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大华股份(002236)机构调研数据
    大华股份调研详情
    调研日期:2023-04-28
    接待基本资料
    公告日期2023-04-29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傅利泉,吴坚,徐巧芬,殷俊
    接待时间起始2023-04-28接待时间截止-
    接待方式业绩说明会接待地点公司会议室

    接待详细对象
    序号 接待对象 接待对象类型 机构相关人员
    1 安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何宇涵
    2 泊通投资 投资公司 孔令全
    3 天猊投资 投资公司 曹国军
    4 统一證券信託 - 林子欽
    5 五矿国际信托 信托公司 高鹏
    6 悟空投资 投资公司 钟腾飞
    7 西部利得 其它 温震宇
    8 西部证券 证券公司 杜威
    9 西南证券 证券公司 刘淑娴,罗文萱
    10 汐泰投资 投资公司 范桂锋
    11 光大证券 证券公司 白玥,王之含,张曦光
    12 光大资管 资产管理公司 郭冲冲
    13 博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程沅
    14 广汇缘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曹海珍
    15 贵源投资 投资公司 赖正健
    16 国华兴益保险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韩冬伟,范佳锴
    17 国金证券 证券公司 孟灿
    18 国联人寿保险 寿险公司 夏雪冰
    19 国联证券 证券公司 姜青山
    20 国盛证券 证券公司 陈泽青,刘高畅
    21 国寿安保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严堃,闫阳,祁善斌,李丹
    22 国泰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姜英
    23 国泰君安国际 证券公司 Bob Hu
    24 财通证券 证券公司 董佳男,吴姣晨
    25 国泰君安证券 证券公司 陈豪杰
    26 国泰君安资管 资产管理公司 范明,刘强
    27 国投瑞银 基金管理公司 吴默村
    28 国信证券 证券公司 刘匀召
    29 国元证券 证券公司 杨军,耿军军
    30 國泰君安國際 - 俞春梅
    31 海富通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刘洋,王经纬
    32 海通证券 证券公司 杨林,文灿
    33 海通资管 资产管理公司 郭新宇
    34 韓國投資 - 王文文
    35 常春藤资产 基金管理公司 程熙云
    36 汉和资本 资产管理公司 郭燕民
    37 汉唐证券 证券公司 上官文复
    38 翰潭投资 投资公司 吴志锋
    39 瀚亚投资 投资公司 韩依瑾
    40 浩成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ANNIE SU
    41 合利信投资 - 高科
    42 和谐汇 - 凌晨
    43 河清投资 - 夏冰清
    44 恒生投資 - 龐磊
    45 恒信华业 投资公司 张瑞
    46 琛晟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赵宜韬
    47 鑫元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施欣彤
    48 信达澳亚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潘启帆
    49 信达证券 证券公司 钟露叶
    50 信泰人寿保险 寿险公司 刘跃
    51 星元投资 投资公司 赵磊
    52 兴业证券 证券公司 王恬恬,陈鑫
    53 兴证全球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DAVID CHEN,叶飞
    54 玄元基金 保险代理公司 赵仲鹏
    55 衍航投资 投资公司 庞兴华
    56 野村东方 证券公司 韩帆
    57 晨燕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倪耿皓
    58 易方达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田仁秀,叶正
    59 易同投资 投资公司 邢晓迪
    60 易鑫安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李伟,栾鑫
    61 益亨投资 - 彭金聪
    62 益恒投资 投资公司 林翰,钱坤
    63 益民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高喜阳
    64 银河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王丝语
    65 银湖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潘沛力
    66 银华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向伊达,杜宇
    67 盈峰资本 资产管理公司 张珣
    68 丞毅投资 - 胡亚男
    69 甬兴证券 证券公司 胡荣杰
    70 涌德瑞烜 - 钱崝
    71 涌见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兰昆
    72 友邦保险 寿险公司 黄文婧
    73 元大证券 证券公司 王高越
    74 圆信永丰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马红丽
    75 源乘投资 投资公司 彭晴
    76 源乐晟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钱雨欣
    77 远望资产 其它 王超俊
    78 远信基金 - 徐毅梁
    79 诚旸投资 投资公司 尹竞超
    80 悦溪基金 - 李晓光
    81 云汉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姚凯丰
    82 恒越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叶佳
    83 红骅投资 投资公司 陈杰
    84 竑观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朱戈宇
    85 鸿盛基金 投资公司 王小明
    86 鸿运基金 - 朱伟华
    87 花旗環球 - 林昂稷
    88 华安财保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庞雅菁
    89 华安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刘潇
    90 乘果基金 - 沈梦圆
    91 华安证券 证券公司 傅欣璐
    92 华创证券 证券公司 高远
    93 华泰柏瑞 基金管理公司 李春
    94 华泰证券 证券公司 岳铂雄,权鹤阳,万义麟,胡宇舟,张家蕙
    95 华泰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丁星乐
