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3-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45元至0.62元。0.45~0.62-625%1050%公司2023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锂电池业务高速发展。2023年度,公司海外业务初显成效,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储能业务交付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良好收益;公司供应链布局初现端倪,原材料成本价格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公司全面引入大众集团管理体系,促进管理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提升,实现内部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预增0.182024-01-30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500万元至12,000万元。8500万~1.2亿116.5%123.29%122.39%349.74%公司2023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锂电池业务高速发展。2023年度,公司海外业务初显成效,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储能业务交付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良好收益;公司供应链布局初现端倪,原材料成本价格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公司全面引入大众集团管理体系,促进管理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提升,实现内部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扭亏-5.15亿2024-01-30
    2023-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3,100,000万元至3,300,000万元。310亿~330亿34.48%43.16%41.01%71.59%公司2023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锂电池业务高速发展。2023年度,公司海外业务初显成效,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储能业务交付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良好收益;公司供应链布局初现端倪,原材料成本价格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公司全面引入大众集团管理体系,促进管理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提升,实现内部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略增230.5亿2024-01-30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000万元至11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7%至253%。8亿~11亿157%253%510.72%871.53%公司2023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锂电池业务高速发展。2023年度,公司海外业务初显成效,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储能业务交付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良好收益;公司供应链布局初现端倪,原材料成本价格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公司全面引入大众集团管理体系,促进管理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提升,实现内部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预增3.12亿2024-01-30
    2023-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8元至0.11元。0.08~0.11-0%75%本次预计的业绩较上年同期数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1、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动力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加快产能扩张速度,为下游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和服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建产能逐步投产,供货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和改善,特别是国际市场。2023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2.08-85.23%;2、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池上游产业,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同时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费用控制,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预增0.042023-07-15
    2023-06-30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6月营业收入:1,400,000万元至1,600,000万元。140亿~160亿62.08%85.23%-4.93%22.93%本次预计的业绩较上年同期数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1、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动力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加快产能扩张速度,为下游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和服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建产能逐步投产,供货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和改善,特别是国际市场。2023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2.08-85.23%;2、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池上游产业,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同时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费用控制,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预增86.38亿2023-07-15
    2023-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000万元至4,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7.34%至124.27%。3000万~4200万117.34%124.27%469.52%577.33%本次预计的业绩较上年同期数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1、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动力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加快产能扩张速度,为下游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和服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建产能逐步投产,供货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和改善,特别是国际市场。2023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2.08-85.23%;2、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池上游产业,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同时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费用控制,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扭亏-1.73亿2023-07-15
    202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万元至2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2.27%至209.69%。1.5亿~2亿132.27%209.69%-1.61%64.52%本次预计的业绩较上年同期数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1、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动力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加快产能扩张速度,为下游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和服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建产能逐步投产,供货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和改善,特别是国际市场。2023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2.08-85.23%;2、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池上游产业,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同时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费用控制,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预增6458万2023-07-15
