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4-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00万元至600万元。400万~600万104.58%106.87%106.05%127.17%1、2024年,公司秉持深耕细作的经营理念,对主营业务进行了精准优化,积极调整业务订单结构,着力降本控费,从生产一线到总部智能化管理,全方位强化了管控力度,使得订单执行与成本控制能力显著提高:镍电业务主要客户HEV车型销量攀升,有效推动了公司镍产品、动力电池及极片业务的产品销售量增长,同时通过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毛利率,镍电业务毛利增加;此外,消费类电池业务积极拓展市场,保持了增长势头,产品销售量大幅提升,调整产品订单构成后,毛利率得到提升,毛利也随之增长。以上均对公司2024年的业绩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2、本期孙公司湘南CORUN ENERGY株式会社收取技术使用费,以及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同比增加,导致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增长。综上,本期净利润由亏转盈。扭亏-8729万2025-01-21
    202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至8,000万元。6000万~8000万188.05%217.4%1339.79%2070.1%1、2024年,公司秉持深耕细作的经营理念,对主营业务进行了精准优化,积极调整业务订单结构,着力降本控费,从生产一线到总部智能化管理,全方位强化了管控力度,使得订单执行与成本控制能力显著提高:镍电业务主要客户HEV车型销量攀升,有效推动了公司镍产品、动力电池及极片业务的产品销售量增长,同时通过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毛利率,镍电业务毛利增加;此外,消费类电池业务积极拓展市场,保持了增长势头,产品销售量大幅提升,调整产品订单构成后,毛利率得到提升,毛利也随之增长。以上均对公司2024年的业绩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2、本期孙公司湘南CORUN ENERGY株式会社收取技术使用费,以及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同比增加,导致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增长。综上,本期净利润由亏转盈。扭亏-6815万2025-01-21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00万元至7,000万元。-7000万~-3500万-139.18%-119.59%-1308.26%-792.4%(一)锂电业务投入较大且产品毛利率下降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对锂电材料业务进行布局,锂矿扩建及碳酸锂产线建设的前期投入较大,同时受碳酸锂行情下跌影响,公司锂电材料产品毛利率下降。(二)资产减值的影响。报告期内,碳酸锂业务受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根据公司初步自我评估结果、相关会计准则以及谨慎性原则,对与之相关的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三)参股公司的影响。主要受参股公司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收益下降影响。首亏1.79亿2024-01-31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500万元至9,000万元。-9000万~-4500万-178.63%-139.31%-1554.94%-848.15%(一)锂电业务投入较大且产品毛利率下降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对锂电材料业务进行布局,锂矿扩建及碳酸锂产线建设的前期投入较大,同时受碳酸锂行情下跌影响,公司锂电材料产品毛利率下降。(二)资产减值的影响。报告期内,碳酸锂业务受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根据公司初步自我评估结果、相关会计准则以及谨慎性原则,对与之相关的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三)参股公司的影响。主要受参股公司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收益下降影响。首亏1.14亿2024-01-31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000万元至2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50.43%至445.26%,同比上年增长14,781.83万元至18,781.83万元。1.9亿~2.3亿350.43%445.26%-79.61%-41.36%(一)主营业务影响。主要是镍电池材料,极片、动力电池等业务的增长,增加收益。同时锂电材料业务按期实现投产,增加收益。(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对外转让专利资产,形成收益。(三)上年比较基数较小。预增4218万2023-01-31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000万元至1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76.99%至823.17%,同比上年增长9,375.16万元至13,375.16万元。1.1亿~1.5亿576.99%823.17%-96.96%-53.43%(一)主营业务影响。主要是镍电池材料,极片、动力电池等业务的增长,增加收益。同时锂电材料业务按期实现投产,增加收益。(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主要是对外转让专利资产,形成收益。(三)上年比较基数较小。预增1625万2023-01-31
    2022-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86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23%,同比上年增长12,882万元。1.6867亿323%221.62%(一)报告期内,公司产能提升、订单充足,主营产品收入及毛利同比增长;同时资产摊销同比减少。(二)上年比较基数较小。预增3985万2022-10-24
    2022-09-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72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58%,同比上年增长8,382万元。1.0721亿358%1195.82%(一)报告期内,公司产能提升、订单充足,主营产品收入及毛利同比增长;同时资产摊销同比减少。(二)上年比较基数较小。预增2339万2022-10-24
    2021-06-30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1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2,143万元。2143万226.51%-(一)主营业务影响1.受丰田混合动力汽车(以下简称“HEV”)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影响,作为丰田国内HEV车载动力电池产业链独家供应商,公司HEV用泡沫镍、电池极板、动力电池等产品销量及盈利水平随着产能逐步释放而增加,动力电池材料、正负极、动力电池包业务的收入和利润贡献得到大幅提升。2.报告期间,公司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和调整销售结构,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2021年上半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43万元,主要为递延收益摊销及当期收到政府补助。(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四)上年比较基数较小受疫情影响,上年同期比较基数偏低。不确定656.3万2021-07-14
