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1元至0.02元。 | 0.01~0.02 | - | -225%~-20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00万元-41,50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具体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东南亚地区下游需求持续回暖,新加坡市场成品油价差回升向稳,PX、苯等芳烃产品供需格局向好,产品价差同比增长;公司审时度势,顺应市场变化,积极实施文莱一期炼化项目技术改造提升工作,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有效提升了文莱一期炼化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效益提升打下坚实基础。2、报告期内,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增长,国内外终端需求不断回稳向好,聚酯纤维各产品价差均明显修复。同时,辅料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有所下降。借此契机,公司继续加大聚酯板块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差别化产品比例,积极实施降本增效策略。报告期内,公司聚酯产品实现了产销两旺,各项指标稳定向好,盈利能力明显改善。3、报告期内,预计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5,0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综合所得。 | 扭亏 | -0.30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9,500万元至41,500万元。 | 3.95亿~4.15亿 | 136.59%~138.44% | 44.93%~60.2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00万元-41,50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具体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东南亚地区下游需求持续回暖,新加坡市场成品油价差回升向稳,PX、苯等芳烃产品供需格局向好,产品价差同比增长;公司审时度势,顺应市场变化,积极实施文莱一期炼化项目技术改造提升工作,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有效提升了文莱一期炼化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效益提升打下坚实基础。2、报告期内,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增长,国内外终端需求不断回稳向好,聚酯纤维各产品价差均明显修复。同时,辅料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有所下降。借此契机,公司继续加大聚酯板块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差别化产品比例,积极实施降本增效策略。报告期内,公司聚酯产品实现了产销两旺,各项指标稳定向好,盈利能力明显改善。3、报告期内,预计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5,0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综合所得。 | 扭亏 | -10.80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500万元至6,500万元。 | 4500万~6500万 | 104.17%~106.03% | -223.61%~-206.7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00万元-41,50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具体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东南亚地区下游需求持续回暖,新加坡市场成品油价差回升向稳,PX、苯等芳烃产品供需格局向好,产品价差同比增长;公司审时度势,顺应市场变化,积极实施文莱一期炼化项目技术改造提升工作,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有效提升了文莱一期炼化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效益提升打下坚实基础。2、报告期内,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增长,国内外终端需求不断回稳向好,聚酯纤维各产品价差均明显修复。同时,辅料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有所下降。借此契机,公司继续加大聚酯板块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差别化产品比例,积极实施降本增效策略。报告期内,公司聚酯产品实现了产销两旺,各项指标稳定向好,盈利能力明显改善。3、报告期内,预计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5,0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综合所得。 | 扭亏 | -10.78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3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35,000万元。 | 3.5亿 | 22966.85% |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00万元-41,50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具体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东南亚地区下游需求持续回暖,新加坡市场成品油价差回升向稳,PX、苯等芳烃产品供需格局向好,产品价差同比增长;公司审时度势,顺应市场变化,积极实施文莱一期炼化项目技术改造提升工作,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有效提升了文莱一期炼化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效益提升打下坚实基础。2、报告期内,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增长,国内外终端需求不断回稳向好,聚酯纤维各产品价差均明显修复。同时,辅料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有所下降。借此契机,公司继续加大聚酯板块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差别化产品比例,积极实施降本增效策略。报告期内,公司聚酯产品实现了产销两旺,各项指标稳定向好,盈利能力明显改善。3、报告期内,预计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5,0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综合所得。 | 不确定 | -153.1万 | 2024-01-31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5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5.41%至96.49%。 | 6500万~8500万 | -96.49%~-95.41% | 626.64%~880.99%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8,000万元,具体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大,下游需求波动剧烈,公司成品油、聚酯纤维及聚酯瓶片等主要产品的价格、价差均出现同比下降,叠加公司的子公司遵循行业惯例及生产装置特性,积极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作,导致公司部分产品产量同比下滑,对业绩形成拖累。2、报告期内,随着国内国际宏观经济温和复苏,公司炼化及聚酯板块下游终端消费需求环比缓慢恢复,聚酯行业开工率持续提升,成品油、化工品、聚酯纤维、聚酯瓶片等产品供需格局环比持续向好,行业景气度逐渐提升。