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5-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5年1-3月每股收益亏损:0元至0.0047元。 | -0.0047~0 | - | - | 报告期内,整体新签订单同比增长64%,其中创新业务新签订单保持快速增长;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扭转去年下滑的势头,在一季度也实现增长。在存量订单和新签订单的带动下,公司整体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因此,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也为整年度业绩发展目标的达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减亏 | -0.02 | 2025-04-11 |
2025-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变动:-42万元至257万元。 | -42万~257万 | 97.71%~114.03% | 95.86%~125.3% | 报告期内,整体新签订单同比增长64%,其中创新业务新签订单保持快速增长;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扭转去年下滑的势头,在一季度也实现增长。在存量订单和新签订单的带动下,公司整体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因此,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也为整年度业绩发展目标的达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不确定 | -1832万 | 2025-04-11 |
202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至300万元。 | 0~300万 | 100%~120.8% | - | 报告期内,整体新签订单同比增长64%,其中创新业务新签订单保持快速增长;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扭转去年下滑的势头,在一季度也实现增长。在存量订单和新签订单的带动下,公司整体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因此,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也为整年度业绩发展目标的达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扭亏 | -1442万 | 2025-04-11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00万元至3,7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6.6%至77.73%。 | 2500万~3750万 | -77.73%~-66.6% | -169.29%~-121.19% | 本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全年实现新签订单23.8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各类创新业务实现新签订单12.79亿元,同比增长44.1%,创新业务新签订单占总新签订单比例进一步提升到53.64%,进一步体现公司的转型发展成果。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如下:(1)虽然公司连续几年以来创新业务的新签订单均保持较高增速,订单规模也持续扩大,但是因为公司创新业务一般为3~5年运营周期的属性,就决定了当年创新业务的新签订单总额在当年只有一部分能实现销售收入,大部分是给未来几年创造存量订单收入。(2)创新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比持续保持较快地增长,但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传统业务的营业收入和毛利出现了下滑。创新业务的收入增长不足以弥补传统业务下滑的部分,导致整体营业收入出现小幅下降。(3)此外,本年度公司投资收益、退税、政府补助等合计较上年减少4,327万元。综合上述因素,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了下降。虽然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但得益于创新业务规模增长的带动,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保持较好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2.5亿元左右,对公司未来的持续经营提供了有效支撑。 | 预减 | 1.12亿 | 2025-01-22 |
2024-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389元至0.0584元。 | 0.0389~0.0584 | - | -167.65%~-119.85% | 本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全年实现新签订单23.8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各类创新业务实现新签订单12.79亿元,同比增长44.1%,创新业务新签订单占总新签订单比例进一步提升到53.64%,进一步体现公司的转型发展成果。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如下:(1)虽然公司连续几年以来创新业务的新签订单均保持较高增速,订单规模也持续扩大,但是因为公司创新业务一般为3~5年运营周期的属性,就决定了当年创新业务的新签订单总额在当年只有一部分能实现销售收入,大部分是给未来几年创造存量订单收入。(2)创新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比持续保持较快地增长,但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传统业务的营业收入和毛利出现了下滑。创新业务的收入增长不足以弥补传统业务下滑的部分,导致整体营业收入出现小幅下降。(3)此外,本年度公司投资收益、退税、政府补助等合计较上年减少4,327万元。综合上述因素,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了下降。虽然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但得益于创新业务规模增长的带动,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保持较好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2.5亿元左右,对公司未来的持续经营提供了有效支撑。 | 预减 | 0.17 | 2025-01-22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100万元至3,3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8.96%至74.27%。 | 2100万~3350万 | -74.27%~-58.96% | -162.85%~-113.47% | 本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全年实现新签订单23.8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各类创新业务实现新签订单12.79亿元,同比增长44.1%,创新业务新签订单占总新签订单比例进一步提升到53.64%,进一步体现公司的转型发展成果。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如下:(1)虽然公司连续几年以来创新业务的新签订单均保持较高增速,订单规模也持续扩大,但是因为公司创新业务一般为3~5年运营周期的属性,就决定了当年创新业务的新签订单总额在当年只有一部分能实现销售收入,大部分是给未来几年创造存量订单收入。(2)创新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比持续保持较快地增长,但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传统业务的营业收入和毛利出现了下滑。创新业务的收入增长不足以弥补传统业务下滑的部分,导致整体营业收入出现小幅下降。(3)此外,本年度公司投资收益、退税、政府补助等合计较上年减少4,327万元。综合上述因素,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了下降。