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0万元至17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81%至16.01%,同比上年降低8,600万元至28,600万元。15亿~17亿-16.01%-4.81%48.13%98.6%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主营产品的刻蚀设备、薄膜设备是半导体前道关键核心设备,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壁垒较高。公司的刻蚀设备及薄膜设备持续获得众多客户的认可,针对芯片制造中关键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及销售额显著提升。公司始终强调技术创新并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目前在研项目涵盖六类设备,超二十款新设备的开发。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薄膜设备和ALD薄膜设备,目前已有多款新型设备产品进入市场并获得重复性订单。其中,LPCVD薄膜设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00个反应台,其他多个关键薄膜沉积设备研发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公司EPI设备已顺利进入客户端量产验证阶段。公司在Micro-LED和高端显示领域的MOCVD设备开发上取得了良好进展,并积极布局用于碳化硅和氮化镓基功率器件应用的市场。公司在南昌约14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上海临港的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经投入使用,支持了公司产品付运及销售快速增长的达成。同时公司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成本、运营费用控制能力有效增强。公司持续开发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推动供应链稳定、安全,设备交付率保持在较高水准,设备的及时交付也为公司销售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86亿元至0.86亿元(减少约16.01%至4.81%)的主要原因:(1)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44.73%下,毛利较去年增长约9.78亿元;(2)由于市场及客户对中微开发多种新设备的需求急剧增长,2024年公司显著加大研发力度,为未来业务增长打基础。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4.50亿元,较去年增长11.88亿元(增长约94.13%),2024年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7.03%。2024年研发费用14.15亿元,较去年增长约5.99亿元(增长约73.32%);(3)2023年公司出售了持有的部分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而2024年公司并无该项股权处置收益。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0.89亿元至2.39亿元(增加约7.43%至20.02%)的主要原因:主要由于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44.73%下,毛利较去年增长约9.78亿元,以及2024年研发费用较去年增长约5.99亿元。公司为客户和市场提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对标国际领先ESG水准,持续提升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水平。2024年公司不断升华具有中微特色的公司体制和文化,持续践行和倡导“四个十大”的企业文化。2024年公司人均年化营业收入超过350万元,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略减17.86亿2025-01-15
    2024-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约:906,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4.73%左右,同比上年增长280,200万元左右。90.65亿44.73%72.75%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主营产品的刻蚀设备、薄膜设备是半导体前道关键核心设备,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壁垒较高。公司的刻蚀设备及薄膜设备持续获得众多客户的认可,针对芯片制造中关键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及销售额显著提升。公司始终强调技术创新并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目前在研项目涵盖六类设备,超二十款新设备的开发。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薄膜设备和ALD薄膜设备,目前已有多款新型设备产品进入市场并获得重复性订单。其中,LPCVD薄膜设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00个反应台,其他多个关键薄膜沉积设备研发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公司EPI设备已顺利进入客户端量产验证阶段。公司在Micro-LED和高端显示领域的MOCVD设备开发上取得了良好进展,并积极布局用于碳化硅和氮化镓基功率器件应用的市场。公司在南昌约14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上海临港的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经投入使用,支持了公司产品付运及销售快速增长的达成。同时公司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成本、运营费用控制能力有效增强。公司持续开发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推动供应链稳定、安全,设备交付率保持在较高水准,设备的及时交付也为公司销售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86亿元至0.86亿元(减少约16.01%至4.81%)的主要原因:(1)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44.73%下,毛利较去年增长约9.78亿元;(2)由于市场及客户对中微开发多种新设备的需求急剧增长,2024年公司显著加大研发力度,为未来业务增长打基础。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4.50亿元,较去年增长11.88亿元(增长约94.13%),2024年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7.03%。2024年研发费用14.15亿元,较去年增长约5.99亿元(增长约73.32%);(3)2023年公司出售了持有的部分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而2024年公司并无该项股权处置收益。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0.89亿元至2.39亿元(增加约7.43%至20.02%)的主要原因:主要由于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44.73%下,毛利较去年增长约9.78亿元,以及2024年研发费用较去年增长约5.99亿元。公司为客户和市场提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对标国际领先ESG水准,持续提升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水平。2024年公司不断升华具有中微特色的公司体制和文化,持续践行和倡导“四个十大”的企业文化。2024年公司人均年化营业收入超过350万元,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略增62.64亿2025-01-15
