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华锐精密(688059)机构调研数据
    华锐精密调研详情
    •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 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
    • 2025年03月13日 星期四
    •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
    • 2025年03月03日 星期一
    • 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 2025年02月14日 星期五
    • 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调研日期:2022-08-01
    接待基本资料
    公告日期2022-09-01上市公司接待人员董事长、总经理 肖旭凯,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 段艳兰,证券事务代表 姚天纵
    接待时间起始2022-08-01接待时间截止2022-08-31
    接待方式特定对象调研接待地点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创业二路68号、电话会议

    接待详细对象
    序号 接待对象 接待对象类型 机构相关人员
    1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2 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3 BOSVALEN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 其它 -
    4 CMI Financial Holding Corporation 其它 -
    5 HD Capital 其它 -
    6 Library Group 其它 -
    7 LyGH CAPITAL PTE. LTD 其它 -
    8 PLATINA LIMITED 其它 -
    9 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 LLP 资产管理公司 -
    10 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11 广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12 北京源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基金管理公司 -
    13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14 淳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15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16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17 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18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19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20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证券公司 -
    21 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22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23 金库骐楷(杭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24 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25 上海尚近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投资公司 -
    26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27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 - -
    28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管 - -
    29 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其它金融公司 -
    30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31 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32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33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34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35 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36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37 上海晟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38 上海丹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投资公司 -
    39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40 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资产管理公司 -
    41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42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43 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44 海南果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45 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46 瀚川投资管理(珠海)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47 恒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48 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49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50 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51 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信托公司 -
    52 上海彤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53 金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 -
    54 深圳市麦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55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56 南京金光紫金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企业) 投资公司 -
    57 平安财富·投资精英之汇利 - -
    58 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59 上海朴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60 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61 厦门双泓元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62 上国投(T-0204)-重阳5期 - -
    63 上海勤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基金管理公司 -
    64 上海大威德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65 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66 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67 上海六禾投资有限公司-六禾未来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
    68 上海庐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69 上海勤远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勤远动态平衡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
