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000万元至15,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4%至81%。 | 1.1亿~1.5亿 | -81%~-74% | -246.16%~-194.86% | 2024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报告期内,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继续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但受国内新生儿数量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国内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为切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承诺,支持国家《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积极响应政府“惠民项目”采购招标,重组人乳头瘤病毒双价(16/18型)疫苗(酵母)中标价格整体下降,同时受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扩龄和自费接种意愿降低等因素影响,该产品在自费市场的销售持续承压,致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53,4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96%。2.报告期内,公司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在确保必要研发投入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环境和技术因素终止了部分项目研发工作并聚焦核心产品项目研发,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5,900万元,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保持在20%左右。3.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已上市的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及其他金融资产估值变动综合影响,致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9,700万元;另外,公司对报告期末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按企业会计准则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约15,900万元。4.公司预计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3,200万元,去年同期为-15,400万元。 | 预减 | 5.74亿 | 2025-01-21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000万元至18,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7%至67%。 | 1.4亿~1.8亿 | -67%~-57% | -235.62%~-189% | 2024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报告期内,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继续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但受国内新生儿数量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国内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为切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承诺,支持国家《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积极响应政府“惠民项目”采购招标,重组人乳头瘤病毒双价(16/18型)疫苗(酵母)中标价格整体下降,同时受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扩龄和自费接种意愿降低等因素影响,该产品在自费市场的销售持续承压,致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53,4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96%。2.报告期内,公司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在确保必要研发投入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环境和技术因素终止了部分项目研发工作并聚焦核心产品项目研发,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5,900万元,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保持在20%左右。3.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已上市的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及其他金融资产估值变动综合影响,致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9,700万元;另外,公司对报告期末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按企业会计准则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约15,900万元。4.公司预计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3,200万元,去年同期为-15,400万元。 | 预减 | 4.19亿 | 2025-01-21 |
2024-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约:286,000万元。 | 28.6亿 | -30.48% | 1.51% | 2024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报告期内,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继续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但受国内新生儿数量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国内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为切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承诺,支持国家《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积极响应政府“惠民项目”采购招标,重组人乳头瘤病毒双价(16/18型)疫苗(酵母)中标价格整体下降,同时受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扩龄和自费接种意愿降低等因素影响,该产品在自费市场的销售持续承压,致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53,4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96%。2.报告期内,公司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在确保必要研发投入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环境和技术因素终止了部分项目研发工作并聚焦核心产品项目研发,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5,900万元,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保持在20%左右。3.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已上市的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及其他金融资产估值变动综合影响,致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9,700万元;另外,公司对报告期末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按企业会计准则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约15,900万元。4.公司预计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3,200万元,去年同期为-15,400万元。 | 略减 | 41.14亿 | 2025-01-21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3,400万元至59,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0%至38%。 | 5.34亿~5.98亿 | -38%~-30% | -117.37%~-70.25% | 2023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2023年末,公司持有的在港股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其他非上市金融资产期末估值下降,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3,000万元。2.受国内新生儿数量下降和市场竟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产品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同时,受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扩龄和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影响,公司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销售量未达预期,综合影响致公司报告期内疫苗产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公司结合疫苗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对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及其他疫苗产品的存货、应收款项等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24,000万元。4.公司预计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3,600万元,去年同期为-13,047.25万元。 | 略减 | 8.59亿 | 2024-01-26 |