    96 华夏财富投资 投资公司 程海泳
    97 华夏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徐恒
    98 华夏未来资本 其它 褚天
    99 华鑫证券 证券公司 任春阳
    100 汇丰晋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徐犇
    101 淳厚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陈文
    102 汇富京华投资 - 郑翔
    103 惠理基金香港 - 张静宜
    104 佳许盈海基金 - 赵天武
    105 嘉实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刘晔,胡涛,胡永青,余红,吴昊
    106 见龙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郜全亮
    107 建信保险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杨晨
    108 建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张文浩
    109 建銀國際證券 证券公司 陳詠嫻
    110 江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王伟
    111 金百镕投资 投资公司 崔墨男
    112 傲基科技 其它 游钧
    113 淙峦投资 投资公司 丁俊
    114 金控创新投资 投资公司 杨朝飞
    115 金辇投资 基金管理公司 景柄维
    116 金石投资 投资公司 胡一彬
    117 云禧投资基金 投资公司 龙华明
    118 泽泉投资 其它 马海华
    119 长安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徐小勇,崔甲子
    120 长城证券 证券公司 黄俊峰,沈彻
    121 长见投资 投资公司 刘志敏
    122 长江资管 资产管理公司 罗聪,张剑鑫
    123 招融博瑞 - 王星,陈雪茹
    124 大家资产 其它 黄建平
    125 招商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翟相栋
    126 招商证券 证券公司 李龙峰,涂锟山
    127 招银国际证券 证券公司 李博文
    128 招銀国际 - Marley Ngan
    129 浙商证券 证券公司 许运凯
    130 致顺投资 投资公司 朱贺凯
    131 中财龙马资本 投资公司 南阳
    132 中车资本控股 其它 秦岭
    133 中国人保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解骄阳,王高唯
    134 中国人寿养老 寿险公司 徐宝龙
    135 丹羿投资 投资公司 朱亮
    136 中国人寿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和川
    137 中国银河证券 证券公司 李璐昕
    138 中海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陈玮
    139 中航信托 信托公司 忻子焕
    140 中加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黄翱
    141 中金公司 证券公司 朱镜榆,杜文欣,胡迪
    142 中金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汪洋
    143 中欧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余罗畅,李帅
    144 中盛晨嘉 - 王方略
    145 中泰证券 证券公司 徐嘉诚,李雪峰,王芳
    146 南方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朱苌扬,章晖
    147 中信保诚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孙浩中
    148 中信里昂 证券公司 Michael Ji
    149 中信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龙军
    150 中信证券 证券公司 胥洞菡,胡叶倩雯,夏胤磊
    151 金友创智资产 基金管理公司 史献涛
    152 利位投资 投资公司 朱凤蛟
    153 津圆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郑茂
    154 旌安投资 基金管理公司 孔凡熔
    155 旌乾企业 - 唐炜
    156 精砚基金 - 何云峰
    157 南京证券 证券公司 李栋
    158 景林资产 投资公司 徐伟
    159 景泰利丰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吕偉志
    160 玖鹏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陈勇
    161 聚劲投资 投资公司 张怀安
    162 聚鸣投资 投资公司 简单
    163 聚翊投资 - 侯彩丽
    164 君弘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陈魏中
    165 开思股权投资 - 昝浩
    166 凯基证券 证券公司 魏宏达
    167 凱思博投資 - 宗佳颖
    168 宁银理财 其它金融公司 毛子瑞
    169 瞰道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刘旭
    170 宽合投资 基金管理公司 朱天逸
    171 HK vero.td - 赵康
    172 Matrixport - 俞凯元
    173 DC Investment - Key Yin
    174 中银国际证券 证券公司 常思远
    175 中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王帅
    176 中邮人寿保险 寿险公司 朱战宇,张雪峰
    177 重阳投资 投资公司 赵阳
    178 领久私募 基金管理公司 张帅
    179 纽富斯投资 投资公司 戚锦锭
    180 庐雍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彭永锋
    181 陆宝投资 投资公司 张小迪
    182 马可孛罗至真 资产管理公司 黄晨
    183 茂源财富 其它 钟华
    184 弥远投资 投资公司 杨渝
    185 民生理财 其它金融公司 张作兴
    186 名禹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王龙,王益聪
    187 明达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李涛
    188 摩根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王嵩
    189 南方红石资产 - 李凡
    190 诺德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周建胜
    191 兰权资本 资产管理公司 王婷婷,黄宇航