    2024-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28,000万元至14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43%至20.02%,同比上年增长8,900万元至23,900万元。12.8亿~14.3亿7.43%20.02%41.26%86.68%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主营产品的刻蚀设备、薄膜设备是半导体前道关键核心设备,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壁垒较高。公司的刻蚀设备及薄膜设备持续获得众多客户的认可,针对芯片制造中关键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及销售额显著提升。公司始终强调技术创新并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目前在研项目涵盖六类设备,超二十款新设备的开发。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薄膜设备和ALD薄膜设备,目前已有多款新型设备产品进入市场并获得重复性订单。其中,LPCVD薄膜设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00个反应台,其他多个关键薄膜沉积设备研发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公司EPI设备已顺利进入客户端量产验证阶段。公司在Micro-LED和高端显示领域的MOCVD设备开发上取得了良好进展,并积极布局用于碳化硅和氮化镓基功率器件应用的市场。公司在南昌约14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上海临港的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经投入使用,支持了公司产品付运及销售快速增长的达成。同时公司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成本、运营费用控制能力有效增强。公司持续开发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推动供应链稳定、安全,设备交付率保持在较高水准,设备的及时交付也为公司销售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86亿元至0.86亿元(减少约16.01%至4.81%)的主要原因:(1)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44.73%下,毛利较去年增长约9.78亿元;(2)由于市场及客户对中微开发多种新设备的需求急剧增长,2024年公司显著加大研发力度,为未来业务增长打基础。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4.50亿元,较去年增长11.88亿元(增长约94.13%),2024年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7.03%。2024年研发费用14.15亿元,较去年增长约5.99亿元(增长约73.32%);(3)2023年公司出售了持有的部分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而2024年公司并无该项股权处置收益。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0.89亿元至2.39亿元(增加约7.43%至20.02%)的主要原因:主要由于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44.73%下,毛利较去年增长约9.78亿元,以及2024年研发费用较去年增长约5.99亿元。公司为客户和市场提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对标国际领先ESG水准,持续提升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水平。2024年公司不断升华具有中微特色的公司体制和文化,持续践行和倡导“四个十大”的企业文化。2024年公司人均年化营业收入超过350万元,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略增11.91亿2025-01-15
    2023-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约:62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2.1%左右,同比上年增长152,000万元左右。62.6亿32.1%46.47%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1.近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加速发展,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作为数码产业的关键基石,其市场高速发展。公司主营产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作为半导体前道核心设备之一,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壁垒较高。公司开发的多类刻蚀设备在性能、硬件稳定性等方面满足了客户先进制程中各类严苛需求,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果。受益于公司完整的单台和双台刻蚀设备布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产品升级快速迭代、刻蚀应用覆盖丰富等优势,2023年公司CCP和ICP刻蚀设备均在国内主要客户芯片生产线上市占率大幅提升;公司的TSV硅通孔刻蚀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先进封装和MEMS器件生产。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设备和ALD设备,目前已有四款设备产品进入市场,其中三款设备已获得客户认证,并开始得到重复性订单;公司新开发的硅和锗硅外延EPI设备、晶圆边缘Bevel刻蚀设备等多个新产品,也会在近期投入市场验证。公司开发的包括碳化硅功率器件、氮化镓功率器件、Micro-LED等器件所需的多类MOCVD设备也取得了良好进展,2024年将会陆续进入市场。公司在南昌约14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上海临港的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部分生产厂房已经投入使用,支持了公司销售快速增长的达成。公司持续开发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推动供应链稳定、安全,设备交付率保持在较高水准,设备的及时交付也为公司销售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公司特别重视核心技术的创新,始终强调创新和差异化并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同时公司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成本、运营费用控制能力有效增强。2023年公司的MOCVD设备受LED终端市场波动影响,销售额有所下滑;而公司备品备件及服务方面则维持健康水平。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45.32%至58.15%的主要原因:由于2023年收入增长和毛利维持健康水平的情况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81亿元到3.21亿元。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约6.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50亿元增加约3.6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主要系公司于2023年出售了部分持有的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9.64%到34.86%的主要原因:2023年营业收入约62.6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15.2亿元,同比增长约32.1%;2023年毛利约28.5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6.8亿元,同比增长约31.6%。2023年公司不断升华具有中微特色的公司体制和文化,持续践行和倡导“四个十大”的企业文化。2023年人均年化营业收入已达到约350万元,在国内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为客户和市场提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对标国际领先ESG水准,持续提升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水平。公司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秉承三维发展战略,持续锻造并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实现高速、稳定、健康和安全的发展,尽快在规模和竞争力上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半导体设备和高科技领先企业。略增47.40亿2024-01-15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0,000万元至124,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9.64%至34.86%,同比上年增长18,100万元至32,100万元。11亿~12.4亿19.64%34.86%70.6%135.8%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1.近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加速发展,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作为数码产业的关键基石,其市场高速发展。