虽然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但得益于创新业务规模增长的带动,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保持较好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2.5亿元左右,对公司未来的持续经营提供了有效支撑。 | 预减 | 8162万 | 2025-01-22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187元至0.028元。 | 0.0187~0.028 | - | 283.48%~325% | (一)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及创新业务继续保持增长(1)新签订单继续保持增长。2024年上半年共新签合同订单9.17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包括云托管、智慧停车运营、停车资产运营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新签订单3.46亿元,同比增长25%。(2)创新业务在手订单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各项创新业务累计在手订单总计达到12.83亿元。其中云托管业务在手订单2.95亿元,停车时长业务在手订单2.78亿元,停车场运营业务在手订单6.92亿元,为公司未来业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捷停车智慧停车运营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截至2024年6月30日,捷停车线上触达用户规模突破1.3亿,2024年上半年线上交易流水63.85亿元,同比增长17%。智慧停车运营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智慧停车运营业务新签订单1.04亿元,同比增长46%。(二)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新签订单小幅下滑受房地产行业需求持续下滑影响,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新签订单出现下滑,2024年上半年传统业务新签订单5.68亿元,同比下滑6%。同时智能硬件业务合同交付周期进度有所放缓,致使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下滑。综上,2024年上半年公司转型发展的创新业务新签订单及在手订单的持续增长,带动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同时创新业务是以SaaS和运营类业务为主,业务本身具有更好的持续性,使得公司的收入结构和业绩增长模式持续改善,公司业务转型更进一步。但受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收入当期下滑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造成了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 预减 | 0.05 | 2024-07-10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50万元至1,2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6.95%至72.41%。 | 650万~1250万 | -72.41%~-46.95% | 235.48%~268.22% | (一)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及创新业务继续保持增长(1)新签订单继续保持增长。2024年上半年共新签合同订单9.17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包括云托管、智慧停车运营、停车资产运营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新签订单3.46亿元,同比增长25%。(2)创新业务在手订单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各项创新业务累计在手订单总计达到12.83亿元。其中云托管业务在手订单2.95亿元,停车时长业务在手订单2.78亿元,停车场运营业务在手订单6.92亿元,为公司未来业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捷停车智慧停车运营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截至2024年6月30日,捷停车线上触达用户规模突破1.3亿,2024年上半年线上交易流水63.85亿元,同比增长17%。智慧停车运营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智慧停车运营业务新签订单1.04亿元,同比增长46%。(二)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新签订单小幅下滑受房地产行业需求持续下滑影响,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新签订单出现下滑,2024年上半年传统业务新签订单5.68亿元,同比下滑6%。同时智能硬件业务合同交付周期进度有所放缓,致使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下滑。综上,2024年上半年公司转型发展的创新业务新签订单及在手订单的持续增长,带动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同时创新业务是以SaaS和运营类业务为主,业务本身具有更好的持续性,使得公司的收入结构和业绩增长模式持续改善,公司业务转型更进一步。但受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收入当期下滑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造成了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 预减 | 2356万 | 2024-07-10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00万元至1,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0.12%至60.08%。 | 1200万~1800万 | -60.08%~-40.12% | 283.21%~324.81% | (一)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及创新业务继续保持增长(1)新签订单继续保持增长。2024年上半年共新签合同订单9.17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包括云托管、智慧停车运营、停车资产运营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新签订单3.46亿元,同比增长25%。(2)创新业务在手订单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各项创新业务累计在手订单总计达到12.83亿元。其中云托管业务在手订单2.95亿元,停车时长业务在手订单2.78亿元,停车场运营业务在手订单6.92亿元,为公司未来业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捷停车智慧停车运营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截至2024年6月30日,捷停车线上触达用户规模突破1.3亿,2024年上半年线上交易流水63.85亿元,同比增长17%。智慧停车运营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智慧停车运营业务新签订单1.04亿元,同比增长46%。(二)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新签订单小幅下滑受房地产行业需求持续下滑影响,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新签订单出现下滑,2024年上半年传统业务新签订单5.68亿元,同比下滑6%。同时智能硬件业务合同交付周期进度有所放缓,致使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下滑。综上,2024年上半年公司转型发展的创新业务新签订单及在手订单的持续增长,带动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同时创新业务是以SaaS和运营类业务为主,业务本身具有更好的持续性,使得公司的收入结构和业绩增长模式持续改善,公司业务转型更进一步。但受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收入当期下滑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造成了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 预减 | 3006万 | 2024-07-10 |
