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00万元至1,500万元。 | 1100万~1500万 | 233.32%~281.8% | 116.15%~122.02% |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市场开拓,聚焦优质客户,天线业务、线束业务、散热组件业务、新能源结构件业务及智能模组业务发展向好,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同比较大增长,公司整体经营质量逐步好转。 | 扭亏 | -825.1万 | 2025-04-15 |
2025-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00万元至1,200万元。 | 800万~1200万 | 194.53%~241.79% | 112.45%~118.68% |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市场开拓,聚焦优质客户,天线业务、线束业务、散热组件业务、新能源结构件业务及智能模组业务发展向好,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同比较大增长,公司整体经营质量逐步好转。 | 扭亏 | -846.3万 | 2025-04-15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5,000万元至6,300万元。 | -6300万~-5000万 | 65.41%~72.55% | -2993.98%~-2364.63% | 1、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其中指纹模组业务、散热组件业务及新能源业务实现大幅减亏,公司经营业绩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公司相关产品拓展取得较好进展,如日本客户的游戏机SoC散热模组已通知量产开模,国内头部客户的4D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已启动量产,国内新势力汽车头部客户的天线平台化项目取得较大份额,汇流排产品已通过某汽车大客户认证,汽车及工业传感器模组封装业务正在快速上量,前述事项将推动公司发展积极向好。2、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闲置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业绩未达预期的控股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对参股公司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前述事项对本期业绩造成负面影响。3、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000万元,主要是参股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及确认业绩补偿收益。 | 减亏 | -1.82亿 | 2025-01-23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至7,300万元。 | -7300万~-6000万 | 62.48%~69.16% | -14169.3%~-11783% | 1、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其中指纹模组业务、散热组件业务及新能源业务实现大幅减亏,公司经营业绩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公司相关产品拓展取得较好进展,如日本客户的游戏机SoC散热模组已通知量产开模,国内头部客户的4D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已启动量产,国内新势力汽车头部客户的天线平台化项目取得较大份额,汇流排产品已通过某汽车大客户认证,汽车及工业传感器模组封装业务正在快速上量,前述事项将推动公司发展积极向好。2、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闲置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业绩未达预期的控股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对参股公司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前述事项对本期业绩造成负面影响。3、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000万元,主要是参股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及确认业绩补偿收益。 | 减亏 | -1.95亿 | 2025-01-23 |
202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0万元至460万元。 | 360万~460万 | 102.31%~102.95% | -95.61%~-86.8%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主要是公司各业务逐渐向好,且资产减值较去年同期减少。 | 扭亏 | -1.56亿 | 2024-10-15 |
2024-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0万元至150万元。 | 50万~150万 | 100.31%~100.92% | -121.64%~-112.9%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主要是公司各业务逐渐向好,且资产减值较去年同期减少。 | 扭亏 | -1.62亿 | 2024-10-15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50万元至500万元。 | 350万~500万 | 102.68%~103.82% | 242.42%~260.6% |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其中天线业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指纹模组业务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以提升。 | 扭亏 | -1.31亿 | 2024-07-15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50万元至500万元。 | 350万~500万 | 102.68%~103.83% | 241.36%~259.08% |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其中天线业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指纹模组业务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以提升。 | 扭亏 | -1.30亿 | 2024-07-15 |
2024-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00万元至900万元。 | -900万~-500万 | 66.51%~81.39% | 76.82%~87.12% | 报告期内,公司强化内部管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市场开拓,天线业务较去年同期明显好转,指纹业务亏损缩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 | 减亏 | -2687万 | 2024-04-13 |
2024-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500万元至900万元。 | -900万~-500万 | 69.77%~83.21% | 54.74%~74.85% | 报告期内,公司强化内部管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市场开拓,天线业务较去年同期明显好转,指纹业务亏损缩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 | 减亏 | -2977万 | 2024-04-13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7,500万元至21,000万元。 | -2.1亿~-1.75亿 | -70.95%~-42.46% | -49.83%~60.03% | 受全球经济增速下行、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公司指纹模组业务、新能源部品业务、散热组件业务亏损。此外,公司基于谨慎原则计提了部分资产减值准备,进而导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下滑。尽管面临艰难的外部环境,公司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拓展大客户,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报告期内笔电天线业务稳中有增,汽车天线、低压线束等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散热组件业务获得了国内知名客户的更大份额。