    70 上海喜世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71 上海信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72 上海玄鹿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基金管理公司 -
    73 上海紫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紫阁同爽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
    74 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75 上信睿衡系列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 -
    76 深圳创富兆业金融管理有限公司 其它 -
    77 深圳丰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78 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79 深圳泽鑫毅德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 投资公司 -
    80 深圳中天汇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81 拾贝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82 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83 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84 通用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创业投资公司 -
    85 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86 上海同犇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投资公司 -
    87 湘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88 新余银杏环球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银杏旗舰1号私募投资基金 - -
    89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其它 -
    90 河南伊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91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92 深圳市奕金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
    93 长城财富保险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94 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95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要银行客户) - -
    96 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寿险公司 -
    97 浙江龙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98 浙江墨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99 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
    100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101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 证券公司 -
    102 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
    103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 证券公司 -
    104 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寿险公司 -
    105 Admiralty Harbour Capital Limited 其它 -
    106 Black Rock AM North Asia Limited 资产管理公司 -

    主要内容资料

    一、请介绍一下硬质合金刀具的市场规模?根据QYResearch分析报告指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全球切削刀具消费量分别为331亿美元、340亿美元和349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3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2.7%。硬质合金刀具在全球切削刀具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占比达到63%,据此推算,2022年全球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约为245亿美元。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至2016年刀具市场规模主要集中在312亿元至345亿元的区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落地,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制造业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前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刀具消费市场恢复性增长,2020年切削刀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21亿元,相对于2016年增长30.95%。同时根据《第四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使用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占比达53%。据此推算,2020年我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约为223亿元左右。同时,我国硬质合金切削刀具使用比例相对于全球63%的比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请介绍一下刀具行业下游基本情况?全球切削刀具按制造业板块的销售去向统计,通用机械占35%,汽车行业占34%,航空航天占12%,模具行业占4%,其它占15%。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模具行业、汽车行业和通用机械行业,同时公司在航空航天、能源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积极布局,并已形成收入。三、请介绍一下刀具行业的发展趋势?(1)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比例提升刀具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加工质量与生产效率。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注重现代数控机床和高效刀具互相协调、平衡发展,每年的刀具消费规模为机床消费的1/2左右。2012年以来,我国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比例呈现向上增长趋势,2020年达到30.28%,表明我国刀具消费在提质升级,但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国内终端用户生产观念逐渐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向"改进加工手段提高效率"进行转变,以及机床市场的转型升级,我国刀具消费规模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机床数控化程度提高,数控刀具消费需求增加以硬质合金作为主要材料的数控刀具有着"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专用化"的特点,适应了先进制造业的柔性化发展趋势,并成为发达国家切削刀具工业发展的主流。在我国刀具产品消费结构中,由于我国机械加工的机床数控化水平较低,传统焊接刀具占据较大比重。随着加工产品的结构复杂化、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我国机床设备正逐步从传统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过渡。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必将带动数控刀具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阶段,机床数控化是机床行业的升级趋势。