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泰格医药(300347)业绩报表
    业绩报表明细
    更多>>
    截止
    日期
    每股
    收益(元)
    每股收
    益(扣除)
    (元)
    营业总收入
    净利润
    每股
    净资产
    (元)
    净资产
    收益率
    (%)
    每股经
    营现金
    流量(元)
    销售
    毛利率
    (%)
    利润分配
    首次
    公告
    日期
    最新
    公告
    日期
    营业总收入(元)
    同比增长
    (%)
    季度环比
    增长(%)
    净利润(元)
    同比增长
    (%)
    季度环比
    增长(%)
    2024
    12-31
    0.470.9966.03亿-10.58-10.174.05亿-79.99-227.3623.91.941.268333.9510派3.002025
    03-28
    2025
    03-28
    2024
    09-30
    0.94-50.68亿-10.320.6678.13亿-56.7224.3624.353.850.669138.88-2024
    10-30
    2024
    10-30
    2024
    06-30
    0.570.7433.58亿-9.5022.2794.93亿-64.509.65924.012.320.20539.69不分配不转增2024
    08-29
    2024
    08-29
    2024
    03-31
    0.27-16.60亿-8.000-4.2322.35亿-58.6561.8424.221.120.165337.83-2024
    04-26
    2024
    04-26
    2023
    12-31
    2.341.7173.84亿4.214-10.6220.25亿0.910-70.4324.19.951.318738.5810派5.682024
    03-29
    2025
    03-28
    业绩快报明细
    截止日期
    每股收
    益(元)
    营业总收入
    净利润
    每股
    净资
    产(元)
    净资产
    收益率
    (%)
    公告
    日期
    营业收
    入(元)
    去年同
    期(元)
    同比增
    长(%)
    季度环比
    增长(%)
    净利润
    (元)
    去年同
    期(元)
    同比增长
    (%)
    季度环比
    增长(%)
    2021-12-313.3152.14亿31.92亿63.3235.8528.74亿17.50亿64.26107.7920.7716.752022-03-10
    2020-12-312.231.92亿28.03亿13.885.10817.50亿8.42亿107.9035.2618.4718.682022-03-10
    2019-12-311.1328.23亿23.01亿22.7114.198.48亿4.72亿79.5581.645.5726.992020-02-28
    2018-12-310.9423.01亿16.87亿36.3725.734.72亿3.01亿56.8655.405.3417.522020-02-28
    2017-12-310.616.87亿11.75亿43.6318.613.01亿1.41亿114.0124.674.9813.892019-02-28
    2016-12-310.311.75亿9.57亿22.7314.601.41亿1.56亿-9.99990.473.439.342018-02-26
    2015-12-310.369.57亿6.25亿53.2330.921.56亿1.25亿24.5332.352.313217.232017-02-28
    2014-12-310.2956.25亿3.37亿85.599.4051.25亿9406万33.4332.944.016115.442016-02-29
    2013-12-310.443.37亿2.54亿32.3214.099406万6775万38.8326.876.9713.202015-02-27
    2012-12-310.762.54亿1.93亿31.597.5076775万4779万41.7650.7612.9220.202014-02-28
    业绩预告明细
    更多>>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
    值(元)
    公告日期
    2024-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3,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2%至44%,同比上年降低47,724.21万元至64,724.21万元。8.3亿~10亿-44%-32%-124.66%-57.14%2024年公司持有的非流动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上市公司股份和医药基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变化较大,且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减少。公司通过密切关注行业趋势及项目的融资、财务及研发状况等,定期实施风险筛查,识别风险项目,并进行相应的公允价值调整。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45,000万元至人民币-43,000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54,760.79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减少人民币99,760.79万元至人民币97,760.79万元。近年来,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周期和国内产业周期的叠加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研发需求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客户对于生物医药研发的风险偏好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的尚未盈利客户面临较为明显的现金流压力。受上游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临床研究外包行业也产生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对公司新签订单价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024年尽管主营业务面临压力,公司商务拓展部门及全体员工积极应对行业周期和结构性变化,一方面继续深耕国内优质客户,持续开发其在国内的临床研发及相关业务订单;另一方面也积极开拓来自大型跨国药企和海外临床研究的业务机遇。同时,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有所回暖,各级政府也从政策和资本两端对行业给予大力支持,临床研究外包服务需求有所复苏;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部分中小型临床CRO也开始逐渐收缩规模,供给端呈现优化的趋势。经过不懈努力,公司的新签订单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好增长,新签订单增长主要来自于大型跨国药企在国内的需求和中国药企、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其合作伙伴和海外早期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的临床需求增加。报告期内,公司订单需求企稳,合同金额同比有所增长,新签订单为人民币95亿元至人民币105亿元,受存量订单(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取消的影响,净新增订单为人民币84亿元至人民币89亿元,2023年净新增订单为人民币78.5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中国临床研究外包行业的领先地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部项目数量的数据统计,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继续位列第一。2024年尤其是下半年,公司有部分存量订单(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被取消,也有部分存量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回款压力,该等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和部分疫苗企业。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司主营业务在2024年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增长挑战,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00,000万元至人民币700,0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9%-5%。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3,000万元至人民币100,000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7,724.2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人民币64,724.21万元至人民币47,724.21万元,下降区间为44%-3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1)受前述营业收入影响,导致利润下降;(2)公司购买的大额存单产生的收益因银行计息规则改变,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人民币1.4亿元。综上所述,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下降81%-7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所致。略减14.77亿2025-01-24