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深耕主业、强化管理,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不断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 增亏 | -1.23亿 | 2024-01-30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000万元至21,500万元。 | -2.15亿~-1.8亿 | -148.25%~-107.84% | -137.55%~2.73% | 受全球经济增速下行、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公司指纹模组业务、新能源部品业务、散热组件业务亏损。此外,公司基于谨慎原则计提了部分资产减值准备,进而导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下滑。尽管面临艰难的外部环境,公司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拓展大客户,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报告期内笔电天线业务稳中有增,汽车天线、低压线束等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散热组件业务获得了国内知名客户的更大份额。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深耕主业、强化管理,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不断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 增亏 | -8661万 | 2024-01-30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500万元至13,500万元。 | -1.35亿~-1.15亿 | -1621.37%~-1366.35% | -302.39%~-227.97% | 报告期内:1、指纹模组业务受消费电子市场环境影响,需求持续低迷、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公司基于谨慎原则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2、新能源业务已向国内知名客户批量出货,处于快速提量阶段,将逐步形成规模效应;3、公司深耕主业,持续降本增效、强化运营管理,天线业务环比一季度稳步提升。 | 增亏 | -784.3万 | 2023-07-14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1,500万元至13,500万元。 | -1.35亿~-1.15亿 | -1269.89%~-1066.94% | -253.42%~-186.25% | 报告期内:1、指纹模组业务受消费电子市场环境影响,需求持续低迷、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公司基于谨慎原则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2、新能源业务已向国内知名客户批量出货,处于快速提量阶段,将逐步形成规模效应;3、公司深耕主业,持续降本增效、强化运营管理,天线业务环比一季度稳步提升。 | 增亏 | -985.5万 | 2023-07-14 |
2023-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00万元至2,500万元。 | -2500万~-2000万 | -1015.38%~-832.31% | 60.93%~68.74% | 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消费电子市场消费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公司相关业务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 首亏 | 273.1万 | 2023-04-14 |
2023-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300万元至2,900万元。 | -2900万~-2300万 | -308.14%~-223.7% | 69.21%~75.58% | 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消费电子市场消费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公司相关业务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 增亏 | -710.5万 | 2023-04-14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00万元至9,300万元。 | -9300万~-8200万 | -294.27%~-271.29% | -376.35%~-301.9% | 随着公司年度审计工作的推进,部分业务活动的会计处理结果与前期预告时产生差异。经与年审会计师深入沟通,基于审慎性原则,对公司2022年度业绩进行修正,具体原因如下:1、年审会计师对公司各项重要资产重新进行了全面的清查,对各类资产的可变现净值等重新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基于审慎性原则,需补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信用减值准备;2、因资产负债表日后,公司的参股公司完成了增资扩股。基于审慎性原则,公司按照最新的情况对持有的该参股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 首亏 | 4787万 | 2023-04-12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2,000万元至13,000万元。 | -1.3亿~-1.2亿 | -502.85%~-471.86% | -438.82%~-385.65% | 随着公司年度审计工作的推进,部分业务活动的会计处理结果与前期预告时产生差异。经与年审会计师深入沟通,基于审慎性原则,对公司2022年度业绩进行修正,具体原因如下:1、年审会计师对公司各项重要资产重新进行了全面的清查,对各类资产的可变现净值等重新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基于审慎性原则,需补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信用减值准备;2、因资产负债表日后,公司的参股公司完成了增资扩股。基于审慎性原则,公司按照最新的情况对持有的该参股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 首亏 | 3227万 | 2023-04-12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00万元至1,200万元。 | -1200万~-1000万 | -144.12%~-136.76% | 31.11%~59.26% | 报告期内,受疫情、贸易等经济环境影响,手机客户需求下滑,客户部分项目进度延后,订单及交付情况不及预期,影响公司业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液冷板及CCS电芯连接系统产线处在根据客户要求快速建设产能阶段,盈利能力尚未充分体现。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射频天线与散热器件的投入,在VR/AR、5G基站、新能源汽车部件、新能源电池散热等领域实现技术、产品与客户的突破。一是加强了射频天线技术研发与扩展新业务:VR/AR天线获得国际头部客户批量订单,实现放量;5G基站天线实现海外大客户的突破,开始批量出货。二是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部件方面多个产品线的突破:多合一汽车天线取得了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大批量订单;毫米波4D雷达波导天线已获得客户认证,开始小批量阶段;汽车传感器SiP产品获得国际大客户认证。三是实现了新能源部品的突破: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散热产品已向客户批量供货;新能源动力电池端板侧板铜铝排等结构件获得国内知名客户批量订单;动力电池散热液冷板、CCS连接系统产线即将投产。上述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大客户突破和产线量产,预计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 首亏 | 2720万 | 2022-07-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0万元至900万元。 | -900万~-700万 | -130.7%~-123.88% | -529.54%~-456.31% | 报告期内,受疫情、贸易等经济环境影响,手机客户需求下滑,客户部分项目进度延后,订单及交付情况不及预期,影响公司业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液冷板及CCS电芯连接系统产线处在根据客户要求快速建设产能阶段,盈利能力尚未充分体现。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射频天线与散热器件的投入,在VR/AR、5G基站、新能源汽车部件、新能源电池散热等领域实现技术、产品与客户的突破。一是加强了射频天线技术研发与扩展新业务:VR/AR天线获得国际头部客户批量订单,实现放量;5G基站天线实现海外大客户的突破,开始批量出货。二是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部件方面多个产品线的突破:多合一汽车天线取得了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大批量订单;毫米波4D雷达波导天线已获得客户认证,开始小批量阶段;汽车传感器SiP产品获得国际大客户认证。三是实现了新能源部品的突破: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散热产品已向客户批量供货;新能源动力电池端板侧板铜铝排等结构件获得国内知名客户批量订单;动力电池散热液冷板、CCS连接系统产线即将投产。上述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大客户突破和产线量产,预计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 首亏 | 2931万 | 2022-07-15 |
