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000万元至5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59.9%至584.32%,同比上年增长36,962.82万元至46,962.82万元。4.5亿~5.5亿459.9%584.32%-78.68%-51.72%上半年受益于春运等假期的出行需求增加、国际线的新开及恢复,国内、国际旅客周转量、客座率均同比增加,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预增8037万2024-07-10
    2024-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2,000万元至52,000万元。4.2亿~5.2亿692.15%880.76%-87.3%-60.47%上半年受益于春运等假期的出行需求增加、国际线的新开及恢复,国内、国际旅客周转量、客座率均同比增加,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预增5302万2024-07-10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3,500万元至85,500万元。6.35亿~8.55亿115.27%120.57%-145.42%-124.79%报告期内,受益于行业恢复、旅客出行需求增加,公司生产经营数据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公司全年合并口径下可用座位公里(ASK)达4,774,056.91万人公里、收入客公里(RPK)达3,953,250.38万人公里、乘客人数达24,639.14千人次、客座率达82.81%,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5.79%、153.17%、141.31%、15.50%,全年利润扭亏为盈。扭亏-41.58亿2024-01-25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000万元至88,000万元。6.8亿~8.8亿116.39%121.22%-144.16%-125.53%报告期内,受益于行业恢复、旅客出行需求增加,公司生产经营数据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公司全年合并口径下可用座位公里(ASK)达4,774,056.91万人公里、收入客公里(RPK)达3,953,250.38万人公里、乘客人数达24,639.14千人次、客座率达82.81%,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5.79%、153.17%、141.31%、15.50%,全年利润扭亏为盈。扭亏-41.48亿2024-01-25
    202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500万元至8,000万元。5500万~8000万102.91%104.23%-166.69%-151.56%1、上半年受益于行业恢复、旅客出行需求增加,公司营业利润扭亏为盈;2、虽二季度营业利润较一季度环比改善,但受二季度人民币汇率贬值影响,二季度财务费用相应增加,因此二季度净利润仍然为负。扭亏-18.90亿2023-07-15
    2023-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700万元至7,000万元。4700万~7000万102.42%103.61%-170.87%-156.62%1、上半年受益于行业恢复、旅客出行需求增加,公司营业利润扭亏为盈;2、虽二季度营业利润较一季度环比改善,但受二季度人民币汇率贬值影响,二季度财务费用相应增加,因此二季度净利润仍然为负。扭亏-19.42亿2023-07-15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60,000万元至430,000万元。-43亿~-36亿-545.86%-440.72%-21.96%43.92%2022年全年全国疫情多地散发及局部爆发、封控、国际线“五个一”政策等因素严重影响旅客出行意愿,导致航班量、客座率等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油价攀升、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大公司亏损幅度。2023年1月8日起,随着国家对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后,预计公司2023年业绩将逐步恢复正常。增亏-6.66亿2023-01-31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7,000万元至423,000万元。-42.3亿~-35.7亿-750.06%-617.42%-18.14%43.09%2022年全年全国疫情多地散发及局部爆发、封控、国际线“五个一”政策等因素严重影响旅客出行意愿,导致航班量、客座率等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油价攀升、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大公司亏损幅度。2023年1月8日起,随着国家对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后,预计公司2023年业绩将逐步恢复正常。增亏-4.98亿2023-01-31
    2022-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68,000万元至198,000万元。-19.8亿~-16.8亿-2081.07%-1780.91%-161.05%-106.34%报告期内,新冠疫情影响持续,特别是2022年第二季度,国内多地疫情散发,民航最为发达的上海等地爆发疫情,民航旅客出行需求极度萎缩,同时公司由于主基地位于上海,二季度中大多数时间处于封控期间,公司整体运行航班量急剧下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为应对严峻形势,公司虽采取各种措施拓源增收、压降成本,但受疫情严重冲击,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仍受到重大不利影响。首亏9995万2022-07-16
    202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2,000万元至192,000万元。-19.2亿~-16.2亿-1979.77%-1686.06%-156.71%-100.97%报告期内,新冠疫情影响持续,特别是2022年第二季度,国内多地疫情散发,民航最为发达的上海等地爆发疫情,民航旅客出行需求极度萎缩,同时公司由于主基地位于上海,二季度中大多数时间处于封控期间,公司整体运行航班量急剧下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为应对严峻形势,公司虽采取各种措施拓源增收、压降成本,但受疫情严重冲击,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仍受到重大不利影响。首亏1.02亿2022-07-16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3,000万元至42,000万元。-4.2亿~-3.3亿11.35%30.35%-143.62%-84.39%2021年航空业仍受疫情影响,2021年2月,公司快速响应国家疫情期间“就地过年”的号召,当月公司国内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计)较上月环比下降22.16%,国内旅客运输量(按收入客公里计)环比下降19.53%。3月起至7月中下旬国内疫情未出现散发,国内旅游、公商务出行需求迅速提升。国际航线方面,公司严格执行“五个一”政策,即国内任一航司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一条,且一周只能安排一个航班;任一外国航司至我国的航线同样只能保留一条,且一周只能安排一个航班。