2024-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3月每股收益亏损:0.0155元至0.0233元。 | -0.0233~-0.0155 | - | -152.83%~-135.15% | 报告期内,公司创新业务整体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特点,传统智能硬件硬件业务在一季度是全年的淡季,当季收入占全年的比例较低。同时非经损益收入金额较去年同有所减少。因此,一季度公司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 | 减亏 | -0.02 | 2024-04-15 |
2024-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342万元至1,842万元。 | -1842万~-1342万 | 6.59%~31.95% | -177.58%~-156.52% | 报告期内,公司创新业务整体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特点,传统智能硬件硬件业务在一季度是全年的淡季,当季收入占全年的比例较低。同时非经损益收入金额较去年同有所减少。因此,一季度公司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 | 减亏 | -1972万 | 2024-04-15 |
2024-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万元至1,500万元。 | -1500万~-1000万 | -0.29%~33.14% | -153.11%~-135.41% | 报告期内,公司创新业务整体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特点,传统智能硬件硬件业务在一季度是全年的淡季,当季收入占全年的比例较低。同时非经损益收入金额较去年同有所减少。因此,一季度公司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 | 续亏 | -1496万 | 2024-04-15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00万元至13,500万元。 | 9000万~1.35亿 | 396.07%~644.11% | -88.92%~-5.53%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变动影响因素为:(1)公司坚定推动业务转型。报告期内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时长业务、停车场数字化运营业务等创新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持续提升,从而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同时,创新业务的增长持续优化公司的收入结构、盈利能力以及改善公司的现金流。(2)公司重点从增量市场转向对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通过助力社区、园区等客户实现精细化运营,深挖存量客户价值,利用时长采买、车场增收、充电运营等创新业务持续构建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存量市场的开拓深耕。报告期内公司存量项目收入贡献持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因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大幅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萎缩产生的缺口,保持了公司智能硬件业务的平稳发展。 | 预增 | 1814万 | 2024-01-17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170万元至11,670万元。 | 7170万~1.167亿 | 1050.65%~1647.29% | -59.74%~71.38%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变动影响因素为:(1)公司坚定推动业务转型。报告期内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时长业务、停车场数字化运营业务等创新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持续提升,从而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同时,创新业务的增长持续优化公司的收入结构、盈利能力以及改善公司的现金流。(2)公司重点从增量市场转向对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通过助力社区、园区等客户实现精细化运营,深挖存量客户价值,利用时长采买、车场增收、充电运营等创新业务持续构建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存量市场的开拓深耕。报告期内公司存量项目收入贡献持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因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大幅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萎缩产生的缺口,保持了公司智能硬件业务的平稳发展。 | 扭亏 | -754.2万 | 2024-01-17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14元至0.21元。 | 0.14~0.21 | - | -88.69%~-5.36%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变动影响因素为:(1)公司坚定推动业务转型。报告期内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时长业务、停车场数字化运营业务等创新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持续提升,从而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同时,创新业务的增长持续优化公司的收入结构、盈利能力以及改善公司的现金流。(2)公司重点从增量市场转向对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通过助力社区、园区等客户实现精细化运营,深挖存量客户价值,利用时长采买、车场增收、充电运营等创新业务持续构建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存量市场的开拓深耕。报告期内公司存量项目收入贡献持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因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大幅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萎缩产生的缺口,保持了公司智能硬件业务的平稳发展。 | 预增 | 0.03 | 2024-01-17 |
2023-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605万元至6,40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89.74%至545.36%。 | 5605万~6405万 | 489.74%~545.36% | -24.94%~-6.4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为:1、公司坚持以数字化、AI赋能停车业务发展,重点推动公司的业务转型。报告期内包括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场数字化运营业务、充电业务等在内的新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并持续优化公司的收入结构和改善公司的现金流。2、公司重点从增量市场转向对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通过助力社区、园区等客户实现精细化运营,深挖存量客户价值,利用新业务带来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存量市场的开拓。报告期内使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在克服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大幅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下,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 扭亏 | -1438万 | 2023-10-09 |