我国新增机床数控化率近年来整体保持着稳定增长,主要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关。我国新增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从2013年的28.83%提升到2020年的43.27%;相对于国际上制造业强国机床数控化率60%以上水平,我国金属切削机床的数控化程度提升空间很大。作为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易耗部件,无论是存量机床的配备需要,还是每年新增机床的增量需求,都将带动数控刀具的消费需求。(3)国产刀具向高端市场延伸,进口替代速度加快近年来,国内刀具企业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果和开发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把控刀具性能的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部分国内知名的刀具生产企业也已经能够凭借其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较高的研究开发实力为下游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切削加工解决方案。国产刀具向高端市场延伸,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已逐步实现对高端进口刀具产品的进口替代,加速了数控刀具的国产化。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刀具市场总消费规模约为421亿元,进口刀具规模为131亿元,绝大部分是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端刀具。2016年-2020年进口刀具占总消费的比重从37.17%下降至31.12%,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数控刀具的自给能力在逐步增强,进口替代速度加快。四、请介绍一下国产刀具与进口刀具的主要差异?目前国内刀具与进口高端刀具的主要差距体现在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以及提供整体切削解决方案的能力上,因此未来刀具企业的竞争主要在于技术竞争。未来随着国内刀具企业研究成果和开发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有望进一步加快进口替代速度。五、请介绍一下不同刀具材料的应用领域?刀具材料主要包括工具钢、硬质合金、陶瓷和人造金刚石等。其中工具钢主要用于中低速切削,常用于钻头、丝锥等刀具,尤适用于制造耐冲击的金属切削刀具。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塑料、化纤、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钢材,也可以用来切削耐热钢、不锈钢、高锰钢、工具钢等难加工的材料。陶瓷材料适用于钢料、铸铁、高硬材料(淬火钢)连续切削的半精加工或精加工。人造金刚石则主要用于有色金属的高精度、低粗糙度切削,以及非金属材料的精加工,不适宜切削黑色金属。六、请介绍下刀具的生产模式?刀具生产主要包括配料、球磨、喷雾干燥、压制成型、烧结、研磨深加工、涂层等工艺。标准生产周期一般为5-7周左右,因此公司对市场需求较稳定的产品设置适度安全库存,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七、请介绍一下公司刀具产品的种类?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车削、铣削和钻削三大系列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其中车削是指加工时工件做旋转运动,刀具在平面内作直线或曲线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式,通常只有一个切削刃同时参与切削,形状较为规则。铣削是指加工时刀具做旋转运动,工件固定或移动的切削加工方式,通常是多个切削刃同时参与切削,刀片的尺寸一致性波动对使用寿命的影响较大。钻削是指加工时刀具和工件做相对旋转运动,并沿刀具轴向方向做相对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式。加工时深入工件,只能通过排屑间接分析切削状况,对于刀具切削性能要求较高。八、请问公司与同行相比公司的优劣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公司竞争优势具体包括研发、生产、装备、渠道和市场五个方面的优势。在研发方面,公司打造了一支老中青梯队合理、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技能扎实的研发人才队伍,核心技术及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生产方面,公司是国内硬质合金数控刀片行业内少数具备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完整生产工序的企业,这有利于公司把控产品的生产良率,同时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在装备方面,公司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研发和智能化辅助设备可以确保公司研发成果高效应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渠道方面,公司建立了以华东、华南、华北刀具集散市场为核心,覆盖全国市场的经销商体系,并逐步向海外市场延伸,通过经销商公司可以迅速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市场、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加快资金回笼。在市场方面,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积淀了一批较为稳定的终端客户,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认可度,现有的客户资源已转化为了公司的市场优势,成为了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公司竞争劣势主要在于公司的规模、整体服务能力、综合影响力和市场形象等方面与欧美、日韩刀具企业相比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九、请介绍一下公司2022年半年度业绩情况?2022年上半年,公司产品性能持续提升,产能逐步释放,客户开发力度加大,渠道日趋完善。同时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进口刀具业务受阻,国产刀具进口替代进程进一步加快,有力推动了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平稳增长。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931.8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5.90%;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85.0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5.98%;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06.5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6.78%。十、请介绍一下公司2022年半年度境外销售情况?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境外收入1,126,1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75%。公司在境外销售方面开始聘用海外雇员进行业务推广,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增加海外雇员聘用人数,由海外雇员开发海外市场,减少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成本,快速高效地实现客户需求。十一、请介绍一下公司2022年半年度研发投入情况?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支出1,817.93万元,同比增长80.42%,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规模扩大、薪酬及直接材料支出增加所致。十二、请介绍一下公司的研发进展?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报告期内共新增3项基体材料牌号,1项PVD涂层材料以及2项PVD涂层工艺,1项CVD涂层工艺,在复杂精密成型领域亦取得较大进展。十三、请介绍一下公司的生产情况?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IPO募投项目预计将于12月开始投产。十四、请介绍一下钻削刀片毛利率较高的原因?钻削刀具由于其产品的特性,加工难度较大,产品附加值较高,因此毛利率较车削、铣削加工用硬质合金刀具毛利率更高。具体原因如下:(1)钻削加工工况更为恶劣复杂钻削属于封闭式复杂机械加工,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孔壁的间隙较小,容屑能力差,切屑的卷曲、流动和折断条件较差,容易出现切屑排除不畅、堵塞等情形,从而导致刀具崩缺、折断。