公司于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同时整个上半年扭亏为盈。但自7月底开始,全国多地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及局部聚集性疫情并持续至今,同时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公司以上海、南京为主要运行基地,由于上海及南京等周边地区多次出现“带星”,严重影响旅客出行意愿,致使公司下半年以及全年的经营业绩出现了较大额亏损。减亏-4.74亿2022-01-29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7,000万元至55,000万元。-5.5亿~-4.7亿18.03%29.95%-200.88%-151.54%2021年航空业仍受疫情影响,2021年2月,公司快速响应国家疫情期间“就地过年”的号召,当月公司国内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计)较上月环比下降22.16%,国内旅客运输量(按收入客公里计)环比下降19.53%。3月起至7月中下旬国内疫情未出现散发,国内旅游、公商务出行需求迅速提升。国际航线方面,公司严格执行“五个一”政策,即国内任一航司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一条,且一周只能安排一个航班;任一外国航司至我国的航线同样只能保留一条,且一周只能安排一个航班。公司于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同时整个上半年扭亏为盈。但自7月底开始,全国多地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及局部聚集性疫情并持续至今,同时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公司以上海、南京为主要运行基地,由于上海及南京等周边地区多次出现“带星”,严重影响旅客出行意愿,致使公司下半年以及全年的经营业绩出现了较大额亏损。减亏-6.71亿2022-01-29
    2020-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58,000万元至66,000万元。-6.6亿~-5.8亿-172.97%-164.13%-128.41%-84.71%自2020年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各行各业,民航客运量在整个上半年遭遇断崖式下跌,从春运期间国内航班大量取消、旅客大量退票,到疫情发展致使国际航班大幅缩减,国内外航空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考验。2020年2月,公司可用座位公里较上年同期下降接近60%,承运人数下降超75%,随着3月至4月国内疫情控制及复工复产的需求,公司国内航班客座率有所恢复;5月国内疫情好转,公司运力投入逐步回升,客座率可维持在70%左右。国际航线方面,2020年3月下旬起,受国外疫情爆发影响,民航局发布“五个一”政策,即国内任一航司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一条,且一周只能安排一个航班;任一外国航司至我国的航线同样只能保留一条,且一周只能安排一个航班。至6月4日,民航局发布《民航局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对此前执行的国际航班“五个一”限制政策进行调整,允许更多外国航空公司在“五个一”大原则下入境,但需要落地城市的“接收函”,同时增加了航班奖励和熔断措施,将国际航班数量与入境后核酸检测阳性旅客人数挂钩。2020年下半年,得益于国内疫情控制得当,公司在2020年三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但各季度在全国范围内仍有零星偶发病例,同时国际疫情仍在持续,仍使公司全年的经营业绩同比出现了较大额亏损。首亏9.04亿2021-01-30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2,000万元至49,000万元。-4.9亿~-4.2亿-149.27%-142.23%-105.26%-69.5%自2020年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各行各业,民航客运量在整个上半年遭遇断崖式下跌,从春运期间国内航班大量取消、旅客大量退票,到疫情发展致使国际航班大幅缩减,国内外航空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考验。2020年2月,公司可用座位公里较上年同期下降接近60%,承运人数下降超75%,随着3月至4月国内疫情控制及复工复产的需求,公司国内航班客座率有所恢复;5月国内疫情好转,公司运力投入逐步回升,客座率可维持在70%左右。国际航线方面,2020年3月下旬起,受国外疫情爆发影响,民航局发布“五个一”政策,即国内任一航司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一条,且一周只能安排一个航班;任一外国航司至我国的航线同样只能保留一条,且一周只能安排一个航班。至6月4日,民航局发布《民航局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对此前执行的国际航班“五个一”限制政策进行调整,允许更多外国航空公司在“五个一”大原则下入境,但需要落地城市的“接收函”,同时增加了航班奖励和熔断措施,将国际航班数量与入境后核酸检测阳性旅客人数挂钩。2020年下半年,得益于国内疫情控制得当,公司在2020年三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但各季度在全国范围内仍有零星偶发病例,同时国际疫情仍在持续,仍使公司全年的经营业绩同比出现了较大额亏损。首亏9.94亿2021-01-30
    2020-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会产生亏损。5.7872亿-317.76%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所处的交通运输行业产生了较大冲击,国内、国际航线的旅客出行需求及意愿下降。公司自疫情发生以来,积极投身于防疫抗疫工作,时刻关注疫情发展态势,不断调整运力投放安排,同时加强成本管控、调减年度飞机引进计划,确保公司现金流稳定。截至目前疫情的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基于对目前情势的初步判断,预计2020年上半年累计净利润将会产生亏损,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首亏5.79亿2020-04-30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30%—160%。9.8368亿~11.12亿130%160%-97.48%-69.25%(一)航空燃油价格处于相对低位 (二)航空运输市场保持较高增长 (三)公司服务品牌效应增强,运行效率提高,经营规模和能力持续提升 以上因素均对业绩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预增4.28亿2016-01-26
    2015-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30%—170%。4.4925亿~5.2738亿130%170%-31.45%-2.14%(一)航空燃油价格处于相对低位 (二)航空运输市场保持较高增长 (三)公司服务品牌效应增强,运行效率提高,经营能力持续提升 以上因素均对业绩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预增1.95亿201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