公司主营产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作为半导体前道核心设备之一,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壁垒较高。公司开发的多类刻蚀设备在性能、硬件稳定性等方面满足了客户先进制程中各类严苛需求,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果。受益于公司完整的单台和双台刻蚀设备布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产品升级快速迭代、刻蚀应用覆盖丰富等优势,2023年公司CCP和ICP刻蚀设备均在国内主要客户芯片生产线上市占率大幅提升;公司的TSV硅通孔刻蚀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先进封装和MEMS器件生产。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设备和ALD设备,目前已有四款设备产品进入市场,其中三款设备已获得客户认证,并开始得到重复性订单;公司新开发的硅和锗硅外延EPI设备、晶圆边缘Bevel刻蚀设备等多个新产品,也会在近期投入市场验证。公司开发的包括碳化硅功率器件、氮化镓功率器件、Micro-LED等器件所需的多类MOCVD设备也取得了良好进展,2024年将会陆续进入市场。公司在南昌约14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上海临港的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部分生产厂房已经投入使用,支持了公司销售快速增长的达成。公司持续开发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推动供应链稳定、安全,设备交付率保持在较高水准,设备的及时交付也为公司销售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公司特别重视核心技术的创新,始终强调创新和差异化并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同时公司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成本、运营费用控制能力有效增强。2023年公司的MOCVD设备受LED终端市场波动影响,销售额有所下滑;而公司备品备件及服务方面则维持健康水平。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45.32%至58.15%的主要原因:由于2023年收入增长和毛利维持健康水平的情况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81亿元到3.21亿元。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约6.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50亿元增加约3.6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主要系公司于2023年出售了部分持有的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9.64%到34.86%的主要原因:2023年营业收入约62.6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15.2亿元,同比增长约32.1%;2023年毛利约28.5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6.8亿元,同比增长约31.6%。2023年公司不断升华具有中微特色的公司体制和文化,持续践行和倡导“四个十大”的企业文化。2023年人均年化营业收入已达到约350万元,在国内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为客户和市场提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对标国际领先ESG水准,持续提升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水平。公司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秉承三维发展战略,持续锻造并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实现高速、稳定、健康和安全的发展,尽快在规模和竞争力上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半导体设备和高科技领先企业。略增9.19亿2024-01-15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0,000万元至18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5.32%至58.15%,同比上年增长53,000万元至68,000万元。17亿~18.5亿45.32%58.15%244.35%339.97%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1.近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加速发展,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作为数码产业的关键基石,其市场高速发展。公司主营产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作为半导体前道核心设备之一,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壁垒较高。公司开发的多类刻蚀设备在性能、硬件稳定性等方面满足了客户先进制程中各类严苛需求,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果。受益于公司完整的单台和双台刻蚀设备布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产品升级快速迭代、刻蚀应用覆盖丰富等优势,2023年公司CCP和ICP刻蚀设备均在国内主要客户芯片生产线上市占率大幅提升;公司的TSV硅通孔刻蚀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先进封装和MEMS器件生产。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设备和ALD设备,目前已有四款设备产品进入市场,其中三款设备已获得客户认证,并开始得到重复性订单;公司新开发的硅和锗硅外延EPI设备、晶圆边缘Bevel刻蚀设备等多个新产品,也会在近期投入市场验证。公司开发的包括碳化硅功率器件、氮化镓功率器件、Micro-LED等器件所需的多类MOCVD设备也取得了良好进展,2024年将会陆续进入市场。公司在南昌约14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上海临港的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部分生产厂房已经投入使用,支持了公司销售快速增长的达成。公司持续开发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推动供应链稳定、安全,设备交付率保持在较高水准,设备的及时交付也为公司销售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公司特别重视核心技术的创新,始终强调创新和差异化并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同时公司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成本、运营费用控制能力有效增强。2023年公司的MOCVD设备受LED终端市场波动影响,销售额有所下滑;而公司备品备件及服务方面则维持健康水平。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45.32%至58.15%的主要原因:由于2023年收入增长和毛利维持健康水平的情况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81亿元到3.21亿元。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约6.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50亿元增加约3.6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主要系公司于2023年出售了部分持有的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9.64%到34.86%的主要原因:2023年营业收入约62.6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15.2亿元,同比增长约32.1%;2023年毛利约28.5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6.8亿元,同比增长约31.6%。2023年公司不断升华具有中微特色的公司体制和文化,持续践行和倡导“四个十大”的企业文化。2023年人均年化营业收入已达到约350万元,在国内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为客户和市场提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对标国际领先ESG水准,持续提升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水平。公司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秉承三维发展战略,持续锻造并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实现高速、稳定、健康和安全的发展,尽快在规模和竞争力上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半导体设备和高科技领先企业。预增11.70亿2024-01-15