而铣削、车削加工通常为开放式加工,排屑条件较好。因此钻削加工工况较车削、铣削而言更为恶劣。(2)用户对钻削刀具的性能要求更高在钻削加工的过程中,因钻头深入工件,无法看见切削情况、掌握切削温度等,只能通过排屑间接分析切削状况,对于刀具切削性能如效率、寿命、断屑性等要求较高。且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孔钻加工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在较大批量的孔钻加工中,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孔-轴互换配合,对孔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及表面粗糙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刀具性能较差或操作不当,极易发生闷刀、折断、损坏工件等情形,严重时会损伤机床。因此用户对钻削刀具的切削性能要求更高。综上所述,由于钻削加工较车削、铣削更为复杂,对刀具切削性能的要求更高,因此刀具加工难度更高、产品附加值更高,相应的毛利率也更高。十五、请介绍一下公司的研发优势?公司一贯秉承"集中优势、单品突破"的研发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和先进研发设备,始终聚焦于硬质合金数控刀具核心技术和工艺的研发创新。一方面,公司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打造了一支老中青梯度合理、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技能扎实的研发人才队伍,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研发技术人员10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6.24%,覆盖了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刀体和整体刀具等研发领域,特别是总工程师高荣根奠定了公司在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基体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模拟真实应用场景的切削试验室,配备了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刀具跳动检测、磨损测量等先进加工检测设备,能够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切削性能快速做出准确的评价,提升研发效率。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依托公司研发优势,公司核心产品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切削性能方面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进入了由欧美和日韩刀具企业长期占据的国内中高端市场。十六、请介绍一下公司销售模式发展情况?目前,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2021年经销收入占比为89.11%。公司在成熟的经销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直销团队的建设力度与直销客户的开发力度,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客户开发取得一定进展。直销推广要求公司对于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反应,这对于公司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技术服务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在海外推广方面也引进了相关的外贸人才,未来将重点发掘并培育当地雇员,由海外本地雇员开发海外市场,减少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成本,快速高效地实现客户需求。十七、请介绍一下公司IPO募投项目建设情况?公司IPO募投的精密数控刀具数字化生产线建设项目通过建设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购买设备等方式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加快新产品产业化的进程,以应对市场对于高端硬质合金刀具迅速增长的需求。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硬质合金数控刀片3,000万片、金属陶瓷数控刀片500万片、硬质合金整体刀具200万支。公司积极应对疫情反复导致设备供应周期延长、物流运输困难等不利因素,目前IPO募投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2年12月开始投产。十八、请介绍一下公司IPO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的硬质合金数控刀片、金属陶瓷数控刀片和整体刀具的盈利能力?公司IPO募投项目的硬质合金数控刀片是针对航空航天难加工材料、汽车零部件高效加工、模具铣削精加工等领域持续对自身产品的升级换代系列。随着公司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加工解决能力的提升以及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公司有望增加由原有境外厂商占据的高端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产品价格。因此,公司预测硬质合金数控刀片达产后第一年平均销售单价为9.86元。公司参考了市场上金属陶瓷数控刀片及硬质合金整体刀具的价格、公司的技术优势、下游应用场景及发展情况,预计金属陶瓷数控刀片及硬质合金整体刀具达产第一年其平均销售单价(不含税)分别为9.20元、48.67元。十九、请介绍一下公司针对IPO募投产能消化的规划?在技术开发方面,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研发人才,提升研发水平;同时加强和科研院校的紧密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合作平台,提高公司的基础研究水平。公司将通过一系列技术强企计划,实现在硬质合金数控刀片方面的整体实力接近或达到日韩刀具企业水平。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会进一步完善现有经销商体系,深化与现有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充分挖掘客户的市场潜力。同时,公司将积极推进国内直销客户以及海外新客户开拓,进一步拓展公司客户群体。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将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创造新的用人机制和政策环境。一是加快人才培养,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完善人才激励、培训机制,培育一批适应产业升级的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尊重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二十、请介绍一下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的基本情况?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主要为:(1)精密数控刀体生产线建设项目;(2)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建设项目。(1)精密数控刀体生产线建设项目根据切削刀具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和公司近三年产品盈利情况及未来发展战略,公司规划建设精密数控刀体生产线,用于生产公司现有精密数控刀片配套的刀盘、刀杆等产品。本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新增精密数控刀体产品50万件的生产能力。本项目将在公司现有数控刀片产品的基础上,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包括刀杆、刀盘在内的刀体生产线,最大程度提高公司产品性能,满足客户对刀具在使用寿命、加工精度及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切削刀具市场占有率。(2)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建设项目根据切削刀具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公司近三年产品盈利情况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建设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本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新增各类高效钻削刀具140万支的生产能力。