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4-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400万元至2,100万元。1400万~2100万141.72%162.58%-40.79%65.87%报告期内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稳定的业务拓展与在手订单的交付,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0,173.04万元(税后)。扭亏-3356万2025-01-17
    202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0万元至13,000万元。-1.3亿~-1亿-132.93%-125.33%5945.14%8726.27%报告期内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稳定的业务拓展与在手订单的交付,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0,173.04万元(税后)。首亏3.95亿2025-01-17
    2024-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至500万元。0~500万100%111.41%200%215.06%报告期内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稳定的业务拓展与在手订单的交付,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27亿元(税后)。扭亏-4382万2024-07-10
    202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000万元至22,000万元。-2.2亿~-1.8亿-160.4%-149.42%79.65%101.53%报告期内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稳定的业务拓展与在手订单的交付,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27亿元(税后)。首亏3.64亿2024-07-10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元至3,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4%至38.57%。-3500万~-2500万14%38.57%211.15%223.79%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态势稳中向好,在AI大模型技术和产品研发、“五年十城”区域业务布局、AI产业生态合作三个维度上持续发力,各项经营数据显著改善。报告期内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报告期内广州、成都等地的在手订单持续稳定交付,拓展济南、天津、宁波、南昌、茂名等多地轨道交通和城市治理智慧化业务,新签智能化业务订单较去年实现增长,营业收入和毛利同比提升,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有所改善。(二)公司践行高质量发展,采取稳健的经营策略和严格的风控措施,加大回款、优化营运资金管理,预计经营性现金流回正,同比大幅改善。(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及股权处置等事项对当年净利润影响3.39亿元(税后)。减亏-4070万2024-01-30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5,000万元至45,000万元。3.5亿~4.5亿233.53%271.68%192.13%247.36%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态势稳中向好,在AI大模型技术和产品研发、“五年十城”区域业务布局、AI产业生态合作三个维度上持续发力,各项经营数据显著改善。报告期内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报告期内广州、成都等地的在手订单持续稳定交付,拓展济南、天津、宁波、南昌、茂名等多地轨道交通和城市治理智慧化业务,新签智能化业务订单较去年实现增长,营业收入和毛利同比提升,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有所改善。(二)公司践行高质量发展,采取稳健的经营策略和严格的风控措施,加大回款、优化营运资金管理,预计经营性现金流回正,同比大幅改善。(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及股权处置等事项对当年净利润影响3.39亿元(税后)。扭亏-2.62亿2024-01-30
    202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5,000万元至4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9.05%至114.86%。3.5亿~4.2亿79.05%114.86%-174.07%-168.88%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市值上升,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91亿元(税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减少,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加大投入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研发,导致研发支出较去年同期增加;同时,公司对相关资产进行计提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增加。预增1.95亿2023-07-15
    2023-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5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66.19%至185.1%。-4500万~-3500万-185.1%-166.19%-778.71%-650.11%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市值上升,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91亿元(税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减少,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加大投入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研发,导致研发支出较去年同期增加;同时,公司对相关资产进行计提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增加。首亏5288万2023-07-15
    2023-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0,000万元至14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407.83%至3677.66%。13亿~14亿3407.83%3677.66%1844.28%1978.46%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市值上升,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3.37亿元(税后)。预增3706万2023-04-13