    2023-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3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61,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6,200万元左右。6.12亿144.8%-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1.近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加速发展,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作为数码产业的关键基石,其市场高速发展。公司主营产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作为半导体前道核心设备之一,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壁垒较高。公司开发的多类刻蚀设备在性能、硬件稳定性等方面满足了客户先进制程中各类严苛需求,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果。受益于公司完整的单台和双台刻蚀设备布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产品升级快速迭代、刻蚀应用覆盖丰富等优势,2023年公司CCP和ICP刻蚀设备均在国内主要客户芯片生产线上市占率大幅提升;公司的TSV硅通孔刻蚀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先进封装和MEMS器件生产。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设备和ALD设备,目前已有四款设备产品进入市场,其中三款设备已获得客户认证,并开始得到重复性订单;公司新开发的硅和锗硅外延EPI设备、晶圆边缘Bevel刻蚀设备等多个新产品,也会在近期投入市场验证。公司开发的包括碳化硅功率器件、氮化镓功率器件、Micro-LED等器件所需的多类MOCVD设备也取得了良好进展,2024年将会陆续进入市场。公司在南昌约14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上海临港的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部分生产厂房已经投入使用,支持了公司销售快速增长的达成。公司持续开发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推动供应链稳定、安全,设备交付率保持在较高水准,设备的及时交付也为公司销售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公司特别重视核心技术的创新,始终强调创新和差异化并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同时公司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成本、运营费用控制能力有效增强。2023年公司的MOCVD设备受LED终端市场波动影响,销售额有所下滑;而公司备品备件及服务方面则维持健康水平。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45.32%至58.15%的主要原因:由于2023年收入增长和毛利维持健康水平的情况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81亿元到3.21亿元。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约6.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50亿元增加约3.6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主要系公司于2023年出售了部分持有的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9.64%到34.86%的主要原因:2023年营业收入约62.6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15.2亿元,同比增长约32.1%;2023年毛利约28.5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6.8亿元,同比增长约31.6%。2023年公司不断升华具有中微特色的公司体制和文化,持续践行和倡导“四个十大”的企业文化。2023年人均年化营业收入已达到约350万元,在国内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为客户和市场提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对标国际领先ESG水准,持续提升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水平。公司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秉承三维发展战略,持续锻造并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实现高速、稳定、健康和安全的发展,尽快在规模和竞争力上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半导体设备和高科技领先企业。不确定2.50亿2024-01-15
    202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8,000万元至10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9.49%至120.18%。9.8亿~10.3亿109.49%120.18%155.89%174.04%1、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5.27亿元,同比增长约28.13%。其中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32.53%,达17.22亿元,公司的刻蚀设备持续获得更多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关键客户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公司的MOCVD设备在新一代Mini-LED生产线上继续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MOCVD设备收入增长约24.11%,达2.99亿元。备品备件及服务收入增长约17.13%,达5.05亿元。2、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98,000万元到103,000万元,同比增加109.49%到120.18%,主要是本期收入和毛利增长下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以及公司于2023年上半年出售了部分持有的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非经常性收益)。3、2023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50,000万元到54,000万元,同比增加13.45%到22.53%,主要是营业收入及毛利的增长,以及研发投入和运营费用增长的影响。预增4.68亿2023-07-15
    2023-06-30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6月营业收入约:252,7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8.13%左右。25.27亿28.13%6.61%1、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5.27亿元,同比增长约28.13%。其中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32.53%,达17.22亿元,公司的刻蚀设备持续获得更多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关键客户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公司的MOCVD设备在新一代Mini-LED生产线上继续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MOCVD设备收入增长约24.11%,达2.99亿元。备品备件及服务收入增长约17.13%,达5.05亿元。2、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98,000万元到103,000万元,同比增加109.49%到120.18%,主要是本期收入和毛利增长下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以及公司于2023年上半年出售了部分持有的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非经常性收益)。3、2023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50,000万元到54,000万元,同比增加13.45%到22.53%,主要是营业收入及毛利的增长,以及研发投入和运营费用增长的影响。略增19.72亿2023-07-15
