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图

首页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5-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795万元至2,39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39.87%至887.18%。 | 1795万~2395万 | 639.87%~887.18% | 110.56%~114.08%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专用化品板块业务的拓展力度,突破行业重点标杆客户,进一步扩大在公司在专用化学品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经营效率,保障了公司的稳步发展。 | 预增 | 242.6万 | 2025-04-14 |
202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00万元至2,8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79.25%至637.23%。 | 2200万~2800万 | 479.25%~637.23% | -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专用化品板块业务的拓展力度,突破行业重点标杆客户,进一步扩大在公司在专用化学品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经营效率,保障了公司的稳步发展。 | 预增 | 379.8万 | 2025-04-14 |
2025-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5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05元至0.06元。 | 0.05~0.06 | - | -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专用化品板块业务的拓展力度,突破行业重点标杆客户,进一步扩大在公司在专用化学品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经营效率,保障了公司的稳步发展。 | 预增 | 0.01 | 2025-04-14 |
2024-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33元至0.48元。 | -0.48~-0.33 | - | -4920.2%~-3405.05% | 2024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影响因素:1、新能源材料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新能源材料产能利用率不足,碳酸锂等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块整体经营亏损约19,300万元。2、新能源材料行业预计竞争会继续加剧,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块资产面临获利能力继续下降的风险,公司结合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相关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资产计提的减值及预计的处置损失增加的亏损约16,700万元。3、对持续出现经营亏损的全资子公司的弥补亏损能力进行评估,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可弥补亏损金额约2,300万元。4、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化学试剂及PCB化学品领域的领先优势,化学试剂及PCB化学品板块2024年实现盈利约20,800万元。 | 减亏 | -1.08 | 2025-01-25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500万元至19,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4.73%至68.66%。 | -1.95亿~-1.35亿 | 54.73%~68.66% | -4997.95%~-3482.04% | 2024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影响因素:1、新能源材料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新能源材料产能利用率不足,碳酸锂等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块整体经营亏损约19,300万元。2、新能源材料行业预计竞争会继续加剧,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块资产面临获利能力继续下降的风险,公司结合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相关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资产计提的减值及预计的处置损失增加的亏损约16,700万元。3、对持续出现经营亏损的全资子公司的弥补亏损能力进行评估,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可弥补亏损金额约2,300万元。4、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化学试剂及PCB化学品领域的领先优势,化学试剂及PCB化学品板块2024年实现盈利约20,800万元。 | 减亏 | -4.31亿 | 2025-01-25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500万元至9,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8.02%至84.96%。 | -9500万~-6500万 | 78.02%~84.96% | -2657.03%~-1837.31% | 2024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影响因素:1、新能源材料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新能源材料产能利用率不足,碳酸锂等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块整体经营亏损约19,300万元。2、新能源材料行业预计竞争会继续加剧,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块资产面临获利能力继续下降的风险,公司结合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相关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资产计提的减值及预计的处置损失增加的亏损约16,700万元。3、对持续出现经营亏损的全资子公司的弥补亏损能力进行评估,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可弥补亏损金额约2,300万元。4、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化学试剂及PCB化学品领域的领先优势,化学试剂及PCB化学品板块2024年实现盈利约20,800万元。 | 减亏 | -4.32亿 | 2025-01-25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00万元至1,000万元。 | 700万~1000万 | 103.18%~104.54% | 88.53%~212.19% | 报告期内,电子化学品行业景气度提升,锂电池材料领域逐渐企稳;公司持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夯实内部管理和注重成本管控,降本增效效果显著,使公司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 扭亏 | -2.20亿 | 2024-07-11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50万元至1,150万元。 | 850万~1150万 | 103.94%~105.32% | 23.8%~102.79% | 报告期内,电子化学品行业景气度提升,锂电池材料领域逐渐企稳;公司持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夯实内部管理和注重成本管控,降本增效效果显著,使公司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 扭亏 | -2.16亿 | 2024-07-11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2元至0.03元。 | 0.02~0.03 | - | 10.53%~115.79% | 报告期内,电子化学品行业景气度提升,锂电池材料领域逐渐企稳;公司持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夯实内部管理和注重成本管控,降本增效效果显著,使公司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 扭亏 | -0.54 | 2024-07-11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1.05元至1.13元。 | -1.13~-1.05 | - | -168.02%~-117.96% | 2023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是:1、受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结合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固定资产、存货存在减值。