    2022-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13元至0.19元。0.13~0.19--20%100%公司2022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是:1、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动力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加快产能扩张速度,为下游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和服务。2022年度公司新建产能逐步投产,供货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本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20%;2、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池上游产业,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同时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费用控制,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预增0.082023-01-31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000万元至3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5.92%至214.06%。2.2亿~3.2亿115.92%214.06%-18.31%98.59%公司2022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是:1、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动力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加快产能扩张速度,为下游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和服务。2022年度公司新建产能逐步投产,供货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本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20%;2、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池上游产业,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同时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费用控制,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预增1.02亿2023-01-31
    2022-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2,110,000万元至2,390,000万元。211亿~239亿103.75%130.78%15.3%63.67%公司2022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是:1、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动力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加快产能扩张速度,为下游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和服务。2022年度公司新建产能逐步投产,供货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和战略客户维护,本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20%;2、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池上游产业,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同时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费用控制,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预增103.6亿2023-01-31
    2022-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09元至0.1元。0.09~0.1-150%200%在动力锂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公司抓住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机遇,加快全产业链布局,2022年第三季度,江西宜春锂矿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动力锂电池新增产线进入量产阶段,产能规模持续提升,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同时,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并进一步开拓储能业务,公司的出货规模迅速增长,经营业绩呈现大幅增长。预增0.052022-10-15
    2022-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697.5万元至16,181.63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6.68%至138.56%。1.4697亿~1.6182亿116.68%138.56%154.5%200.34%在动力锂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公司抓住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机遇,加快全产业链布局,2022年第三季度,江西宜春锂矿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动力锂电池新增产线进入量产阶段,产能规模持续提升,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同时,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并进一步开拓储能业务,公司的出货规模迅速增长,经营业绩呈现大幅增长。预增6783万2022-10-15
    2020-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3,700万元至27,700万元。-2.77亿~-2.37亿19.67%31.27%19.28%57.54%1、报告期内,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新能源行业发展有利契机,积极开拓优质客户,改善客户结构,在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的同时,全力开拓储能、电动低速车及两轮车领域的产品销售,产量和出货量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实现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动力锂电池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同时,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下游需求增速加快,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投资。上述因素对公司2020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0,7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及购买理财产品收益等所致。减亏-3.45亿2021-01-30
    2020-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600,000万元至660,000万元。60亿~66亿20.99%33.09%16.12%52.36%1、报告期内,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新能源行业发展有利契机,积极开拓优质客户,改善客户结构,在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的同时,全力开拓储能、电动低速车及两轮车领域的产品销售,产量和出货量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实现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动力锂电池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同时,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下游需求增速加快,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投资。上述因素对公司2020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0,7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及购买理财产品收益等所致。略增49.59亿2021-01-30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000万元至17,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3.64%至231.68%。1.3亿~1.7亿153.64%231.68%-8.94%72.48%1、报告期内,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新能源行业发展有利契机,积极开拓优质客户,改善客户结构,在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的同时,全力开拓储能、电动低速车及两轮车领域的产品销售,产量和出货量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实现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动力锂电池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同时,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下游需求增速加快,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投资。上述因素对公司2020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0,7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及购买理财产品收益等所致。预增5125万2021-01-30
    2020-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600,000万元至660,000万元。60亿~66亿--1、报告期内,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新能源行业发展有利契机,积极开拓优质客户,改善客户结构,在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的同时,全力开拓储能、电动低速车及两轮车领域的产品销售,产量和出货量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实现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动力锂电池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同时,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下游需求增速加快,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投资。上述因素对公司2020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0,7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及购买理财产品收益等所致。略增49.59亿2021-01-30
    2020-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0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40,700万元。4.07亿2.76%-1、报告期内,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新能源行业发展有利契机,积极开拓优质客户,改善客户结构,在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的同时,全力开拓储能、电动低速车及两轮车领域的产品销售,产量和出货量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实现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动力锂电池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同时,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下游需求增速加快,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投资。上述因素对公司2020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0,7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及购买理财产品收益等所致。不确定3.96亿2021-01-30
