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图

首页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000万元至19,000万元。 | -1.9亿~-1.7亿 | -6.74%~4.49% | -402.62%~-326.25% | (一)2023年商用车市场回暖,公司载货汽车销量回升,但由于行业加速进入重整期,为提高市场占用率,公司采取清库存、促销量等系列措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小型动力产品由于外销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市场供需失衡,产品毛利水平有所下降。(二)大力推进产品转型升级,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三)因排放标准提升、产品升级换代、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续亏 | -1.78亿 | 2024-01-30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8,000万元至20,000万元。 | -2亿~-1.8亿 | 19.03%~27.13% | -79.94%~-38.44% | (一)2023年商用车市场回暖,公司载货汽车销量回升,但由于行业加速进入重整期,为提高市场占用率,公司采取清库存、促销量等系列措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小型动力产品由于外销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市场供需失衡,产品毛利水平有所下降。(二)大力推进产品转型升级,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三)因排放标准提升、产品升级换代、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减亏 | -2.47亿 | 2024-04-17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5,900万元至6,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900万元至4,900万元。 | -6900万~-5900万 | 35.51%~44.86% | -101.8%~-58.06% | (一)今年以来商用车市场温和回暖,由于油价高、运费低及去库存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整体偏弱。(二)1-6月份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出口及新能源产品销量明显增加,同时内部实施降本增效,严控费用等举措,推动业绩较大改善。受商用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以及价格战冲击,本报告期仍然亏损,但与上年同期比大幅减亏。(三)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 减亏 | -1.07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00万元至3,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000万元至6,000万元。 | -3600万~-2600万 | 58.14%~69.77% | -1838.95%~-1272.57% | (一)今年以来商用车市场温和回暖,由于油价高、运费低及去库存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整体偏弱。(二)1-6月份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出口及新能源产品销量明显增加,同时内部实施降本增效,严控费用等举措,推动业绩较大改善。受商用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以及价格战冲击,本报告期仍然亏损,但与上年同期比大幅减亏。(三)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 减亏 | -8600万 | 2023-07-15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500万元至22,5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1,700万元至4,700万元。 | -2.25亿~-1.95亿 | -26.3%~-9.46% | -220.14%~-129.66%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在经济增长减速、疫情反复、油价高企、市场需求提前透支等多因素影响下,2022年商用车行业进入艰难调整期,市场整体承压明显,公司载货汽车产销量下降,单位制造成本上升,经营业绩大幅下滑。2、内燃机市场持续低迷,由于疫情持续多点散发,零部件供应不及时,以及国内农机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华源莱动持续经营亏损,且亏损金额较高。3、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较大回收风险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应收款,按照单项认定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对出现减值迹象存货,按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2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0.9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增加0.79亿元,主要由于本年减少人员分流安置费用,同时本期处置亏损企业华源莱动股权,超额亏损转回增加投资收益。 | 增亏 | -1.78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900万元。 | 9000万 | 700.44% | -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在经济增长减速、疫情反复、油价高企、市场需求提前透支等多因素影响下,2022年商用车行业进入艰难调整期,市场整体承压明显,公司载货汽车产销量下降,单位制造成本上升,经营业绩大幅下滑。2、内燃机市场持续低迷,由于疫情持续多点散发,零部件供应不及时,以及国内农机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华源莱动持续经营亏损,且亏损金额较高。3、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较大回收风险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应收款,按照单项认定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对出现减值迹象存货,按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2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0.9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增加0.79亿元,主要由于本年减少人员分流安置费用,同时本期处置亏损企业华源莱动股权,超额亏损转回增加投资收益。 | 不确定 | 1124万 | 2023-01-30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8,500万元至31,5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9,600万元至12,600万元。 | -3.15亿~-2.85亿 | -66.31%~-50.48% | -155.56%~-104.15%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在经济增长减速、疫情反复、油价高企、市场需求提前透支等多因素影响下,2022年商用车行业进入艰难调整期,市场整体承压明显,公司载货汽车产销量下降,单位制造成本上升,经营业绩大幅下滑。2、内燃机市场持续低迷,由于疫情持续多点散发,零部件供应不及时,以及国内农机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华源莱动持续经营亏损,且亏损金额较高。3、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较大回收风险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应收款,按照单项认定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对出现减值迹象存货,按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2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0.9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增加0.79亿元,主要由于本年减少人员分流安置费用,同时本期处置亏损企业华源莱动股权,超额亏损转回增加投资收益。 | 增亏 | -1.89亿 | 2023-01-30 |