2、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公司相关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 首亏 | 0.30 | 2024-01-31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4,000万元至47,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11.8%至539.88%。 | -4.7亿~-4.4亿 | -539.88%~-511.8% | -181.43%~-135.65% | 2023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是:1、受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结合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固定资产、存货存在减值。2、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公司相关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 首亏 | 1.07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2,000万元至45,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59.38%至485.05%。 | -4.5亿~-4.2亿 | -485.05%~-459.38% | -167.49%~-120.38% | 2023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是:1、受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结合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固定资产、存货存在减值。2、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公司相关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 首亏 | 1.17亿 | 2024-01-31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500万元至22,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60.49%至372.6%。 | -2.25亿~-2.15亿 | -372.6%~-360.49% | 80.59%~85.9% | 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是:1、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公司锂电材料原料及成品存货受影响。2、市场需求疲软,公司产品销售受到影响。公司将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市场开发、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盈利水平,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首亏 | 8254万 | 2023-07-15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2,000万元至23,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79.93%至392.65%。 | -2.3亿~-2.2亿 | -392.65%~-379.93% | 80.07%~85.28% | 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是:1、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公司锂电材料原料及成品存货受影响。2、市场需求疲软,公司产品销售受到影响。公司将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市场开发、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盈利水平,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首亏 | 7859万 | 2023-07-15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54元至0.56元。 | -0.56~-0.54 | - | 81.61%~85.84% | 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是:1、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公司锂电材料原料及成品存货受影响。2、市场需求疲软,公司产品销售受到影响。公司将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市场开发、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盈利水平,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首亏 | 0.21 | 2023-07-15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000万元至1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6.58%至108.68%。 | 1.1亿~1.3亿 | 76.58%~108.68% | -87.43%~-5.45% |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公司新能源材料产能逐步提升,产品开发加快落地,使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预增 | 6230万 | 2023-01-20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28元至0.33元。 | 0.28~0.33 | - | -86.77%~-6.13% |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公司新能源材料产能逐步提升,产品开发加快落地,使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预增 | 0.16 | 2023-01-20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至1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45.54%至194.65%。 | 1亿~1.2亿 | 145.54%~194.65% | -95.75%~1.65% |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公司新能源材料产能逐步提升,产品开发加快落地,使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预增 | 4073万 | 2023-01-20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400万元至7,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57.17%至281.3%。 | 7400万~7900万 | 257.17%~281.3% | 18.3%~33.05% | 报告期内,公司新建产能的释放,产销量同比有所增长;其次得益于公司成本控制的有效推动及产品结构优化的显现,公司的盈利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 预增 | 2072万 | 2022-07-14 |
2022-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19元至0.21元。 | 0.19~0.21 | - | 11.58%~33.85% | 报告期内,公司新建产能的释放,产销量同比有所增长;其次得益于公司成本控制的有效推动及产品结构优化的显现,公司的盈利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 预增 | 0.08 | 2022-07-14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800万元至8,3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9.56%至176.2%。 | 7800万~8300万 | 159.56%~176.2% | 20.93%~35.1% | 报告期内,公司新建产能的释放,产销量同比有所增长;其次得益于公司成本控制的有效推动及产品结构优化的显现,公司的盈利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 预增 | 3005万 | 2022-07-14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950万元至4,95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76.68%至246.72%。 | 3950万~4950万 | 176.68%~246.72% | -89.56%~-30.75% | 1、公司以客户需求为价值导向,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加速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巩固和扩大已形成的市场优势,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技术领先优势。2、公司新能源材料产能逐步提升,产品开发加快落地,使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带动业绩的稳步增长。 | 预增 | 1428万 | 2022-01-25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200万元至7,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1.58%至99.25%。 | 6200万~7200万 | 71.58%~99.25% | -31.23%~21.59% | 1、公司以客户需求为价值导向,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加速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巩固和扩大已形成的市场优势,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技术领先优势。2、公司新能源材料产能逐步提升,产品开发加快落地,使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带动业绩的稳步增长。 | 预增 | 3613万 | 2022-01-25 |