    2023-03-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00万元至1,0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7.67%至78.45%。700万~1050万-78.45%-67.67%115.4%123.1%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市值上升,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3.37亿元(税后)。预减3248万2023-04-13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0万元至32,000万元。-3.2亿~-2.5亿-201.82%-179.54%65.32%83.61%(一)报告期内,受国内疫情因素影响,供应链运转不畅导致产品生产交付延后,同时部分智能化项目现场交付进度延后,造成公司智能化业务1收入同比减少;公司抓住新基建建设机遇,开拓成都、长沙、西安、粤港澳湾区等地交通数字化市场,智能化业务的累计在手合同订单较去年同期提升,总体保持稳健发展。(二)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市值下降,造成非经常性损益-2.62亿元(税后)。(三)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促进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与各交通场景需求深度融合,多款智能化新产品实现规模落地,打造智慧交通标杆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开拓多个区域新市场,引进多家国资战略投资人,为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首亏3.14亿2023-01-31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至4,500万元。-4500万~-3000万-115.32%-110.21%-4.76%26.62%(一)报告期内,受国内疫情因素影响,供应链运转不畅导致产品生产交付延后,同时部分智能化项目现场交付进度延后,造成公司智能化业务1收入同比减少;公司抓住新基建建设机遇,开拓成都、长沙、西安、粤港澳湾区等地交通数字化市场,智能化业务的累计在手合同订单较去年同期提升,总体保持稳健发展。(二)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市值下降,造成非经常性损益-2.62亿元(税后)。(三)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促进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与各交通场景需求深度融合,多款智能化新产品实现规模落地,打造智慧交通标杆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开拓多个区域新市场,引进多家国资战略投资人,为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首亏2.94亿2023-01-31
    2022-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5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2.76%至39.6%,同比上年降低950.51万元至2,950.51万元。4500万~6500万-39.6%-12.76%-61.46%0.11%(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建设,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企业股权价值上升,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二)报告期内,公司抓住《“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的重大机遇,积极开拓产业数字化市场,新签成都、武汉、长沙、粤港澳湾区等地轨道交通数字化项目,在手订单进一步夯实;“防疫卫士”智能终端在多地规模销售,“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落地长沙,自研产品推广取得积极进展。但因第二季度国内疫情管控,供应链运转受到影响,部分项目交付进度滞后,导致扣非净利润与同期相比下滑。略减7451万2022-07-15
    202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000万元至2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0.35%至122.61%,同比上年增长9,015.65万元至11,015.65万元。1.8亿~2亿100.35%122.61%285.73%339.7%(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建设,公司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企业股权价值上升,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二)报告期内,公司抓住《“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的重大机遇,积极开拓产业数字化市场,新签成都、武汉、长沙、粤港澳湾区等地轨道交通数字化项目,在手订单进一步夯实;“防疫卫士”智能终端在多地规模销售,“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落地长沙,自研产品推广取得积极进展。但因第二季度国内疫情管控,供应链运转受到影响,部分项目交付进度滞后,导致扣非净利润与同期相比下滑。预增8984万2022-07-15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7,400万元至33,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51.64%至328.64%,同比上年增长19,607.95万元至25,607.95万元。2.74亿~3.34亿251.64%328.64%-32.79%17.51%(一)受益于智能化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近3年新签和在手智能化产品方案订单进入规模实施阶段,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智能化项目按计划交付带动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呈现快速增长的状况与趋势。(二)公司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投入及转化落地,“智慧车站”“IDPS城市交通大脑”等高毛利率的核心自主研发智能产品销售较快增长,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提升。预增7792万2022-01-21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0万元至3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26.71%至292.05%,同比上年增长20,817.56万元至26,817.56万元。3亿~3.6亿226.71%292.05%-28.71%20.19%(一)受益于智能化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近3年新签和在手智能化产品方案订单进入规模实施阶段,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智能化项目按计划交付带动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呈现快速增长的状况与趋势。(二)公司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投入及转化落地,“智慧车站”“IDPS城市交通大脑”等高毛利率的核心自主研发智能产品销售较快增长,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提升。