2022-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万元至4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4.84%至73.63%。 | 300万~400万 | -73.63%~-64.84% | -63.92%~-51.9% | 受疫情、贸易等经济环境影响,部分客户项目进度延后,公司指纹模组业务、天线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影响经营利润;储能、新能源等散热业务处于产能快速提升阶段,盈利能力尚未充分体现。 | 预减 | 1138万 | 2022-03-26 |
2022-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00万元至9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72.56%至181.63%。 | -900万~-800万 | -181.63%~-172.56% | -257.71%~-217.97% | 受疫情、贸易等经济环境影响,部分客户项目进度延后,公司指纹模组业务、天线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影响经营利润;储能、新能源等散热业务处于产能快速提升阶段,盈利能力尚未充分体现。 | 首亏 | 1102万 | 2022-03-26 |
2021-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500万元。 | 1500万 | 13.7% | - | 1、报告期内,公司天线、散热业务收入保持持续增长,净利润保持稳步增长;指纹模组业务受客户端芯片短缺等影响,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强化管理,提升经营效率,实现业绩同比较大增长。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1,500万元,主要为参股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不确定 | 1319万 | 2022-01-26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5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8.57%至138.36%。 | 3500万~4000万 | 108.57%~138.36% | -97.18%~-31.25% | 1、报告期内,公司天线、散热业务收入保持持续增长,净利润保持稳步增长;指纹模组业务受客户端芯片短缺等影响,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强化管理,提升经营效率,实现业绩同比较大增长。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1,500万元,主要为参股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预增 | 1678万 | 2022-01-26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6.81%至83.5%。 | 5000万~5500万 | 66.81%~83.5% | 1.96%~50.77% | 1、报告期内,公司天线、散热业务收入保持持续增长,净利润保持稳步增长;指纹模组业务受客户端芯片短缺等影响,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强化管理,提升经营效率,实现业绩同比较大增长。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人民币1,500万元,主要为参股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预增 | 2997万 | 2022-01-26 |
2021-09-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9月非经常性损益约:500万元。 | 500万 | -22.17% | - | 报告期内,公司天线、散热业务持续增长,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保持稳步增长。受客户端芯片短缺的影响,指纹模组业务在第三季度销售额下降,使得公司业绩增长趋缓。 | 不确定 | 642.5万 | 2021-10-15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931.36万元至4,131.3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9.03%至25.08%。 | 3931万~4131万 | 19.03%~25.08% | -44.25%~-33.11% | 报告期内,公司天线、散热业务持续增长,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保持稳步增长。受客户端芯片短缺的影响,指纹模组业务在第三季度销售额下降,使得公司业绩增长趋缓。 | 略增 | 3303万 | 2021-10-15 |
2021-06-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200万元。 | 200万 | -48.08% | - | 1、报告期内,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天线、指纹模组、散热组件等主营产品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保持稳步增长。2、2021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在200万元左右。 | 不确定 | 385.2万 | 2021-07-13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900万元至3,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42%至32.88%。 | 2900万~3200万 | 20.42%~32.88% | 54.95%~81.32% | 1、报告期内,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天线、指纹模组、散热组件等主营产品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保持稳步增长。2、2021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在200万元左右。 | 略增 | 2408万 | 2021-07-13 |
2021-03-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3月非经常性损益约:50万元。 | 50万 | -57.63% | - | 报告期内,公司订单增加,天线、指纹模组、散热组件等公司主营产品销售持续增长,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公司业绩比去年同期实现较大增长。 | 不确定 | 118.0万 | 2021-03-20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00万元至1,3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5.99%至119.81%。 | 1100万~1300万 | 85.99%~119.81% | 459.99%~525.44% | 报告期内,公司订单增加,天线、指纹模组、散热组件等公司主营产品销售持续增长,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公司业绩比去年同期实现较大增长。 | 预增 | 591.4万 | 2021-03-20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9元至0.1元。 | 0.09~0.1 | - | -50%~0% | 1、2020年度,公司主要业务笔记本天线和5G基站天线及散热组件产品全年收入稳步增长。