目前,公司的钻削加工产品主要为可转位钻削刀片,与刀体通过机械夹固方式组合成刀具参与金属切削加工,由于刀具直径受到机械夹固方式的限制,因此主要应用于大直径孔加工,而无法满足终端用户小直径孔加工需求。通过建设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新增整体硬质合金钻削刀具产品以覆盖小直径孔加工领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金属切削服务能力,缩短与国外先进刀具企业的差距。二十一、请介绍一下精密数控刀体生产线建设项目对公司业务的提升?(1)有利于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扩大公司市场份额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我国制造业向高精密化、自动智能化、柔性化等方向升级进程加快,对制造工艺和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对于切削刀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刀具行业普遍存在刀体和刀片供应商各自独立生产,不能有效的解决刀片与刀体的适配性问题,无法满足客户对刀具性能的更高要求。公司亟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提高数控刀体供应和配套能力,从而提升公司刀具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本项目将在公司现有数控刀片产品的基础上,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包括刀杆、刀盘在内的刀体生产线,最大程度提高公司产品性能,满足客户对刀具在使用寿命、加工精度及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切削刀具市场占有率。(2)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提升综合金属切削服务能力公司一直秉承"自主研发、持续创新"的发展战略,专注于硬质合金数控刀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出了车削、铣削、钻削三大系列产品。然而公司目前的产品主要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金属切削共性需求的通用数控刀片为主,产品种类相对不足,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综合金属切削服务的能力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将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布局,新增刀杆、刀盘等数控刀体产能,一站式满足终端客户的整体用刀需求。同时,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力,为公司未来转型成为整体切削解决方案供应商打下坚实基础。(3)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制造商,依托多年的人才、技术积累以及先进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产品综合切削性能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进入了由欧美和日韩刀具企业长期占据的国内中高端市场。公司的主要产品销售收入规模逐年扩大,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增加刀盘、刀杆等配套产品,与公司现有产品形成互补,为公司的终端客户提供数控刀体产品,实现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扩大公司业务收入规模。同时由于刀体与刀片的适配性会对刀具整体的使用寿命、加工精度及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终端客户在使用公司数控刀体产品后,将进一步提升其对公司数控刀片产品的粘性,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规模。二十二、请介绍一下公司可转债募投的整体钻削刀具项目对于公司业务的提升?硬质合金切削刀具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可转位刀具、整体刀具和焊接刀具。其中传统焊接刀具由于无法适应现代制造业高效、高精度的加工要求,将逐步为可转位刀具与整体刀具所替代。公司现有产品主要为可转位刀片,通常应用于粗加工和半精加工领域。公司IPO募投项目中的整体刀具主要为整体硬质合金铣削刀具,覆盖平面、轮廓曲面精加工和超精加工领域的需求,而本次募投项目的高效钻削刀具主要系整体硬质合金钻削刀具,将进一步覆盖小直径孔加工领域的需求。IPO募投项目和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将大幅增强公司在精密加工领域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精密加工需求不断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将提升公司综合金属切削服务能力,为公司实现成为国内领先的整体切削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十三、请介绍一下公司的技术提升计划?公司目前在硬质合金数控刀片方面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技术体系,具备了为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精密模具、能源装备、工程机械、通用机械、石油化工等高端制造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的能力。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同时加强和科研院校的紧密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合作平台,提高公司的基础研究水平。公司一方面将持续不断加大对基体新材料、新涂层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将不断加大对整体刀具、工具系统、精密复杂组合刀具等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升产品综合性能,向客户提供切实可靠高性价比的切削刀具。公司将通过一系列技术强企计划,实现在数控刀具方面的整体实力接近或达到日韩刀具企业水平,进一步缩短与欧美刀具企业的技术差距。二十四、请介绍一下公司2022年新产品开拓计划?公司2022年重点开拓以下领域:(1)丰富数控刀片产品线:2022年加大GM槽型钢件车削刀具、新型高效面铣刀具、方肩铣刀具的开发和推广。(2)拓展数控刀体研究,巩固数控刀片优势:数控刀片和数控刀体在切削应用中相互配合使用,共同决定了数控刀具的综合使用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数控刀片的使用性能,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加工解决应用方案,公司积极开展数控刀体的技术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具备了数控刀体的设计开发能力。未来公司将增加数控刀体的研发投入,形成数控刀片和数控刀体协同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的综合竞争力。(3)积极布局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市场: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在3C、模具、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都有大量的应用,公司已积极进行相关技术布局,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开发制造能力,未来公司将在该领域加大投入,积极实现技术突破。二十五、请介绍一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公司一贯秉承"自主研发、持续创新"的企业发展战略,专注于硬质合金数控刀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不同市场、行业和客户提供高精密、高稳定性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夯实并发挥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方面的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技术推动市场为导向,不断升级迭代产品并开发新产品。在巩固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市场优势地位的基础上,优先开展基础材料技术的研究,进军金属陶瓷、陶瓷、超硬材料等新材料领域、同时,通过新品项目的开发,向工具系统、精密复杂组合刀具领域拓展,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将公司从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制造商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整体切削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