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5-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5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2.91元至3.42元。 | 2.91~3.42 | - | -43.6%~-33.72% | 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势能,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同期历史新高,且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此外,公司依托持续扩大的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的战略布局,助力集团业务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 预增 | 1.57 | 2025-04-08 |
202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50,000万元至1,00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6.04%至118.88%。 | 85亿~100亿 | 86.04%~118.88% | -43.39%~-33.41% | 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势能,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同期历史新高,且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此外,公司依托持续扩大的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的战略布局,助力集团业务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 预增 | 45.69亿 | 2025-04-08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9.98元至10.67元。 | 9.98~10.67 | - | -26.54%~-7.26% | 二零二三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尽管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公司凭借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出海销量的快速增长、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盈利实现大幅改善,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业务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业务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 预增 | 5.71 | 2024-01-30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740,000万元至2,97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5.22%至89.92%。 | 274亿~297亿 | 75.22%~89.92% | -16.6%~7.22% | 二零二三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尽管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公司凭借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出海销量的快速增长、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盈利实现大幅改善,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业务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业务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 预增 | 156.4亿 | 2024-01-30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900,000万元至3,10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4.46%至86.49%。 | 290亿~310亿 | 74.46%~86.49% | -26.69%~-7.49% | 二零二三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尽管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公司凭借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出海销量的快速增长、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盈利实现大幅改善,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业务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业务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 预增 | 166.2亿 | 2024-01-30 |
2023-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830,000万元至2,02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8.78%至141.49%。 | 183亿~202亿 | 118.78%~141.49% | 40.38%~71.38% | 2023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良好的增长势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尽管三季度行业竞争加剧延续,公司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盈利持续向好,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等业务持续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预增 | 83.65亿 | 2023-10-18 |
2023-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50,000万元至2,25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0.16%至141.64%。 | 205亿~225亿 | 120.16%~141.64% | 39.88%~69.19% | 2023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良好的增长势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尽管三季度行业竞争加剧延续,公司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盈利持续向好,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等业务持续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预增 | 93.11亿 | 2023-10-18 |
2023-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7.06元至7.74元。 | 7.06~7.74 | - | 40%~68.94% | 2023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良好的增长势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尽管三季度行业竞争加剧延续,公司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盈利持续向好,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等业务持续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预增 | 3.20 | 2023-10-18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30,000万元至1,0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6.99%至240%。 | 93亿~103亿 | 206.99%~240% | 60.86%~88.91% | 2023年上半年度,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数上实现强劲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继续强化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尽管上半年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大客户份额提升,新能源汽车及新型智能产品等新兴业务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业务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实现盈利大幅改善。 | 预增 | 30.29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3.61元至4.02元。 | 3.61~4.02 | - | 54.23%~83.1% | 2023年上半年度,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数上实现强劲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继续强化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尽管上半年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大客户份额提升,新能源汽车及新型智能产品等新兴业务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业务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实现盈利大幅改善。 | 预增 | 1.24 | 2023-07-15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50,000万元至1,17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92.05%至225.43%。 | 105亿~117亿 | 192.05%~225.43% | 54.23%~83.29% | 2023年上半年度,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数上实现强劲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继续强化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尽管上半年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大客户份额提升,新能源汽车及新型智能产品等新兴业务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业务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实现盈利大幅改善。 | 预增 | 35.95亿 | 2023-07-15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510,000万元至1,6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03.55%至1199.2%。 | 151亿~163亿 | 1103.55%~1199.2% | 26.24%~48.74% | 公司2022年预计年度营业收入突破人民币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及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该业务板块盈利承压,但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业务结构优化,实现了业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 预增 | 12.55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5.5元至5.84元。 | 5.5~5.84 | - | 17.35%~34.69% | 公司2022年预计年度营业收入突破人民币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及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该业务板块盈利承压,但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业务结构优化,实现了业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 预增 | 1.06 | 2023-01-31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00,000万元至1,70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25.42%至458.26%。 | 160亿~170亿 | 425.42%~458.26% | 17.01%~34.5% | 公司2022年预计年度营业收入突破人民币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及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该业务板块盈利承压,但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业务结构优化,实现了业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 预增 | 30.45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超过42,000,000万元。 | 4200亿~2161亿 | 94.32% | 30.09%~-144.03% | 公司2022年预计年度营业收入突破人民币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及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该业务板块盈利承压,但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业务结构优化,实现了业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 预增 | 2161亿 | 2023-01-31 |
2022-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3.13元至3.27元。 | 3.13~3.27 | - | 96.88%~111.46% | 2022年第三季度,尽管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的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依旧疲弱,但本集团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 预增 | 0.85 | 2022-10-18 |
2022-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10,000万元至95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72.48%至288.85%。 | 91亿~95亿 | 272.48%~288.85% | 97.52%~111.88% | 2022年第三季度,尽管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的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依旧疲弱,但本集团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 预增 | 24.43亿 | 2022-10-18 |
2022-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10,000万元至88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13.8%至892.77%。 | 81亿~88亿 | 813.8%~892.77% | 101.58%~129.4% | 2022年第三季度,尽管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的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依旧疲弱,但本集团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 预增 | 8.86亿 | 2022-10-18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50,000万元至3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78.11%至795.11%。 | 25亿~33亿 | 578.11%~795.11% | 286.44%~442.09% | 2022年上半年度,尽管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疫情散发、芯片短缺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一枝独秀。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势头强劲,屡创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比实现迅猛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弱,但本集团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 预增 | 3.69亿 | 2022-07-15 |
2022-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96元至1.24元。 | 0.96~1.24 | - | 142.86%~242.86% | 2022年上半年度,尽管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疫情散发、芯片短缺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一枝独秀。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势头强劲,屡创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比实现迅猛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弱,但本集团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 预增 | 0.41 | 2022-07-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0,000万元至36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8.59%至206.76%。 | 28亿~36亿 | 138.59%~206.76% | 146.36%~245.32% | 2022年上半年度,尽管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疫情散发、芯片短缺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一枝独秀。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势头强劲,屡创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比实现迅猛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弱,但本集团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 预增 | 11.74亿 | 2022-07-15 |