    2020-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1元至0.13元。0.1~0.13--25%50%1、报告期内,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新能源行业发展有利契机,积极开拓优质客户,改善客户结构,在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的同时,全力开拓储能、电动低速车及两轮车领域的产品销售,产量和出货量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实现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动力锂电池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同时,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下游需求增速加快,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投资。上述因素对公司2020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0,7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及购买理财产品收益等所致。预增0.052021-01-30
    2020-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05元至0.07元。0.05~0.07--2020年第三季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步复苏,公司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超过去年同期。但是,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公司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滑;另外,受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下游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公司动力锂电池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导致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预减0.512020-10-15
    2020-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0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4.44%至87.9%。7000万~9000万-87.9%-84.44%1249.94%2047.25%2020年第三季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步复苏,公司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超过去年同期。但是,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公司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滑;另外,受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下游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公司动力锂电池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导致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预减5.78亿2020-10-15
    2020-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50万元至3,9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8.76%至91.32%。3050万~3950万-91.32%-88.76%-109.3%-82.54%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影响及市场销售不及预期,公司动力电池需求下降。在报告期内,下游客户生产经营恢复较慢,公司生产订单、产品出货量有一定幅度下滑;同时,国内动力电池厂家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预减3.52亿2020-07-15
    2020-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100万元至3,3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3.63%至84.62%。3100万~3300万-84.62%-83.63%105.88%106.26%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3,100万元至3,3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3.63%至84.62%。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宏观经济下行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市场需求冲击较大的影响,公司动力电池销量和输配电设备销量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导致利润下降。预减2.02亿2020-04-29
    201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5,000万元-95,000万元,同比增长1.43%-13.36%8.5亿~9.5亿1.43%13.36%-1.27%50.42%1、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大幅增长;2、公司本年度新增产能逐步释放,预计2018年全年实际出货量较去年有较大增长;3、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和行业竞争激烈影响,动力锂电池产品售价下降。略增8.38亿2018-10-26
    2018-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4,100万元-70,000万元,同比增长0.21%-9.43%。6.41亿~7亿0.21%9.43%-42.4%-23.03%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影响,动力锂电池价格普遍下降,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随着公司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产品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规模效应凸显,成本控制能力增强,经营业绩预计总体稳中有升。略增6.40亿2018-08-30
    2018-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000万元-48,000万元,同比变动-14.61%至7.87%。3.8亿~4.8亿-14.61%7.87%36.1%98.23%受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调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盈利能力受到影响。续盈4.45亿2018-04-26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200万元-111,6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2.81%至8.25%10.02亿~11.16亿-2.81%8.25%86.34%144.97%公司三元电池产线投产,新客户开拓与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但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价格普遍下降,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整体盈利水平。续盈10.31亿2017-10-27
    2017-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521.9至69,521.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13.87%至-5.73%6.3522亿~6.9522亿-13.87%-5.73%-21.88%2.79%公司上半年度进行了大范围产线改造与工艺升级,对产能与销售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公司在新客户开拓与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但随着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价格普遍下降,导致公司动力电池产品毛利率下降明显,从而影响整体盈利水平。略减7.38亿2017-08-30
    2017-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3,500万元-53,50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18.47%至0.27%4.35亿~5.35亿-18.47%0.27%15.33%64.84%受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公司客户短期内订单受到影响,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续盈5.34亿2017-04-26
    2017-06-30营业收入预计2017年1-6月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23.99亿-16.62%受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公司客户短期内订单受到影响,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略减23.99亿2017-04-26
    2017-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000万元-22,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15%-41.21%1.8亿~2.2亿-41.21%-28.15%-38.66%-25.03%由于2017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调整,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下游客户短期内订单下达受到影响。因此,2017年公司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导致2017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一定程度下降。略减3.06亿2017-03-18