    202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000万元至57,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2%至81%。3.8亿~5.7亿-81%-72%-235.2%-175.93%2024年公司持有的非流动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上市公司股份和医药基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变化较大,且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减少。公司通过密切关注行业趋势及项目的融资、财务及研发状况等,定期实施风险筛查,识别风险项目,并进行相应的公允价值调整。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45,000万元至人民币-43,000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54,760.79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减少人民币99,760.79万元至人民币97,760.79万元。近年来,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周期和国内产业周期的叠加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研发需求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客户对于生物医药研发的风险偏好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的尚未盈利客户面临较为明显的现金流压力。受上游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临床研究外包行业也产生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对公司新签订单价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024年尽管主营业务面临压力,公司商务拓展部门及全体员工积极应对行业周期和结构性变化,一方面继续深耕国内优质客户,持续开发其在国内的临床研发及相关业务订单;另一方面也积极开拓来自大型跨国药企和海外临床研究的业务机遇。同时,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有所回暖,各级政府也从政策和资本两端对行业给予大力支持,临床研究外包服务需求有所复苏;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部分中小型临床CRO也开始逐渐收缩规模,供给端呈现优化的趋势。经过不懈努力,公司的新签订单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好增长,新签订单增长主要来自于大型跨国药企在国内的需求和中国药企、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其合作伙伴和海外早期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的临床需求增加。报告期内,公司订单需求企稳,合同金额同比有所增长,新签订单为人民币95亿元至人民币105亿元,受存量订单(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取消的影响,净新增订单为人民币84亿元至人民币89亿元,2023年净新增订单为人民币78.5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中国临床研究外包行业的领先地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部项目数量的数据统计,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继续位列第一。2024年尤其是下半年,公司有部分存量订单(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被取消,也有部分存量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回款压力,该等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和部分疫苗企业。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司主营业务在2024年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增长挑战,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00,000万元至人民币700,0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9%-5%。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3,000万元至人民币100,000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7,724.2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人民币64,724.21万元至人民币47,724.21万元,下降区间为44%-3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1)受前述营业收入影响,导致利润下降;(2)公司购买的大额存单产生的收益因银行计息规则改变,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人民币1.4亿元。综上所述,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下降81%-7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所致。预减20.25亿2025-01-24
    2024-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600,000万元至70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至19%。60亿~70亿-19%-5%-45.45%13.05%2024年公司持有的非流动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上市公司股份和医药基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变化较大,且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减少。公司通过密切关注行业趋势及项目的融资、财务及研发状况等,定期实施风险筛查,识别风险项目,并进行相应的公允价值调整。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45,000万元至人民币-43,000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54,760.79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减少人民币99,760.79万元至人民币97,760.79万元。近年来,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周期和国内产业周期的叠加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研发需求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客户对于生物医药研发的风险偏好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的尚未盈利客户面临较为明显的现金流压力。受上游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临床研究外包行业也产生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对公司新签订单价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024年尽管主营业务面临压力,公司商务拓展部门及全体员工积极应对行业周期和结构性变化,一方面继续深耕国内优质客户,持续开发其在国内的临床研发及相关业务订单;另一方面也积极开拓来自大型跨国药企和海外临床研究的业务机遇。同时,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有所回暖,各级政府也从政策和资本两端对行业给予大力支持,临床研究外包服务需求有所复苏;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部分中小型临床CRO也开始逐渐收缩规模,供给端呈现优化的趋势。经过不懈努力,公司的新签订单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好增长,新签订单增长主要来自于大型跨国药企在国内的需求和中国药企、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其合作伙伴和海外早期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的临床需求增加。报告期内,公司订单需求企稳,合同金额同比有所增长,新签订单为人民币95亿元至人民币105亿元,受存量订单(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取消的影响,净新增订单为人民币84亿元至人民币89亿元,2023年净新增订单为人民币78.5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中国临床研究外包行业的领先地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部项目数量的数据统计,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继续位列第一。