2022-06-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上年降低1,000万元。 | 3138万 | - | - | (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受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增速放缓、原材料及能源价格高企、芯片短缺等因素叠加影响,商用车市场表现低迷,需求下降,由于产销量下滑及成本上涨压力,公司主业盈利能力减弱,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2年1-6月份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减少0.1亿元,主要是收到的政府补助收入减少。(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四)其他影响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 不确定 | 3138万 | 2022-07-15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800万元至11,5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3,300万元至5,000万元。 | -1.15亿~-9800万 | -76.92%~-50.77% | -568.98%~-455.3% | (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受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增速放缓、原材料及能源价格高企、芯片短缺等因素叠加影响,商用车市场表现低迷,需求下降,由于产销量下滑及成本上涨压力,公司主业盈利能力减弱,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2年1-6月份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减少0.1亿元,主要是收到的政府补助收入减少。(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四)其他影响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 增亏 | -6500万 | 2022-07-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800万元至9,3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4,500万元至6,000万元。 | -9300万~-7800万 | -181.82%~-136.36% | -5954.14%~-5026.06% | (一)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受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增速放缓、原材料及能源价格高企、芯片短缺等因素叠加影响,商用车市场表现低迷,需求下降,由于产销量下滑及成本上涨压力,公司主业盈利能力减弱,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2年1-6月份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减少0.1亿元,主要是收到的政府补助收入减少。(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预告没有重大影响。(四)其他影响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 增亏 | -3300万 | 2022-07-15 |
2021-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9,000万元。 | 9000万 | -32.35% | - |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受环保排放标准升级到国Ⅵ、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商用车市场增长乏力,公司大力推进产品升级,深化产业链配套合作,加强营销渠道建设,保持市场稳定,全年产销量稳中有升,但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产品综合毛利率水平下降。2、聚焦核心主业,推进瘦身健体,子公司南昌凯马有限公司实施人员分流安置,发生大额辞退福利支出。3、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较大回收风险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应收款,按照单项认定计提大额信用减值准备。(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1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0.9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主要是减少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 不确定 | 1.33亿 | 2022-01-27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600万元至17,5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16,200万元至19,100万元。 | -1.75亿~-1.46亿 | -1172.96%~-995.16% | -122.95%~-56.83% |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受环保排放标准升级到国Ⅵ、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商用车市场增长乏力,公司大力推进产品升级,深化产业链配套合作,加强营销渠道建设,保持市场稳定,全年产销量稳中有升,但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产品综合毛利率水平下降。2、聚焦核心主业,推进瘦身健体,子公司南昌凯马有限公司实施人员分流安置,发生大额辞退福利支出。3、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较大回收风险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应收款,按照单项认定计提大额信用减值准备。(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1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0.9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主要是减少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 首亏 | 1631万 | 2022-01-27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3,600万元至26,5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11,900万元至14,800万元。 | -2.65亿~-2.36亿 | -127.04%~-102.19% | -190.81%~-134.22% | (一)主营业务影响1、报告期内,受环保排放标准升级到国Ⅵ、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商用车市场增长乏力,公司大力推进产品升级,深化产业链配套合作,加强营销渠道建设,保持市场稳定,全年产销量稳中有升,但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产品综合毛利率水平下降。2、聚焦核心主业,推进瘦身健体,子公司南昌凯马有限公司实施人员分流安置,发生大额辞退福利支出。3、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较大回收风险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应收款,按照单项认定计提大额信用减值准备。(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1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0.9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主要是减少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 增亏 | -1.17亿 | 2022-01-27 |