2023-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3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3,600万元。 | -1.36亿 | -4.24% | - | 2023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2023年末,公司持有的在港股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其他非上市金融资产期末估值下降,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3,000万元。2.受国内新生儿数量下降和市场竟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产品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同时,受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扩龄和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影响,公司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销售量未达预期,综合影响致公司报告期内疫苗产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公司结合疫苗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对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及其他疫苗产品的存货、应收款项等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24,000万元。4.公司预计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3,600万元,去年同期为-13,047.25万元。 | 不确定 | -1.30亿 | 2024-01-26 |
2023-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约:410,000万元。 | 41亿 | -19.39% | -4.89% | 2023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2023年末,公司持有的在港股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其他非上市金融资产期末估值下降,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3,000万元。2.受国内新生儿数量下降和市场竟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产品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同时,受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扩龄和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影响,公司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销售量未达预期,综合影响致公司报告期内疫苗产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公司结合疫苗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对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及其他疫苗产品的存货、应收款项等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24,000万元。4.公司预计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3,600万元,去年同期为-13,047.25万元。 | 略减 | 50.86亿 | 2024-01-26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000万元至46,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7%至45%。 | 4亿~4.6亿 | -45%~-37% | -256.29%~-195.15% | 2023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2023年末,公司持有的在港股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其他非上市金融资产期末估值下降,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3,000万元。2.受国内新生儿数量下降和市场竟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产品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同时,受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扩龄和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影响,公司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销售量未达预期,综合影响致公司报告期内疫苗产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公司结合疫苗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销售预测等综合因素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对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及其他疫苗产品的存货、应收款项等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24,000万元。4.公司预计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3,600万元,去年同期为-13,047.25万元。 | 略减 | 7.29亿 | 2024-01-26 |
2022-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1,700万元。 | -1.17亿 | 28.4% | - | 2022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优化疫苗产品营销网络布局,强化核心产品市场推广力度,集中精力聚焦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产品推广和销售,疫苗销售量较上年同期持续增长,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于报告期内获批上市,两个重磅产品销量增加综合影响致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46%。2.公司持续加大对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积极推进重点研发项目国内、国外临床试验,致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0%。3.公司持有已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期末股票价格下跌,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亿元。4.公司预计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1,700万元,去年同期为-16,339.91万元。 | 不确定 | -1.63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503,000万元至509,000万元。 | 50.3亿~50.9亿 | 45.26%~46.99% | -2.54%~1.88% | 2022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优化疫苗产品营销网络布局,强化核心产品市场推广力度,集中精力聚焦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产品推广和销售,疫苗销售量较上年同期持续增长,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于报告期内获批上市,两个重磅产品销量增加综合影响致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46%。2.公司持续加大对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积极推进重点研发项目国内、国外临床试验,致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0%。3.公司持有已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期末股票价格下跌,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亿元。4.公司预计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1,700万元,去年同期为-16,339.91万元。 | 略增 | 34.63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3,100万元至7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8%至78%。 | 6.31亿~7.6亿 | 48%~78% | -9.76%~107.1% | 2022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优化疫苗产品营销网络布局,强化核心产品市场推广力度,集中精力聚焦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产品推广和销售,疫苗销售量较上年同期持续增长,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于报告期内获批上市,两个重磅产品销量增加综合影响致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46%。2.公司持续加大对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积极推进重点研发项目国内、国外临床试验,致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0%。3.