    192 立格资本 其它 陆晔
    193 王浩源,朱庆平 - -
    194 MarsWalk - 周思尧
    195 triata - gloria
    196 GIANTS - 张叶峰
    197 GoldenFaith Asset Management Co,Ltd. - Richard Hu
    198 HANGHAI QINGFUND ASSET MANAGEMENT CENTER 其它 蒋宁
    199 Hel Ved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其它 郭强
    200 OP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 其它 陆慧惠
    201 磐厚动量资本 资产管理公司 于昀田
    202 TRIVEST ADVISORS LIMITED 其它 王奇琪
    203 broad peak investment - steven huang
    204 Dymon Asia Capital (HK) Limited 其它 黄志豪
    205 E Fund Management Co.,Ltd. - He Qi
    206 磐泽资产 其它 侯兆
    207 百年保险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冯轶舟
    208 平安证券 证券公司 李峰
    209 谦心投资 投资公司 陈志鹏
    210 前海新谷资本 - 霍军
    211 钦沐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杨郭浩
    212 勤辰基金 - 王佳东
    213 青骊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李署
    214 趣时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章秀奇,陈凯艺
    215 泉汐投资 投资公司 钱鑫
    216 筌笠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郑峰
    217 瑞银证券 证券公司 武廣明,张维璇,沈宇峰
    218 百重泉投资 - 丁惠朝
    219 睿扬投资 投资公司 彭砚
    220 睿智资产 - 魏和梅
    221 三杰义投资 投资公司 王威
    222 三井住友德思资产(香港) - 胡雯矜
    223 三星資產運用 - 馮辰
    224 澹易资产 - 罗林
    225 德邦证券 证券公司 黄小玉
    226 顶天投资 投资公司 李胜敏
    227 鼎泰资本投资 - 林波峰
    228 东北证券 证券公司 黄净,陈俊如
    229 柏骏资本(香港) - Tony Yin
    230 东财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包戈然
    231 东方阿尔法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潘登
    232 东方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朱翔
    233 东方睿石投资 投资公司 唐谷军
    234 东方证券 证券公司 蒯剑
    235 东方资管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李疆
    236 东恺投资 投资公司 岑旖,王喆
    237 东吴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陈宪
    238 方圆基金(香港) 其它 董丰侨
    239 方正证券 证券公司 陈璐瑶
    240 邦客资产 - 张一毅
    241 绯鹤基金 - 邓蠡
    242 沣杨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赵高尚,王志强
    243 枫润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程岽
    244 蜂巢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严冬
    245 复霈投资 投资公司 韩守晖
    246 富安达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孙绍冰
    247 富存投资 投资公司 王磊
    248 富达利泰投资 投资公司 董如枫
    249 高盛(亞洲) 其它 鄭澤宇
    250 高新投创业投资 - 李正
    251 北海棣增 - 何恒
    252 工银瑞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李劭钊,朱腾
    253 共青城鼎睿资产 投资公司 王可丹
    254 观富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巫丽敏
    255 光大保德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林晓凤,崔书田
    256 光大理财 其它金融公司 许萌
    257 光大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孙挺臻
    258 光大永明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沈繁呈
    259 山高国际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郑涛
    260 熵简基金 - 饶小飞
    261 上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林竹
    262 标朴投资 投资公司 周明巍
    263 尚诚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杜新正
    264 申港证券 证券公司 张达,周成
    265 申万宏源 证券公司 吕磊,洪依真,施鑫展
    266 神农投资 投资公司 申路伟
    267 十溢投资 投资公司 孙梦云
    268 石锋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郭锋
    269 石泉投资 投资公司 孙旭
    270 时通运泰基金 - 田肖溪
    271 世诚投资 投资公司 陈家琳,陈之璩
    272 世纪证券 证券公司 李时樟,杨贵洲
    273 彬元资本 其它 薛栋民
    274 首创证券 证券公司 翟炜
    275 思梵投资 - 胡劲风
    276 台灣統一投信 - 陳意婷
    277 太平洋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张玮
    278 泰达宏利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王鹏
    279 泰信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黄睿东,钱栋彪
    280 泰旸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汤明泽
    281 天风证券 证券公司 冯浩凡
    282 天弘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洪明华,李珍妮
    283 天惠投资 投资公司 金骁