    2023-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0,000万元至54,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45%至22.53%。5亿~5.4亿13.45%22.53%19.44%37%1、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5.27亿元,同比增长约28.13%。其中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32.53%,达17.22亿元,公司的刻蚀设备持续获得更多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关键客户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公司的MOCVD设备在新一代Mini-LED生产线上继续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MOCVD设备收入增长约24.11%,达2.99亿元。备品备件及服务收入增长约17.13%,达5.05亿元。2、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98,000万元到103,000万元,同比增加109.49%到120.18%,主要是本期收入和毛利增长下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以及公司于2023年上半年出售了部分持有的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非经常性收益)。3、2023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50,000万元到54,000万元,同比增加13.45%到22.53%,主要是营业收入及毛利的增长,以及研发投入和运营费用增长的影响。略增4.41亿2023-07-15
    2023-06-30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净利润盈利:98,000万元至10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9.49%至120.18%。9.8亿~10.3亿109.49%120.18%156.36%174.54%1、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5.27亿元,同比增长约28.13%。其中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32.53%,达17.22亿元,公司的刻蚀设备持续获得更多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关键客户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公司的MOCVD设备在新一代Mini-LED生产线上继续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MOCVD设备收入增长约24.11%,达2.99亿元。备品备件及服务收入增长约17.13%,达5.05亿元。2、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98,000万元到103,000万元,同比增加109.49%到120.18%,主要是本期收入和毛利增长下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以及公司于2023年上半年出售了部分持有的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产生税后净收益约4.06亿元(非经常性收益)。3、2023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50,000万元到54,000万元,同比增加13.45%到22.53%,主要是营业收入及毛利的增长,以及研发投入和运营费用增长的影响。预增4.67亿2023-07-15
    2022-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约:474,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2.5%,同比上年增长163,200万元左右。47.4亿52.5%58.41%1.公司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约52.50%,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主打产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是除光刻机外最关键、工艺难度最高的半导体前道加工设备。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在国内外持续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国际最先进的5纳米芯片生产线及下一代更先进的生产线上均实现了多次批量销售。公司的另一个主打产品MOCVD设备在新一代Mini-LED产业化中,在蓝绿光LED生产线上取得了绝对领先的地位。另外,公司的各种新产品开发,比如用于更先进微观器件制程的薄膜设备和刻蚀设备,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即将为公司高速和持续的销售增长做出贡献。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65.11%到189.77%的主要原因:2022年,公司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做到了“封控不停产,营运零感染”。同时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以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约47.40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6.32亿元,同比增加52.50%;公司2022年毛利约21.71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8.23亿元,同比增加61.08%。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6.78%到18.64%的主要原因:公司2022年收入和毛利增长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约5.36亿元到6.16亿元,但2022年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4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主要包括:(1)2022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65亿元;(2)2022年公司因股权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52亿元,主要是由于部分股权投资于2021年产生较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22年的收益相对较小,以及公司持有的中芯国际的股票价格在2022年有所下降。预增31.08亿2023-01-31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6,000万元至94,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65.11%至189.77%,同比上年增长53,560.4万元至61,560.4万元。8.6亿~9.4亿165.11%189.77%6.34%45.71%1.公司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约52.50%,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主打产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是除光刻机外最关键、工艺难度最高的半导体前道加工设备。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在国内外持续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国际最先进的5纳米芯片生产线及下一代更先进的生产线上均实现了多次批量销售。公司的另一个主打产品MOCVD设备在新一代Mini-LED产业化中,在蓝绿光LED生产线上取得了绝对领先的地位。另外,公司的各种新产品开发,比如用于更先进微观器件制程的薄膜设备和刻蚀设备,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即将为公司高速和持续的销售增长做出贡献。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65.11%到189.77%的主要原因:2022年,公司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做到了“封控不停产,营运零感染”。