公司将积极抓住市场有利契机,提升生产经营效率,进而促进各产品价差持续向好。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及下游的产品产销顺畅,公司各产品库存均处于低位水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稳定充裕,下游需求逐月复苏改善。公司将坚持战略定力,紧抓复苏机遇,实现经营效益提升。 | 预减 | 18.52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至8,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5.59%至96.69%。 | 6000万~8000万 | -96.69%~-95.59% | -27.82%~29.58%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8,000万元,具体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大,下游需求波动剧烈,公司成品油、聚酯纤维及聚酯瓶片等主要产品的价格、价差均出现同比下降,叠加公司的子公司遵循行业惯例及生产装置特性,积极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作,导致公司部分产品产量同比下滑,对业绩形成拖累。2、报告期内,随着国内国际宏观经济温和复苏,公司炼化及聚酯板块下游终端消费需求环比缓慢恢复,聚酯行业开工率持续提升,成品油、化工品、聚酯纤维、聚酯瓶片等产品供需格局环比持续向好,行业景气度逐渐提升。公司将积极抓住市场有利契机,提升生产经营效率,进而促进各产品价差持续向好。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及下游的产品产销顺畅,公司各产品库存均处于低位水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稳定充裕,下游需求逐月复苏改善。公司将坚持战略定力,紧抓复苏机遇,实现经营效益提升。 | 预减 | 18.13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02元。 | 0.02 | - | 0%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8,000万元,具体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大,下游需求波动剧烈,公司成品油、聚酯纤维及聚酯瓶片等主要产品的价格、价差均出现同比下降,叠加公司的子公司遵循行业惯例及生产装置特性,积极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作,导致公司部分产品产量同比下滑,对业绩形成拖累。2、报告期内,随着国内国际宏观经济温和复苏,公司炼化及聚酯板块下游终端消费需求环比缓慢恢复,聚酯行业开工率持续提升,成品油、化工品、聚酯纤维、聚酯瓶片等产品供需格局环比持续向好,行业景气度逐渐提升。公司将积极抓住市场有利契机,提升生产经营效率,进而促进各产品价差持续向好。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及下游的产品产销顺畅,公司各产品库存均处于低位水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稳定充裕,下游需求逐月复苏改善。公司将坚持战略定力,紧抓复苏机遇,实现经营效益提升。 | 预减 | 0.50 | 2023-07-15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26%至135%。 | -12亿~-9亿 | -135%~-126% | -407.45%~-346.97% | 报告期内,面对加快演变的世界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公司经营环境发生了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游终端消费需求疲软,能源、运输、辅料等生产成本明显抬升,原油及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在上述多重压力下,公司全体员工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聚焦石油化工主业,深入贯彻科研创新发展观,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公司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精细经营举措、倡导降本节能措施、强化风险管控,提质增效工作明显,着力补强了产业链薄弱环节,为今后发展、经营、生产、管理等创造了新的提升空间。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具体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公司文莱炼化板块生产经营能力显著提升,经营效益呈现上升趋势,但下半年以来,在需求疲软、成本抬升、价格波动等多重压力下,文莱炼化板块相应产品价差大幅回落,特别是汽油、化工轻油和液化石油气等持续亏损,文莱炼化板块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2、报告期内,国内新冠疫情仍呈多点散发态势,公司生产的聚酯纤维、聚酯瓶片产品均为涉及到国计民生基础性需求的重要产品,公司聚酯板块虽依然保持行业龙头竞争优势,长丝、短纤、瓶片等产品互为补充,但在上述多重压力下,聚酯板块下游需求极度疲软,特别是聚酯纤维(含长丝和短纤)产品价差同比去年均大幅收窄。同时,公司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煤炭、电力、蒸汽等能源成本,原料运输等物流成本,包材辅料等包装成本明显抬升,在弱需求和高成本的格局下,叠加原油及产业链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公司出现亏损局面。3、报告期内,原油作为公司的重要产品原料及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定价主要参考基准,在价格剧烈波动及下游需求走弱的情况下,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不畅,进一步加大了公司对原材料和产成品等存货的经营管理难度,使公司各产品毛利率同比出现进一步下滑。但公司欣喜地看到,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及下游的产品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同时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优化,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回暖,一月份主要产品价差环比均有所改善,为2023年生产经营和效益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 首亏 | 34.08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8,000万元至118,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32%至143%。 | -11.8亿~-8.8亿 | -143%~-132% | -454.12%~-389.4% | 报告期内,面对加快演变的世界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公司经营环境发生了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游终端消费需求疲软,能源、运输、辅料等生产成本明显抬升,原油及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在上述多重压力下,公司全体员工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聚焦石油化工主业,深入贯彻科研创新发展观,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公司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精细经营举措、倡导降本节能措施、强化风险管控,提质增效工作明显,着力补强了产业链薄弱环节,为今后发展、经营、生产、管理等创造了新的提升空间。