公司持有已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期末股票价格下跌,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亿元。4.公司预计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1,700万元,去年同期为-16,339.91万元。 | 预增 | 4.28亿 | 2023-01-30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4,600万元至87,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6%至49%。 | 7.46亿~8.79亿 | 26%~49% | -65.11%~2.52% | 2022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优化疫苗产品营销网络布局,强化核心产品市场推广力度,集中精力聚焦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产品推广和销售,疫苗销售量较上年同期持续增长,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毕赤酵母)于报告期内获批上市,两个重磅产品销量增加综合影响致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46%。2.公司持续加大对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积极推进重点研发项目国内、国外临床试验,致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0%。3.公司持有已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开曼圣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期末股票价格下跌,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亿元。4.公司预计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1,700万元,去年同期为-16,339.91万元。 | 略增 | 5.91亿 | 2023-01-30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500万元至46,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4%至64%。 | 3.65亿~4.6亿 | -64%~-54% | -98.61%~111.69% | 2021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持续加大疫苗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营销管理,2021年度公司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总体持续增长,其中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6%。2.公司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积极推进重点研发项目的国内、国外临床试验,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56%。3.公司持有已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股票期末价格下跌,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与上年同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呈反向变动,致公司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99%。 | 预减 | 10.03亿 | 2022-01-29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2,600万元至62,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3%至26%。 | 5.26亿~6.2亿 | -26%~-13% | -2.43%~62.46% | 2021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持续加大疫苗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营销管理,2021年度公司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总体持续增长,其中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6%。2.公司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积极推进重点研发项目的国内、国外临床试验,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56%。3.公司持有已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股票期末价格下跌,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与上年同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呈反向变动,致公司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99%。 | 略减 | 7.15亿 | 2022-01-29 |
2021-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营业收入:343,000万元至349,000万元。 | 34.3亿~34.9亿 | 16.71%~18.75% | 66.87%~74.57% | 2021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持续加大疫苗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营销管理,2021年度公司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总体持续增长,其中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6%。2.公司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积极推进重点研发项目的国内、国外临床试验,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56%。3.公司持有已上市的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股票期末价格下跌,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与上年同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呈反向变动,致公司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99%。 | 略增 | 29.39亿 | 2022-01-29 |
2021-03-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3月非经常性损益约:-4,400万元。 | -4400万 | -2567.06% | - | 本报告期,公司疫苗产品较上年同期新增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销售致公司疫苗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本报告期,公司加大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另外,因公司持有的JHBP(CY)HoldingsLimited股权资产的股票价格本报告期未较期初下跌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影响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00万元,上年同期为178.35万元。 | 不确定 | 178.4万 | 2021-04-09 |
2021-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360万元至7,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70%至497%。 | 7360万~7900万 | 470%~497% | -74%~-72.09% | 本报告期,公司疫苗产品较上年同期新增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销售致公司疫苗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本报告期,公司加大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另外,因公司持有的JHBP(CY)HoldingsLimited股权资产的股票价格本报告期未较期初下跌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影响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00万元,上年同期为178.35万元。 | 扭亏 | -1990万 | 2021-04-09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60万元至3,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58%至288%。 | 2860万~3400万 | 258%~288% | -94.96%~-94.01% | 本报告期,公司疫苗产品较上年同期新增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销售致公司疫苗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本报告期,公司加大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另外,因公司持有的JHBP(CY)HoldingsLimited股权资产的股票价格本报告期未较期初下跌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影响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00万元,上年同期为178.35万元。 | 扭亏 | -1812万 | 2021-04-09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6368元至0.6641元。 | 0.6368~0.6641 | - | 45.39%~56.62% | 2020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研发项目进展顺利,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15%;2.