2、手机天线业务受新冠疫情及国内大客户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销售同比下降。3、受新冠疫情影响,材料、人工及其它运营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4、2020年美元持续贬值,公司汇兑损失较大,进一步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5、2020年度,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600万元,上年同期该数额为4,91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比上年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为:(1)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2)上年同期确认投资收益6,087万元。 | 预减 | 0.23 | 2021-01-29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00万元至4,1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5.86%至61.24%。 | 3600万~4100万 | -61.24%~-55.86% | -66.8%~-10.91% | 1、2020年度,公司主要业务笔记本天线和5G基站天线及散热组件产品全年收入稳步增长。2、手机天线业务受新冠疫情及国内大客户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销售同比下降。3、受新冠疫情影响,材料、人工及其它运营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4、2020年美元持续贬值,公司汇兑损失较大,进一步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5、2020年度,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600万元,上年同期该数额为4,91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比上年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为:(1)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2)上年同期确认投资收益6,087万元。 | 预减 | 9288万 | 2021-01-29 |
2020-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0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1,600万元。 | 1600万 | -67.41% | - | 1、2020年度,公司主要业务笔记本天线和5G基站天线及散热组件产品全年收入稳步增长。2、手机天线业务受新冠疫情及国内大客户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销售同比下降。3、受新冠疫情影响,材料、人工及其它运营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4、2020年美元持续贬值,公司汇兑损失较大,进一步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5、2020年度,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600万元,上年同期该数额为4,91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比上年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为:(1)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2)上年同期确认投资收益6,087万元。 | 不确定 | 4910万 | 2021-01-29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000万元至2,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2.9%至54.32%。 | 2000万~2500万 | -54.32%~-42.9% | -203.61%~-125.17% | 1、2020年度,公司主要业务笔记本天线和5G基站天线及散热组件产品全年收入稳步增长。2、手机天线业务受新冠疫情及国内大客户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销售同比下降。3、受新冠疫情影响,材料、人工及其它运营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4、2020年美元持续贬值,公司汇兑损失较大,进一步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5、2020年度,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600万元,上年同期该数额为4,91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比上年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为:(1)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2)上年同期确认投资收益6,087万元。 | 预减 | 4378万 | 2021-01-29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万元至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6.14%至72.59%。 | 500万~800万 | -72.59%~-56.14% | 153.14%~185.03% | 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产业链复工延迟,对公司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万至800万元左右,比上年同期下降56.14%至72.59%。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疫情,全面推动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 预减 | 1824万 | 2020-02-29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4.23%至60.25%。 | 9000万~1亿 | 44.23%~60.25% | -212.68%~-120.98% |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两个聚焦,一个强化”的发展战略。2019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转让苏州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获得投资收益。2019年,终端天线产品收入及盈利保持稳定增长;基站天线产品于第三季度末开始批量供货,盈利能力尚未充分体现;指纹模组业务因市场竞争加剧,业绩出现下滑。 | 预增 | 6240万 | 2020-01-22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至11,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0.55%至109.6%。 | 1亿~1.1亿 | 90.55%~109.6% | -88.22%~-74.55% | 1、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同时积极布局基站系统侧、车载侧的天线技术和产能,有利于公司在5G的时代抓住市场机会,迎来持续性的增长。2019年1-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转让苏州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获得投资收益。2、2019年7-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在5G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产能、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较大;部分5G产品项目开始批量供货,受产能爬坡、良率较低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尚未充分体现。 | 预增 | 5248万 | 2019-10-14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500万元-95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43.39%-172.02%。 | 8500万~9500万 | 143.39%~172.02% | 266.1%~320.93% | 1、转让苏州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获得投资收益;2、天线业务销售持续增长,经营利润增加。 | 预增 | 3492万 | 2019-07-01 |