2023-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1267元至0.139元。 | 0.1267~0.139 | - | 14.9%~32.5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为:1、公司坚持以数字化、AI赋能停车业务发展,重点推动公司的业务转型。报告期内包括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场数字化运营业务、充电业务等在内的新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并持续优化公司的收入结构和改善公司的现金流。2、公司重点从增量市场转向对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通过助力社区、园区等客户实现精细化运营,深挖存量客户价值,利用新业务带来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存量市场的开拓。报告期内使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在克服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大幅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下,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 预增 | 0.02 | 2023-10-09 |
2023-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2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59.55%至623.9%。 | 8200万~9000万 | 559.55%~623.9% | 15.38%~33.1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为:1、公司坚持以数字化、AI赋能停车业务发展,重点推动公司的业务转型。报告期内包括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场数字化运营业务、充电业务等在内的新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并持续优化公司的收入结构和改善公司的现金流。2、公司重点从增量市场转向对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通过助力社区、园区等客户实现精细化运营,深挖存量客户价值,利用新业务带来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存量市场的开拓。报告期内使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在克服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大幅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下,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 预增 | 1243万 | 2023-10-09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570万元至2,570万元。 | 1570万~2570万 | 134.31%~156.16% | 279.62%~330.3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业绩扭亏为盈主要影响因素为:1、各项转型新业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公司坚持以数字化、AI赋能停车业务发展,重点推动公司的业务转型。上半年,包括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捷停车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场数字化运营业务、充电业务等新业务实现较高增速,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2、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恢复增长趋势。公司坚持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策略,助力社区、园区等客户实现精细化运营,深挖存量客户价值,利用新业务带来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存量市场的开拓。正是基于上述策略,上半年,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在克服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大幅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情况下,仍实现了恢复增长。3、公司注重组织效能的提升,产研体系的革新,费用控制及成本优化,使得公司整体经营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 扭亏 | -4576万 | 2023-07-06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385元至0.0539元。 | 0.0385~0.0539 | - | 365.24%~431.3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业绩扭亏为盈主要影响因素为:1、各项转型新业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公司坚持以数字化、AI赋能停车业务发展,重点推动公司的业务转型。上半年,包括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捷停车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场数字化运营业务、充电业务等新业务实现较高增速,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2、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恢复增长趋势。公司坚持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策略,助力社区、园区等客户实现精细化运营,深挖存量客户价值,利用新业务带来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存量市场的开拓。正是基于上述策略,上半年,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在克服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大幅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情况下,仍实现了恢复增长。3、公司注重组织效能的提升,产研体系的革新,费用控制及成本优化,使得公司整体经营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 扭亏 | -0.06 | 2023-07-06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00万元至3,500万元。 | 2500万~3500万 | 164.65%~190.51% | 367.15%~434.0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业绩扭亏为盈主要影响因素为:1、各项转型新业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公司坚持以数字化、AI赋能停车业务发展,重点推动公司的业务转型。上半年,包括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捷停车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场数字化运营业务、充电业务等新业务实现较高增速,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2、传统智能硬件业务恢复增长趋势。公司坚持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策略,助力社区、园区等客户实现精细化运营,深挖存量客户价值,利用新业务带来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对存量市场的开拓。正是基于上述策略,上半年,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在克服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大幅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情况下,仍实现了恢复增长。3、公司注重组织效能的提升,产研体系的革新,费用控制及成本优化,使得公司整体经营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 扭亏 | -3867万 | 2023-07-06 |
