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77,000万元。 | -17.7亿 | -1268.25% | -838.57% | (一)2024年公司联营企业大众安徽经营业绩出现亏损,导致报告期内公司确认对大众安徽的投资收益为-13.5亿元左右。(二)2024年公司部分资产发生减值,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1亿元左右。 | 首亏 | 1.52亿 | 2025-01-25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274,000万元。 | -27.4亿 | -59.53% | -676.58% | (一)2024年公司联营企业大众安徽经营业绩出现亏损,导致报告期内公司确认对大众安徽的投资收益为-13.5亿元左右。(二)2024年公司部分资产发生减值,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1亿元左右。 | 增亏 | -17.18亿 | 2025-01-25 |
202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6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37.08%,同比上年增长43,606.7万元。 | 6.2亿 | 237.08% | 63.4% | (一)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债务结构,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实现汇兑收益增加和财务费用减少。(二)公司持续致力于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大幅增加。 | 预增 | 1.84亿 | 2024-10-16 |
2024-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24,000万元。 | -2.4亿 | 54.6% | -423.34% | (一)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债务结构,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实现汇兑收益增加和财务费用减少。(二)公司持续致力于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大幅增加。 | 减亏 | -5.29亿 | 2024-10-16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约:7,800万元。 | 7800万 | 132.07% | 924.62% | 公司持续优化债务结构,贷款利息大幅减少,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收益大幅增加,使得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 扭亏 | -2.43亿 | 2024-07-10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6.86%,同比上年增长13,480.66万元。 | 2.9亿 | 86.86% | 74.9% | 公司持续优化债务结构,贷款利息大幅减少,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收益大幅增加,使得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 预增 | 1.55亿 | 2024-07-10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3,600万元。 | 1.36亿 | 108.59% | -266.78% | 2023年,公司抢抓国际市场机遇,持续强化技术创新,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实现销量增长18.4%,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 | 扭亏 | -15.82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155,000万元。 | -15.5亿 | 44.54% | -257.91% | 2023年,公司抢抓国际市场机遇,持续强化技术创新,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实现销量增长18.4%,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 | 减亏 | -27.95亿 | 2024-01-31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24,000万元。 | -2.4亿 | 77.75% | -36.07%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1-6月份,公司出口业务持续发力,带来规模和效益双增长。(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3年1-6月份,公司确认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4.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71亿元。 | 减亏 | -10.79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5,000万元。 | 1.5亿 | 121.07% | -98.65%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1-6月份,公司出口业务持续发力,带来规模和效益双增长。(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3年1-6月份,公司确认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4.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71亿元。 | 扭亏 | -7.12亿 | 2023-07-15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43,700万元。 | -14.37亿 | -818.5% | -811.1% | (一)主营业务影响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公司2022年年度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50.04万辆,同比下降4.54%,主营业务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95亿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1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01亿元。2.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资产处置收益约0.1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15亿元。 | 首亏 | 2.00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256,500万元。 | -25.65亿 | -36.18% | -158.35% | (一)主营业务影响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公司2022年年度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50.04万辆,同比下降4.54%,主营业务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95亿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1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01亿元。2.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资产处置收益约0.1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15亿元。 | 增亏 | -18.84亿 | 2023-01-31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107,500万元。 | -10.75亿 | -292.62% | -24.17% | (一)主营业务影响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公司2022年1-6月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23.52万辆,同比下降17.47%,同时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2022年1-6月份主营业务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32亿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2.9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71亿元。2、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资产处置收益约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64亿元。 | 增亏 | -2.74亿 | 2022-07-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70,700万元。 | -7.07亿 | -247.99% | -43.63% | (一)主营业务影响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公司2022年1-6月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23.52万辆,同比下降17.47%,同时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2022年1-6月份主营业务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32亿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2.9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71亿元。2、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资产处置收益约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64亿元。 | 首亏 | 4.78亿 | 2022-07-15 |