同时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以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约47.40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6.32亿元,同比增加52.50%;公司2022年毛利约21.71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8.23亿元,同比增加61.08%。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6.78%到18.64%的主要原因:公司2022年收入和毛利增长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约5.36亿元到6.16亿元,但2022年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4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主要包括:(1)2022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65亿元;(2)2022年公司因股权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52亿元,主要是由于部分股权投资于2021年产生较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22年的收益相对较小,以及公司持有的中芯国际的股票价格在2022年有所下降。预增3.24亿2023-01-31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8,000万元至12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78%至18.64%,同比上年增长6,857.63万元至18,857.63万元。10.8亿~12亿6.78%18.64%-11.73%25.17%1.公司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约52.50%,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主打产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是除光刻机外最关键、工艺难度最高的半导体前道加工设备。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在国内外持续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国际最先进的5纳米芯片生产线及下一代更先进的生产线上均实现了多次批量销售。公司的另一个主打产品MOCVD设备在新一代Mini-LED产业化中,在蓝绿光LED生产线上取得了绝对领先的地位。另外,公司的各种新产品开发,比如用于更先进微观器件制程的薄膜设备和刻蚀设备,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即将为公司高速和持续的销售增长做出贡献。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65.11%到189.77%的主要原因:2022年,公司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做到了“封控不停产,营运零感染”。同时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以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约47.40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6.32亿元,同比增加52.50%;公司2022年毛利约21.71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8.23亿元,同比增加61.08%。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6.78%到18.64%的主要原因:公司2022年收入和毛利增长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约5.36亿元到6.16亿元,但2022年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4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主要包括:(1)2022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65亿元;(2)2022年公司因股权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52亿元,主要是由于部分股权投资于2021年产生较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22年的收益相对较小,以及公司持有的中芯国际的股票价格在2022年有所下降。略增10.11亿2023-01-31
    2022-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1,000万元至4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65.42%至630.34%。4.1亿~4.5亿565.42%630.34%19.93%41.39%1、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565.42%到630.34%的主要原因:2022年上半年,公司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同时受益于设备市场发展以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毛利同比均有大幅增长。2、净利润同比增加5.89%到21.02%的主要原因:本期收入和毛利增长下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约3.48亿元到3.88亿元,但本期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3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主要包括:(1)本期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1亿元;(2)公司本期因股权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0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持有的中芯国际和天岳先进的股票价格在本期有所下降。预增6162万2022-07-06
    2022-06-30营业收入预计2022年1-6月营业收入约:197,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7.1%左右。19.7亿47.1%7.56%1、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565.42%到630.34%的主要原因:2022年上半年,公司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同时受益于设备市场发展以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毛利同比均有大幅增长。2、净利润同比增加5.89%到21.02%的主要原因:本期收入和毛利增长下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约3.48亿元到3.88亿元,但本期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3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主要包括:(1)本期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1亿元;(2)公司本期因股权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0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持有的中芯国际和天岳先进的股票价格在本期有所下降。略增13.40亿2022-07-06