2019-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650万元-1850万元,同比增长26.05%-41.33%。 | 1650万~1850万 | 26.05%~41.33% | 32.86%~48.96% | 公司业绩比上年同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线业务销售增长,指纹模组订单延后,总体盈利持续增长,预计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0-1850万元,同比增长26.05%-41.33%。 | 略增 | 1310万 | 2019-03-28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00万元-2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5.96%-28.85%。 | 1800万~2000万 | 15.96%~28.85% | 39.79%~55.32% | 公司业绩比上年同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线业务销售增长,指纹模组订单延后,总体盈利持续增长,预计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0-1850万元,同比增长26.05%-41.33%。 | 略增 | 1552万 | 2019-03-28 |
2018-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700万元-5,700万元,同比增长226.16%-295.56%。 | 4700万~5700万 | 226.16%~295.56% | -17.57%~71.92% | 公司业绩比上年同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二个聚焦,一个强化”的发展战略,终端天线业务在核心客户中的份额有所突破和提升,5G基站天线取得重要进展,从而使天线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盈利能力逐步增强。2018年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4,700万元-5,700万元,同比增长226.16%-295.56%。 | 预增 | 1441万 | 2019-01-29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7,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4%-21.15% | 6000万~7000万 | 3.84%~21.15% | -35.3%~26.47% | 公司业绩比上年同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二个聚焦,一个强化”的发展战略,终端天线业务在核心客户中的份额有所突破和提升,5G基站天线取得重要进展,从而使天线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盈利能力逐步增强。2018年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4,700万元-5,700万元,同比增长226.16%-295.56%。 | 略增 | 5778万 | 2019-01-29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150万元-6,008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80%-110% | 5150万~6008万 | 80%~110% | 2%~50.17% | 1、2018年1-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主营业务持续增长,经营业绩改善;公司合并报表较上年同期减少了机壳业务亏损。2018年1-9月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950万元-4,808万元,同比增长167%-225%。2、2018年7-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非经常性损益较去年同期减少。2018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313万元-1,935万元,同比增长4%-54%。 | 预增 | 2861万 | 2018-10-11 |
2018-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950万元-4,808万元,同比增长167%-225% | 3950万~4808万 | 167%~225% | -4.69%~58.77% | 1、2018年1-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主营业务持续增长,经营业绩改善;公司合并报表较上年同期减少了机壳业务亏损。2018年1-9月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950万元-4,808万元,同比增长167%-225%。2、2018年7-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非经常性损益较去年同期减少。2018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313万元-1,935万元,同比增长4%-54%。 | 预增 | 1481万 | 2018-10-11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3,400万元-3,600万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30.76%-356.09%。 | 3400万~3600万 | 330.76%~356.09% | 19.04%~31.92% | 本报告期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1、天线、芯片封装和指纹识别模组业务持续增长,经营业绩改善;2、公司合并报表较上年同期减少了机壳业务亏损。 | 预增 | 789.3万 | 2018-07-13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4万元-1,602.32万元,同比增长399.98%-429.15%。 | 1514万~1602万 | 399.98%~429.15% | -33.66%~-29.79% | 本报告期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1、天线及指纹识别模组业务持续增长,芯片封装业务改善明显;2、公司合并报表较上年同期减少了机壳业务亏损。 | 预增 | 302.8万 | 2018-03-16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万元-4,900万元,同上年下降27.04%-55.33%。 | 3000万~4900万 | -55.33%~-27.04% | -93.28%~-1.56% | 本期盈利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有利影响金额较大,本期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约3,500万。 | 预减 | 6716万 | 2018-01-29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00万元-2,8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49%-61.46% | 2600万~2800万 | -61.46%~-58.49% | 272.19%~313.3% | 本期盈利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有利影响金额较大,本期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约3,500万。 | 预减 | 6746万 | 2017-10-12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00万元-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0.29%-86.20% | 700万~1000万 | -86.2%~-80.29% | 31.17%~130.24% | 1、本期盈利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有利影响金额较大,具体如下:因上年同期转让惠州凯珑光电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股权获得投资收益约4,000万元,本期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约4,000万。2、所得税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约600万。2017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在500万元左右。 | 预减 | 5074万 | 2017-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