2022-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22元至0.33元。 | 0.22~0.33 | - | 4.76%~57.14% | 022年第一季度,尽管面临宏观经济下行、疫情散发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但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同比实现迅猛增长,带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行业需求疲弱影响,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该业务板块盈利受压。 | 预增 | 0.08 | 2022-04-19 |
2022-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5,000万元至9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74%至300%。 | 6.5亿~9.5亿 | 174%~300% | 7.96%~57.79% | 022年第一季度,尽管面临宏观经济下行、疫情散发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但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同比实现迅猛增长,带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行业需求疲弱影响,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该业务板块盈利受压。 | 预增 | 2.37亿 | 2022-04-19 |
2021-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0600元至0.0900元。 | 0.06~0.09 | - | -79.31%~-68.97% | 2021年1季度,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新能源汽车延续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公司全新旗舰车型“汉”广受消费者青睐,持续热销。尽管季节性因素对销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公司新能源汽车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公司凭借长期以来建立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海内外市场拓展取得良好进展。燃油车业务方面,宋Plus的热卖,助力传统车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汽车业务盈利仍有待提高。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集团继续积极强化与国际客户的合作,推动业务实现平稳发展。 | 预增 | 0.02 | 2021-03-30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0万元至3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7.56%至166.34%。 | 2亿~3亿 | 77.56%~166.34% | -75.63%~-63.45% | 2021年1季度,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新能源汽车延续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公司全新旗舰车型“汉”广受消费者青睐,持续热销。尽管季节性因素对销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公司新能源汽车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公司凭借长期以来建立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海内外市场拓展取得良好进展。燃油车业务方面,宋Plus的热卖,助力传统车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汽车业务盈利仍有待提高。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集团继续积极强化与国际客户的合作,推动业务实现平稳发展。 | 预增 | 1.13亿 | 2021-03-30 |
2020-12-31 | 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净利润盈利:420,000万元至46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60.15%至184.93%。 | 42亿~46亿 | 160.15%~184.93% | -127.87%~-111.99% | 第四季度,预计汽车行业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增长。公司全新旗舰车型“汉”和改款旗舰车型“唐”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已累计大量在手订单,预计将继续推动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强劲增长。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大巴凭借良好的口碑,市场拓展顺利,预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燃油车业务方面,宋Pro持续热销和宋Plus的热卖,传统车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主要客户份额持续提升,成功导入新的手机及其他智能产品全球领导厂商,玻璃陶瓷及新型智能产品出货量增长迅猛。光伏业务继续保持平稳发展,防疫物资市场供给逐渐稳定。 | 预增 | 16.14亿 | 2020-10-30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1.46元至1.6元,同比上年增长:192%至220%。 | 1.46~1.6 | 192%~220% | -54.84%~-32.26% | 第四季度,预计汽车行业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增长。公司全新旗舰车型“汉”和改款旗舰车型“唐”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已累计大量在手订单,预计将继续推动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强劲增长。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大巴凭借良好的口碑,市场拓展顺利,预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燃油车业务方面,宋Pro持续热销和宋Plus的热卖,传统车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主要客户份额持续提升,成功导入新的手机及其他智能产品全球领导厂商,玻璃陶瓷及新型智能产品出货量增长迅猛。光伏业务继续保持平稳发展,防疫物资市场供给逐渐稳定。 | 预增 | 0.50 | 2020-10-30 |
2020-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1.18元至1.25元。 | 1.18~1.25 | - | 14.81%~27.78% | 2020年第三季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汽车板块业务实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快速触底反弹。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全新旗舰车型「汉」一上市就成为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销车型,订单数量持续攀升,销量持续增长;公司改款旗舰车型「唐」销量增长迅猛,在同级别车型中销量位居前列,两款旗舰车型推动了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取得更快增长。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主要客户份额持续提升,成功导入新的手机及其他智能产品全球领导厂商,玻璃陶瓷及新型智能产品出货量增长迅猛,推动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受益于整体运营效率的提高,产品结构的优化,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 预增 | 0.51 | 2020-10-13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40,000万元至36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5.97%至128.67%。 | 34亿~36亿 | 115.97%~128.67% | 12.12%~25.02% | 2020年第三季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汽车板块业务实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快速触底反弹。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全新旗舰车型「汉」一上市就成为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销车型,订单数量持续攀升,销量持续增长;公司改款旗舰车型「唐」销量增长迅猛,在同级别车型中销量位居前列,两款旗舰车型推动了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取得更快增长。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主要客户份额持续提升,成功导入新的手机及其他智能产品全球领导厂商,玻璃陶瓷及新型智能产品出货量增长迅猛,推动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受益于整体运营效率的提高,产品结构的优化,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 预增 | 15.74亿 | 2020-10-13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0,000万元-180,000万元,同比增长10.00%-23.75%。 | 16亿~18亿 | 10%~23.75% | 1220.5%~1398.07% | 2020年第2季度,预计国内市场疫情影响逐渐消退,汽车行业稳步复苏。受益于行业恢复及集团品牌力的持续提升,预计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收入将走出低谷,带动集团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成本的持续下降也将推动集团盈利提升。燃油车业务方面,在热销车型宋pro等车型的带动下,预计销量也将实现良好表现。轨道交通业务部分,随国内外项目的建设进度加速,预计相关业务将为集团收入及盈利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集团于主要客户的份额持续提升,推动业务规模显着扩大,同时导入新的零部件项目成果显现,玻璃陶瓷等业务的产品出货量增长迅速,盈利能力预计在第二季度会有明显提升,经营利润率得到大幅改善。此外,口罩生产预计也将为集团的销售收入及盈利增长提供正面贡献。光伏业务方面,受海外市场疫情影响,预计光伏业务于第2季度将有所承压。 | 略增 | 14.55亿 | 2020-04-29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至15,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9.99%至93.33%。 | 5000万~1.5亿 | -93.33%~-79.99% | 24.52%~273.56% | 2020年第一季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宏观经济下行对汽车行业整体市场需求冲击较大,本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传统燃油车方面,随著宋Pro的持续热销,燃油车销量下滑压力得到一定缓解。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本公司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并深化客户合作取得良好成果,推动业务实现稳步发展。光伏业务方面,受益于海外市场的增长,预计收入将有所恢复。 | 预减 | 7.50亿 | 2020-04-14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8,400万元-177,400万元,同比下降36.19%-43.03%。 | 15.84亿~17.74亿 | -43.03%~-36.19% | -91.89%~66.81% |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预计第四季度汽车行业整体市场需求依然疲弱,叠加燃油汽车价格体系变化的冲击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预计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较去年同期也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传统燃油汽车业务方面,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但随着宋pro等新车型销量的稳步提升,预计第四季度燃油汽车业务将有所恢复。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随着国际贸易争端对行业领导品牌厂商影响的逐渐减弱,预计公司核心战略客户的需求继续改善,推动公司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持续恢复。光伏业务方面,随着行业需求改善,预计第四季度光伏业务收入将有所恢复。 | 略减 | 27.80亿 | 2019-10-30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5,500万元至175,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83%至14.93%。 | 15.55亿~17.55亿 | 1.83%~14.93% | -85.75%~-57.38% | 2019年第3季度,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下滑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预计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将有所放缓,业务整体盈利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传统燃油汽车业务方面,市场竞争依然激烈,第3季度公司将通过车型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燃油汽车业务平稳发展。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深化与全球领导品牌厂商的战略合作,推动业务成长,但市场需求下滑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仍给业务盈利能力增长带来较大压力。光伏业务方面,随着订单的陆续交付,预计第3季度收入将有所恢复,但仍有一定亏损。 | 略增 | 15.27亿 | 2019-08-22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5,000万元-16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65%-244.40% | 14.5亿~16.5亿 | 202.65%~244.4% | -6.6%~20.08% | 2019年第2季度,预计集团新能源汽车持续热销,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收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带动集团收入及盈利持续快速提升。新能源乘用车部分,随着王朝系列新车型换代升级的完成,集团新能源乘用车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新能源商用车部分,随着泥头车等专用车的逐步拓展,集团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线逐渐丰富,带动商用车收入同比实现较快增长。燃油车业务方面,受整体市场需求下滑及集团老款车型退出影响,销量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集团继续接获全球领导品牌手机厂商旗舰机型订单,其中组装业务收入增长尤其显著。光伏业务部分,受市场需求低迷影响,预计光伏业务于第2季度仍有较大亏损。 | 预增 | 4.79亿 | 2019-04-29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0,000万元-90,000万元,同比增长583.39%-778.65%。 | 7亿~9亿 | 583.39%~778.65% | -44.14%~-28.18% | 2019年第1季度,预计新能源汽车业务较去年同期实现强劲增长,带动集团收入及盈利的快速提升。新能源乘用车部分,新车型持续热销,预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将实现大幅增长。新能源商用车部分,预计客车订单交付有所放缓,专用车销售占比将逐步提升。燃油车业务方面,预计王朝系列车型将持续热销,带动集团燃油汽车单价的稳步提升,但老款车型的逐步退出仍对整体销量带来较大影响,燃油车整体销量将有所下滑。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集团继续接获全球领导品牌手机厂商旗舰机型订单,推动业务实现平稳发展,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盈利能力将有所影响。光伏业务部分,市场需求依然疲弱,预计光伏业务于第1季度仍有较大亏损。 | 预增 | 1.02亿 | 2019-03-28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2,705万元-312,70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10%-32.94%。 | 27.27亿~31.27亿 | -32.94%~-23.1% | 14.51%~52.68% | 第四季度,预计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继续维持强劲增长,带动集团盈利快速恢复。