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67,846万元。 | -16.78亿 | -146.41% | 62.55%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4年,钢铁行业延续上年供强需弱态势,下游需求分化,钢材价格震荡下行,而原燃料价格相对高位运行。面对复杂形势,公司坚持集约生产,提质达效,全力拓展采购渠道,调品种、优结构、降能耗、降费用、控支出、精机构、强协同,但仍然未能扭转经营不利局面,继续呈亏损状态。(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报告期公司高炉产能置换处置资产及绿色发展综合改造(二期)、超低排放改造(二期)等工程项目占地对1#-4#高炉、2#烧结机脱硫等资产拆除损失影响净利润21,085万元。受上述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报告期出现亏损。 | 增亏 | -6.81亿 | 2025-01-17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146,906万元。 | -14.69亿 | -121.17% | 46.19%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4年,钢铁行业延续上年供强需弱态势,下游需求分化,钢材价格震荡下行,而原燃料价格相对高位运行。面对复杂形势,公司坚持集约生产,提质达效,全力拓展采购渠道,调品种、优结构、降能耗、降费用、控支出、精机构、强协同,但仍然未能扭转经营不利局面,继续呈亏损状态。(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报告期公司高炉产能置换处置资产及绿色发展综合改造(二期)、超低排放改造(二期)等工程项目占地对1#-4#高炉、2#烧结机脱硫等资产拆除损失影响净利润21,085万元。受上述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报告期出现亏损。 | 增亏 | -6.64亿 | 2025-01-17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53,000万元。 | -5.3亿 | -396.63% | 35.96% | 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为主营业务影响:2024年上半年,钢铁行业继续延续2023年供强需弱态势,钢材价格震荡下行,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依旧高位运行。面对市场严峻形势,公司强力实施效率攻坚、效益争夺、支出保卫“三大战役”,调品种、优结构、降能耗、降费用、拓渠道、控支出、精机构、强协同,但仍然未能扭转经营不利局面,继续呈亏损状态。 | 增亏 | -1.07亿 | 2024-07-12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2,200万元。 | -5.22亿 | -423.83% | 36.66% | 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为主营业务影响:2024年上半年,钢铁行业继续延续2023年供强需弱态势,钢材价格震荡下行,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依旧高位运行。面对市场严峻形势,公司强力实施效率攻坚、效益争夺、支出保卫“三大战役”,调品种、优结构、降能耗、降费用、拓渠道、控支出、精机构、强协同,但仍然未能扭转经营不利局面,继续呈亏损状态。 | 增亏 | -9965万 | 2024-07-12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7,700万元。 | -6.77亿 | 18.82% | -368.66%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钢铁行业整体呈供强需弱态势,从2022年下半年钢价大幅下降后,低位运行一直延续至2023年末,而上游铁矿石价格继续维持高位运行。虽然公司努力克服市场下行等不利因素,聚焦主责主业,打响效率攻坚战、效益争夺战、支出保卫战“三大战役”,围绕极致能效、极致物流、精细采购、调品种、优结构、降成本、压投资、降支出等主阵地全力攻坚,成效显著,但仍然出现亏损。(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报告期技改施工拆除报废固定资产等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减少,增加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0.91亿元左右。(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主要是报告期公司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减少,增加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1.85亿元左右。受上述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报告期出现亏损。 | 减亏 | -8.34亿 | 2024-01-12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66,200万元。 | -6.62亿 | 9.07% | -342.51%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钢铁行业整体呈供强需弱态势,从2022年下半年钢价大幅下降后,低位运行一直延续至2023年末,而上游铁矿石价格继续维持高位运行。虽然公司努力克服市场下行等不利因素,聚焦主责主业,打响效率攻坚战、效益争夺战、支出保卫战“三大战役”,围绕极致能效、极致物流、精细采购、调品种、优结构、降成本、压投资、降支出等主阵地全力攻坚,成效显著,但仍然出现亏损。(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报告期技改施工拆除报废固定资产等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减少,增加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0.91亿元左右。(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主要是报告期公司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减少,增加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1.85亿元左右。受上述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报告期出现亏损。 | 减亏 | -7.28亿 | 2024-01-12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10,483万元。 | -1.0483亿 | -180.22% | -426.1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钢材价格呈低位震荡行情,但原料价格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下跌程度不及钢材,钢铁企业利润被挤压,造成了公司亏损。 | 首亏 | 1.31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9,775万元。 | -9775万 | -174.62% | -412.5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钢材价格呈低位震荡行情,但原料价格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下跌程度不及钢材,钢铁企业利润被挤压,造成了公司亏损。 | 首亏 | 1.31亿 | 2023-07-15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74,000万元。 | -7.4亿 | -175.74% | -54.76%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受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点多发、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等因素影响,钢材市场呈现“供给减量、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收入减少、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公司钢材销售价格降幅远大于销售成本降幅。