公司强化生产管理,自主生产疫苗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疫苗产品批签发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3.公司持续加大对国内外疫苗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营销管理,销售费用同比增加,同时,公司自主生产疫苗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4%–162%,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成功上市销售,新增销售收入约16亿元;原有疫苗产品销量、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4.公司持有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股权于2020年10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报告期内确认该股权公允价值变动增加额约2.5亿元。 | 预增 | 0.09 | 2021-01-28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8,000万元至102,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90%至620%。 | 9.8亿~10.22亿 | 590%~620% | 45.6%~56.83% | 2020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研发项目进展顺利,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15%;2.公司强化生产管理,自主生产疫苗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疫苗产品批签发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3.公司持续加大对国内外疫苗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营销管理,销售费用同比增加,同时,公司自主生产疫苗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4%–162%,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成功上市销售,新增销售收入约16亿元;原有疫苗产品销量、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4.公司持有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股权于2020年10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报告期内确认该股权公允价值变动增加额约2.5亿元。 | 预增 | 1.42亿 | 2021-01-28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285,000万元至294,000万元。 | 28.5亿~29.4亿 | 154.19%~162.21% | 29.19%~38.25% | 2020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研发项目进展顺利,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15%;2.公司强化生产管理,自主生产疫苗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疫苗产品批签发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3.公司持续加大对国内外疫苗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营销管理,销售费用同比增加,同时,公司自主生产疫苗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4%–162%,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成功上市销售,新增销售收入约16亿元;原有疫苗产品销量、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4.公司持有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股权于2020年10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报告期内确认该股权公允价值变动增加额约2.5亿元。 | 预增 | 11.21亿 | 2021-01-28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9,000万元至7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38%至469%。 | 6.9亿~7.3亿 | 438%~469% | -31.14%~-20.46% | 2020年度业绩变动影响主要因素如下:1.公司新产品、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研发项目进展顺利,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15%;2.公司强化生产管理,自主生产疫苗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疫苗产品批签发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3.公司持续加大对国内外疫苗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营销管理,销售费用同比增加,同时,公司自主生产疫苗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4%–162%,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成功上市销售,新增销售收入约16亿元;原有疫苗产品销量、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4.公司持有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股权于2020年10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报告期内确认该股权公允价值变动增加额约2.5亿元。 | 预增 | 1.28亿 | 2021-01-28 |
2020-06-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0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400万元。 | 400万 | 5.17% | -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同向下降。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疫苗项目研发费用和股票期权激励分摊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00万元,上年同期为380.33万元。 | 不确定 | 380.3万 | 2020-07-14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100万元至6,6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2%至28%。 | 6100万~6600万 | -28%~-22% | 536.69%~564.28%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同向下降。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疫苗项目研发费用和股票期权激励分摊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00万元,上年同期为380.33万元。 | 略减 | 8493万 | 2020-07-14 |
2020-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397元至0.0429元。 | 0.0397~0.0429 | - | 536.44%~563.56%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同向下降。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疫苗项目研发费用和股票期权激励分摊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00万元,上年同期为380.33万元。 | 略减 | 0.06 | 2020-07-14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00万元至2,300万元。 | -2300万~-1800万 | -159.38%~-146.47% | -206.45%~-183.31% | 公司是专业从事人用疫苗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主营业务以生产销售自主疫苗产品为主,2019年自主疫苗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97%。2020年1季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广泛波及影响绝大部分地区和行业,全国各省、市相继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各地均采取多种手段防控疫情。疫情期间,疫苗的准入和管理机构及各省、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力投入抗疫工作,绝大部分疫苗接种门诊因新冠疫情防控要求而暂停接种疫苗;受交通物流停运影响,疫苗产品配送也碰到很大的困难。近期境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形势持续恶化,公司国际销售业务面临较大挑战,如境外疫情严峻形势持续,公司还存在部分进口生产原辅材料采购受影响的风险。疫情给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造成较大影响,收入和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并出现亏损。公司将对国内和境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密切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各项经营安排,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生产经营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努力降低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90万元,上年同期为147.08万元。 | 首亏 | 3873万 | 2020-03-21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600万元至16,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5%至87%。 | 1.36亿~1.6亿 | -87%~-85% | -55.88%~11.85%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情况保持良好态势,主营业务增长,自产主要疫苗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为上年同期公司转让子公司股权产生投资收益117,600.63万元,本报告期无此投资收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5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92,535.29万元。 | 预减 | 10.46亿 | 2020-01-23 |