    主要内容资料

    一、公司经营情况简介

    2022年,是公司成立以来,国内外经营环境特别复杂的一年,很多困难和挑战超过了我们的预期。面对压力,公司全员凝心聚力、积极作为。一方面,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尽力规避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坚持守正创新,拥抱产业技术进步,利用危机苦练内功,努力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5.65亿元,同比下降6.91%,尤其下半年,增速逐季下滑比较明显;利润端,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24亿元,同比下降31.20%,其中,对创新业务子公司的股权激励费用一定程度影响了利润;此外,2022年需求收缩、竞争激烈,毛利率有所下滑。现金流方面,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正增长,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过去几年,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严抓落实,收入质量、回款情况持续好转。存货方面,为应对制裁风险,公司在第四季度开展战略备货,存货水平有所上升。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供需状况,结合产品及物料的生命周期,持续打造安全、高效、有韧性的供应链,努力保持业务开展连续稳定。

    具体分板块来看,国内G端业务受政策和财政开支影响明显,同比下滑26.08%;B端业务相对韧性更强,小幅下滑4.12%;分销业务表现承压。海外方面,局部战争、通胀及购买力下降等因素叠加,增速相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以美、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需求出现回落,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地新兴市场国家则展现较高增速,海外全年实现营收147.66亿元,同比增长9.47%。创新业务板块,全年实现营收41.16亿元,同比增长44.55%。

    2023年,公司以高绩效为牵引,由稳转进,集中一切精力抓业务、谋发展。开年至今,业务跑动基本回归正常,客户信心也在逐步回升,需求有所恢复。一季度实现营收60.16亿元,增速转正;毛利率快速回暖,达到42.5%;实现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增长39.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15.15%。

    分板块看,一季度政府端有所复苏,企业端也在回暖;分销作为公司今年业务开拓的重点,随着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分销下滑幅度快速收敛。海外在高基数影响下,一季度同比基本持平;软件业务增速相比去年提升明显。

    展望全年,公司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生态力量,把握经济回稳向好趋势,季度营收增速有望见底回升。

    今年,是公司创业成立第30周年。30年来,公司能够保持活力、稳健经营、穿越周期,离不开对世界级品质的追求、对客户需求的敏锐捕捉,归根到底,是对行业趋势的长期洞见,并匹配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研发投入,实现不断地自我进化。公司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营收用于研发,2022年在营收承压的情况下,研发投入增速仍然保持在12%以上,近五年累计研发费用投入超过154亿元,以技术迭代驱动业务升级,推动数字技术和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扩宽“护城河”,力争在下一个技术与经济周期到来之际,获得领先地位。

    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一直秉持“AI朴实化”的理念,以客户需求为首要出发点,深耕行业know-how,以业务牵引技术落地,充分运用AI能力提升产品和方案竞争力。近期以来,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获得突破,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加速,结合细分行业经验的优势,智慧物联行业广度与深度有望走向新阶段。