2、受不同时段产业政策停、限产,以及公司大规模装备升级改造、大修,生产施工交叉作业,难度增加,叠加疫情封控影响施工进度等因素影响,公司钢材产销量同时减少。(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报告期技改施工拆除报废固定资产等影响所致。受上述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报告期出现亏损。 | 首亏 | 9.77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84,000万元。 | -8.4亿 | -191.4% | -85.53%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受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点多发、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等因素影响,钢材市场呈现“供给减量、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收入减少、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公司钢材销售价格降幅远大于销售成本降幅。2、受不同时段产业政策停、限产,以及公司大规模装备升级改造、大修,生产施工交叉作业,难度增加,叠加疫情封控影响施工进度等因素影响,公司钢材产销量同时减少。(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报告期技改施工拆除报废固定资产等影响所致。受上述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报告期出现亏损。 | 首亏 | 9.19亿 | 2023-01-31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约:13,068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3.29%左右,同比上年降低65,127万元左右。 | 1.3068亿 | -83.29% | -94.54% | (一)主营业务影响。今年初以来,受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点多发、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等因素影响,钢材市场呈现“供给减量、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成本上涨、收入减少、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上半年,受焦炭等大宗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公司销售成本同比升高6.05%;同时,公司钢材销售价格同比降低2.11%。受上述双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同比大幅下降。(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上年同期发生对外捐赠支出2,048万元,本期无对外捐赠支出,影响净利润1,536万元。 | 预减 | 7.82亿 | 2022-07-14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3,1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2.9%左右,同比上年降低63,498万元左右。 | 1.31亿 | -82.9% | -96.47% | (一)主营业务影响。今年初以来,受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点多发、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等因素影响,钢材市场呈现“供给减量、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成本上涨、收入减少、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上半年,受焦炭等大宗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公司销售成本同比升高6.05%;同时,公司钢材销售价格同比降低2.11%。受上述双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同比大幅下降。(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上年同期发生对外捐赠支出2,048万元,本期无对外捐赠支出,影响净利润1,536万元。 | 预减 | 7.66亿 | 2022-07-14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7,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1.61%左右,同比上年增长37,200万元。 | 9.75亿 | 61.61% | -138.35%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1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公司抓住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有利时机,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妥善应对疫情波动、限产限电等不确定因素冲击,韧性适应原燃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双控”“双碳”及环保严控等压力,在钢产量完成540.68万吨,同比减少6.96%的情况下,通过深入开展对标挖潜、大力降低成本费用,坚持依法治企、创新驱动,单位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效益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确认存货跌价损失增加0.59亿元,对参股公司确认投资损失增加0.24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0.14亿元,对外捐赠增加0.16亿元。 | 预增 | 6.03亿 | 2022-01-20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1,8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4.55%左右,同比上年增长36,000万元。 | 9.18亿 | 64.55% | -153.7%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1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公司抓住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有利时机,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妥善应对疫情波动、限产限电等不确定因素冲击,韧性适应原燃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双控”“双碳”及环保严控等压力,在钢产量完成540.68万吨,同比减少6.96%的情况下,通过深入开展对标挖潜、大力降低成本费用,坚持依法治企、创新驱动,单位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效益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确认存货跌价损失增加0.59亿元,对参股公司确认投资损失增加0.24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0.14亿元,对外捐赠增加0.16亿元。 | 预增 | 5.58亿 | 2022-01-20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6,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03.87%左右,同比上年增长61,400万元。 | 7.66亿 | 403.87% | 121.57% | (一)主营业务影响。主要是2021年上半年,公司抓住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有利时机,持续推进低成本战略,充分发挥“研产销用服考核”一体化平台统筹协调作用,科学组织生产,动态优化市场,深化对标挖潜,产品盈利水平大幅提升。(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2021年上半年发生捐赠支出0.2亿元。 | 预增 | 1.52亿 | 2021-07-09 |