    202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950万元至4,284万元。3950万~4284万141.19%144.67%137.68%166.23%(一)主营业务影响1.受丰田混合动力汽车(以下简称“HEV”)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影响,作为丰田国内HEV车载动力电池产业链独家供应商,公司HEV用泡沫镍、电池极板、动力电池等产品销量及盈利水平随着产能逐步释放而增加,动力电池材料、正负极、动力电池包业务的收入和利润贡献得到大幅提升。2.报告期间,公司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和调整销售结构,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2021年上半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43万元,主要为递延收益摊销及当期收到政府补助。(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四)上年比较基数较小受疫情影响,上年同期比较基数偏低。扭亏-9591万2021-07-14
    2021-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20万元至1,306万元。720万~1306万107.03%112.75%-44.42%82.2%(一)主营业务影响1.受丰田混合动力汽车(以下简称“HEV”)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影响,作为丰田国内HEV车载动力电池产业链独家供应商,公司HEV用泡沫镍、电池极板、动力电池等产品销量及盈利水平随着产能逐步释放而增加,动力电池材料、正负极、动力电池包业务的收入和利润贡献得到大幅提升。2.报告期间,公司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和调整销售结构,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2021年上半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43万元,主要为递延收益摊销及当期收到政府补助。(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四)上年比较基数较小受疫情影响,上年同期比较基数偏低。扭亏-1.02亿2021-07-14
    2020-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3,500万元至15,000万元。-1.5亿~-1.35亿58.83%62.95%-1864.93%-1339.5%(一)主营业务影响2020年初国内外新冠疫陆续爆发,给公司上半年部分经营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公司通过聚焦主营业务、改善经营管理等措施,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节支降本、增收提效,主营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带动公司利润水平大幅改善。其中,受益于丰田HEV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影响,公司HEV上游产业链泡沫镍、电池极板等产品销量随产能逐步释放持续增长,常德力元、湖南科霸、科力美等公司的利润贡献也得到大幅提升;公司锂电业务产销规模实现大幅增长,为公司贡献了一定利润。此外,公司通过组织优化与管理改善,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8亿元,主要是公司获得益阳高新区扶持资金1.5亿元及子公司佛山市科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获得佛山市禅城区产业扶持资金0.2亿元。详见公司分别于2020年10月30日、12月1日和12月25日披露的《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减亏-3.64亿2021-01-11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500万元至6,000万元。4500万~6000万112.57%116.77%302.26%355.73%(一)主营业务影响2020年初国内外新冠疫陆续爆发,给公司上半年部分经营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公司通过聚焦主营业务、改善经营管理等措施,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节支降本、增收提效,主营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带动公司利润水平大幅改善。其中,受益于丰田HEV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影响,公司HEV上游产业链泡沫镍、电池极板等产品销量随产能逐步释放持续增长,常德力元、湖南科霸、科力美等公司的利润贡献也得到大幅提升;公司锂电业务产销规模实现大幅增长,为公司贡献了一定利润。此外,公司通过组织优化与管理改善,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8亿元,主要是公司获得益阳高新区扶持资金1.5亿元及子公司佛山市科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获得佛山市禅城区产业扶持资金0.2亿元。详见公司分别于2020年10月30日、12月1日和12月25日披露的《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扭亏-3.58亿2021-01-11
    2020-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0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上年增长18,000万元。648.7万--(一)主营业务影响2020年初国内外新冠疫陆续爆发,给公司上半年部分经营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公司通过聚焦主营业务、改善经营管理等措施,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节支降本、增收提效,主营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带动公司利润水平大幅改善。其中,受益于丰田HEV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影响,公司HEV上游产业链泡沫镍、电池极板等产品销量随产能逐步释放持续增长,常德力元、湖南科霸、科力美等公司的利润贡献也得到大幅提升;公司锂电业务产销规模实现大幅增长,为公司贡献了一定利润。此外,公司通过组织优化与管理改善,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8亿元,主要是公司获得益阳高新区扶持资金1.5亿元及子公司佛山市科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获得佛山市禅城区产业扶持资金0.2亿元。详见公司分别于2020年10月30日、12月1日和12月25日披露的《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三)会计处理的影响会计处理对公司本期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不确定648.7万2021-01-11
