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3,000万元至6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4.38%至77.37%,同比上年降低174,200万元至181,200万元。 | 5.3亿~6亿 | -77.37%~-74.38% | 16.29%~77.21% | 1.2023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国际集装箱航运业供需发生较大变化,外贸租船市场持续下行,导致本报告期国际海运相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与之相关的经营效益大幅降低。2.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进行营销转型升级,深挖客户需求,加大项目客户开发,拓展新业务,同时公司也进一步加强对日常运营的统筹管理,有效地推进公司整体的降本增效。2023年,公司完成计费箱量262.53万TEU,同比上升了7.64%,但由于国内新增运力的投入以及市场货源不足的连锁效应导致国内集装箱物流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内贸集装箱平均运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2.10%。综合上述主要因素影响,公司2023年度业绩在上年同期业绩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24年,公司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持续推进提质增效、全员服务和数字化赋能工作,努力实现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预减 | 23.42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9,000万元至36,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0.39%至84.2%,同比上年降低147,600万元至154,600万元。 | 2.9亿~3.6亿 | -84.2%~-80.39% | 118.83%~335.92% | 1.2023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国际集装箱航运业供需发生较大变化,外贸租船市场持续下行,导致本报告期国际海运相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与之相关的经营效益大幅降低。2.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进行营销转型升级,深挖客户需求,加大项目客户开发,拓展新业务,同时公司也进一步加强对日常运营的统筹管理,有效地推进公司整体的降本增效。2023年,公司完成计费箱量262.53万TEU,同比上升了7.64%,但由于国内新增运力的投入以及市场货源不足的连锁效应导致国内集装箱物流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内贸集装箱平均运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2.10%。综合上述主要因素影响,公司2023年度业绩在上年同期业绩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24年,公司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持续推进提质增效、全员服务和数字化赋能工作,努力实现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预减 | 18.36亿 | 2024-01-31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000万元至3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4.09%至77.55%,同比上年降低85,800万元至89,800万元。 | 2.6亿~3亿 | -77.55%~-74.09% | 114.9%~163.35% | 1.2023年上半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国际集装箱航运业供需发生较大变化,外贸租船市场持续下行,导致本报告期国际海运相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与之相关的经营效益大幅降低。2.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进行营销转型升级,深挖客户需求,加大项目客户开发,拓展新业务,同时公司也进一步加强对日常运营的统筹管理,有效地推进公司整体的降本增效。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计费箱量123.38万TEU,同比上升了8.94%,但由于国内新增运力的投入以及市场货源不足的连锁效应导致国内集装箱物流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内贸集装箱平均运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7.52%。综合上述主要因素影响,公司2023年上半年度业绩在上年同期业绩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以“助推行业共进,协同多方共赢”为企业使命,坚持“以诚待客、以新致远、以融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建设成为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商”为公司愿景,全面落实董事会年初的决策部署。公司将持续在开源创收、降本增效、客户服务以及精细化管理上,不断寻求新突破,实现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预减 | 11.58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6,500万元至20,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1.68%至85.25%,同比上年降低91,400万元至95,400万元。 | 1.65亿~2.05亿 | -85.25%~-81.68% | 118.54%~195.76% | 1.2023年上半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国际集装箱航运业供需发生较大变化,外贸租船市场持续下行,导致本报告期国际海运相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与之相关的经营效益大幅降低。2.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进行营销转型升级,深挖客户需求,加大项目客户开发,拓展新业务,同时公司也进一步加强对日常运营的统筹管理,有效地推进公司整体的降本增效。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计费箱量123.38万TEU,同比上升了8.94%,但由于国内新增运力的投入以及市场货源不足的连锁效应导致国内集装箱物流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内贸集装箱平均运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7.52%。综合上述主要因素影响,公司2023年上半年度业绩在上年同期业绩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以“助推行业共进,协同多方共赢”为企业使命,坚持“以诚待客、以新致远、以融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建设成为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商”为公司愿景,全面落实董事会年初的决策部署。