    另外,公司与中国移动的战略定增已落地,增发股份也已于4月14日上市流通。虽然定增推进过程经历了超预期的困难和波折,但基于对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智慧物联产业的坚定看好,双方在过去两年,持续加深市场拓展、技术研发、组织融合等全方位协同。

    2022年,双方集成项目合作增长较好,共同推进多个ICT大型集成项目。技术合作层面,共同研发面向行业的物联网视觉智能操作系统,实现了视频和智能融合的技术框架构建,助力千行百业客户数字化转型。公司作为中国移动万物智联子链链核单位,通过合作探索,已成为其DICT集成库、行业智能硬件库的金牌合作伙伴。

    下一阶段,双方将围绕既定合作策略,在组织层面建立无缝对接机制,细化工作推进方向,通过提升组织执行力,释放业务潜力,推动战略协同目标落地,确保抓住智慧物联产业发展机遇期。

    回看过去三年,无论是贸易摩擦还是政策影响,都在客观上打乱了公司的正常经营节奏,致使我们不断经历阵痛。但好在,关关难过关关过,也恰恰是一系列艰难的时刻,帮助我们打造了一支善于谋划、敢于作战且目标一致、着眼长期的万人队伍。站在AI技术跃进、驱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节点上,智慧物联行业迎来战略级别机会,只要公司保持变革的心态,能够充分激发组织内生活力,并携手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各层级生态伙伴,面向多元业务打造灵动、敏捷的组织文化,就可以将行业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实现社会价值、企业价值和资本价值的多赢。二、互动交流环节

    1、公司一季度开局毛利率、利润均表现较好,是否能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2022年公司受到各方面影响,业绩表现一般。但一季度有了较好恢复,毛利率提升了3.5%。在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数据的重要性已经形成社会共识,将成为一种重要生产力,其中感知对于数据起到了基础与核心的作用。未来,随着AI大模型与多模态的技术发展,以及和中移良好合作的背景下,公司有望走出2022年的低谷,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有望逐季向好,2023年的下半年以及24、25年都值得期待。

    有关业务持续性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①高质量发展、重视生态,业务良性发展

    公司从21年下半年开始强调高质量发展,以及今年强调生态之年,持续减少主动集成业务,对公司未来的信用减值方面有所帮助,同时降低了低毛利的硬盘、线缆的低含金量业务占比,整体业务不断良性发展;供应链上游目前仍然相对充沛,对于公司的降本和毛利的提升也有正向贡献。此外,公司原来以销售收入为主要考核导向,现在转变加重对利润和现金流的考核,使得公司的现金流也有了明显改善,预计上半年现金流表现更好。费用上,也希望今年可以保持稳定,或者远小于边际利润的增长。

    ②管理持续改善

    公司持续加强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包括公司财经、IT系统与业务的融合等,管理改善也有望提升人均效能。落实到每一个行动上,业务管理方面,今年将通过国内分销的专项行动,重塑分销合作伙伴的信心,以及集成商的拓展行动,围绕着以商机、甲方项目的预算为核心等专项的效果将持续显现,这些动作都将助力于公司的可持续增长。

    ③行业需求仍在,公司业务稳中求进

    在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有望持续复苏的过程中,很多大项目陆续开工,公司将对重点省、重点城市聚焦发展。

    政府端,在交管、社会治理、公共民生等领域有刚性需求,数字停车、自然保护等领域的数字化推进相对紧迫。政府端需求经历了从安防到数字治理的转变,已经不是简单的公共安全,我们已经积累了300余个解决方案,数千个细分场景的应用,在提升治理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端,智能化快速发展,包括工业领域的机械手臂、码头龙门吊以及养殖领域传输系统等的应用,未来都将真正做到无人化转型,实现无人化码头、无人化矿井、无人化养殖,以及无人化的黑灯工厂,视觉智能与装备的结合,将实现更多无人化的成果。再比如某光伏企业中,通过摄像头完成各类定位、测距功能需求,赋予摄像头更多新的使命,公司将持续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

    海外方面,拉美、中东、亚太等增长较为强劲,去年在部分区域承压的基础上仍然整体实现了9.47%的增长。公司未来通过新产品加载、渠道下沉、商务客户拓展,努力使得海外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创新业务去年增长较快,主要来自聚焦民用市场的乐橙、聚焦工业领域的华睿,汽车领域华锐捷、热成像业务的华感、消防领域的华消等,未来创新业务的增速会高于公司的整体增长。