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具体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公司文莱炼化板块生产经营能力显著提升,经营效益呈现上升趋势,但下半年以来,在需求疲软、成本抬升、价格波动等多重压力下,文莱炼化板块相应产品价差大幅回落,特别是汽油、化工轻油和液化石油气等持续亏损,文莱炼化板块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2、报告期内,国内新冠疫情仍呈多点散发态势,公司生产的聚酯纤维、聚酯瓶片产品均为涉及到国计民生基础性需求的重要产品,公司聚酯板块虽依然保持行业龙头竞争优势,长丝、短纤、瓶片等产品互为补充,但在上述多重压力下,聚酯板块下游需求极度疲软,特别是聚酯纤维(含长丝和短纤)产品价差同比去年均大幅收窄。同时,公司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煤炭、电力、蒸汽等能源成本,原料运输等物流成本,包材辅料等包装成本明显抬升,在弱需求和高成本的格局下,叠加原油及产业链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公司出现亏损局面。3、报告期内,原油作为公司的重要产品原料及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定价主要参考基准,在价格剧烈波动及下游需求走弱的情况下,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不畅,进一步加大了公司对原材料和产成品等存货的经营管理难度,使公司各产品毛利率同比出现进一步下滑。但公司欣喜地看到,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及下游的产品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同时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优化,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回暖,一月份主要产品价差环比均有所改善,为2023年生产经营和效益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 首亏 | 27.59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25元至0.33元。 | -0.33~-0.25 | - | -438.46%~-376.92% | 报告期内,面对加快演变的世界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公司经营环境发生了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游终端消费需求疲软,能源、运输、辅料等生产成本明显抬升,原油及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在上述多重压力下,公司全体员工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聚焦石油化工主业,深入贯彻科研创新发展观,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公司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精细经营举措、倡导降本节能措施、强化风险管控,提质增效工作明显,着力补强了产业链薄弱环节,为今后发展、经营、生产、管理等创造了新的提升空间。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具体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公司文莱炼化板块生产经营能力显著提升,经营效益呈现上升趋势,但下半年以来,在需求疲软、成本抬升、价格波动等多重压力下,文莱炼化板块相应产品价差大幅回落,特别是汽油、化工轻油和液化石油气等持续亏损,文莱炼化板块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2、报告期内,国内新冠疫情仍呈多点散发态势,公司生产的聚酯纤维、聚酯瓶片产品均为涉及到国计民生基础性需求的重要产品,公司聚酯板块虽依然保持行业龙头竞争优势,长丝、短纤、瓶片等产品互为补充,但在上述多重压力下,聚酯板块下游需求极度疲软,特别是聚酯纤维(含长丝和短纤)产品价差同比去年均大幅收窄。同时,公司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煤炭、电力、蒸汽等能源成本,原料运输等物流成本,包材辅料等包装成本明显抬升,在弱需求和高成本的格局下,叠加原油及产业链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公司出现亏损局面。3、报告期内,原油作为公司的重要产品原料及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定价主要参考基准,在价格剧烈波动及下游需求走弱的情况下,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不畅,进一步加大了公司对原材料和产成品等存货的经营管理难度,使公司各产品毛利率同比出现进一步下滑。但公司欣喜地看到,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及下游的产品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同时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优化,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回暖,一月份主要产品价差环比均有所改善,为2023年生产经营和效益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 首亏 | 0.94 | 2023-01-31 |
2020-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81元至0.92元,同比上年增长:35%至53.33%。 | 0.81~0.92 | 35%~53.33% | 26.09%~73.91% | 随着全球复工复产顺利推进,终端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原油价格的企稳回升,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继续环比上升,单季度盈利11亿元至15亿元,实现了1、2、3季度单季度环比上升,据此,公司1-3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预计为30至34亿元,同比大增35.52%至53.59%。主要盈利驱动力如下:1、炼化业务持续复苏回暖,由于文莱炼化项目地处东南亚,成品油需求旺盛,化工品满足自身下游工厂需求,且项目政策保障、工艺技术等优势明显,预计3季度单季度盈利环比继续改善,新增良好的归母净利润;2、PTA业务继续保持业内领先盈利能力,公司持续加大PTA业务挖潜提质,提升产品运营能力,发挥均衡化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3、终端需求快速增长,化纤业务差异化产品增强盈利贡献,由于公司持续创新技术引领产品市场,差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且化纤持续扩产提质,产销量进一步增长,行业龙头优势进一步凸显。 | 预增 | 0.60 | 2020-08-29 |
2020-09-30 | 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净利润盈利:300,000万元至34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5.52%至53.59%。 | 30亿~34亿 | 35.52%~53.59% | -50.81%~-22.58% | 随着全球复工复产顺利推进,终端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原油价格的企稳回升,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继续环比上升,单季度盈利11亿元至15亿元,实现了1、2、3季度单季度环比上升,据此,公司1-3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预计为30至34亿元,同比大增35.52%至53.59%。主要盈利驱动力如下:1、炼化业务持续复苏回暖,由于文莱炼化项目地处东南亚,成品油需求旺盛,化工品满足自身下游工厂需求,且项目政策保障、工艺技术等优势明显,预计3季度单季度盈利环比继续改善,新增良好的归母净利润;2、PTA业务继续保持业内领先盈利能力,公司持续加大PTA业务挖潜提质,提升产品运营能力,发挥均衡化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3、终端需求快速增长,化纤业务差异化产品增强盈利贡献,由于公司持续创新技术引领产品市场,差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且化纤持续扩产提质,产销量进一步增长,行业龙头优势进一步凸显。 | 预增 | 22.14亿 | 2020-08-29 |