2023-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万元至1,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8.88%至79.25%。 | -1500万~-1000万 | 68.88%~79.25% | -362.7%~-275.13%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减少亏损主要因素如下: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各项业务推广力度,业务新签订单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公司重点发展创新型业务,基于大数据、AI技术的持续应用,推动停车运营数字化转型,助力包括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时长业务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新签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68%;同时,传统智能硬件业务也呈现恢复性增长,新签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5%。在公司业务订单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从而带来业绩亏损的较大幅度的减少。基于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一季度收入占全年的收入比例较低,故虽然公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但是一季度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经营亏损。 | 减亏 | -4820万 | 2023-04-15 |
2023-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3月每股收益亏损:0.0155元至0.0233元。 | -0.0233~-0.0155 | - | -361.8%~-274.16%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减少亏损主要因素如下: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各项业务推广力度,业务新签订单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公司重点发展创新型业务,基于大数据、AI技术的持续应用,推动停车运营数字化转型,助力包括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时长业务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新签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68%;同时,传统智能硬件业务也呈现恢复性增长,新签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5%。在公司业务订单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从而带来业绩亏损的较大幅度的减少。基于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一季度收入占全年的收入比例较低,故虽然公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但是一季度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经营亏损。 | 减亏 | -0.08 | 2023-04-15 |
2023-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619.85万元至2,119.8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9.17%至68.8%。 | -2120万~-1620万 | 59.17%~68.8% | -409.95%~-336.84%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减少亏损主要因素如下: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各项业务推广力度,业务新签订单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公司重点发展创新型业务,基于大数据、AI技术的持续应用,推动停车运营数字化转型,助力包括停车场云托管(SaaS)业务、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停车时长业务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新签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68%;同时,传统智能硬件业务也呈现恢复性增长,新签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5%。在公司业务订单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从而带来业绩亏损的较大幅度的减少。基于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一季度收入占全年的收入比例较低,故虽然公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但是一季度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经营亏损。 | 减亏 | -5192万 | 2023-04-15 |
2022-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3,500万元。 | 3500万 | 110.43% | -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变动影响因素为:(1)受疫情的影响。报告期内,全年受国内各地疫情的持续影响,由于公司的业务属于拜访式营销以及项目需要现场实施,所以疫情反复的情况对公司的业务拓展、项目实施交付等工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公司全年业绩占比最高的第四季度,在疫情全面放开前后,全国各地陆续迎来感染高峰,公司与客户的正常的业务开展受限受阻,导致第四季度经营业绩整体不及预期,全年营业收入下降。(2)受房地产新建项目需求下降的影响。报告期内,受房地产调控收紧政策的影响,国内地产新建项目需求呈现较大程度缩减,以及公司考虑地产客户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收缩了部分地产客户的风险订单,导致传统业务订单下滑。虽然公司重点发展的几项新业务、新模式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其增量仍不足以弥补传统业务下滑带来的营业收入缺口。(3)其他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总部捷顺科技中心项目转固,新增了折旧、运营费用。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对外招租,截至目前,捷顺科技中心整体招商工作推进良好,物业出租去化率接近80%,但体现在2022年度的收入不足以覆盖折旧、运营费用。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500万元,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 | 不确定 | 1663万 | 2023-01-31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00万元至2,000万元。 | 1400万~2000万 | -91.32%~-87.6% | -96.93%~-85.19% |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年报审计工作已近尾声,经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沟通和确认后,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2022年度业绩预告进行修正,本次修正的原因为:报告期内,捷顺科技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收到政府补助共计1,194万元,公司在前次2022年度业绩预告中由于对该笔款项确认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全额计入了收益。本次修正系公司重新对该笔款项归类调整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了递延摊销,相应减少了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85万元。 | 预减 | 1.61亿 | 2023-04-15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00万元至1,200万元。 | -1200万~-600万 | -108.29%~-104.15% | -92.41%~-73.29% |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年报审计工作已近尾声,经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沟通和确认后,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2022年度业绩预告进行修正,本次修正的原因为:报告期内,捷顺科技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收到政府补助共计1,194万元,公司在前次2022年度业绩预告中由于对该笔款项确认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全额计入了收益。本次修正系公司重新对该笔款项归类调整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了递延摊销,相应减少了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85万元。 | 首亏 | 1.45亿 | 2023-04-15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2元至0.03元。 | 0.02~0.03 | - | -98.87%~-86.34% |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年报审计工作已近尾声,经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沟通和确认后,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2022年度业绩预告进行修正,本次修正的原因为:报告期内,捷顺科技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收到政府补助共计1,194万元,公司在前次2022年度业绩预告中由于对该笔款项确认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全额计入了收益。本次修正系公司重新对该笔款项归类调整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了递延摊销,相应减少了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85万元。 | 预减 | 0.25 | 2023-04-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00万元至4,500万元。 | -4500万~-3500万 | -205.91%~-182.37% | 106.64%~127.39%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变动影响因素为:(1)受国内各地疫情爆发影响,比如上海等部分分支机构甚至无法正常开展经营,下游客户更多预算和资源投向常态化疫情防控,部分需求延后以及项目暂缓了实施交付。(2)因受房地产调控收紧政策的影响,新建项目需求减少,以及部分房地产开发客户信用风险增加,基于风险识别及防范,公司主动采取谨慎保守策略,主动收缩了大客户的风险订单,导致传统业务订单下滑。虽然包括云托管、智慧停车运营等在内的新业务呈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未能弥补整体营收的缺口。(3)年初开始,公司捷顺科技中心项目转固,新增了折旧、运营费用,公司已采取积极措施对外招租,由于未达满租状态,目前租金的收入不足以弥补折旧、运营费用。 | 首亏 | 4249万 | 2022-07-14 |
2022-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0539元至0.0693元。 | -0.0693~-0.0539 | - | 108.09%~128.51%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变动影响因素为:(1)受国内各地疫情爆发影响,比如上海等部分分支机构甚至无法正常开展经营,下游客户更多预算和资源投向常态化疫情防控,部分需求延后以及项目暂缓了实施交付。(2)因受房地产调控收紧政策的影响,新建项目需求减少,以及部分房地产开发客户信用风险增加,基于风险识别及防范,公司主动采取谨慎保守策略,主动收缩了大客户的风险订单,导致传统业务订单下滑。虽然包括云托管、智慧停车运营等在内的新业务呈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未能弥补整体营收的缺口。(3)年初开始,公司捷顺科技中心项目转固,新增了折旧、运营费用,公司已采取积极措施对外招租,由于未达满租状态,目前租金的收入不足以弥补折旧、运营费用。 | 首亏 | 0.07 | 2022-07-14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200万元至5,200万元。 | -5200万~-4200万 | -251.14%~-222.07% | 99.85%~119.11%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变动影响因素为:(1)受国内各地疫情爆发影响,比如上海等部分分支机构甚至无法正常开展经营,下游客户更多预算和资源投向常态化疫情防控,部分需求延后以及项目暂缓了实施交付。(2)因受房地产调控收紧政策的影响,新建项目需求减少,以及部分房地产开发客户信用风险增加,基于风险识别及防范,公司主动采取谨慎保守策略,主动收缩了大客户的风险订单,导致传统业务订单下滑。虽然包括云托管、智慧停车运营等在内的新业务呈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未能弥补整体营收的缺口。(3)年初开始,公司捷顺科技中心项目转固,新增了折旧、运营费用,公司已采取积极措施对外招租,由于未达满租状态,目前租金的收入不足以弥补折旧、运营费用。 | 首亏 | 3441万 | 2022-07-14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28.52万元至4,922.3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0%至80%。 | 3829万~4922万 | 40%~80% | 654.06%~783.79% | 报告期内,在“全面云化、构建生态、裂变发展”的年度经营方针指导下,公司持续深耕行业,不断加大前端销售组织的力度,进一步促进了业务的落地,整体销售订单的增长带来了收入规模增长,从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 预增 | 2735万 | 2021-07-03 |
2021-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000万元至4,1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8.27%至157.3%。 | 3000万~4100万 | 88.27%~157.3% | 441.29%~529.77% | 报告期内,在“全面云化、构建生态、裂变发展”的年度经营方针指导下,公司持续深耕行业,不断加大前端销售组织的力度,进一步促进了业务的落地,整体销售订单的增长带来了收入规模增长,从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 预增 | 1593万 | 2021-07-03 |