2024年尤其是下半年,公司有部分存量订单(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被取消,也有部分存量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回款压力,该等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和部分疫苗企业。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司主营业务在2024年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增长挑战,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00,000万元至人民币700,0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9%-5%。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3,000万元至人民币100,000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7,724.2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人民币64,724.21万元至人民币47,724.21万元,下降区间为44%-3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1)受前述营业收入影响,导致利润下降;(2)公司购买的大额存单产生的收益因银行计息规则改变,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人民币1.4亿元。综上所述,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下降81%-7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所致。略减73.84亿2025-01-24
    2024-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96元至1.16元。0.96~1.16--94.59%-40.54%2024年公司持有的非流动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上市公司股份和医药基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变化较大,且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减少。公司通过密切关注行业趋势及项目的融资、财务及研发状况等,定期实施风险筛查,识别风险项目,并进行相应的公允价值调整。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45,000万元至人民币-43,000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人民币54,760.79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减少人民币99,760.79万元至人民币97,760.79万元。近年来,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周期和国内产业周期的叠加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研发需求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客户对于生物医药研发的风险偏好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的尚未盈利客户面临较为明显的现金流压力。受上游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临床研究外包行业也产生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对公司新签订单价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024年尽管主营业务面临压力,公司商务拓展部门及全体员工积极应对行业周期和结构性变化,一方面继续深耕国内优质客户,持续开发其在国内的临床研发及相关业务订单;另一方面也积极开拓来自大型跨国药企和海外临床研究的业务机遇。同时,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有所回暖,各级政府也从政策和资本两端对行业给予大力支持,临床研究外包服务需求有所复苏;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部分中小型临床CRO也开始逐渐收缩规模,供给端呈现优化的趋势。经过不懈努力,公司的新签订单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好增长,新签订单增长主要来自于大型跨国药企在国内的需求和中国药企、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其合作伙伴和海外早期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的临床需求增加。报告期内,公司订单需求企稳,合同金额同比有所增长,新签订单为人民币95亿元至人民币105亿元,受存量订单(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取消的影响,净新增订单为人民币84亿元至人民币89亿元,2023年净新增订单为人民币78.5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中国临床研究外包行业的领先地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部项目数量的数据统计,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继续位列第一。2024年尤其是下半年,公司有部分存量订单(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被取消,也有部分存量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回款压力,该等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和部分疫苗企业。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司主营业务在2024年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增长挑战,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00,000万元至人民币700,0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9%-5%。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3,000万元至人民币100,000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7,724.2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人民币64,724.21万元至人民币47,724.21万元,下降区间为44%-3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1)受前述营业收入影响,导致利润下降;(2)公司购买的大额存单产生的收益因银行计息规则改变,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人民币1.4亿元。综上所述,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下降81%-72%,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所致。预减2.342025-01-24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3,310.56万元至132,431.7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0%至87%。11.33亿~13.24亿60%87%-18.96%39.68%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增长,预计2021年度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公司2020年度非经常性损益104,158.38万元,202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140,000万元–180,000万元,主要由于公司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取得股权转让收益所致,公司投资的金融资产主要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公司以及医疗健康专业投资基金,其中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以及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公司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20,000万元–160,000万元。预增7.08亿2022-01-12
    预约披露明细
    截止日期
    首次预约时间
    一次变更日期
    二次变更日期
    三次变更日期
    实际披露时间
    2024-12-312025-03-28---2025-03-28
    2024-09-302024-10-292024-10-30--2024-10-30
    2024-06-302024-08-29---2024-08-29
    2024-03-312024-04-242024-04-26--2024-04-26
    2023-12-312024-03-29---2024-03-29
    2023-09-302023-10-262023-10-28--2023-10-28
    2023-06-302023-08-26---2023-08-26
    2023-03-312023-04-26---2023-04-26
    2022-12-312023-03-29---2023-03-29
    2022-09-302022-10-26---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