预增9182万2022-01-21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599.95万元至10,999.95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4%至87%。同比上年降低57,045万元至59,445万元。8600万~1.1亿-87%-84%-41.07%9.08%(一)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2019年公司持有的部分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估值上升,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5,768万元(税后),2020年无此部分收益。(二)其他影响2020年公司基于广州、长沙等地智能化轨道交通业务合同工程实施设计需求,加大在智能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引进、管理优化等方面的投入,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较大。同时公司加强了营运资本管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提升。预减6.80亿2021-01-30
    2020-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450.75万元至9,295.7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至10%。同比上年增长0万元至845万元。8451万~9296万0%10%-11.46%7.8%(一)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2019年公司持有的部分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估值上升,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5,768万元(税后),2020年无此部分收益。(二)其他影响2020年公司基于广州、长沙等地智能化轨道交通业务合同工程实施设计需求,加大在智能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引进、管理优化等方面的投入,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较大。同时公司加强了营运资本管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提升。略增8451万2021-01-30
    2019-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484.69万元至14,753.97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0%至55%。9485万~1.4754亿-55%-30%624.33%923.46%自2019年1月1日起,公司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及公司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持有的部分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本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5,768.44万元(税后),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预减2.11亿2020-01-21
    2019-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6,843.27万元至72,085.8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5%至175%。6.6843亿~7.2086亿155%175%-78.9%-64.94%自2019年1月1日起,公司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及公司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持有的部分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本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5,768.44万元(税后),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预增2.62亿2020-01-21
    2017-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6396.05万元-18554.0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66%-201%。1.6396亿~1.8554亿166%201%1108.69%1290.9%经公司财务初步测算,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公司围绕董事会制定的战略和发展规划,坚持以技术为中心,深耕智慧城市、智能化轨道交通及服务与产品集成三大业务领域。2016年智能化轨道交通新签合同在本报告期内陆续结转,确认的营业收入相应增加;同时,公司在智能安防领域精准布局新疆等地,区域市场业绩快速增长;服务与产品集成业务受益于公司经营管理优化,报告期内业绩明显提升。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增幅较大,带动公司业绩有较大幅度提升。预增6165万2018-01-17
    2017-12-31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7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28.4亿--经公司财务初步测算,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公司围绕董事会制定的战略和发展规划,坚持以技术为中心,深耕智慧城市、智能化轨道交通及服务与产品集成三大业务领域。2016年智能化轨道交通新签合同在本报告期内陆续结转,确认的营业收入相应增加;同时,公司在智能安防领域精准布局新疆等地,区域市场业绩快速增长;服务与产品集成业务受益于公司经营管理优化,报告期内业绩明显提升。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增幅较大,带动公司业绩有较大幅度提升。略增28.40亿2018-01-17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428.38万元-21586.3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0%-100%。1.9428亿~2.1586亿80%100%591.73%697.78%经公司财务初步测算,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公司围绕董事会制定的战略和发展规划,坚持以技术为中心,深耕智慧城市、智能化轨道交通及服务与产品集成三大业务领域。2016年智能化轨道交通新签合同在本报告期内陆续结转,确认的营业收入相应增加;同时,公司在智能安防领域精准布局新疆等地,区域市场业绩快速增长;服务与产品集成业务受益于公司经营管理优化,报告期内业绩明显提升。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增幅较大,带动公司业绩有较大幅度提升。预增1.08亿2018-01-17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00万元至20,7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幅度在40%到80%范围内1.6亿~2.07亿40%80%705.83%869.41%公司主营业务安防和轨交一般项目金额较大,实施周期长,呈现年底或者年初签合同,下半年陆续交付实施的季节性特点。伴随着广州4G项目,湛江安防项目,青岛安防项目,天津轨交项目、青岛轨交项目,广州轨交项目,成都轨交项目等一批智能安防和轨道交通大项目在四季度的集中攻坚实施和交付,以上各大项目的销售收入将陆续在四季度确认;同时由于政府类大客户预算支付的原因,根据历年的经营特点,通讯增值业务和产品集成业务的大项目将在四季度完成采购和销售。鉴于安防和轨交业务领域合同的大幅增加,公司2015年集中建设实施的安防和轨交大项目较2014年同比增幅较大,随着高质量的大项目陆续在四季度确认销售收入,预计2015年全年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2014年同比增幅约为40%至80%,即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约为1.6亿元至2.07亿元。预增1.15亿2015-10-31