2021-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16元至0.19元。 | 0.16~0.19 | - | -41.9%~17.39% | 1、公司以客户需求为价值导向,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加速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巩固和扩大已形成的市场优势,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技术领先优势。2、公司新能源材料产能逐步提升,产品开发加快落地,使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带动业绩的稳步增长。 | 预增 | 0.10 | 2022-01-25 |
2021-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12元至0.15元。 | 0.12~0.15 | - | -20%~40% | 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投入,共同带动公司销售额及利润的稳步增长。 | 预增 | 0.06 | 2021-10-15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0.74%至157.57%。 | 4500万~5500万 | 110.74%~157.57% | -23.27%~28.06% | 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投入,共同带动公司销售额及利润的稳步增长。 | 预增 | 2135万 | 2021-10-15 |
2021-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668元至0.0935元,同比上年增长:131.94%至224.65%。 | 0.0668~0.0935 | 131.94%~224.65% | 22.67%~111.67% |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开工率不足,对2020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造成较大影响。预计2021年公司可保持正常生产经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持续投入、运营,上半年可实现销售额及利润的稳步增长。 | 预增 | 0.03 | 2021-04-29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00万元至3,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1.57%至224.19%。 | 2500万~3500万 | 131.57%~224.19% | 36.58%~131.21% |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开工率不足,对2020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造成较大影响。预计2021年公司可保持正常生产经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持续投入、运营,上半年可实现销售额及利润的稳步增长。 | 预增 | 1080万 | 2021-04-29 |
2021-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0214元至0.0254元。 | 0.0214~0.0254 | - | -50.12%~-40.79% | 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投入,共同带动公司销售额及利润的稳步增长。 | 扭亏 | -0.04 | 2021-04-15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0万元至950万元。 | 800万~950万 | 159.08%~170.16% | -45.88%~-35.73% | 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投入,共同带动公司销售额及利润的稳步增长。 | 扭亏 | -1354万 | 2021-04-15 |
2020-12-31 | 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净利润盈利:3,5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9.16%至233.2%。 | 3500万~4500万 | 159.16%~233.2% | 31.13%~127.87% | 业绩增长原因:1、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发力度;2、新项目逐步投入生产。 | 预增 | 1351万 | 2020-10-26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935元至0.1202元,同比上年增长:159.14%至233.18%。 | 0.0935~0.1202 | 159.14%~233.18% | 28.62%~122.97% | 业绩增长原因:1、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发力度;2、新项目逐步投入生产。 | 预增 | 0.04 | 2020-10-26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万元至1,500万元。 | -1500万~-1000万 | -204.09%~-169.4% | 27.35%~51.57% | 1、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及公司上下游企业复工延迟、开工率不足,造成公司产品销售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以及产品单位制造成本上升、综合毛利率下降。2、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可确认的政府补贴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 首亏 | 1441万 | 2020-04-15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45.86万元至2,018.79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5%至90%。 | 1346万~2019万 | -90%~-85% | -243.81%~-197.04% | 1、金属钴、锂市场价格呈下行趋势,在历史低位运行,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公司加大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5G专用化学品开发等项目的研发投入,研发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3、受投资及经营规模增长影响,资金需求扩大,融资增加,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4、国家技术中心研发大楼、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车间、锂精矿加工设施等新项目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公司整体运营成本增加。 | 预减 | 1.35亿 | 2020-01-31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923.54万元-7,847.07万元,同比下降40.00%-70.00%。 | 3924万~7847万 | -70%~-40% | 263.81%~996.84% | 1、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锂精矿加工等新项目逐步开始试生产并转固,导致公司整体运营成本增加。2、金属钴市场价格基本在历史低位运行。 | 预减 | 1.31亿 | 2019-08-31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68.20万元-4,420.5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0%-80%。 | 1768万~4421万 | -80%~-50% | -77.29%~106.76% |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预计2019年半年度业绩同向下降,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锂精矿加工等新项目今年上半年逐步开始试生产并转固,但均需在今年下半年才能实现效益,导致公司整体运营成本增加;今年上半年金属钴市场价格基本在历史低位运行,公司钴盐产品利润空间下滑。 | 预减 | 8841万 | 2019-07-09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429.83万元–16,208.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75% | 1.343亿~1.6208亿 | 45%~75% | -91.71%~-26.14% | 本次修正业绩预告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投产推迟及金属盐相关产品价格下跌。 | 预增 | 9262万 | 2019-01-31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817.31万元-14,953.53万元,同比增长80%-110%。 | 1.2817亿~1.4954亿 | 80%~110% | -35.39%~-0.67% | 2018年第三季度预计公司将延续增长势头,业绩同比会有较大增长。原因主要是受益于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进口替代加速、公司废旧电池材料综合回收业务量提高以及公司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 预增 | 7121万 | 2018-08-17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8075.03万元-9500.04万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70.00%-100.00%。 | 8075万~9500万 | 70%~100% | 100.52%~153.55% | 公司主要受益于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进口替代加速,以及公司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 预增 | 4750万 | 2018-04-18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372.12万元-2,635.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0.00%-200.00% | 2372万~2636万 | 170%~200% | 10.78%~23.09% | 公司主要受益于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进口替代加速,以及公司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2018年第一季度延续了上年第四季增长的势头,一季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 预增 | 878.6万 | 2018-02-06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845.79万元-10,741.32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0%-70% | 8846万~1.0741亿 | 40%~70% | -27.23%~52.72% | 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及市场开发力度,保持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 | 预增 | 6318万 | 2017-10-28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75.59万元-8,227.5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70%。 | 6776万~8228万 | 40%~70% | -47.68%~-10.18% | 公司继续加大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及市场开发力度,保持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 | 预增 | 4840万 | 2017-07-20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78.44万元-4,848.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00%-50.00% | 3878万~4848万 | 20%~50% | 241.45%~351.82% | 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及市场开发力度,保持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 | 略增 | 3232万 | 2017-04-29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42.07万元-927.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0% | 742.1万~927.6万 | 20%~50% | -49.82%~-37.27% | 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产能增加,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投入,共同带动公司销售额及利润的稳步增长。 | 略增 | 618.4万 | 2017-03-28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926.3万元-6,665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5.00%至15.00% | 4926万~6665万 | -15%~15% | -94.61%~13.54% | 公司将根据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积极加大技术创新及市场开发力度,保持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公司预计2016年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相比相对平稳,增减变动幅度为15%。 | 续盈 | 5796万 | 2016-10-27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51.3万元-4,940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5.00%-15.00% | 3651万~4940万 | -15%~15% | -83.96%~-34.65% | 公司将根据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积极加大技术创新及市场开发力度,保持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公司预计2016年1-9月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相比相对平稳,增减变动幅度为15%。 | 续盈 | 4296万 | 2016-08-29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53.14万元-3,589.55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5%至15% | 2653万~3590万 | -15%~15% | 229.04%~380.47% | 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及市场开发力度,保持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 | 续盈 | 3121万 | 2016-04-30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66.26万元至7,801.41万元,同比上年变动幅度在-15.00%到15.00%范围内 | 5766万~7801万 | -15%~15% | 25.23%~198.54% | 2015年公司根据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积极加大技术创新及市场开发力度,保持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由于公司主要产品受原材料影响价格下跌,影响公司可实现的利润。 | 续盈 | 6784万 | 2015-10-29 |
2015-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935.67万元–5,324.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5% | 3936万~5325万 | -15%~15% | -68.18%~-13.9% | 本次修正三季度业绩预告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受原材料影响价格波动所致。 | 续盈 | 4630万 | 2015-10-14 |
201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115万元-3,682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0%-30%。 | 3115万~3682万 | 10%~30% | 354.16%~455.03% | 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内部管理不断加强,从而使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 略增 | 2832万 | 201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