2020-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23元至0.28元。 | 0.23~0.28 | - | -56.6%~-47.17% | 报告期内,公司聚酯产业扩产提质、PTA产业挖潜改造和炼化产业全面投产等优势集中显现,公司产业链一体化、均衡化和国际化经营模式更加凸显,经营效益持续增长,说明如下:1、公司作为PTA、聚酯产业链龙头企业,持续扩大产能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加大智能化和大数据应用,生产、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差别化产品占比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由于PTA、聚酯等产品上游原料供应宽松,企业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产品议价能力增强,进而促进产品毛利率提高;且公司持续保持高负荷运行,产销量同比增加,规模化生产优势愈加明显。受上述因素推动,公司实现了经营效益增加。2、报告期内,公司文莱炼化项目实现了全面投产和高负荷生产,产销顺畅,技术优势、经营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由于文莱炼化项目原油采购的便利和成品油销售的顺畅,且实施了低库存管理策略和原油到岸价结算模式,有效地规避了原油价格波动风险,预计文莱炼化项目新增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贡献。综上所述,由于聚酯产品盈利的显著增强,以及文莱炼化项目的新增贡献,公司第一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6.5亿元-8亿元,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53.52%-88.95%。 | 预增 | 0.15 | 2020-03-30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5,000万元至8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3.52%至88.95%。 | 6.5亿~8亿 | 53.52%~88.95% | -33.44%~-18.08% | 报告期内,公司聚酯产业扩产提质、PTA产业挖潜改造和炼化产业全面投产等优势集中显现,公司产业链一体化、均衡化和国际化经营模式更加凸显,经营效益持续增长,说明如下:1、公司作为PTA、聚酯产业链龙头企业,持续扩大产能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加大智能化和大数据应用,生产、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差别化产品占比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由于PTA、聚酯等产品上游原料供应宽松,企业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产品议价能力增强,进而促进产品毛利率提高;且公司持续保持高负荷运行,产销量同比增加,规模化生产优势愈加明显。受上述因素推动,公司实现了经营效益增加。2、报告期内,公司文莱炼化项目实现了全面投产和高负荷生产,产销顺畅,技术优势、经营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由于文莱炼化项目原油采购的便利和成品油销售的顺畅,且实施了低库存管理策略和原油到岸价结算模式,有效地规避了原油价格波动风险,预计文莱炼化项目新增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贡献。综上所述,由于聚酯产品盈利的显著增强,以及文莱炼化项目的新增贡献,公司第一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6.5亿元-8亿元,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53.52%-88.95%。 | 预增 | 4.23亿 | 2020-03-30 |
2019-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9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98元至1.08元。 | 0.98~1.08 | - | 52%~92% | 1、报告期内,公司“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于2019年11月实现全面投产,并顺利产出合格汽油、柴油、航空煤油、PX、苯等产品,项目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逐步为上市公司贡献效益。2、报告期内,公司精对苯二甲酸(PTA)、己内酰胺(CPL)、聚酯纤维(含FDY、POY、DTY和短纤)及瓶片等主营产品竞争力继续增强,行业持续保持有序竞争,产品毛利率持续保持良好水平。同时公司作为产业链龙头企业之一,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和智能制造投入,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此外管理变革产业链间协同效应的有效发挥,加工成本持续降低,产品精准营销持续增强,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上述主营业务产品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继续增加。 | 略增 | 0.80 | 2020-01-04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0,000万元至31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2.71%至58%。 | 28亿~31亿 | 42.71%~58% | -37.41%~-5.39% | 1、报告期内,公司“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于2019年11月实现全面投产,并顺利产出合格汽油、柴油、航空煤油、PX、苯等产品,项目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逐步为上市公司贡献效益。2、报告期内,公司精对苯二甲酸(PTA)、己内酰胺(CPL)、聚酯纤维(含FDY、POY、DTY和短纤)及瓶片等主营产品竞争力继续增强,行业持续保持有序竞争,产品毛利率持续保持良好水平。同时公司作为产业链龙头企业之一,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和智能制造投入,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此外管理变革产业链间协同效应的有效发挥,加工成本持续降低,产品精准营销持续增强,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上述主营业务产品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继续增加。 | 预增 | 19.62亿 | 2020-01-04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0,100万元-240,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91%-77.72%。 | 22.01亿~24.01亿 | 62.91%~77.72% | 92.53%~132.61% | 报告期内,公司石化化纤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更加显著,公司主营产品盈利能力大幅增强。其中:1、主营产品PTA受益于行业格局向好,集中度继续提高,落后产能出清且新增产能大幅放缓;同时下游需求保持旺盛,价格开启上行通道,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3季度单季利润快速增长。2、聚酯化纤产品行情持续向好,行业延续景气周期,其中公司涤纶长丝、涤纶短纤和聚酯瓶片等龙头产品产销两旺,产品价差继续回升。3、由于公司己内酰胺产品质量优异,加工成本持续降低,持续占领高端产品市场,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4、公司继续增强生产经营协调能力,加大实施精益生产、智能制造和科研创新,通过生产、销售、管理主要环节对大数据的充分转化利用,实现生产和经营成本的持续降低,库存和市场精准定位,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经营效益显著。 | 预增 | 13.51亿 | 2018-08-28 |