    2016-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2,307.12万元-119,845.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105%10.23亿~11.98亿75%105%40.03%126.03%2016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持续增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公司动力锂电池产能进一步释放,公司动力锂电池效益逐步提升,主营业务收入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步增长。预增5.85亿2016-10-27
    2016-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9,736.15万元-79,698.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140%6.9736亿~7.9698亿110%140%-27.97%15.83%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然保持良好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三季度公司新建项目相继投产,开始逐步释放效益,动力锂电池产能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大幅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及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步增长。预增3.32亿2016-08-23
    2016-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853.99万元-61,90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180%5.0854亿~6.1909亿130%180%-33.9%2.2%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2015年公司合肥二期工厂、南京工厂及昆山工厂的逐步投产,公司上半年动力锂电池产量相比去年同期将大幅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步大幅提升。预增2.21亿2016-04-27
    2016-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9,935.49万元—32,073.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0.00%-350.00%。2.9935亿~3.2074亿320%350%18.54%27.0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动力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延续到2016年。同时,随着2015年四季度公司南京电池工厂的正式投产,动力电池产能持续扩张,有力缓解公司产能不足及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2016年一季度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计20.95亿元的年度销售合同,为2016年业绩快速增长提供有力保障。预增7127万2016-03-31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127.45万元至62,644.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到150%5.5127亿~6.2645亿120%150%97.52%165.26%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国轩高科动力锂电池业务市场产销两旺,科研进步硕果累累。2015年第四季度,公司动力锂电池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尽管公司电池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仍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烈需求。随着2015年四季度南京工厂的投产,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动力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稳定,虽然部分原材料如碳酸锂价格上涨,但今年公司一批技术研发成果实现了产业化,技术进步对冲了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公司动力锂电池产品毛利率仍维持较高水平,推动了公司动力锂电池业务于第四季度取得高速增长。因此带动了公司利润水平的大幅提升,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好于预期。预增2.51亿2016-01-11
    2015-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1,077.11万元-34,787.81万元,同比去年变动:235.00%至275.00%3.1077亿~3.4788亿235%275%-40.15%-15.39%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子公司国轩高科动力锂电池业务快速增长。预增9277万2015-08-28
    2015-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549.12万元-22,341.86万元,同比去年变动:180%至220%1.9549亿~2.2342亿180%220%74.28%113.46%1、公司于2015年4月28日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报告》时,因对2015年6月30日前公司能否完成标的资产的交割无法确定,未考虑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的经营业绩。仅对上市公司2015年1-6月的现有经营业绩进行了预计,即1867.39万元-2489.86万元。 2、鉴于公司于2015年5月6日发布了《关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之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过户完成的公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本期合并报表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照“反向购买”的处理原则进行编制。 3、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国轩高科动力锂电池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营业务利润同期对比呈现大幅增长。预增6982万2015-07-15
    201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913.98-3,788.1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30%。2914万~3788万0%30%-377.25%-339.16%公司报告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同比增加;有控股子公司变更为全资子公司,投资收益增加。略增2914万2014-10-29
    2014-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05.1到3,582.02万元,同比增长幅度:-20%到10%。2605万~3582万-20%10%-174.19%-157.63%受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公司各项费用提高,贷款增加,同时考虑到具体的交货期和收款日期拉长的不确定性,均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续盈3256万2014-08-16
    201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43.32-3,204.74万元,同比上年下降:0%-30%。2243万~3205万-30%0%7.27%96.11%受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行业竞争激烈,各项费用增加,造成公司盈利能力同比有所下降。略减3205万2014-04-29
    201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85.6-4,063.09万元,同比上年变动:-30%至10%2586万~4063万-30%10%-1398.81%1461.99%受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行业竞争激烈,融资成本提高,各项费用增加,造成公司盈利能力同比有所下降。续盈3694万2013-10-29
    2013-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9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37.8至4,106.7万元,同比变动-40%至-10%。2738万~4107万-40%-10%-123.01%-55.56%受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贷款增加,各项费用提高,均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略减4563万2013-08-28
    201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2.3 至 4,375.66万元,同比变动-20% 至 10%。3182万~4376万-20%10%70.81%172.36%上年同期政府补助较为集中续盈3978万2013-04-26
    201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47.26万元至4,741.4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0%至30%。 业绩变动的原因说明 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业绩稳中有升。3647万~4741万0%30%-256.51%-69.48%-略增3647万2012-10-26
    2012-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463.83万元至5,802.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至30%。 业绩变动的原因说明: 经营情况良好,销售收入稳步增长。4464万~5803万0%30%-82.77%-35.29%-略增4464万2012-08-18
    201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至50%。020%50%-200%-略增3255万2012-04-24
    201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0%至80%。050%80%-469.4%-预增2739万2011-10-26
    2011-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1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30.00% ~~60.00%。 业绩变动的原因说明 公司主导产品销售收入有所增加030%60%-236.53%-略增2994万2011-08-12
    201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226.91万元至3,831.9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0%至90%。3227万~3832万60%90%170.51%239.98%-预增2017万2011-07-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