2019-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19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550万元。 | -550万 | -100.59% | -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情况保持良好态势,主营业务增长,自产主要疫苗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为上年同期公司转让子公司股权产生投资收益117,600.63万元,本报告期无此投资收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5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92,535.29万元。 | 不确定 | 9.25亿 | 2020-01-23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800万元至1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9%至43%。 | 1.18亿~1.3亿 | 29%~43% | -28.43%~-2.46%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保持良好态势,自主疫苗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经营业绩实现同向上升,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自主疫苗产品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增长约39%、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持续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20万元,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收益,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3,101.63万元。 | 略增 | 9112万 | 2019-10-11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100万元至9,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至31%。 | 8100万~9600万 | 11%~31% | 9.12%~47.85%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同向上升,主要源于公司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使自主疫苗产品销量和营业收入均实现稳定增长,经营业绩稳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90万元,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收益,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2,927.31万元。 | 略增 | 7316万 | 2019-07-13 |
2019-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640万元-3,990万元。 | 3640万~3990万 | 2014.38%~2217.69% | -43.1%~-37.63% |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状况保持良好态势,自主疫苗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自主疫苗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9%;同时因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产生的费用化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等因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160万元,上年同期为2,203.67万元。 | 预增 | 172.2万 | 2019-04-10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00万元–4,1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60%-75% | 3800万~4150万 | 60%~75% | -96.02%~-95.65% |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状况保持良好态势,自主疫苗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自主疫苗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9%;同时因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产生的费用化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等因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160万元,上年同期为2,203.67万元。 | 预增 | 2376万 | 2019-04-10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 104,360万元至104,860 万元 | 10.44亿~10.49亿 | 294.29%~295.22% | 5203.23%~5231.07% | 1、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保持良好态势,自主疫苗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自主疫苗产品销售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60.4%和154.6%。2、报告期内,公司转让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46.45%股权产生投资收益117,60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92,500万元,上年同期为-32,834.99万元。 | 扭亏 | -5.37亿 | 2019-01-26 |
2018-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860万元至12,360万元 | 1.186亿~1.236亿 | 156.8%~159.2% | 260.7%~291.53% | 1、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保持良好态势,自主疫苗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自主疫苗产品销售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60.4%和154.6%。2、报告期内,公司转让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46.45%股权产生投资收益117,60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92,500万元,上年同期为-32,834.99万元。 | 扭亏 | -2.09亿 | 2019-01-26 |
2018-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900万元-6,400万元 | 5900万~6400万 | 234.28%~245.66% | -64.16%~-52.3%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保持良好态势,自主疫苗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自主疫苗产品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增长71.78%、26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3,100万元,上年同期为462.35万元。 | 扭亏 | -4394万 | 2018-10-12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00万元-9,500万元 | 9000万~9500万 | 328.92%~341.64% | -65.91%~-55.79%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保持良好态势,自主疫苗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自主疫苗产品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增长71.78%、26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3,100万元,上年同期为462.35万元。 | 扭亏 | -3931万 | 2018-10-12 |