2018-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8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95元-1.0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6%-25.3%。 | 0.95~1.04 | 14.46%~25.3% | 66.67%~104.17% | 报告期内,公司石化化纤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更加显著,公司主营产品盈利能力大幅增强。其中:1、主营产品PTA受益于行业格局向好,集中度继续提高,落后产能出清且新增产能大幅放缓;同时下游需求保持旺盛,价格开启上行通道,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3季度单季利润快速增长。2、聚酯化纤产品行情持续向好,行业延续景气周期,其中公司涤纶长丝、涤纶短纤和聚酯瓶片等龙头产品产销两旺,产品价差继续回升。3、由于公司己内酰胺产品质量优异,加工成本持续降低,持续占领高端产品市场,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4、公司继续增强生产经营协调能力,加大实施精益生产、智能制造和科研创新,通过生产、销售、管理主要环节对大数据的充分转化利用,实现生产和经营成本的持续降低,库存和市场精准定位,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经营效益显著。 | 略增 | 0.83 | 2018-08-28 |
2018-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8年1-3月每股收益0.39元-0.45元。 | 0.39~0.45 | - | 378.57%~421.43% | 1、报告期内,公司涤纶产业链景气行情持续。特别是公司的主要产品精对苯二甲酸(PTA),受益于行业格局改善,落后产能出清且新增产能大幅放缓,同时下游需求旺盛,公司PTA产品效益持续回暖,处于稳步上行阶段,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大。2、受下游锦纶需求增长及己内酰胺中小产能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锦纶产业链迅速迎来了回暖周期,公司己内酰胺(CPL)产品质量优异,加工成本持续降低,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3、报告期内,公司增强生产经营协调能力,加大实施智能化生产、数据化经营和互联网营销,通过生产、销售、管理主要环节对大数据的充分转化利用,实现生产和经营成本的持续降低,库存和市场精准定位,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经营效益显著。同时,公司继续稳步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实现上中下游产业链更加均衡发展,龙头优势更加显著。4、本次业绩预告不包括拟注入资产对公司的业绩贡献。受上述有利因素的持续推动,预计公司2018年一季度盈利较去年同期增长44.41%-66.62%,盈利区间为6.5亿元–7.5亿元。 | 预增 | 0.28 | 2018-04-04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5,000万元-75,000万元,同比增加44.41%-66.62%。 | 6.5亿~7.5亿 | 44.41%~66.62% | 94.88%~124.86% | 1、报告期内,公司涤纶产业链景气行情持续。特别是公司的主要产品精对苯二甲酸(PTA),受益于行业格局改善,落后产能出清且新增产能大幅放缓,同时下游需求旺盛,公司PTA产品效益持续回暖,处于稳步上行阶段,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大。2、受下游锦纶需求增长及己内酰胺中小产能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锦纶产业链迅速迎来了回暖周期,公司己内酰胺(CPL)产品质量优异,加工成本持续降低,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3、报告期内,公司增强生产经营协调能力,加大实施智能化生产、数据化经营和互联网营销,通过生产、销售、管理主要环节对大数据的充分转化利用,实现生产和经营成本的持续降低,库存和市场精准定位,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经营效益显著。同时,公司继续稳步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实现上中下游产业链更加均衡发展,龙头优势更加显著。4、本次业绩预告不包括拟注入资产对公司的业绩贡献。受上述有利因素的持续推动,预计公司2018年一季度盈利较去年同期增长44.41%-66.62%,盈利区间为6.5亿元–7.5亿元。 | 预增 | 4.50亿 | 2018-04-04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0,000万元-19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4.74%-128.82%。 | 17亿~19亿 | 104.74%~128.82% | -30.06%~10.02% | 报告期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终端需求有效改善,公司所处的聚酯、己内酰胺等石化化纤产业链行情明显回升,受此推动,公司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己内酰胺(CPL)等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产品毛利率回升。报告期内,公司注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及智能制造的研究应用,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强化管理变革,加强产业链间协同效应,公司竞争力显著增强。预计2017年度公司净利润为170,000万元至190,000万元,较2016年度上涨104.74%至128.82%。 | 预增 | 8.30亿 | 2018-01-31 |
2017-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7年1-12月每股收益:约1.04元-1.16元。 | 1.04~1.16 | - | -30%~10% | 报告期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终端需求有效改善,公司所处的聚酯、己内酰胺等石化化纤产业链行情明显回升,受此推动,公司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己内酰胺(CPL)等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产品毛利率回升。报告期内,公司注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及智能制造的研究应用,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强化管理变革,加强产业链间协同效应,公司竞争力显著增强。预计2017年度公司净利润为170,000万元至190,000万元,较2016年度上涨104.74%至128.82%。 | 预增 | 0.61 | 2018-01-31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000至14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158.55%至178.44% | 13亿~14亿 | 158.55%~178.44% | 11.45%~36.33% | 1、报告期内,受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和行业去产能等有利因素推动,公司所处的PTA-聚酯纤维和己内酰胺产业链供求关系持续改善,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己内酰胺(CPL)等产品盈利能力逐步增强。2、报告期内,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加大实施创新经营、智能制造、精准营销、产品差异化等策略,进一步降低成本,产品品质品牌持续提升,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3、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的浙商银行依然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对应投资收益稳中有升。 | 预增 | 5.03亿 | 2017-08-29 |