2022-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48,500万元。 | -4.85亿 | -1063.79% | 58.98% | (一)主营业务影响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公司2022年1-3月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12.94万辆,同比下降11.67%,同时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输入性成本上涨,2022年1-3月份主营业务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18亿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资产处置收益约0.0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58亿元。 | 增亏 | -4167万 | 2022-04-16 |
2022-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30,700万元。 | -3.07亿 | -262.34% | -6029.95% | (一)主营业务影响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公司2022年1-3月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12.94万辆,同比下降11.67%,同时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输入性成本上涨,2022年1-3月份主营业务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18亿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资产处置收益约0.0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58亿元。 | 首亏 | 1.89亿 | 2022-04-16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9,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60%左右,同比上年增长15,300万元左右。 | 1.95亿 | 360% | -197.96% |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从而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1.53亿元,其他业务毛利增加约1.90亿元。2、报告期内受合营企业业绩增长影响,公司投资收益增加约0.49亿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6.3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07亿元。2、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资产处置收益约3.9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32亿元。 | 预增 | 4235万 | 2021-10-23 |
2021-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70,1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800万元左右。 | -7.01亿 | 22.93% | -84.04% |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从而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1.53亿元,其他业务毛利增加约1.90亿元。2、报告期内受合营企业业绩增长影响,公司投资收益增加约0.49亿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6.3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07亿元。2、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资产处置收益约3.9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32亿元。 | 减亏 | -9.10亿 | 2021-10-23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8,000万元。 | 4.8亿 | 425.56% | 53.82% | (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61,100万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因公司乘用车二工厂资产转让、位于丹霞路与青龙潭路交口西北侧的土地收储影响导致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5,500万元。 | 扭亏 | -1.47亿 | 2021-07-28 |
2021-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27,000万元。 | -2.7亿 | 58.68% | -447.88% | (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61,100万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因公司乘用车二工厂资产转让、位于丹霞路与青龙潭路交口西北侧的土地收储影响导致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5,500万元。 | 减亏 | -6.53亿 | 2021-07-28 |
2021-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4,200万元。 | -4200万 | 90.2% | 94.81% | (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55,800万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因公司乘用车二工厂资产转让,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6,600万元。 | 减亏 | -4.29亿 | 2021-04-23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8,900万元。 | 1.89亿 | 153.1% | 88.51% | (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55,800万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因公司乘用车二工厂资产转让,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6,600万元。 | 扭亏 | -3.56亿 | 2021-04-23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400万元左右,同比上年下降:64%。同比上年降低7,700万元左右。 | 4400万 | -64% | -8.19% | 公司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和-6.53亿元,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91亿元和-2.54亿元,业绩有所改善,但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盈利下降。 | 预减 | 1.22亿 | 2020-10-21 |
2020-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0,700万元左右。同比上年降低82,300万元左右。 | -9.07亿 | -982.04% | -12.86% | 公司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和-6.53亿元,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91亿元和-2.54亿元,业绩有所改善,但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盈利下降。 | 增亏 | -8382万 | 2020-10-21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600万元。 | -1.46亿 | -216.69% | 158.98% | (一)主营业务影响。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3.56亿元和-4.29亿元,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约为2.1亿元和-2.23亿元,第二季度业绩与第一季度相比有所改善,但由于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整个上半年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20.94万辆,同比下降10.97%,导致2020年1-6月份主营业务盈利减少。 | 首亏 | 1.25亿 | 2020-07-31 |
2020-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5,200万元。 | -6.52亿 | -1122.94% | 47.91% | (一)主营业务影响。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3.56亿元和-4.29亿元,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约为2.1亿元和-2.23亿元,第二季度业绩与第一季度相比有所改善,但由于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整个上半年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20.94万辆,同比下降10.97%,导致2020年1-6月份主营业务盈利减少。 | 首亏 | 6374万 | 2020-07-31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600万元左右。 | -3.56亿 | -650.78% | -2178.49% | 受疫情影响,2020年1季度我国汽车整体销售367.2万辆,同比下降42.4%,公司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8.34万辆,同比下降35.53%,由于产品销量大幅下滑,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盈利减少。 | 首亏 | 6464万 | 2020-04-18 |