    软件方面,是公司非常重视的板块,有助于提高整个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客户粘性。公司近期要召开全国的软件合作生态大会,我们把底层能力做好,开放给合作伙伴,比如各行各业细分领域的行业软件厂家,形成良好的合作生态。

    与中移的战略合作在经历了两年持续推进后终于落地,移动是央企里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也希望和大华合作成为其产投融合作的典范,双方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在组织等方面展开合作。移动把视联网作为一个重点投入方向,和我们的业务能力非常匹配,例如和移动在网络上进行结合,可以帮助我们在各个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落地,公司也已经成立专班确保业务的充分协同。

    ④AI技术的发展助力于打磨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方面是公司五大研究院里投入最大的,投入超过1000人,有8000个细分产品与算法和多模态相关,其对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打磨对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很大帮助,可以更好的应对碎片化的场景需求。AI进入深度学习后,较传统模式识别算法具备更高的精度,智能化产品出现爆发式增长,目前的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一定准确率后就仍会遇到瓶颈,未来大模型训练的准确度可以进一步大幅提高。以车牌识别为例,早期模式识别时代,全球做车牌识别因个性化差异较大,效果较差,现在深度学习的全球车牌识别的精度已经非常高了。未来大模型算法的发展,就像传统模式识别到深度学习的变化。当前人工智能还是需要大部分标注工作,未来随着泛化能力的实现,可以实现更多类别的目标识别和近似目标的分类、归集等。利用大模型的特性,将降低面向碎片化市场的研发投入,并且基础版本也具备初始的展示能力,通过微调就可以实现对客户的快速响应。

    ⑤爆款新理念打造公司重量级产品

    当前公司有3万多个产品,数百个解决方案,我认为需要做减法、做聚焦、做复制,今年公司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打磨出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爆款。在新产品方面,公司努力把产品做到极致,例如在智能交通方面,二十大及今年两会特别关注光污染、爆闪的问题,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已经研发出了无感相机,受到很大的关注,为应对全国光污染检查,有较大的需求。所以公司更强调视觉升级,实现更智能、更贴合行业的需求。另外,各种显控系统、门禁、数通产品,都是公司今年要打造的重量级产品,这些已经不是摄像头的范畴,打造爆款是公司今年的理念。

    ⑥重视客户满意度

    公司今年还将客户的满意度作为专项来推进,利他文化是大华核心文化之一。将以客户为中心执行到位,有利于管道生态的健康发展,今年是生态年的第一年,公司在广州、北京等地举办了千人的生态大会,反响非常热烈,希望可以充分发挥其放大器作用。

    2、多模态、GPT技术发展迅速,公司在这方面的战略和执行情况如何?

    大华已积累了大量的算法能力,在过去几年累计发布了1200多种行业领先的算法和230多个行业算法方案,覆盖了100多个细分行业,嵌入到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中。碎片化的场景也预示着无法依靠一个算法打遍天下,它是产品和解决方案里的组成部分,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模型和多模态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架构以及更好的泛化效果,公司也有相应的投入。ChatGPT更多的是围绕互联网方面的应用,可生成文本、图片。但智慧物联是一个垂直的、非互联网化的行业,以解析为目标,也会有语音、文本、音频等各类信息融合,共同提供更有效、更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公司会加大算力、研发工程师、专家型人才投入,形成百亿级参数的大模型应用至垂直行业,今年将选择高价值行业试点,明年在多行业应用。

    3、在AI大模型方面,从算力、研究院整体结构等角度如何展望未来变化?

    GPT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公司会重点投入大模型和多模态方向,过去在大模型领域的算法和工程能力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是围绕人工智能方面研发,每年在算力上都有很大的投入,未来大模型的发展对算力有更多的需求,相应会需要更多的算力投入,我们会持续按需扩容算力。在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人员结构上,还是以算法人员为主,1000多人的梯队建设比较完整,包括算法研究的和算法工程化的人员,也培养了一批专家级人才,未来将根据基础研究和面向各行业业务,按需匹配调整或增补人员。
    4、如何展望公司与中国移动未来的协同合作?