2017-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7年1-9月每股收益为0.8至0.86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105.13%至120.51% | 0.8~0.86 | 105.13%~120.51% | 8%~32% | 1、报告期内,受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和行业去产能等有利因素推动,公司所处的PTA-聚酯纤维和己内酰胺产业链供求关系持续改善,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己内酰胺(CPL)等产品盈利能力逐步增强。2、报告期内,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加大实施创新经营、智能制造、精准营销、产品差异化等策略,进一步降低成本,产品品质品牌持续提升,产品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3、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的浙商银行依然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对应投资收益稳中有升。 | 预增 | 0.39 | 2017-08-29 |
2017-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7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46元-0.52元 | 0.46~0.52 | - | -35.71%~-14.29% | 1、报告期内,受供给侧改革和行业回暖等有利因素影响,公司所处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己内酰胺(CPL)等产品供求关系持续改善,价格上涨明显,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己内酰胺(CPL)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价格持续上扬,价差快速上升,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2、报告期内,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继续推进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智能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进一步加强成本的有效控制,产品领先优势愈发明显,公司整体进入良性循环上升发展阶段。 3、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的浙商银行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投资收益取得了较好的回报。 受上述有利因素的持续推动,预计公司2017年一季度盈利较去年同期增长163.83%–203.41%,盈利区间为4亿元–4.6亿元。 | 预增 | 0.27 | 2017-07-06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5,000万元-8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07%-141.48% | 7.5亿~8.5亿 | 113.07%~141.48% | -33.38%~-11.16% | 1、报告期内,受供给侧改革和行业回暖等有利因素影响,公司所处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己内酰胺(CPL)等产品供求关系持续改善,价格上涨明显,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己内酰胺(CPL)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价格持续上扬,价差快速上升,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2、报告期内,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继续推进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智能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进一步加强成本的有效控制,产品领先优势愈发明显,公司整体进入良性循环上升发展阶段。 3、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的浙商银行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投资收益取得了较好的回报。 受上述有利因素的持续推动,预计公司2017年一季度盈利较去年同期增长163.83%–203.41%,盈利区间为4亿元–4.6亿元。 | 预增 | 3.52亿 | 2017-07-06 |
2017-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7年1-3月每股收益:约0.25元–0.28元 | 0.25~0.28 | - | 13.64%~27.27% | 1、报告期内,受供给侧改革和行业回暖等有利因素影响,公司所处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己内酰胺(CPL)等产品供求关系持续改善,价格上涨明显,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己内酰胺(CPL)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价格持续上扬,价差快速上升,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2、报告期内,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继续推进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智能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进一步加强成本的有效控制,产品领先优势愈发明显,公司整体进入良性循环上升发展阶段。 3、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的浙商银行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投资收益取得了较好的回报。 受上述有利因素的持续推动,预计公司2017年一季度盈利较去年同期增长163.83%–203.41%,盈利区间为4亿元–4.6亿元。 | 预增 | 0.12 | 2017-04-12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000万元-4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83%-203.41% | 4亿~4.6亿 | 163.83%~203.41% | 22.12%~40.44% | 1、报告期内,受供给侧改革和行业回暖等有利因素影响,公司所处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己内酰胺(CPL)等产品供求关系持续改善,价格上涨明显,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己内酰胺(CPL)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价格持续上扬,价差快速上升,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2、报告期内,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继续推进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智能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进一步加强成本的有效控制,产品领先优势愈发明显,公司整体进入良性循环上升发展阶段。 3、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的浙商银行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投资收益取得了较好的回报。 