2019-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500万元至6,900万元。 | -6900万~-6500万 | 71.26%~72.92% | -56.93%~-38.36%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公司应对市场变化,聚焦细分市场,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和差异化营销政策,促进销量提升;深化内部管理,实施瘦身健体,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有较大提升。2、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上年同期贸易业务发生债权损失风险,计提减值损失2.52亿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报告期内收到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0.4亿元,较上年减少2亿元。2、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0.93亿元,主要系子公司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实施搬迁改造取得的土地、房产处置收益。 | 减亏 | -2.40亿 | 2020-01-21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万元至3,400万元。 | 3000万~3400万 | 125.5%~128.9% | 400.27%~420.37% | (一)主营业务影响1、公司应对市场变化,聚焦细分市场,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和差异化营销政策,促进销量提升;深化内部管理,实施瘦身健体,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有较大提升。2、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上年同期贸易业务发生债权损失风险,计提减值损失2.52亿元。(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1、报告期内收到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0.4亿元,较上年减少2亿元。2、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0.93亿元,主要系子公司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实施搬迁改造取得的土地、房产处置收益。 | 扭亏 | -1.18亿 | 2020-01-21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400万元-13,400万元。 | -1.34亿~-1.04亿 | -577.04%~-470.24% | -444.55%~-268.08% | 公司所属子公司上海凯宁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凯宁”)开展进口贸易业务,本期受全球经济波动、美元汇率变动以及国内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影响,下游主要客户发生资金困难,公司存在无法收回债权的风险。在原业绩预告期间,经与年审注册会计师初步沟通并查阅相关上市公司案例,公司2018年合并报表时将公司对上海凯宁债权预计损失超出公司持有其股权比例36.22%的部分1.36亿元计入了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中。之后经与年审注册会计师反复沟通研究,认为应按企业会计准则33号的精神,将原业绩预告计入公司归母净利润中超过公司持股比例36.22%的预计债权损失1.36亿元冲减少数股东权益。由此,2018年公司合并后归母净利润将较原业绩预告减少亏损1.36亿元。 | 首亏 | 2809万 | 2019-03-12 |
2018-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5,300万元-22,300万元。 | -2.53亿~-2.23亿 | -34.62%~-18.66% | -258.86%~-192.88% | 公司所属子公司上海凯宁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凯宁”)开展进口贸易业务,本期受全球经济波动、美元汇率变动以及国内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影响,下游主要客户发生资金困难,公司存在无法收回债权的风险。在原业绩预告期间,经与年审注册会计师初步沟通并查阅相关上市公司案例,公司2018年合并报表时将公司对上海凯宁债权预计损失超出公司持有其股权比例36.22%的部分1.36亿元计入了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中。之后经与年审注册会计师反复沟通研究,认为应按企业会计准则33号的精神,将原业绩预告计入公司归母净利润中超过公司持股比例36.22%的预计债权损失1.36亿元冲减少数股东权益。由此,2018年公司合并后归母净利润将较原业绩预告减少亏损1.36亿元。 | 增亏 | -1.88亿 | 2019-03-12 |
2017-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7378万元-17878万元。 | -1.7878亿~-1.7378亿 | -82.84%~-77.73% | -127.76%~-117.08% | 主营业务影响1、公司主导产品载货汽车经营稳健,国Ⅴ产品及新能源汽车受到市场欢迎,其中国Ⅴ产品销量占比89.5%,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6%。2、受非道路柴油发动机排放升级以及农机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内燃机产品销量下降,同时受环保达标等因素影响,原材料、配套件价格大幅上涨,制造成本上升。3、因产品转型及“处僵治困”工作,下属子公司部分存货及应收账款存在减值风险,本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400万元左右。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017年预计公司实现非经常性损益为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亿元,主要是下属子公司处置土地、厂房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 增亏 | -9778万 | 2018-01-31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407万元-3007万元。 | 2407万~3007万 | 296.54%~395.39% | 3362.19%~4265.23% | 主营业务影响1、公司主导产品载货汽车经营稳健,国Ⅴ产品及新能源汽车受到市场欢迎,其中国Ⅴ产品销量占比89.5%,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6%。2、受非道路柴油发动机排放升级以及农机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内燃机产品销量下降,同时受环保达标等因素影响,原材料、配套件价格大幅上涨,制造成本上升。3、因产品转型及“处僵治困”工作,下属子公司部分存货及应收账款存在减值风险,本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400万元左右。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017年预计公司实现非经常性损益为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亿元,主要是下属子公司处置土地、厂房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 预增 | 607.0万 | 2018-01-31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万元到1000万元。 | 500万~1000万 | 103.28%~106.56% | 130.56%~207.79% | 预计公司2015年年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公司顺应国家排放标准升级要求,主导产品载货汽车加快转型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出口业务实现突破;同时子公司南昌凯马有限公司营业外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 | 扭亏 | -1.52亿 | 2016-01-30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000万元至18000万元。 | -1.8亿~-1.4亿 | -3536.19%~-2772.59% | -321.86%~-210.27% | 2014年度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亏损,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受经济增速放缓和排放法规升级的影响,公司主导产品载货汽车和内燃机市场出现深幅调整,销售收入下滑,主营业务利润下降。 2、工程矿山机械板块受煤炭、钢铁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市场需求不振,销量和售价同时下滑导致该业务板块亏损。 3、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提了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 | 首亏 | 523.8万 | 2015-01-30 |