    公司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不仅仅是资本的投入,中国移动同样希望把大华项目打造成产投协同的典范,这也是我们的一致目标。近期我们正在共同起草战略合作备忘录,明确未来每年的合作目标,并围绕数据目标去落实战略达成。

    在战略层面,我们与中国移动非常契合。中国移动正筹备建设全国范围的视联网,是继5g以后新的重点规划,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视联网中的视觉部分,可以带来很大的流量,特别是视觉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可以带来更多的场景化的落地。另外,公司也还将协同中移物联网布局中国移动“视频算力一张网”的建设。

    在业务协同方面,双方正在不断对齐组织,围绕目标,为彼此创造业务价值。公司与移动的合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各行各业解决方案展开的政企业务,移动去年总营收中与视觉紧密相关的业务应该在280亿左右。针对这部分业务,双方将在省、地市、区县各层级进行对接,形成有效的资源对接共享机制,以重点省区为突破口,逐步推开,实现共同开拓。第二部分是家庭和中小企业市场。去年相关业务规模大概在80亿左右。移动各省公司自我主导消费类产品的集采,比如路由器、相机、智能门锁等,这些产品与公司乐橙家居密切相关。虽然移动已经是公司的重要股东,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双方业务协同。

    在联合技术创新方面,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一起提交多项专利。另外,移动未来也将在云、算力方面加大投入,双方亦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合作,彼此助益。

    总体来看,公司与移动合作的目标非常明确,双方在投资落地后开始正式推进全方面产业协同。后续将瞄准既定目标,围绕战略协同,进行组织对齐。我们希望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双方合作规模能够有较大提升。

    5、请问公司各项创新业务整体发展情况?

    2022年,公司创新业务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我们希望今年能有更好的发展。目前,公司创新业务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板块:

    华睿聚焦工业领域,一部分业务围绕机器视觉、工业相机并结合机械手臂进行应用,另一部分主要是移动机器人AGV,共同为各行各业工业场景提供自动化、无人化的解决方案。以公司生产基地为例,包括检测等职能在内的关键岗位已经实现了无人化,在生产规模上升的过程中,工人人数越来越少,并且对工人的的要求也越来越低,类似需求潜力较大。但是坦率来讲,公司在这个领域与国内头部厂家、海外先进厂家仍有一定差距。机器视觉领域很像20年前视觉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我们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公司依然有一定的竞争力,我们能够从硬件到算法提供完整的端对端方案交付。公司机器视觉业务值得期待,华睿希望今年能取得相比去年更好的增长,我们之前也披露了华睿上市的公告,并持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华橙智能家居,围绕家用全场景开展业务,规模也比较大一些,今年的目标会更高一些。产品主要包括家用相机、智能门锁、家庭路由器、扫地机器人等。华锐捷汽车电子领域,目前公司主要围绕感知端开展业务,包括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另外也做一部分D型车的辅助驾驶系统。华感热成像业务,尝试通过温度感知来解决行业应用问题。两年多前,非接触式的测温应用就非常广泛。热成像业务在2022年已初具规模,利润水平也比较好,预计今年营收也能有较快增长。消防业务,我们也有较高的期待。目前公司消防业务虽然规模还很小,但发展很快、竞争力也比较强。随着安消一体化的提出,在不增加投入资源的情况下,安防与消防逐步融合,所有的消控报警都可以以视觉形式推送,来看清楚现场情况,在高端设备密集的工业领域,可以用热成像等感知方式,把握仓库内的温度变化。这些能力的组合,都是对工业消防、智慧消防的新的变革。

    另外几块规模相对小一些,比如安检业务主要围绕安检门,从事旅客、箱包的自动安检,典型场景包括机场、港航;存储业务将发力颗粒硬盘的应用和销售。

    6、公司一季度库存小幅下降,后续针对供应链及库存方面有怎样的规划?

    2019年以来,公司围绕上游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做了大量的投入,以保证对客户连续、稳定的产品供应。前些年上游部分器件出现了供应紧缺的情况,但目前已经大幅缓解,在保持客户交付稳定的前提下,公司将保持合理的库存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