    201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5%左右。1.2276亿35%2254.83%公司本期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智能化安防和智能化轨道交通业务的新增合同订单目标如期达成,在巩固华南优势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全国市场;在工程方面,智能化安防和智能化轨道交通的大项目顺利实施、验收,进而确认销售收入和利润,预计201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2013年度同期增长35%左右。略增9094万2015-01-26
    201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下降:30%-60%。860.8万~1506万-60%-30%248.04%284.06%-预减2152万2014-05-26
    201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增长:50%-100%1.8194亿~2.4259亿50%100%862.09%1112.4%本年度公司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市佳众联科技有限公司纳入会计报表合并范围预增1.21亿2014-01-10
    2012-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净利润增长35%-50%。 业绩预告的说明 2012年公司继续在通信增值、智能公共安防、云计算服务等领域实施大力研发核心软件产品、扩大市场规模的经营策略,业务发展取得较好提升。根据目前的市场和经营情况预测,第三季度将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预计2012年1-9月较上年同期净利润增长35%-50%。035%50%-221.22%-略增2601万2012-08-21
    201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80%以上。3944万~2191万80%344.23%-83.97%-预增2191万2011-10-28
    201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0%。4880万-80%295.72%业绩大幅变动的原因由于2010年公司获得较大数额的重整收益,公司2010年度净利润达到24253.53万元,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190.89万元,因此造成2011年度公司净利润较2010年度有较大幅度降低。但公司2011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较2010年度增长50%左右,增长原因为公司2011年度积极开拓智能安防、企业级呼叫中心等新业务,主营业务获得较大增长,销售收入增加,盈利能力增强。具体数据以2011年年度报告为准。预减2.44亿2012-01-20
    201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增长50%以上。894.2万~596.1万50%-66.05%-110.7%-预增596.1万2011-04-28
    201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超过100%。3194万~1597万100%-191%-196.4%2010年公司重整执行完毕,获得大额重整收益。同时公司2010年度积极开拓视频安防、企业呼叫中心、高增值分销与一站式供应链服务等新业务,主营业务获得较大增长,销售收入增加,盈利能力增强,具体数据以2010年年度报告为准。预增1597万2011-01-28
    200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8年度盈利。-5320万~0--95.08%470.72%-扭亏-5320万2009-01-22
    200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业绩亏损。1091万~0-384.16%282.81%-首亏1091万2008-01-21
    2007-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07年上半年度业绩亏损,净利润为-8916678.99元。-609.7万~-891.7万-4.1%-86.5%-首亏-609.7万2007-08-14
    2006-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06年度业绩将实现盈利。-3.4481亿~0--7655.03%-66.05%-扭亏-3.45亿2007-01-08
    2006-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公司2006年半年度业绩仍将小幅亏损,具体亏损金额将于2006年8月25日2006年半年报中公告。 -2574万~0--216.15%200%-减亏-2574万2006-07-22
    200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05年度将继续大幅亏损。-5.9577亿~0--1986.88%298.74%-首亏-5.96亿2005-10-26
    2005-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于公司的资金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受其影响,经营业务仍未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仍将继续大幅亏损。 780.8万~0-240.19%207.56%-首亏780.8万2005-08-25
    2005-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于公司资金问题仍未完全解决,经营活动恢复到之前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中期的累计净利润可能继续亏损。 875.1万~0-683.93%200%-首亏875.1万2005-04-29
    200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根据会计师初步审计,经初步测算,预计2004年度本公司发生亏损在人民币六亿元左右: 由于违规对外担保或质押已经形成的担保损失和预计发生的损失,因被担保方经营恶化,无力偿还,其对本公司造成的损失计入本期损益; 由于大股东财务状况恶化,违规占用公司的资金无力偿还,需要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为了应对2004年以来发生的危机,公司对业务、人员进行了适当调整,加之市场环境和市场定位的变化,市场风险程度加大,本期调整了应收款项坏帐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 具体数额和详细情况以2005年4月29日公司正式公布的2004年年度报告为准。 2221万~-6亿-1627.94%-64401.41%-首亏2221万200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