2021-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594元至0.0764元。 | 0.0594~0.0764 | - | 630.43%~753.62% | 报告期内,在“全面云化、构建生态、裂变发展”的年度经营方针指导下,公司持续深耕行业,不断加大前端销售组织的力度,进一步促进了业务的落地,整体销售订单的增长带来了收入规模增长,从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 预增 | 0.04 | 2021-07-03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78.88万元至957.7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0%至75%。 | -957.8万~-478.9万 | 50%~75% | -109.85%~-104.93% | 随着智慧停车、城市停车、云托管、行业解决方案等新业务的推进,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新签订单较去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将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的增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亏50%~75%,即亏损957.76万元~478.88万元。对于一季度仍呈现亏损的原因,主要因为一季度是公司所处行业的传统淡季,业绩规模占全年的比例小,导致出现季度性亏损。预计随着公司智慧停车、云托管、云化等受季节因素影响小的业务的持续发展,将会改善公司今后一季度的经营情况。 | 减亏 | -1916万 | 2021-03-18 |
2021-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亏损:0.0076元至0.0152元。 | -0.0152~-0.0076 | - | -109.93%~-104.96% | 随着智慧停车、城市停车、云托管、行业解决方案等新业务的推进,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新签订单较去年同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将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的增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亏50%~75%,即亏损957.76万元~478.88万元。对于一季度仍呈现亏损的原因,主要因为一季度是公司所处行业的传统淡季,业绩规模占全年的比例小,导致出现季度性亏损。预计随着公司智慧停车、云托管、云化等受季节因素影响小的业务的持续发展,将会改善公司今后一季度的经营情况。 | 减亏 | -0.03 | 2021-03-18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22元至0.29元。 | 0.22~0.29 | - | 118.88%~244.78% | 在经历了年初疫情对公司业务的较大影响后,公司业务逐渐恢复正常并实现订单的较快增长,特别是包括云托管、城市停车、捷停车在内的新业务新签订单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全年公司整体新签订单增速为34%左右,新签订单的实施交付带来公司利润的增长。 | 略增 | 0.22 | 2021-01-08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232.8万元至18,502.64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至30%。 | 1.4233亿~1.8503亿 | 0%~30% | 125.63%~246.56% | 在经历了年初疫情对公司业务的较大影响后,公司业务逐渐恢复正常并实现订单的较快增长,特别是包括云托管、城市停车、捷停车在内的新业务新签订单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全年公司整体新签订单增速为34%左右,新签订单的实施交付带来公司利润的增长。 | 略增 | 1.42亿 | 2021-01-08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89.54万元至2,027.45万元。 | -2027万~-1690万 | -20%~0% | -128.03%~-123.36% | 报告期内,公司在保障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复工、复产,迅速推出了戴口罩人脸识别门禁、AI测温人行通道产品,并大力推广停车场云托管业务,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使得公司新签销售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30%。受本次新冠疫情影响,一季度公司销售收入同期增长12%,低于订单增速,也低于费用增速,所以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幅度有所增大。本次新冠疫情,从短期看对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部分项目的实施计划和交付延迟,影响了公司短期业绩;但从长期来看,疫情会强化社会对人行、车行出入口管控的力度,并促进管理方式上向无人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这将长期促进行业及公司的业务发展。 | 增亏 | -1690万 | 2020-04-14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243.51万元-17,027.37万元,同比上年上升:40%-80%。 | 1.3244亿~1.7027亿 | 40%~80% | 234.26%~436.86% | (1)近几年公司持续深化战略转型,公司转型培育的平台及解决方案、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城市停车业务几项新业务开始进入市场变现期,为公司贡献规模化收入;(2)随着公司“主业规模化”战略的推进,传统主营业务智能硬件业务订单增速速加快;(3)公司通过转型构建的全业务生态的体系化能力,整体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来产品毛利率的提升;(4)公司强化组织能力、效率,经营管理质量的提升,费用增速呈小幅增长趋势,预计费用增速低于收入的增速。 | 预增 | 9460万 | 2019-10-22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元-1,500万元。 | -2500万~-1500万 | 0.28%~40.17% | -155.7%~-133.42%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智能硬件及平台解决方案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稳定增长,智慧停车运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改善经营与管理质量,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幅度减少。 | 减亏 | -2507万 | 2019-03-16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355.36万元-14,621.8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30% | 8355万~1.4622亿 | -60%~-30% | 209.75%~783.33% | 本次业绩修正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于2018年11月30日召开的2018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终止实施公司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本次终止实施激励计划后对于已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不予转回,对于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在2018年加速提取。(2)2018年末,根据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司未来经营情况拟对控股子公司上海雅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商誉减值准备。 | 预减 | 2.09亿 | 2019-01-31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74.4万元-7,311.