公司将持续在开源创收、降本增效、客户服务以及精细化管理上,不断寻求新突破,实现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预减 | 11.19亿 | 2023-07-15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9,000万元至121,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57.98%至408.4%,同比上年增长85,200万元至97,200万元。 | 10.9亿~12.1亿 | 357.98%~408.4% | 16.05%~39.84% | 1、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中,2022年上半年继续通过战略合作方式布局外贸市场,在联营外贸业务的资源投入较去年同期增加,外贸业务经营效益同比实现大幅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同内贸行业内主要企业的融舱合作,升级了内贸精品航线,共同打造覆盖面更广“点对点”精品航线服务产品,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内贸经营效益同比实现一定幅度增长。综合上述主要因素影响,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 | 预增 | 2.38亿 | 2022-07-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3,000万元至12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59.87%至298.09%,同比上年增长81,600万元至93,600万元。 | 11.3亿~12.5亿 | 259.87%~298.09% | 15.05%~37.89% | 1、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中,2022年上半年继续通过战略合作方式布局外贸市场,在联营外贸业务的资源投入较去年同期增加,外贸业务经营效益同比实现大幅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同内贸行业内主要企业的融舱合作,升级了内贸精品航线,共同打造覆盖面更广“点对点”精品航线服务产品,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内贸经营效益同比实现一定幅度增长。综合上述主要因素影响,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 | 预增 | 3.14亿 | 2022-07-15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31,000万元至14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97.29%至319.88%,同比上年增长197,400万元至212,400万元。 | 13.1亿~14.6亿 | 297.29%~319.88% | 88.76%~129.17% | 1、2020年12月,公司完成了司法重整,2021年,公司各项经营管理重新走向正常轨道,公司也积极落实董事会年初的布局,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深化主营业务布局,打造符合公司特性的专属企业文化等方式实现了经营管理提升。2、报告期内,受疫情反复、运力紧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外贸航运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紧抓新形势下外贸航运市场向好的有利时机,积极融入到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通过合作方式积极布局外贸市场,取得较好的经营效益。3、报告期内,公司也加强了同行业内主要企业开展内贸航线的融舱合作,为广大客户提供了覆盖更广、班期更密、交货更快、效率更优的航线产品,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同时,由于部分内贸运力转移到外贸市场,导致供需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基于以上情况,报告期内集装箱运输价格处于上涨趋势。综合上述因素,公司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 | 扭亏 | -6.64亿 | 2022-01-25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5,000万元至16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14%至23.74%,同比上年增长15,700万元至30,700万元。 | 14.5亿~16亿 | 12.14%~23.74% | 69.63%~105.23% | 1、2020年12月,公司完成了司法重整,2021年,公司各项经营管理重新走向正常轨道,公司也积极落实董事会年初的布局,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深化主营业务布局,打造符合公司特性的专属企业文化等方式实现了经营管理提升。2、报告期内,受疫情反复、运力紧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外贸航运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紧抓新形势下外贸航运市场向好的有利时机,积极融入到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通过合作方式积极布局外贸市场,取得较好的经营效益。3、报告期内,公司也加强了同行业内主要企业开展内贸航线的融舱合作,为广大客户提供了覆盖更广、班期更密、交货更快、效率更优的航线产品,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同时,由于部分内贸运力转移到外贸市场,导致供需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基于以上情况,报告期内集装箱运输价格处于上涨趋势。综合上述因素,公司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 | 略增 | 12.93亿 | 2022-01-25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实现由亏转盈。 | -4.7997亿 | - | -1296.81% | 公司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由亏转盈。主要原因为:2020年12月,公司完成了司法重整,在重整程序中整体化解了公司及两家核心子公司安通物流和安盛船务的债务危机,公司经营管理日趋向好,公司的市场形象逐步恢复。同时,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生产和消费得到极大恢复,带动国内物流运输需求增加。在此基础上,公司预计2021年1-6月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由亏转盈。 | 扭亏 | -4.80亿 | 2021-04-24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0,000万元至60,000万元。 | -6亿~-3亿 | 84.08%~92.04% | 142.59%~581.64% | 1、本期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和泉州安盛船务有限公司完成重整工作,实现相关债务重组收益净额约17.5亿元。