2018-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280万元-4,780万元 | 4280万~4780万 | 206.83%~219.31% | 2286.14%~2576.58%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保持良好态势,自主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2,900万元,上年同期为-295.19万元。 | 扭亏 | -4006万 | 2018-07-05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180万元-7,680万元 | 7180万~7680万 | 266.91%~278.54% | 102.21%~123.26%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保持良好态势,自主产品产销持续稳定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2,900万元,上年同期为-295.19万元。 | 扭亏 | -4302万 | 2018-07-05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00万元-2,400万元 | 1900万~2400万 | 164.85%~181.91% | 103.82%~104.82% |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疫苗生产、销售业务,原有自主生产疫苗产品销量持续稳定增长,同时新产品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成功上市并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公司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及净利润实现同步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1,850.00万元,对公司业绩变化构成较大影响,上年同期为-550.72万元。 | 扭亏 | -2930万 | 2018-04-10 |
2018-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0万元-550万元 | 50万~550万 | 102.1%~123.12% | 100.3%~103.34% |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疫苗生产、销售业务,原有自主生产疫苗产品销量持续稳定增长,同时新产品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成功上市并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公司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及净利润实现同步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报告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1,850.00万元,对公司业绩变化构成较大影响,上年同期为-550.72万元。 | 扭亏 | -2379万 | 2018-04-10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3,350万元~53,850万元。 | -5.385亿~-5.335亿 | -864.26%~-857.17% | -13584.46%~-13449.4% | 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系以下事项:1、2018年1月2日,公司收到杜江涛先生出具的《告知函》,获悉杜江涛先生将履行先行赔付29.72%的河北大安股权补偿博晖创新的约定。根据公司于2014年10月签署的《杜江涛先生与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附条件生效之股权转让协议书》及于2016年12月签署的《杜江涛先生与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河北大安在2017年、2018年、2019年血浆采集规模应不低于150吨、200吨、250吨,并从2017年度开始计算,如因血浆采集量未能达到协议约定的相应最低承诺值而导致杜江涛先生向博晖创新赔付河北大安股权的情形,公司将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详见公司于巨潮资讯网披露的第2014-075号公告和第2016-179号公告)据河北大安统计,其2017年已实现的血浆采集量为91.13吨,未能达到上述协议约定的年度142.5吨的最低承诺值,经杜江涛先生与博晖创新就履行上述协议约定的赔付事项达成一致,由杜江涛先生先行赔付29.72%的河北大安股权补偿博晖创新。另,根据2014年10月签署的《杜江涛先生与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附条件生效之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河北大安在2018年、2019年若血浆采集量未能达到协议约定的相应最低承诺值,公司还需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最多以公司所持有的河北大安14%的股权为限。经公司测算上述事项预计形成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5,665万元,包括公司承担河北大安赔付责任产生的应收账款损失33,418万元,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坏账准备形成的资产减值损失12,247万元。2017年血浆采集量数据由河北大安统计所得,未经审计及最终核实,对公司2017年度业绩测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2、因公司债权转股权计划未实施增加财务费用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增加,导致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增加11,004万元。预计2017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24,800万元,与2017年11月2日业绩预告非经常性损益金额4,800万元比差异-29,600万元,主要原因系公司承担河北大安赔付责任所致,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21,629万元。 | 首亏 | 7046万 | 2018-01-13 |
2017-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28,550万元-29,050万元。 | -2.905亿~-2.855亿 | -99.21%~-95.78% | -6265.34%~-6136.26% | 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系以下事项:1、2018年1月2日,公司收到杜江涛先生出具的《告知函》,获悉杜江涛先生将履行先行赔付29.72%的河北大安股权补偿博晖创新的约定。根据公司于2014年10月签署的《杜江涛先生与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附条件生效之股权转让协议书》及于2016年12月签署的《杜江涛先生与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河北大安在2017年、2018年、2019年血浆采集规模应不低于150吨、200吨、250吨,并从2017年度开始计算,如因血浆采集量未能达到协议约定的相应最低承诺值而导致杜江涛先生向博晖创新赔付河北大安股权的情形,公司将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详见公司于巨潮资讯网披露的第2014-075号公告和第2016-179号公告)据河北大安统计,其2017年已实现的血浆采集量为91.13吨,未能达到上述协议约定的年度142.5吨的最低承诺值,经杜江涛先生与博晖创新就履行上述协议约定的赔付事项达成一致,由杜江涛先生先行赔付29.72%的河北大安股权补偿博晖创新。另,根据2014年10月签署的《杜江涛先生与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北大安制药有限公司附条件生效之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河北大安在2018年、2019年若血浆采集量未能达到协议约定的相应最低承诺值,公司还需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最多以公司所持有的河北大安14%的股权为限。经公司测算上述事项预计形成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5,665万元,包括公司承担河北大安赔付责任产生的应收账款损失33,418万元,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坏账准备形成的资产减值损失12,247万元。2017年血浆采集量数据由河北大安统计所得,未经审计及最终核实,对公司2017年度业绩测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2、因公司债权转股权计划未实施增加财务费用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增加,导致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增加11,004万元。预计2017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24,800万元,与2017年11月2日业绩预告非经常性损益金额4,800万元比差异-29,600万元,主要原因系公司承担河北大安赔付责任所致,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21,629万元。 | 增亏 | -1.46亿 | 2018-01-13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01.62万元-4,301.6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59%-83.73% | -4302万~-3802万 | 81.59%~83.73% | 100%~136.45% | 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累计净利润为亏损。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投入和支付财务费用等方面产生的费用,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但亏损金额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减少,主要系由于公司积极拓展自主疫苗销售业务,使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同步增长,同时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已上市销售,有效改善了公司业绩状况。预计非经常性损益为-31万元,对净利润影响小。 | 减亏 | -2.34亿 | 2017-08-23 |