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60% | 4874万~7312万 | -60%~-40% | -84.41%~-46.24%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状况正常,公司“智能硬件+生态环境”战略转型逐显成效。本次业绩修正主要原因:(1)智慧停车、城市停车等新业务持续投入,市场拓展力度加大,新业务暂未实现规模化收入,从而影响整体利润;(2)公司处于战略聚焦阶段,直销、分销业务结构调整,直销合同权重增长,直销合同需取得安装验收单作为收入确认依据,报告期内因直销合同交付验收周期较长造成收入延后,从而影响整体利润;(3)部分大型项目出货及实施进度低于预计,导致收入确认延后,进而影响了整体利润情况。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已签订尚未确认收入的合同额超3.5亿元。 | 预减 | 1.22亿 | 2018-10-12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34万元-5,668万元,同比上年变动:-50%至0%。 | 2834万~5668万 | -50%~0% | 313.04%~426.08% | 1、2018年公司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注重业绩规模的增长和线下停车场覆盖的增加。今年以来,公司订单及出货数据持续快速增长,随着公司年初制定的各项市场策略的落地,预计二季度新签订单的增速还会加快,但今年以来大项目、大客户订单占比较去年同期较大提升,这类项目实施周期一般相对较长,造成收入确认相对滞后。2、2018年全面推广智慧停车业务,新增车场覆盖和交易笔数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18年3月31日,新签智慧停车1820条车道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0倍以上;日交易笔数突破15万笔,较去年同期增长7倍以上。智慧停车业务目前在投入期,虽然智慧停车覆盖、用户数、线上交易实现快速增长,但还没有实际产生运营性收入,这部分收入将会随着智慧停车运营业务的开展而逐渐体现出来。3、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开拓的投入,研发支出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智慧停车业务、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行业客户等业务投入加大,导致公司在研发、管理和销售费用上较去年同期有较幅度大增加。 | 略减 | 5668万 | 2018-04-27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元至3500万元 | -3500万~-2500万 | -495.03%~-382.17% | -140.22%~-128.73% | 从2017年开始,公司进行战略调整,重点发展智慧停车业务,强调智慧停车场的覆盖规模和用户转化,为智慧停车运营奠定基础。本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智慧停车业务发展,截至2018年3月20日,公司当年签订合同订单较上年度同期增长35.8%,实现较快增长。而2018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出现亏损,主要因素有:1、大项目、大客户订单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这类项目实施周期一般相对较长,造成收入确认相对滞后;2、公司所属的出入口控制与管理行业正值传统销售淡季,第一季主营业务收入年度占比较小;3、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开拓的投入,研发支出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智慧停车业务、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行业客户等业务投入加大,导致公司在研发、管理和销售费用上较去年同期有较幅度大增加;4、虽然智慧停车覆盖、用户数、线上交易实现快速增长,但还没有实际产生运营性收入。今年,这部分收入将会随着智慧停车运营业务的开展而体现出来。 | 首亏 | 886.0万 | 2018-03-22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33万元-25,497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0.00%-40.00% | 2.0033亿~2.5497亿 | 10%~40% | 20.39%~104.22% | 公司“智能终端+生态环境”战略持续落地,主营业务新增合同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36.3%,智慧商业、智慧社区、智慧停车业务实现加速发展。 | 略增 | 1.82亿 | 2017-10-30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957万元-14,13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30%。 | 1.1957亿~1.4131亿 | 10%~30% | 31.52%~76.98% | 公司本次业绩预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1.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签单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0%~40%,直销合同比例显著增加,受产品安装交付周期较长的影响,造成收入确认延后。2.公司为加速主营业务发展,助力“智能硬件+生态环境”战略落地,公司持续加大了研发投入,扩大研发团队的人才储备,加快了产品标准化、互联网化、智能化进程,公司的研发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3.公司在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主动下调产品市场价格、推出优惠市场政策,以此刺激存量市场旧系统升级换代的市场需求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公司积极拓展和开发大客户、大项目,为了保持与客户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和树立标杆项目示范效应,公司在毛利上适当地进行了调整,导致公司毛利有所下降。 | 略增 | 1.09亿 | 2017-10-14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612万元-7,0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00%-50.00% | 5612万~7015万 | 20%~50% | 433.15%~591.44% | 公司“智能硬件+生态环境”的战略转型的不断落地,新产品销售提升明显,智慧停车、智慧社区业务发展快速,带来订单的持续增长,进而带动公司销售规模和利润的稳健增长。 | 略增 | 4677万 | 2017-04-26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10.52万元-935.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50% | 810.5万~935.2万 | 30%~50% | -88.96%~-87.26% | 公司近两年大力推进“智能终端+互联网”战略,智能终端业务不断强化,战略升级不断落地,公司顺势提出“智能硬件+生态环境”战略,进一步深化战略布局,公司竞争力不断提升,促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进而带动净利润的提升。 | 略增 | 623.5万 | 2017-03-31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315万元-21,6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0% | 1.7315亿~2.1643亿 | 20%~50% | 4.06%~73.94% | 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持续聚焦商业、社区两大市场领域,新产品销售占比快速提升,智慧社区、智慧停车业务加快推广,促进公司业务收入实现持续增长,从而实现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的较快增长。 | 略增 | 1.44亿 | 2016-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