受上述有利因素的持续推动,预计公司2017年一季度盈利较去年同期增长163.83%–203.41%,盈利区间为4亿元–4.6亿元。 | 预增 | 1.52亿 | 2017-04-12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6,000万元-8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11.69%-360.44%。 | 7.6亿~8.5亿 | 311.69%~360.44% | 70.55%~130.23% |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己内酰胺(CPL)等行业在经历多年的不景气周期后,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产能出清逐步显现,新增产能释放增速大幅度下降,同时,关乎国计民生的下游需求保持健康持续增长,行业迎来了久违的紧平衡回暖周期,供需格局逐步改善。特别是四季度以来,受下游旺盛需求和产品价格企稳回升的影响,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度公司净利润较2015年同期大幅度增长,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7.6亿元至8.5亿元。 | 预增 | 1.85亿 | 2017-01-25 |
2016-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6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56元-0.63元 | 0.56~0.63 | - | 41.67%~100% |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己内酰胺(CPL)等行业在经历多年的不景气周期后,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产能出清逐步显现,新增产能释放增速大幅度下降,同时,关乎国计民生的下游需求保持健康持续增长,行业迎来了久违的紧平衡回暖周期,供需格局逐步改善。特别是四季度以来,受下游旺盛需求和产品价格企稳回升的影响,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度公司净利润较2015年同期大幅度增长,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7.6亿元至8.5亿元。 | 预增 | 0.16 | 2017-01-25 |
2016-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6年1-9月每股收益0.38元-0.4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00%-4,500% | 0.38~0.46 | 3700%~4500% | -26.67%~26.67% | 因PTA供求关系改善和下游需求回暖,PTA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PTA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产品毛利率有所上升。预计公司2016年1-9月公司盈利显著增长。 | 预增 | 0.01 | 2016-08-25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00万元-6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02.14%-6,022.57% | 5亿~6亿 | 5002.14%~6022.57% | -26.14%~23.76% | 因PTA供求关系改善和下游需求回暖,PTA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PTA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产品毛利率有所上升。预计公司2016年1-9月公司盈利显著增长。 | 预增 | 980.0万 | 2016-08-25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0万元-4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88%-262.51% | 3亿~4亿 | 171.88%~262.51% | -2.12%~63.83% | 因PTA供求关系改善和下游需求回暖,PTA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PTA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产品毛利率有所上升,预计公司2016年1-6月盈利显著增长。 | 预增 | 1.10亿 | 2016-04-25 |
2016-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6年1-6月每股收益:0.2297元-0.306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69%-206.25% | 0.2297~0.3062 | 129.69%~206.25% | -8.58%~55.17% | 因PTA供求关系改善和下游需求回暖,PTA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PTA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产品毛利率有所上升,预计公司2016年1-6月盈利显著增长。 | 预增 | 0.10 | 2016-04-25 |
2016-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6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约0.11元–0.15元。 | 0.11~0.15 | - | -26.67%~0% | 因PTA供求关系改善和下游需求回暖,PTA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PTA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产品毛利率有所上升,预计公司2016年一季度盈利显著增长。 | 预增 | 0.04 | 2016-04-01 |
2016-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万元–2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06%–289.41%。 | 1.5亿~2亿 | 192.06%~289.41% | -14.19%~14.41% | 因PTA供求关系改善和下游需求回暖,PTA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PTA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产品毛利率有所上升,预计公司2016年一季度盈利显著增长。 | 预增 | 5136万 | 2016-04-01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0万元至20,0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幅度在128%到157%范围内 | 1亿~2亿 | 128%~157% | 189.71%~289.17% | 2015年4季度,随着原油价格企稳和下游需求回暖的有利推动,公司PTA及聚酯纤维产品供需改善,产销两旺,产品毛利率回升,以及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的有效发挥,预计公司2015全年扭亏为盈。 | 扭亏 | -3.53亿 | 2015-10-31 |
2015-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5年1-12月每股收益0.09元/股至0.17元/股,同比上年变动幅度在128%到156%范围内 | 0.09~0.17 | 128%~156% | 188.89%~277.78% | 2015年4季度,随着原油价格企稳和下游需求回暖的有利推动,公司PTA及聚酯纤维产品供需改善,产销两旺,产品毛利率回升,以及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的有效发挥,预计公司2015全年扭亏为盈。 | 扭亏 | - | 2015-10-31 |
