | 2017-07-13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4,800万元-25,300万元 | 2.48亿~2.53亿 | 164421.25%~167734.17% | -27.3%~-25.83% | 报告期内,公司扭亏为盈且盈利能力大幅增加,主要因公司报告期将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所致,报告期内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租售及运营等业务保持稳定态势,促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621.00万。 | 扭亏 | -15.09万 | 2017-03-07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9,000万元-4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2.72%-1,031% | 3.9亿~4亿 | 1002.72%~1031% | 257.02%~268.7% | 报告期内,公司因为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于2016年9月2日完成收购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玛”)100%股权,沃特玛2016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收入约77亿元,合并报表期间4个月(自2016年9-12月),对公司2016年业绩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沃特玛2016年全年收入约77亿元,净利润约8.5-9.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5亿元。沃特玛研发生产的动力电池具有业界领先的低温使用技术、快充技术,积极跟踪国家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布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的新技术,2016年主要客户包括: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重汽、厦门金旅、长安跨越、大运汽车等。未来,沃特玛将加强动力电池(包括磷酸铁锂与三元)的技术研发,积极开拓市场,确保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布局新能源汽车运营业务,沃特玛于2014年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民富沃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纯电动公交车运营、充电维保服务。目前累计运营车辆近4,000台,已布局全国20多个城市的充电场站及移动补电车,对未来业绩将产生积极正面影响。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5,722万元。 | 预增 | 3537万 | 2017-01-18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400万元-8,8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3.69%—438.15% | 8400万~8800万 | 413.69%~438.15% | 7661.68%~8016.36%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合并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玛”),本报告期内并入沃特玛9月份营业收入约7.7亿元,净利润约8,100万元,沃特玛2016年1—9月份累计营业收入约46亿元,累计净利润约5.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900万元 | 预增 | 1635万 | 2016-10-14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万元-300万元 | -300万~-100万 | -133.01%~-111% | -1787.76%~-462.59%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大约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0万元至300万元。主要原因是由于综合毛利率下降大约9%,导致毛利减少。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大约90%。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大约为1,150万元。 | 首亏 | 908.8万 | 2016-07-13 |
2016-06-30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6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8% | 2.1751亿 | 18% | -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大约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0万元至300万元。主要原因是由于综合毛利率下降大约9%,导致毛利减少。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大约90%。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大约为1,150万元。 | 略增 | 1.84亿 | 2016-07-13 |
2016-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0万元–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3.21%-116.60%。 | -200万~-100万 | -133.21%~-116.6% | -110.52%~-105.26% | 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经营稳定,继续加大市场、产品开拓力度,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880万元。 | 首亏 | 602.2万 | 2016-03-12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967万元–4,2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3.85%-393.78%。 | 3967万~4223万 | 363.85%~393.78% | 221.01%~256.26%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保持平稳发展,经营业绩稳中有升,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大,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将达明科技有限公司纳入报表合并范围所致。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2,087万元。 | 预增 | 855.2万 | 2016-01-29 |
2015-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00.00万元—2,000.00万元 | 1600万~2000万 | 509.86%~612.33% | 125.42%~255.88%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6%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1,600万元至2,000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公司将达明科技有限公司纳入报表合并范围,以及处置西安新思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绿荫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所致。处置西安新思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绿荫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导致公司净利润增加约834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150万元。 | 扭亏 | -390.4万 | 2015-10-13 |
201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0.00 万元—1,000.00 万元 | 800万~1000万 | 493.43%~591.79% | -67.16%~-33.95%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6%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800 万元至1,000 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公司将达明科技有限公司纳入报表合并范围,以及处置西安新思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绿荫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导致。处置西安新思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绿荫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导致公司净利润增加约834 万元。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1,094 万元。 | 扭亏 | -203.3万 | 2015-07-13 |
201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 600.00 万元—700.00 万元 | 600万~700万 | 456.9%~516.38% | -51.83%~-43.8%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15%左右,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 600 万元至 700 万元。 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公司将达明科技有限公司纳入报表合并范围,以及处置西安新思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绿荫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导致。 处置西安新思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绿荫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导致公司净利润分别增加约 748 万元、 69 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 856 万元。 | 扭亏 | -168.1万 | 2015-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