2017-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17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0.0280元-0.024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54%-85.45% | -0.028~-0.0247 | 83.54%~85.45% | 120%~153% | 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累计净利润为亏损。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投入和支付财务费用等方面产生的费用,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但亏损金额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减少,主要系由于公司积极拓展自主疫苗销售业务,使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同步增长,同时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已上市销售,有效改善了公司业绩状况。预计非经常性损益为-31万元,对净利润影响小。 | 减亏 | -0.17 | 2017-08-23 |
2017-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770.62万元-4,270.62万元 | -4271万~-3771万 | 82.69%~84.72% | 83.76%~114.49% | 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累计净利润为亏损。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投入和支付财务费用等方面产生的费用,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但亏损金额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减少,主要系由于公司积极拓展自主疫苗销售业务,使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同步增长,同时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已上市销售,有效改善了公司业绩状况。预计非经常性损益为-31万元,对净利润影响小。 | 减亏 | -2.47亿 | 2017-08-23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 4,100 万元~4,600 万元 | -4600万~-4100万 | 71.59%~74.68% | 43%~60.06% | 报告期内,公司在重点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持续投入,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但亏损金额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减少,主要系由于公司积极拓展疫苗销售业务,使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同步增长。目前,公司正按计划顺利推进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各项工作,同时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已获得生产注册批件和GMP证书,且已完成了多批产品的生产并申报了批签发,即将上市销售,有望在下半年进一步改善公司的业绩状况。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295.54万元,对净利润有一定影响。 | 减亏 | -1.62亿 | 2017-07-13 |
2017-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304.46万元 至-3,804.46万元 | -4304万~-3804万 | 74.17%~77.17% | 19.08%~40.1% | 报告期内,公司在重点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持续投入,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但亏损金额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减少,主要系由于公司积极拓展疫苗销售业务,使自主疫苗产品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同步增长。目前,公司正按计划顺利推进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各项工作,同时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已获得生产注册批件和GMP证书,且已完成了多批产品的生产并申报了批签发,即将上市销售,有望在下半年进一步改善公司的业绩状况。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295.54万元,对净利润有一定影响。 | 减亏 | -1.67亿 | 2017-07-13 |
2017-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948.22万元-2,448万元 | -2448万~-1948万 | 43.84%~55.31% | -124.25%~-119.3%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公司是集传统疫苗、新型疫苗、单抗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在重点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持续投入,系导致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积极拓展自主疫苗业务,加强营销管理,公司自主产品销售得到进一步提升。近日,公司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获得了国家药监总局颁发的生产注册批件,公司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组织进行该疫苗的批量生产及后续工作,使产品早日投放市场,为公司业绩提升创造积极贡献。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551.78万元,对净利润有一定影响。 | 减亏 | -4359万 | 2017-04-08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元-3,000万元 | -3000万~-2500万 | 28.66%~40.55% | -109.87%~-108.22%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公司是集传统疫苗、新型疫苗、单抗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在重点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持续投入,系导致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积极拓展自主疫苗业务,加强营销管理,公司自主产品销售得到进一步提升。近日,公司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获得了国家药监总局颁发的生产注册批件,公司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组织进行该疫苗的批量生产及后续工作,使产品早日投放市场,为公司业绩提升创造积极贡献。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551.78万元,对净利润有一定影响。 | 减亏 | -4205万 | 2017-04-08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746万元-7,246万元 | 6746万~7246万 | 108.02%~108.62% | 519.85%~526.82% | 报告期内,国家出台有关疫苗和药品方面的一系列新政,对医药行业包括疫苗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公司在总体发展战略指引下,积极主动应对。一方面,优化存量业务,即充分发挥原有市场网络资源优势和产品品牌优势,大力拓展自主疫苗业务,加强营销管理,使公司自主产品业务得到快速恢复,自主产品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同时,公司充分利用在产业布局以及产品储备、技术平台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调整经营模式,通过股权经营、项目经营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另一方面,在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公司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产业化转化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争取获得包括科研资助、项目扶持、贷款贴息等多项政府资助。此外,2016年公司还紧紧围绕全年经营计划,认真落实各项任务指标,在研发、生产、管理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公司开启新一轮持续向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扭亏 | -8.41亿 | 2017-01-26 |
2016-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2,054万元-12,554万元 | -1.2554亿~-1.2054亿 | 69.63%~70.84% | 251.27%~257.51% | 报告期内,国家出台有关疫苗和药品方面的一系列新政,对医药行业包括疫苗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公司在总体发展战略指引下,积极主动应对。一方面,优化存量业务,即充分发挥原有市场网络资源优势和产品品牌优势,大力拓展自主疫苗业务,加强营销管理,使公司自主产品业务得到快速恢复,自主产品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同时,公司充分利用在产业布局以及产品储备、技术平台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调整经营模式,通过股权经营、项目经营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另一方面,在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公司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产业化转化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争取获得包括科研资助、项目扶持、贷款贴息等多项政府资助。此外,2016年公司还紧紧围绕全年经营计划,认真落实各项任务指标,在研发、生产、管理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公司开启新一轮持续向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减亏 | -4.13亿 | 2017-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