2021-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8,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15.51%左右,同比上年增长63,000万元。 | 7.82亿 | 415.51% | 129.8% | (一)主营业务影响。主要是2021年上半年,公司抓住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有利时机,持续推进低成本战略,充分发挥“研产销用服考核”一体化平台统筹协调作用,科学组织生产,动态优化市场,深化对标挖潜,产品盈利水平大幅提升。(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2021年上半年发生捐赠支出0.2亿元。 | 预增 | 1.52亿 | 2021-07-09 |
2020-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5,1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0.75%。 | 1.51亿 | -60.75% | 3280.31% | 公司2020年半年度业绩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上半年,公司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产量的影响,努力克服进口矿、地方矿等原燃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通过精细化全口径对标降耗,降低成本。但由于钢材价格降幅大于销售成本降幅,钢材价格同比下降6.84%,高出销售成本降幅4.10个百分点;钢材产销量同比均出现下降,钢材产量同比降低4.38%,销量同比降低6.63%,导致经济效益出现下降。 | 预减 | 3.86亿 | 2020-07-10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0.05%。 | 1.52亿 | -60.05% | 3208.69% | 公司2020年半年度业绩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上半年,公司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产量的影响,努力克服进口矿、地方矿等原燃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通过精细化全口径对标降耗,降低成本。但由于钢材价格降幅大于销售成本降幅,钢材价格同比下降6.84%,高出销售成本降幅4.10个百分点;钢材产销量同比均出现下降,钢材产量同比降低4.38%,销量同比降低6.63%,导致经济效益出现下降。 | 预减 | 3.80亿 | 2020-07-10 |
2019-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0,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8%左右。 | 5.06亿 | -58% | -64.47% | 1、主营业务影响2019年,公司克服系统年修等不利因素,不断加强管理,推动动能转换,全面提升生产运营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和动能的价值链体系,钢材产销量实现较大增长,产量同比增长7.05%,销量同比增长8.66%。但受巴西淡水河谷溃坝、澳洲飓风影响导致进口铁矿价格大幅攀升,原料市场价格持续上行,进口矿62%指数自年均69.46美元涨到93.41美元,较上年上涨34.5%,日照港PB粉现货湿吨均价自501元涨到699元,较上年上涨39%,地方矿辽西均价自512元涨到612元,较上年上涨19%;而钢材价格同比下降4.76%。上述双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业绩同比出现大幅下滑。2、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19年,公司因90m2烧结机改扩建工程拆除8㎡和10㎡竖炉及其配套设施等净损失7,909万元。 | 预减 | 12.08亿 | 2020-01-18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4,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3%左右。 | 4.46亿 | -63% | -42.3% | 1、主营业务影响2019年,公司克服系统年修等不利因素,不断加强管理,推动动能转换,全面提升生产运营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和动能的价值链体系,钢材产销量实现较大增长,产量同比增长7.05%,销量同比增长8.66%。但受巴西淡水河谷溃坝、澳洲飓风影响导致进口铁矿价格大幅攀升,原料市场价格持续上行,进口矿62%指数自年均69.46美元涨到93.41美元,较上年上涨34.5%,日照港PB粉现货湿吨均价自501元涨到699元,较上年上涨39%,地方矿辽西均价自512元涨到612元,较上年上涨19%;而钢材价格同比下降4.76%。上述双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业绩同比出现大幅下滑。2、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19年,公司因90m2烧结机改扩建工程拆除8㎡和10㎡竖炉及其配套设施等净损失7,909万元。 | 预减 | 11.97亿 | 2020-01-18 |
2019-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8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9%左右。 | 7800万 | -69% | 200.17% | 公司2019年一季度业绩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一季度,公司克服系统年修、大宗原燃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不断加强管理,推动动能转换,全面提升生产运营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和动能的价值链体系,钢材产销量实现大幅增长,产量同比增长14.2%,销量同比增长28.7%;销售成本实现稳中有降。但由于钢材价格同比下降了8%以上,使得公司业绩同比出现大幅下滑。 | 预减 | 2.56亿 | 2019-04-10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9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3%左右。 | 6900万 | -73% | 186.7% | 公司2019年一季度业绩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一季度,公司克服系统年修、大宗原燃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不断加强管理,推动动能转换,全面提升生产运营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和动能的价值链体系,钢材产销量实现大幅增长,产量同比增长14.2%,销量同比增长28.7%;销售成本实现稳中有降。但由于钢材价格同比下降了8%以上,使得公司业绩同比出现大幅下滑。 | 预减 | 2.55亿 | 2019-04-10 |
2018-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4,400万元,同比增长92%左右。 | 7.44亿 | 92% | 91.05% | 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环保督查的深入开展影响,报告期钢材市场供需稳定,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公司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推进转型升级,不断优化高炉原燃料结构、优化产线和产品结构、提升营销管理,努力节铁增钢,降本增效。生产平稳,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 | 预增 | 3.88亿 | 2018-07-10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4,200万元,同比增长83%左右。 | 7.42亿 | 83% | 91.07% | 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环保督查的深入开展影响,报告期钢材市场供需稳定,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公司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推进转型升级,不断优化高炉原燃料结构、优化产线和产品结构、提升营销管理,努力节铁增钢,降本增效。生产平稳,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 | 预增 | 4.05亿 | 2018-07-10 |