2、受新冠疫情、宏观经济及公司进行司法重整等因素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内贸集装箱海运市场行情稳中有升,运价整体呈现上涨趋势,特别是2020年第四季度涨幅增大,同时公司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受前述主要因素影响,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主营业务实现盈利,全年主营业务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综合上述因素,公司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 | 减亏 | -37.69亿 | 2021-01-29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0,000万元至170,000万元。 | 12亿~17亿 | 127.43%~138.87% | 2675.12%~3411.78% | 1、本期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和泉州安盛船务有限公司完成重整工作,实现相关债务重组收益净额约17.5亿元。2、受新冠疫情、宏观经济及公司进行司法重整等因素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内贸集装箱海运市场行情稳中有升,运价整体呈现上涨趋势,特别是2020年第四季度涨幅增大,同时公司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受前述主要因素影响,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主营业务实现盈利,全年主营业务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综合上述因素,公司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 | 扭亏 | -43.74亿 | 2021-01-29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 -9.3538亿 | - | -26.96% | 公司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将仍处于亏损状态。主要系一方面受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市场需求疲软、货源不足、航运企业间竞争加剧,运价下降幅度较大,公司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受大股东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事项的影响,导致公司及主要核心子公司涉及大量诉讼,部分银行账户及资金被债权人司法冻结,使公司出现了现金流紧张的局面,公司主营业务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业绩进一步下滑。 | 续亏 | -9.35亿 | 2020-08-29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 | -2.8692亿 | - | -36.57% | 公司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将仍处于亏损状态。主要系一方面由于受大股东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事项的影响,公司及主要核心子公司因控股股东违规担保导致涉及大量诉讼,部分银行账户及资金被债权人司法冻结,使公司出现了现金流紧张的局面,公司主营业务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业绩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受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部分客户、供应商均推迟复工,导致公司业务量大幅缩减。 | 续亏 | -2.87亿 | 2020-04-30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98,900万元至447,700万元。 | -44.77亿~-29.89亿 | -1009.96%~-707.52% | -446.16%~-216.69% | (一)业务经营亏损情况由于2019年度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市场总体运输需求放缓,燃油成本居高不下,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企业整体融资环境趋紧;同时,受大股东违规担保等事项的影响,公司股票实施了其他风险警示,公司及主要核心子公司涉及大量诉讼,银行账户被债权人司法冻结,公司主营业务受到重大不利影响,2019年度公司业务量同比大幅下滑。经管理层初步预估,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减少,公司经营业务预计产生亏损约9.5亿元至11亿元。(二)违规担保计提预计负债公司存在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违规担保的情况,部分违规担保的债权人已向公司提起诉讼,最新的违规担保及涉诉情况详见2020年1月21日披露的《关于涉及控股股东违规对外担保及导致公司涉及诉讼事项进展的公告(十二)》(公告编号2020-003)。公司根据目前已经核实并披露的情况初步判断该等违规担保可能需确认10.89亿元至21.77亿元的预计负债,对2019年度净利润影响预计为-10.89亿元至-21.77亿元。公司最终需计提的预计负债及对2019年度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尚需根据案件诉讼进度、与债权人和大股东谈判情况、主债务人履约能力等情况综合考虑后确认。公司因违规担保事项计提的预计负债最终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19年度报告为准。(三)资产减值损失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履职后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等资产进行了清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未经审计的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为16.98亿元、预付账款账面金额6.56亿元,其他应收款账面金额7.32亿元,上述应收款项共合计涉及客户和往来单位合计超过5,000家;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未经审计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58.81亿元,其中:运输船舶56艘,账面净值41.05亿元;集装箱90,471个,账面净值14.56亿元,经初步核查发现:1、应收款项存在部分客户余额较大、2019年业务量大幅下降、部分客户和往来单位资质和履约能力不足,两家子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后部分客户减少对公司的付款,特别是同时作为其供应商和客户的往来单位由于担心其应收账款的风险而延迟付款,公司存在大额应收款项无法收回的不确定性。由于公司应收款项涉及的客户众多,全面的清查、对账和分析工作尚未完成,应收款项可能出现坏账的金额无法准确预估,公司初步判断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为4亿元至5亿元;2、公司清查发现部分集装箱存在残损、无法使用和遗失等情况,公司船舶由于经营亏损、部分船型老旧、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出现减值迹象,公司已经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公司船舶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截至目前评估公司已基本完成市场法的评估工作,收益法的评估工作尚未完成,需要计提的减值金额尚无法准确估计,公司预计根据减值测试工作的进展,初步预计公司固定资产减值金额约5.5亿元至7亿元。公司对应收款项回收风险、固定资产减值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最终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19年年报为准。 | 首亏 | 4.92亿 | 2020-01-23 |