2020-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2,900万元左右。 | -4.29亿 | -1156.85% | 52.05% | 受疫情影响,2020年1季度我国汽车整体销售367.2万辆,同比下降42.4%,公司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8.34万辆,同比下降35.53%,由于产品销量大幅下滑,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盈利减少。 | 增亏 | -3413万 | 2020-04-18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 | 1亿 | 112.72% | -522.71% |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54,000万元。2、报告期内公司进行应收账款控制,信用减值损失减少约30,000万元。 | 扭亏 | -7.86亿 | 2020-01-22 |
2019-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8,000万元。 | -9.8亿 | 47.8% | -507.33% |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54,000万元。2、报告期内公司进行应收账款控制,信用减值损失减少约30,000万元。 | 减亏 | -18.77亿 | 2020-01-22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400万元左右,同比上年增长:约159%。 | 1.24亿 | 159% | -101.84% |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从而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78,000万元。2、报告期内受合营企业业绩增长影响,公司投资收益增加约7,700万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4.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65亿元。 | 预增 | 4783万 | 2019-10-16 |
2019-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左右。 | -8000万 | 90.31% | -246.86% |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从而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78,000万元。2、报告期内受合营企业业绩增长影响,公司投资收益增加约7,700万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报告期内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4.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65亿元。 | 减亏 | -8.26亿 | 2019-10-16 |
2019-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300万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长79%左右。 | -3300万 | 79% | 96.86%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受新产品上市初期计提销售佣金及售后服务费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亿元左右。2、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6,400万元左右。(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本期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1.0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25亿元。 | 减亏 | -1.55亿 | 2019-04-23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 6,5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69%左右。 | 6500万 | -69% | 107.79%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受新产品上市初期计提销售佣金及售后服务费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亿元左右。2、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6,400万元左右。(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本期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1.0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25亿元。 | 预减 | 2.09亿 | 2019-04-23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7000万元左右 | -7.7亿 | -278.29% | -607.25% | 1、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76%,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受行业不景气影响,2018年公司销售整车及底盘46.24万台,同比下降9.48%,其中乘用车、客车销量下滑明显,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下降。2、因应收账款、存货、专用模具、专有技术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4亿元左右。3、受部分合营企业项目正处于费用投入阶段,尚未进入销售运营等因素影响,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3.5亿元左右。4、公司继续坚持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车型平台等领域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5、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 首亏 | 4.32亿 | 2019-01-31 |
2018-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90000万元左右 | -19亿 | -1939.94% | -175.9% | 1、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76%,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受行业不景气影响,2018年公司销售整车及底盘46.24万台,同比下降9.48%,其中乘用车、客车销量下滑明显,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下降。2、因应收账款、存货、专用模具、专有技术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4亿元左右。3、受部分合营企业项目正处于费用投入阶段,尚未进入销售运营等因素影响,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3.5亿元左右。4、公司继续坚持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车型平台等领域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5、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 增亏 | -9314万 | 2019-01-31 |
2018-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82,616.82万元 | -8.2617亿 | -1615.17% | -38.32%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因整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5.53%,同时受新能源政策和产品结构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3.3%左右,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1.4%左右。2、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7,183万元左右。3、因应收账款、存货、专用模具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15,740万元左右。(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本期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102,81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3,882万元。 | 增亏 | -4817万 | 2018-10-20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773.5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左右 | 4774万 | -78% | -151.93%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因整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5.53%,同时受新能源政策和产品结构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3.3%左右,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1.4%左右。2、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7,183万元左右。3、因应收账款、存货、专用模具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15,740万元左右。(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本期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102,81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3,882万元。 | 预减 | 2.19亿 | 2018-10-20 |