2018-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5,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4% | 2.56亿 | 74% | 12.33% | 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取缔“地条钢”和环保限产影响,报告期钢材市场持续高位运行。公司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努力节铁增钢,继续优化高炉原燃料结构、优化产线和产品结构、优化营销管理,降本增效,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 | 预增 | 1.47亿 | 2018-04-10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3% | 2.55亿 | 53% | 20.98% | 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取缔“地条钢”和环保限产影响,报告期钢材市场持续高位运行。公司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努力节铁增钢,继续优化高炉原燃料结构、优化产线和产品结构、优化营销管理,降本增效,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 | 预增 | 1.67亿 | 2018-04-10 |
2017-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9,500万元,同比增加874%左右。 | 11.95亿 | 874% | -63.46% | 公司2017年度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1.2017年,国家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全面取缔“地条钢”和环保限产,使钢材市场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钢材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钢铁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高。2.公司充分发挥2016年末收购的2300m³高炉和两座120吨转炉优势,抓住钢材价格震荡上行的市场机遇,全力降成本、发力优特钢、联动优结构,努力实现指标、产品、质量、服务、环保、安全六个升级,关键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铁、钢、材产量同比大幅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 | 预增 | 1.23亿 | 2018-01-26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9,500万元,同比增加792%左右。 | 11.95亿 | 792% | -66.33% | 公司2017年度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1.2017年,国家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全面取缔“地条钢”和环保限产,使钢材市场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钢材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钢铁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高。2.公司充分发挥2016年末收购的2300m³高炉和两座120吨转炉优势,抓住钢材价格震荡上行的市场机遇,全力降成本、发力优特钢、联动优结构,努力实现指标、产品、质量、服务、环保、安全六个升级,关键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铁、钢、材产量同比大幅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 | 预增 | 1.34亿 | 2018-01-26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601万元左右,同比增长7121%。 | 9.9601亿 | 7121% | 147.77% | 主要是报告期公司强化降本增效和产品结构优化管理,以及外部钢材市场价格涨幅较大,公司产品产销量增加和营业毛利率提高,营业利润增加。 | 预增 | 1379万 | 2017-10-10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00万元左右。 | 4亿 | 601.68% | 40.1% | 主要是报告期公司强化降本增效和产品结构优化管理,以及外部钢材市场回暖,公司产品产销量增加和营业毛利率提高,营业利润增加。 | 扭亏 | -7973万 | 2017-07-06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 100%到 200%。 | 9524万~1.4287亿 | 100%~200% | -12.91%~38.01% | 主要是报告期内钢材市场回暖, 公司营业毛利率提高,营业利润增加。 | 预增 | 4762万 | 2017-01-06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 万元到8000 万元。 | 3000万~8000万 | 104.21%~111.23% | 729.65%~883.58% | 公司在2015 年收到朝阳市财政局下拔给公司的研发费用补助 24,000 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补助 4,200 万元、引进域外资金奖励 6,000 万元、用电补贴45,000 万元。上述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会计准则计入营业外收入,导致营业外收入较大幅度增长。 | 扭亏 | -7.13亿 | 2016-01-30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000万元 | -6.9亿 | -1003.09% | -3957.85% | 2014年,公司面临的钢材市场形势依然严峻,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公司虽然通过深入挖潜增效,深化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开拓市场,将影响降到了最低,但2014年年度累计净利润仍然出现亏损。 | 首亏 | 7640万 | 2015-01-31 |
201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76万元 | -2.6976亿 | -830.52% | 59.83% | 2014年上半年,公司面临的钢材市场形势依然严峻,钢材价格持续下跌,虽然公司努力通过各种措施深化挖潜,实现了高效、稳定、低成本运行,二季度经营情况比一季度有所好转,但1至6月份累计净利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 首亏 | 3693万 | 2014-07-08 |