201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与上年度相比下降50%—70%左右。 | 706.6万~1178万 | -70%~-50% | 57.16%~307.15% | 由于商用车市场需求不振,公司载货汽车业务和柴油发动机业务销售下滑,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和运营成本上升,导致产品毛利大幅减少。 | 预减 | 2355万 | 2013-01-15 |
201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90%—9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由于上半年商用车市场需求不振,公司载货汽车业务和柴油发动机业务销售下滑,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和运营成本上升,导致产品毛利大幅减少。 | 0 | -98%~-90% | -200% | - | 预减 | 4395万 | 2012-07-14 |
201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8%左右。 主要原因是: 1、汽车产品销量与2010年同比下降。汽车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中占比很大,2010年由于政策刺激等因素,公司汽车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由于补贴政策退出等一系列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载货汽车市场需求减少,公司汽车产品销量同比下降。 2、毛利率下降。2011年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公司营业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公司产品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 | 0 | -78% | -712.37% | - | 预减 | 1.73亿 | 2012-01-19 |
201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50%左右。 业绩变动说明: 经本公司财务部预测,预计2011年中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左右。主要原因是: 1、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市场需求减少,公司汽车产品销量同比下降。 2、毛利率下降。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营业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公司产品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 | 0 | -50% | -200% | - | 预减 | 9248万 | 2011-07-16 |
201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净利润增长50%左右。 主要原因是: 国家对汽车产业和农机行业的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各子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公司主营业务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公司盈利的具体数据将在2010年中期报告中披露。 | 0 | 50% | -200% | - | 预增 | 7659万 | 2010-07-10 |
201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增长50%以上。 | 4261万~2841万 | 50% | 45%~-3.33% | - | 预增 | 2841万 | 2010-04-03 |
200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80%以上。 | 1.0249亿~3660万 | 180% | -95.5%~-361.36% | - | 预增 | 3660万 | 2010-01-23 |
200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增长1000%以上。 | 1502万~136.6万 | 1000% | -227.78%~-256.12% | - | 预增 | 136.6万 | 2009-10-13 |
200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9年1-6月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00%以上。 | 6264万~696万 | 800% | 20.52%~-175.5% | - | 预增 | 696.0万 | 2009-07-04 |
200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009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并且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0%以上。 | 516.2万~0 | 300% | -85.35%~-100% | - | 预增 | 516.2万 | 2009-04-08 |
200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盈利。 | -1.8044亿~0 | - | -3147.48%~75.61% | - | 扭亏 | -1.80亿 | 2009-01-23 |
200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本公司2007年度预计出现亏损。 | -8514万~0 | - | -14687.28%~-698.71% | - | 首亏 | -8514万 | 2008-01-19 |
200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7年上半年度净利润较2006年同期下降50%左右。 | 673.6万~0 | -50% | -69.01%~-200% | - | 预减 | 673.6万 | 2007-07-17 |
200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06年度业绩出现亏损(上年同期净利润为879万元)。 | 871.6万~0 | - | -58.57%~-681.12% | - | 首亏 | 871.6万 | 2007-04-05 |
200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现经本公司财务部门初步估算,预计公司2004年度将扭亏为盈(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78282823.84元,每股收益为-0.28元),本次所预计的业绩未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 -1.7828亿~0 | - | -8057.77%~-456.67% | - | 扭亏 | -1.78亿 | 2005-01-21 |
200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本公司2003年度将出现一定的经营性亏损。 | 1935万~0 | - | 251.94%~173.27% | - | 首亏 | 1935万 | 2004-02-02 |
2003-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由于受非典疫情、原材料大幅涨价、第三季度农机行业淡季以及农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的影响,公司截止2003年9月30日,经过财务部门核算,公司发生一定的经营性亏损。 | 189.8万~0 | - | -196.59%~-235.79% | - | 首亏 | 189.8万 | 2003-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