2018-06-30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8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5%左右 | - | -6.5%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53%左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26%左右,主要系以下因素导致:(一)主营业务影响。1、因整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8.16%左右,同时受新能源政策和产品结构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5%左右,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5.2%左右;2、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0,469万元左右。3、因应收账款、存货、专用模具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12,017万元左右。(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本期共计收到政府补助70,192.6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3,025.72万元。 | 略减 | - | 2018-07-31 |
2018-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3556.04万元左右,同比上年下降326%左右。 | -4.3556亿 | -326% | -81.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53%左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26%左右,主要系以下因素导致:(一)主营业务影响。1、因整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8.16%左右,同时受新能源政策和产品结构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5%左右,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5.2%左右;2、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0,469万元左右。3、因应收账款、存货、专用模具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12,017万元左右。(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本期共计收到政府补助70,192.6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3,025.72万元。 | 首亏 | 1.92亿 | 2018-07-31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368.93万元左右,同比上年下降53%左右。 | 1.6369亿 | -53% | -121.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53%左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26%左右,主要系以下因素导致:(一)主营业务影响。1、因整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8.16%左右,同时受新能源政策和产品结构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5%左右,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5.2%左右;2、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0,469万元左右。3、因应收账款、存货、专用模具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12,017万元左右。(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本期共计收到政府补助70,192.6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3,025.72万元。 | 预减 | 3.45亿 | 2018-07-31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496.57万元左右,同比上期下降58%左右。 | 4.8497亿 | -58% | 311.37% | 1.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2017年本公司销售新能源乘用车2.82万辆,同比增长54%,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确认的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收入为15.56亿元,同比下降6.6%,单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下降40%左右。2.乘用车销量大幅下降:2017年公司SUV产品实现销售12.13万辆,同比减少15.42万辆,受此影响公司2017年销售乘用车22.22万辆,同比下降39.5%。3.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同时公司坚持技术创新、质量进步,研发依然保持高投入。 | 预减 | 11.62亿 | 2018-01-31 |
2017-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139.6万元,同比上期下降101%左右。 | -1140万 | -101% | 115.28% | 1.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2017年本公司销售新能源乘用车2.82万辆,同比增长54%,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确认的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收入为15.56亿元,同比下降6.6%,单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下降40%左右。2.乘用车销量大幅下降:2017年公司SUV产品实现销售12.13万辆,同比减少15.42万辆,受此影响公司2017年销售乘用车22.22万辆,同比下降39.5%。3.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同时公司坚持技术创新、质量进步,研发依然保持高投入。 | 首亏 | 8.44亿 | 2018-01-31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80%左右 | 1.635亿 | -80% | -354.76% | 2017年1-9月份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乘用车销量下降。 | 预减 | 8.18亿 | 2017-10-10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5%左右 | 9.1125亿 | 65% | 133.65% | 2015 年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销量的增加、 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 2015 年 4 月份公司完成吸收合并江汽集团导致合并范围增加。 | 预增 | 5.52亿 | 2016-01-29 |
201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增长:80%左右 | 8.9059亿 | 80% | -34.61% | 2013年1-12月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0%左右,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销量的增加及产品毛利率的提升。 | 预增 | 4.95亿 | 2014-01-25 |
2013-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增长约80%。 | 7.4004亿 | 80% | -29.67% | 2013年1-9月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0%左右,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销量的增加及产品毛利率的提升。 | 预增 | 4.11亿 | 2013-10-12 |
201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3年1-6月份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长60%左右。 | 5.1215亿 | 60% | 46.11% | 2013年1-6月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0%左右,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销量的增加及产品毛利率的提升。 | 预增 | 3.20亿 | 2013-07-05 |
201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增长240%以上。 | 11.41亿~3.3569亿 | 240% | -14.41%~-243.54% | - | 预增 | 3.36亿 | 2011-01-07 |
201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不低于220%。 | 8.1787亿~2.5558亿 | 220% | 40.75%~-199.73% | 公司产品销量的增长及产品毛利率水平的提高。 | 预增 | 2.56亿 | 2010-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