新能源乘用车部分,新车型凭借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已累计大量在手订单,随着电池产能瓶颈的缓解,预计销量较去年同期将实现大幅增长。新能源商用车部分,虽然电动大巴销量预计将有所下滑,但随着电动专用车的批量交付,集团商用车业务将实现平稳发展。燃油车业务方面,预计宋Max将继续热销,新车型全新一代唐燃油版及秦Pro燃油版销量将持续增长,较好的抵消老款车型销量下滑带来的影响,燃油车整体销售平稳。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金属部件业务竞争力持续增强,玻璃机壳业务稳步推进,但受行业需求疲弱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预计将维持平稳发展。光伏业务部分,受销量及单价下滑影响,预计光伏业务于第四季度仍有一定亏损。 | 略减 | 40.66亿 | 2018-10-30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8,000万元-168,000万元,同比下降39.82%-54.15%。 | 12.8亿~16.8亿 | -54.15%~-39.82% | 112.62%~218.82% | 第三季度,随着6月12日新的补贴政策的执行,预计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快速增长。集团于5月底和6月底推出的两款新车-元EV360及全新一代唐赢得了大量订单,预计在第三季度陆续交付并贡献显著销量,带动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强劲增长,盈利水平也将环比大幅改善。燃油汽车业务方面,预计受宏观经济影响整体汽车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但集团宋Max车型凭借综合竞争优势预计将继续保持热销,带动集团燃油汽车销量及收入同比去年实现显著增长。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集团继续与全球领导品牌厂商保持紧密合作,继续赢得其高端旗舰机型订单,推动该业务于第三季度实现良好发展。太阳能业务方面,受政策变化及市场需求影响,预计第三季度太阳能业务仍有一定亏损,但较去年同期实现一定改善。 | 预减 | 27.91亿 | 2018-08-30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0万元-50,000万元,同比上年同期下降:70.98%-82.59%。 | 3亿~5亿 | -82.59%~-70.98% | 92.9%~288.16% | 2018年第2季度,预计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延续第1季度强劲的发展势头,销量同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受补贴退坡影响,包括电动大巴和新能源乘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整体盈利较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传统汽车业务方面,尽管第2季度属于行业传统淡季,宋Max的持续热销依然推动了公司传统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但激烈的行业竞争仍较大程度的影响了该业务的盈利水平。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金属部件业务继续接获全球领导品牌旗舰机型订单,实现平稳发展,玻璃机壳业务实现对高端旗舰机型的出货且实现较大程度的规模化生产,共同推动了手机部件业务环比实现显著增长。光伏业务方面,预计第2季度保持平稳发展。 | 预减 | 17.23亿 | 2018-04-28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1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5.24%至91.75% | 5000万~1.5亿 | -91.75%~-75.24% | -96.08%~-88.24% | 2018年第1季度,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强劲增长,但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该业务尤其是电动大巴部分盈利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下滑,给集团整体盈利带来较大压力。传统汽车销量预计实现较快增长,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一定程度的影响了传统汽车业务的盈利水平。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集团继续成为全球领导品牌手机厂商旗舰机型的金属部件主要供应商,玻璃和陶瓷业务也取得积极进展,共同推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将实现平稳发展。太阳能业务方面,集团将积极开拓市场并控制成本,预计亏损将有所收窄。 | 预减 | 6.06亿 | 2018-03-28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000万元-429,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5.09%-20.03% | 40.4亿~42.9亿 | -20.03%~-15.09% | 16.85%~40.25% | 第四季度,预计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趋势持续,较去年同期仍保持较快增长。传统汽车业务方面,集团新款车型宋Max备受市场欢迎,推动集团传统汽车业务迅速恢复。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金属部件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集团带来良好的利润贡献。此外,随着国内各地云轨的建设完工,预计第四季度集团云轨业务将带来较大的收入和利润贡献。 | 略减 | 50.52亿 | 2017-10-30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4,000至293,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25.22%至-20.04% | 27.4亿~29.3亿 | -25.22%~-20.04% | -8.95%~8.05% | 第三季度,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恢复,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实现快速增长,但受补贴退坡及市场竞争影响,盈利能力有所下滑。燃油汽车业务方面,市场竞争愈趋激烈,预计集团燃油汽车业务盈利持续受压。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随着主要客户新机型的量产,预计第三季度该业务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太阳能业务方面,受市场需求及产品价格下降影响,预计第三季度太阳能业务仍有较大亏损,对集团业绩带来较大影响。 | 略减 | 36.64亿 | 2017-08-29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5,000万元-180,000万元,较上年同下降:20.34%-31.41% | 15.5亿~18亿 | -31.41%~-20.34% | 55.86%~97.13% | 2017年第2季度,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回暖,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也将逐步恢复,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明显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受补贴下降影响盈利仍然受压。传统汽车业务方面,竞争依然激烈,预计第2季度传统汽车业务收入及盈利有一定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金属部件渗透率继续提升,客户订单强劲,预计集团手机部件业务收入及利润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太阳能业务方面,产品价格维持低位,预计第2季度仍有较大压力。 | 略减 | 22.60亿 | 2017-04-29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5,000万元-65,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59%-35.35% | 5.5亿~6.5亿 | -35.35%~-23.59% | -60.38%~-53.17% | 2017年第1季度,预计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动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短期会有所调整,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也将承受一定压力,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和盈利将有所下滑。传统汽车业务预计将保持平稳发展。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金属部件渗透率继续提升,集团继续赢得全球领先智能手机厂商的高端旗舰机型订单,预计将推动集团手机部件业务的快速发展。太阳能业务方面,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产品价格压力仍然较大。 | 略减 | 8.51亿 | 2017-03-29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000万元-52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7.09%-84.17% | 50亿~52亿 | 77.09%~84.17% | -4.88%~9.36% | 第四季度,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集团新能源汽车将继续热销,新能源汽车业务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传统汽车业务方面,集团SUV车型的持续热销将推动集团传统汽车销量的稳步增长。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金属部件业务持续增长,为集团带来良好的利润贡献。太阳能业务方面,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低迷及产品价格下降影响,预计第四季度太阳能业务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 预增 | 28.23亿 | 2016-10-31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57,970万元-373,97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82.51%-90.67% | 35.8亿~37.4亿 | 82.51%~90.67% | -6.32%~5.04% | 第三季度,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集团新能源汽车将继续热销。在公共交通领域,预计集团累积的大量订单开始陆续交付,电动公交销量将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业务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传统汽车业务方面,自主品牌SUV市场的崛起和集团SUV车型的持续热销,预计将推动集团传统汽车销量的增长及产品结构的提升。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随着主要客户新机型的量产,预计第三季度该业务仍保持良好态势。太阳能业务方面,受国内外政策及产品价格下降影响,预计第三季度太阳能业务压力有所加大。 | 预增 | 19.61亿 | 2016-08-29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5,000万元-24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2.15%-425.01% | 22.5亿~24.5亿 | 382.15%~425.01% | 64.49%~88% | 受益于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步入快速增长期,预计第二季度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继续保持增长,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带动新能源汽车收入及盈利持续提升。传统汽车业务方面,整体市场增速平缓、竞争依然激烈,集团传统汽车的销售预计将承受一定的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伴随着多个国际领先厂商高端旗舰机型的量产,集团金属部件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为集团带来良好的利润贡献。随着市场的持续增长和销售的继续提升,预计第二季度太阳能业务实现盈利 | 预增 | 4.67亿 | 2016-04-29 |
2016-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2,000-90,000万元,变动幅度495.31%-644.13% | 7.2亿~9亿 | 495.31%~644.13% | -16.48%~4.4% | 2016年第1季度,预计传统汽车业务保持平稳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纯电动大巴K9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唐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销量同比大幅提升,带动集团收入及利润的持续增长。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随着全球领先智能手机厂商的高端旗舰机型的量产,以及新客户、新产品订单的导入,集团手机部件业务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太阳能业务方面,集团继续努力控制成本及拓展市场,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主要是收入增加及高附加值产品收入增加。 | 预增 | 1.21亿 | 2016-03-29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000万元至28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18.18%-557.39% | 26.8亿~28.5亿 | 518.18%~557.39% | -51.92%~-40.55% | 2015年第四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爆发式增长,也推动了公司电动汽车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尽管公司新能源汽车满负荷生产仍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烈需求。其中,公司所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秦”“唐”于2015年第四季度因其优良的产品性能和产品竞争能力使其在同类产品中销量处于领先地位;公司K9、E6等公共交通领域的电动汽车产品订单火爆,推动了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于第四季度取得高速增长。如上原因带动了公司利润水平的大幅提升,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好于预期,因此,公司2015年度业绩预告修正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518.18%~557.39%。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公司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 预增 | 4.34亿 | 2016-01-08 |
2015-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0,000万元-208,000万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88.54%-434.83%。 | 19亿~20.8亿 | 388.54%~434.83% | 314.6%~366.67% | 如上净利润包含了本集团向合力泰出售柔性线路板、液晶显示屏模块、摄像头产品三部分业务所带来的约人民币16.29亿元税前收益,并在扣除相应所得税费用后计入第3季度的净利润。该业务重组涉及的股权交割预计于第3季度完成,从而带动第3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详细内容请参考集团2015年2月13日、2015年4月4日,2015年7月10日发布的相关公告)。第3季度,预计备受市场欢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秦”将继续热销,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和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新上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SUV车型“唐”的销量也将稳步提升,同时公共交通及专用车领域的订单也将加快交付,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将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然而传统汽车市场竞争依然激烈,给集团传统汽车业务带来一定压力。随着金属部件业务的持续成长,预计第3季度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将获得良好发展。太阳能业务方面,受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影响,预计仍一定程度的拖累集团整体业绩。 | 预增 | 3.89亿 | 2015-08-27 |
201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000万元-48000万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0.90%-33.08%。 | 4亿~4.8亿 | 10.9%~33.08% | 130.73%~196.87% | 2015年上半年,集团传统汽车业务稳步恢复。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市场需求依然旺盛,集团推出的双模电动汽车秦仍然供不应求,电动大巴也获得了更多城市的订单,随着新的电池产能的投放,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幅提升,并给集团带来一定的利润贡献。受益于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和金属部件渗透率的不断提升,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太阳能业务方面,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预计于2015年上半年仍将有一定亏损,对集团整体利润带来一定的负贡献。 | 略增 | 3.61亿 | 2015-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