2019-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19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00,400万元至-209,200万元。 | -20.92亿~-10.04亿 | -1441.93%~-744.02% | - | (一)业务经营亏损情况由于2019年度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市场总体运输需求放缓,燃油成本居高不下,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企业整体融资环境趋紧;同时,受大股东违规担保等事项的影响,公司股票实施了其他风险警示,公司及主要核心子公司涉及大量诉讼,银行账户被债权人司法冻结,公司主营业务受到重大不利影响,2019年度公司业务量同比大幅下滑。经管理层初步预估,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减少,公司经营业务预计产生亏损约9.5亿元至11亿元。(二)违规担保计提预计负债公司存在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违规担保的情况,部分违规担保的债权人已向公司提起诉讼,最新的违规担保及涉诉情况详见2020年1月21日披露的《关于涉及控股股东违规对外担保及导致公司涉及诉讼事项进展的公告(十二)》(公告编号2020-003)。公司根据目前已经核实并披露的情况初步判断该等违规担保可能需确认10.89亿元至21.77亿元的预计负债,对2019年度净利润影响预计为-10.89亿元至-21.77亿元。公司最终需计提的预计负债及对2019年度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尚需根据案件诉讼进度、与债权人和大股东谈判情况、主债务人履约能力等情况综合考虑后确认。公司因违规担保事项计提的预计负债最终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19年度报告为准。(三)资产减值损失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履职后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等资产进行了清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未经审计的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为16.98亿元、预付账款账面金额6.56亿元,其他应收款账面金额7.32亿元,上述应收款项共合计涉及客户和往来单位合计超过5,000家;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未经审计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58.81亿元,其中:运输船舶56艘,账面净值41.05亿元;集装箱90,471个,账面净值14.56亿元,经初步核查发现:1、应收款项存在部分客户余额较大、2019年业务量大幅下降、部分客户和往来单位资质和履约能力不足,两家子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后部分客户减少对公司的付款,特别是同时作为其供应商和客户的往来单位由于担心其应收账款的风险而延迟付款,公司存在大额应收款项无法收回的不确定性。由于公司应收款项涉及的客户众多,全面的清查、对账和分析工作尚未完成,应收款项可能出现坏账的金额无法准确预估,公司初步判断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为4亿元至5亿元;2、公司清查发现部分集装箱存在残损、无法使用和遗失等情况,公司船舶由于经营亏损、部分船型老旧、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出现减值迹象,公司已经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公司船舶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截至目前评估公司已基本完成市场法的评估工作,收益法的评估工作尚未完成,需要计提的减值金额尚无法准确估计,公司预计根据减值测试工作的进展,初步预计公司固定资产减值金额约5.5亿元至7亿元。公司对应收款项回收风险、固定资产减值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最终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19年年报为准。 | 不确定 | 1.56亿 | 2020-01-23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可能由盈转亏。 | 5.1153亿 | - | 356.44% | 公司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由盈转亏,主要系一方面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市场总体运输需求放缓,加上2018年以来大量新造船舶陆续投放市场导致运力过剩加剧,各航线运价总体呈下行态势,同时加之燃油成本居高,内贸集装箱运输企业整体经营情况不佳;另一方面在国家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企业整体融资环境趋紧,此外,由于受大股东负面新闻报道、违规担保等事件的影响,公司整体经营环境较为困难。 | 首亏 | 5.12亿 | 2019-08-31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超50%。 | 3.3811亿~1.6905亿 | -50% | 1183.72%~491.86% | 受宏观经济周期和上游行业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2019年第一季度异常的市场状况导致了企业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下滑,从而可能引起公司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期同比下降超50%。 | 预减 | 3.38亿 | 2019-04-30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2,000万元 | 4.2亿 | 58.39% | 60.2% | 公司于2016年7月13日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标的公司的资产置入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公司持有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权和泉州安盛船务有限公司 100%股权(以下简称“标的公司”),主营业务由焦炭和尿素转变为集装箱综合物流服务,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经营业绩明显改善。2016年10月26日,公司公告了《关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成的公告》(公告编号2016-073),公司已经完成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置入及原有资产、负债的置出工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讲解的规定,2016年度公司已将上述标的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6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00万元左右。 | 扭亏 | 2.65亿 | 2017-01-24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数 | 1.5076亿 | - | -106.69% | 公司于2016年7月13日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标的公司的资产置入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公司持有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权和泉州安盛船务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下简称标的公司),主营业务由焦炭和尿素转变为集装箱物流业务,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经营业绩明显改善。本报告期,置入资产标的公司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67,661.92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772.30万元。根据置入资产标的公司1-6月的经营完成情况,为此,公司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为正数。 | 扭亏 | 1.51亿 | 2016-08-31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50万元 | -2.645亿 | 13.51% | -915.44% | 2015年受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产品市场持续低迷,主要产品焦炭、尿素销售价格持续下跌,成本与价格倒挂,致使经营业绩出现严重亏损。 | 减亏 | -3.06亿 | 2016-01-26 |
2015-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 | -2.6827亿 | - | -15.2% | 公司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为亏损。 | 续亏 | -2.68亿 | 2015-08-22 |
201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 | -1.9384亿 | - | -77.15% | - | 续亏 | -1.94亿 | 2015-04-30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540万元。 | -3.054亿 | -2991.18% | 50.12% | 公司主要产品焦炭、尿素受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供需矛盾日趋 突出,市场极度低迷,销售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公司2014年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亏损。 | 首亏 | 1056万 | 2015-01-30 |
201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 | 187.1万 | - | 255.7% | 炭、尿素市场持续低迷,尿素销售价格下滑幅度较大;尿素生产系统一月份停产检修,产生停工损失。 | 首亏 | 187.1万 | 2014-08-21 |
201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 | 420.9万 | - | 206.18% | 主要原因是焦炭、尿素市场持续低迷,销售价格大幅下滑,公司采取限产措施,以销定产;尿素生产系统一月份停产检修,产生停工损失。 | 首亏 | 420.9万 | 2014-04-25 |
201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7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 1670万 | 104.46% | 4797.66% | 2012年12月份齐齐哈尔市财政局向公司拨付化肥生产补贴款11033万元,该款项已全部达到公司账户,按照有关规定计入公司2012年度营业外收入。 | 扭亏 | -3.74亿 | 2013-01-30 |
201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11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大额亏损。 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公司主要产品焦炭受原料煤持续高位运行、下游钢铁行业低迷影响出现煤焦成本倒挂;尿素生产低负荷运行。 | 0 | 0% | 653.47% | - | 首亏 | 1674万 | 2012-01-18 |
201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10 年度业绩将实现扭亏为盈。 主要原因: 2010 年12 月份齐齐哈尔市财政局向公司拨付化肥生产补贴款15850 万元,该款项已全部达到公司账户,按照有关规定计入公司2010 年度营业外收入。 | 0 | 0% | 569.33% | - | 扭亏 | -2.34亿 | 2011-01-27 |
200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为亏损。 受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公司主导产品市场低迷,开工率不足。 | 0 | 0% | 322.49% | - | 首亏 | -5397万 | 2009-10-30 |
200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00万元左右。 | -4000万 | -306.34% | -38.22% | - | 首亏 | 1939万 | 2009-07-07 |
200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09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预计亏损金额约为1679万元左右。 | 723.7万~-1679万 | - | 108.26%~80.84% | - | 首亏 | 723.7万 | 2009-04-24 |
200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8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相比将增长200%以上。 | 988.6万~0 | 200% | -178.2%~-259.57% | - | 预增 | 988.6万 | 2008-10-08 |
200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相比将增长100%-150%。 | 759.3万~0 | 150% | -95.08%~-200% | - | 预增 | 759.3万 | 2008-07-02 |
200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由于公司赢利能力强的主导产品焦炭的生产和销售在2003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经初步测算,公司2003年全年净利润预计比上年增长200%以上。 | 775万~0 | 200% | -219.49%~-294.16% | - | 预增 | 775.0万 | 2003-10-24 |
200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由于上半年公司主导产品焦炭的销售价格有较大幅度增长,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03年上半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 | 566.4万~0 | 50% | 71.77%~-200% | - | 预增 | 566.4万 | 2003-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