    202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2,000万元至4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89%至21.02%。4.2亿~4.8亿5.89%21.02%158.39%209.59%1、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565.42%到630.34%的主要原因:2022年上半年,公司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同时受益于设备市场发展以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毛利同比均有大幅增长。2、净利润同比增加5.89%到21.02%的主要原因:本期收入和毛利增长下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约3.48亿元到3.88亿元,但本期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3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动主要包括:(1)本期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1亿元;(2)公司本期因股权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0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持有的中芯国际和天岳先进的股票价格在本期有所下降。略增3.97亿2022-07-06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5,000万元至10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3.01%至109.26%,同比上年增长45,780.08万元至53,780.08万元。9.5亿~10.3亿93.01%109.26%181.05%236.14%1、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1.08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8.35亿元;2021年毛利为13.36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4.80亿元,同比增加56.01%,主要系:(1)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2021年刻蚀设备收入为20.04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55.44%,毛利率达到44.4%;(2)由于下游市场原因以及本年新签署的Mini-LEDMOCVD设备规模订单尚未确认收入,2021年MOCVD设备收入为5.03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5%,但MOCVD设备的毛利率达到33.1%,较2020年的18.7%有大幅度提升。公司2021年新签订单金额为41.3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19.6亿元,同比增加约90.5%。2、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2021年产生股份支付费用2.13亿元,较2020年的1.24亿元增加约0.89亿元(属于经常性损益)。3、公司2020年投资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亿元而间接持有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科创板股票,因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股价变动以及公司减持部分中芯国际股票,公司2021年收益约0.39亿元,较2020年收益的2.62亿元减少约2.23亿元。此外,经评估师评估初步结果,公司投资的其他非上市公司股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于2021年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3.70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3.70亿元。因上述两项因素合计影响,公司2021年较2020年增加税前利润约1.47亿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4.公司2021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较2020年增加约0.93亿元。预增4.92亿2022-01-22
    2021-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1年1-12月营业收入:310,8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6.73%,同比上年增长83,500万元左右。31.08亿36.73%41.01%1、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1.08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8.35亿元;2021年毛利为13.36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4.80亿元,同比增加56.01%,主要系:(1)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2021年刻蚀设备收入为20.04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55.44%,毛利率达到44.4%;(2)由于下游市场原因以及本年新签署的Mini-LEDMOCVD设备规模订单尚未确认收入,2021年MOCVD设备收入为5.03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5%,但MOCVD设备的毛利率达到33.1%,较2020年的18.7%有大幅度提升。公司2021年新签订单金额为41.3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19.6亿元,同比增加约90.5%。2、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2021年产生股份支付费用2.13亿元,较2020年的1.24亿元增加约0.89亿元(属于经常性损益)。3、公司2020年投资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亿元而间接持有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科创板股票,因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股价变动以及公司减持部分中芯国际股票,公司2021年收益约0.39亿元,较2020年收益的2.62亿元减少约2.23亿元。此外,经评估师评估初步结果,公司投资的其他非上市公司股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于2021年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3.70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3.70亿元。因上述两项因素合计影响,公司2021年较2020年增加税前利润约1.47亿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4.公司2021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较2020年增加约0.93亿元。略增22.73亿2022-01-22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8,000万元至3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00.72%至1315.13%,同比上年增长25,668.06万元至30,668.06万元。2.8亿~3.3亿1100.72%1315.13%11.39%59.79%1、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1.08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8.35亿元;2021年毛利为13.36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4.80亿元,同比增加56.01%,主要系:(1)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2021年刻蚀设备收入为20.04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55.44%,毛利率达到44.4%;(2)由于下游市场原因以及本年新签署的Mini-LEDMOCVD设备规模订单尚未确认收入,2021年MOCVD设备收入为5.03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5%,但MOCVD设备的毛利率达到33.1%,较2020年的18.7%有大幅度提升。公司2021年新签订单金额为41.3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19.6亿元,同比增加约90.5%。2、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2021年产生股份支付费用2.13亿元,较2020年的1.24亿元增加约0.89亿元(属于经常性损益)。3、公司2020年投资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亿元而间接持有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科创板股票,因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股价变动以及公司减持部分中芯国际股票,公司2021年收益约0.39亿元,较2020年收益的2.62亿元减少约2.23亿元。