201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2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65.65%-431.29%。 | 1亿~2亿 | 265.65%~431.29% | -5.29%~189.41% | 2015上半年,随着原油价格的企稳,PTA供需关系的改善,以及聚酯纤维产品延续2014年下半年的复苏经营态势,石化化纤产品价格趋向稳定,产品毛利率有所回升。另一方面,公司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要求,持续进行经营管理改革创新,核心竞争优势愈发凸显,预计公司上半年扭亏为盈。 | 扭亏 | -6037万 | 2015-04-16 |
2015-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5年1-6月每股收益0.09-0.17元,同比上年增长265.65%-431.29%。 | 0.09~0.17 | 265.65%~431.29% | 25%~225% | 2015上半年,随着原油价格的企稳,PTA供需关系的改善,以及聚酯纤维产品延续2014年下半年的复苏经营态势,石化化纤产品价格趋向稳定,产品毛利率有所回升。另一方面,公司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要求,持续进行经营管理改革创新,核心竞争优势愈发凸显,预计公司上半年扭亏为盈。 | 扭亏 | -0.05 | 2015-04-16 |
2015-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5年1-3月每股收益0.01-0.05元,增长106.78%-140.66% | 0.01~0.05 | 106.78%~140.66% | - | 1季度,随着PTA供需关系的改善,以及聚酯纤维产品延续2014年下半年的复苏经营态势,加之国际原油价格低位企稳回升,石化化纤产品价格趋向稳定,产品毛利率有所回升。另一方面,公司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要求,持续进行经营管理改革创新,核心竞争优势愈发凸显,预计公司1季度扭亏为盈。 | 扭亏 | -0.13 | 2015-03-28 |
201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6,000万元,增长106.78%-140.66% | 1000万~6000万 | 106.78%~140.66% | 102.74%~116.44% | 1季度,随着PTA供需关系的改善,以及聚酯纤维产品延续2014年下半年的复苏经营态势,加之国际原油价格低位企稳回升,石化化纤产品价格趋向稳定,产品毛利率有所回升。另一方面,公司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要求,持续进行经营管理改革创新,核心竞争优势愈发凸显,预计公司1季度扭亏为盈。 | 扭亏 | -1.48亿 | 2015-03-28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00万元至-48,000万元 | -4.8亿~-3.2亿 | -212.43%~-174.95% | -777.97%~-557.6% | 因受行业景气低位徘徊、PTA价格大幅下跌、PTA工厂开工负荷被动提高,以及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暴跌带来原料和产成品库存跌价损失等因素的影响,公司4季度出现较大亏损,导致全年业绩亏损。 | 首亏 | 4.27亿 | 2015-01-31 |
2014-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4年1-12月每股收益:-0.28元至-0.42元 | -0.42~-0.28 | - | -816.67%~-583.33% | 因受行业景气低位徘徊、PTA价格大幅下跌、PTA工厂开工负荷被动提高,以及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暴跌带来原料和产成品库存跌价损失等因素的影响,公司4季度出现较大亏损,导致全年业绩亏损。 | 首亏 | 0.37 | 2015-01-31 |
201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5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1.13%-100%。 | 0~5000万 | -100%~-81.13% | -30.76%~26.59% | 由于持续受经济增速放缓、行业供需矛盾等不利影响,以及1季度亏损的拖累,预计2014年1-3季度,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下滑。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创新经营效果逐步显现,一体化经营优势持续发挥,预计公司业绩季度环比继续回升,2014年1-3季度业绩有望扭亏为盈。 | 预减 | 2.65亿 | 2014-07-26 |
201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4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0.13至-0.04元/股,同比上年下降149%- 246% | -0.13~-0.04 | -246%~-149% | 100%~169.23% | 因行业景气度复苏迹象不明显,PX价格持续下跌,导致 PTA及聚酯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产品库存挤压,行业企业亏损;同时,公司因受PTA期货亏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预计公司 2014上半年业绩亏损。 | 首亏 | 0.09 | 2014-04-25 |
201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00 至-5,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49%- 246% | -1.5亿~-5000万 | -246%~-149% | 98.35%~166.12% | 因行业景气度复苏迹象不明显,PX价格持续下跌,导致 PTA及聚酯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产品库存挤压,行业企业亏损;同时,公司因受PTA期货亏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预计公司 2014上半年业绩亏损。 | 首亏 | 1.02亿 | 2014-04-25 |
2014-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00.至-5,000万元,同比下降 503%-1,310%。 | -1.5亿~-5000万 | -1310%~-503% | -192.59%~-130.86% | 受PX价格持续下跌、春节期间下游工厂停工以及宏观面资金紧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PTA及聚酯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产品库存挤压,行业企业严重亏损,因此预计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亏损。 | 首亏 | 1240万 | 2014-03-12 |
2014-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4年1-3月每股收益-0.13至-0.04元,同比下降 503%-1,310%。 | -0.13~-0.04 | -1310%~-503% | -192.86%~-128.57% | 受PX价格持续下跌、春节期间下游工厂停工以及宏观面资金紧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PTA及聚酯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产品库存挤压,行业企业严重亏损,因此预计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亏损。 | 首亏 | 0.01 | 2014-03-12 |
2013-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3年1-9月每股收益0.17 -- 0.22元,同比下降 34% -- 47%。 | 0.17~0.22 | -47%~-34% | 0%~62.5% | 由于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下游需求不振,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明显下降,预计公司2013 年1-9 月份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 略减 | 0.33 | 2013-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