201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增长:60 %左右。 | 6973万 | 60% | 42.12%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公司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6月3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钢管有限公司收到政府补贴3180万元,2013年6月25日公司收到政府补贴3.5亿元(详见2013年6月4日、26日在《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刊登的《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获得政府补贴的公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公司将上述政府补贴资金均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另外,公司全资子公司朝阳天翼新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出让所持朝阳龙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股权,增加其利润总额1.8亿元,相应地增加公司合并报表利润总额1.8亿元(详见2013年11月30日在《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刊登的《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同意全资子公司朝阳天翼新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出让所持朝阳龙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股权的公告》)。 | 预增 | 4358万 | 2014-01-28 |
201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13年半年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万元到4000万元。 | 3000万~4000万 | 112.93%~117.24% | 285.62%~314.17% | 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6月3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钢管有限公司收到政府补贴3180万元,2013年6月25日公司收到政府补贴3.5亿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公司将上述政府补贴资金均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 扭亏 | -2.32亿 | 2013-07-13 |
201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 年1月1日—12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度相比下降 70%以上。 | 1.5594亿~4678万 | -70% | -90.35%~-121.21% | 2012年,公司努力通过各种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但钢铁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仍未好转,钢材市场持续低迷,因此预计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度相比将下降70%以上。 | 预减 | 1.56亿 | 2013-01-22 |
2012-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三季度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公司能否实现扭亏为盈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业绩变动原因的说明 报告期,公司出现了自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的亏损,虽然自5、6月份开始,钢材市场略有好转,公司实现了月度盈利,但预计三季度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公司能否实现扭亏为盈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 0 | 0% | 605.7% | - | 首亏 | 4.05亿 | 2012-08-15 |
201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约2.32亿元。 原因分析: 2012年1至6月份,钢铁行业继续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低迷走势,致使半年度出现亏损。 | -2.32亿 | 0% | 75.35% | - | 首亏 | 2.62亿 | 2012-07-07 |
2012-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约1.86亿元。 原因分析: 2012年1至3月份,钢铁市场继续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低迷走势,致使一季度出现亏损。 | -1.86亿 | 0% | 25.36% | - | 首亏 | 7073万 | 2012-04-10 |
201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1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度相比下降50%以上。 原因分析 2011年,钢铁行业一直在高成本、微利润状态下运行。特别是从9月份开始,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钢铁市场形势急剧恶化,致使钢材销售出现亏损 | 0 | -50%~0% | -383.79% | - | 预减 | 5.96亿 | 2012-01-19 |
201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增长90%以上。 | 5.667亿~2.9826亿 | 90% | -38.97%~-186.61% | - | 预增 | 2.98亿 | 2011-01-15 |
201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00%以上。 | 4.2092亿~2.1046亿 | 100% | -33.69%~-128.63% | - | 预增 | 2.10亿 | 2010-10-11 |
201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二季度与上年同期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 0 | 0% | -200% | - | 扭亏 | -2556万 | 2010-04-17 |
200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公司预计三季度将实现扭亏为盈,但同比将下降50%以上。 | 0 | -50%~0% | -31.77% | - | 预减 | 6.11亿 | 2009-07-31 |
200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上半年亏损2000万元至3000万元。 | -3000万~-2000万 | 0% | 152.4%~168.27% | - | 首亏 | 4.86亿 | 2009-07-08 |
200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度相比下降50%以上。 | 5.6818亿~0 | -50% | -134.26%~-590.66% | - | 预减 | 5.68亿 | 2009-01-20 |
200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7年一季度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0%以上。 | 2016万~0 | 300% | -79.14%~-100% | - | 预增 | 2016万 | 2007-04-05 |
200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但经财务部门测算,公司半年度业绩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不会超过50%。 | 2.8314亿~0 | - | 1204.66%~-200% | - | 略减 | 2.83亿 | 2006-07-06 |
2006-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在50%以上; | 1.5348亿~0 | -50% | - | - | 预减 | 1.53亿 | 2006-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