此外,经评估师评估初步结果,公司投资的其他非上市公司股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于2021年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3.70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3.70亿元。因上述两项因素合计影响,公司2021年较2020年增加税前利润约1.47亿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4.公司2021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较2020年增加约0.93亿元。预增2332万2022-01-22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4,000万元至5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3.34%至175.77%。同比上年增长25,143.58万元至33,143.58万元。4.4亿~5.2亿133.34%175.77%3.28%53.95%1、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较2019年增长约16.8%,其中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2020年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58.5%;由于市场原因,公司2020年MOCVD设备收入下降约38.5%。2、公司2020年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股份支付费用约1.19亿元(属于经常性损益),2019年无该类费用发生。3、公司2020年投资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亿元而间接持有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科创板股票,因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股价变动导致公司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2.62亿元。4、公司2020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较2019年增加约2.26亿元。预增1.89亿2021-01-28
    2020-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700万元至2,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3.06%至88.48%。同比上年降低12,253.93万元至13,053.93万元。1700万~2500万-88.48%-83.06%172.94%182.28%1、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较2019年增长约16.8%,其中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2020年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58.5%;由于市场原因,公司2020年MOCVD设备收入下降约38.5%。2、公司2020年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股份支付费用约1.19亿元(属于经常性损益),2019年无该类费用发生。3、公司2020年投资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亿元而间接持有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科创板股票,因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股价变动导致公司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2.62亿元。4、公司2020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较2019年增加约2.26亿元。预减1.48亿2021-01-28
    2020-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增长:16.8%。22.74亿16.8%60.22%1、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较2019年增长约16.8%,其中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2020年刻蚀设备收入增长约58.5%;由于市场原因,公司2020年MOCVD设备收入下降约38.5%。2、公司2020年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股份支付费用约1.19亿元(属于经常性损益),2019年无该类费用发生。3、公司2020年投资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亿元而间接持有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科创板股票,因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股价变动导致公司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2.62亿元。4、公司2020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较2019年增加约2.26亿元。略增19.47亿2021-01-28
    2019-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3,600万元至15,3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0.41%至46.72%。1.36亿~1.53亿30.41%46.72%-82.95%-65.49%(一)主营业务的影响:受益于半导体行业发展及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公司营业收入较2018年增长;(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于2018年发生的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股份支付费用人民币为1.02亿元,本期无该类费用发生。略增1.04亿2020-01-18
    2019-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600万元至19,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3.68%至111.29%。1.76亿~1.92亿93.68%111.29%-60.7%-45.4%(一)主营业务的影响:受益于半导体行业发展及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公司营业收入较2018年增长;(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于2018年发生的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股份支付费用人民币为1.02亿元,本期无该类费用发生。预增9087万2020-01-18
    2019-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200万元-2,600万元。2200万~2600万145.82%154.15%70.6%119.81%主要原因为2019年上半年逐步获得更多下游客户认可,加大了对公司设备的采购,推动了收入增长所致;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扩大,公司的经营业绩显著提升。扭亏-4801万2019-07-02
    2019-06-30净利润预计2019年1-6月净利润盈利:2,500万元-3,000万元。2500万~3000万288.66%326.39%-19.22%16.94%主要原因为2019年上半年逐步获得更多下游客户认可,加大了对公司设备的采购,推动了收入增长所致;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扩大,公司的经营业绩显著提升。扭亏-1325万2019-07-02
    2019-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00万元-3,000万元。2500万~3000万288.66%326.39%-19.38%16.75%主要原因为2019年上半年逐步获得更多下游客户认可,加大了对公司设备的采购,推动了收入增长所致;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扩大,公司的经营业绩显著提升。扭亏-1325万2019-07-02
    2019-06-30营业收入预计2019年1-6月营业收入:72,000万元-86,000万元,同比增长55%-85%。7.2亿~8.6亿55%85%-8.66%28.55%主要原因为2019年上半年逐步获得更多下游客户认可,加大了对公司设备的采购,推动了收入增长所致;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扩大,公司的经营业绩显著提升。预增4.65亿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