    2019-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252万元。-3.5252亿-1722.97%-145.86%(一)主营业务影响:公司电池及材料板块业务产品销量虽然稳步增长,但产品净利润贡献仍不足以弥补混合动力系统总成板块形成的亏损。公司混合动力系统总成项目于2018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后,相关厂房、设备及无形资产开始摊销,本年度折旧摊销额大增,但本年度汽车市场受到行业整体趋势及国六政策影响,公司与整车厂原匹配的混合动力系统总成产品产销量较低,需重新匹配整车客户的国六车型开发,预计2020年下半年匹配的国六车型陆续验证完成后产销量方能得到稳步增长。(二)受丰田系混合动力汽车增长超预期影响,公司2019年混合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产品处于产能扩建期,且混合动力系统总成产品持续研发投入,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同比增长较多。(三)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为降低运营成本,公司对绿色出行业务的推广车辆进行了处置从而产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除此之外,公司本次未取得大额政府补助,也无其它大额的非经营性损益。首亏2172万2020-02-03
    2019-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5,592万元。-3.5592亿-145.74%-106%(一)主营业务影响:公司电池及材料板块业务产品销量虽然稳步增长,但产品净利润贡献仍不足以弥补混合动力系统总成板块形成的亏损。公司混合动力系统总成项目于2018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后,相关厂房、设备及无形资产开始摊销,本年度折旧摊销额大增,但本年度汽车市场受到行业整体趋势及国六政策影响,公司与整车厂原匹配的混合动力系统总成产品产销量较低,需重新匹配整车客户的国六车型开发,预计2020年下半年匹配的国六车型陆续验证完成后产销量方能得到稳步增长。(二)受丰田系混合动力汽车增长超预期影响,公司2019年混合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产品处于产能扩建期,且混合动力系统总成产品持续研发投入,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同比增长较多。(三)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为降低运营成本,公司对绿色出行业务的推广车辆进行了处置从而产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除此之外,公司本次未取得大额政府补助,也无其它大额的非经营性损益。增亏-1.45亿2020-02-03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00万元-2,200万元。1600万~2200万107.56%110.4%1876.57%2009.88%1、主营业务影响。随着国内市场HEV汽车销量的增长,带动公司HEV泡沫镍、钢带、正负极片业务销量的增长。经初步测算,上述业务实现净利润约为4600万元。2、投资收益。公司持有科力美汽车动力元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力美公司)40%的股权,该股权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并按权益法核算。依据科力美公司提供的2017年度预测财务报表,公司预计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为1,650万元。3、非经营性损益影响。公司2017年取得招商引资奖励、市场推广费用补贴及其他相关政府补助对当期损益影响较大,非经常性损益约1870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为7760万元。扣除上述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60到-6,760万元,去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579万元。扭亏-2.12亿2018-01-10
    2017-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160万元-6760万元。-6760万~-6160万70.06%72.72%15.66%150.54%1、主营业务影响。随着国内市场HEV汽车销量的增长,带动公司HEV泡沫镍、钢带、正负极片业务销量的增长。经初步测算,上述业务实现净利润约为4600万元。2、投资收益。公司持有科力美汽车动力元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力美公司)40%的股权,该股权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并按权益法核算。依据科力美公司提供的2017年度预测财务报表,公司预计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为1,650万元。3、非经营性损益影响。公司2017年取得招商引资奖励、市场推广费用补贴及其他相关政府补助对当期损益影响较大,非经常性损益约1870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为7760万元。扣除上述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60到-6,760万元,去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579万元。减亏-2.26亿2018-01-10
    2016-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000万元。-2.1亿-2913.57%-64.73%公司HEV相关产品中,虽然动力电池及极片产品销售较上年有较大增长,但由于固定成本较大,单位产品固定摊销较高,导致毛利率偏低,仍未达到盈亏平衡;混合动力总成系统产品目前处于规模化产能建设期,期间费用及研发投入较大;另参股公司科力美公司本年度处于工厂建设期和投产运营初期,期间费用较高。以上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公司亏损增加。首亏746.4万2017-01-25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万元-1000万元500万~1000万110.88%121.77%-94.06%-81.04%1、报告期内,公司泡沫镍产能得到充分释放,泡沫镍的盈利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公司先进民用电池不断开拓销售市场,国际销量保持稳步增长,整体盈利水平提升;国内HEV动力电池极片正式向丰田公司批量供货,HEV项目的发力为公司带来了较好综合效益。2、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了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的支持,降低了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了融资结构,削减了负债,有效降低了本期财务费用。3、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得到国家政策性支持,获得较大的政府补助。扭亏-4594万2016-01-21
    201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00万元-4200万-733.24%-46.39%报告期内,公司依据未来市场需求继续加大生产线建设和研发投入,并进一步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推进产业升级转型,致使经营业绩同比有所下滑。 首亏663.3万2015-01-29
    201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900-1100万元。900万~1100万115.53%118.98%302.25%396.25%1、报告期内,公司泡沫镍产业集中效应得到体现,降低了产品制造固定成本,积极开拓新的客户,产能得到充分释放,提高了产品盈利水平;电池制造方面,通过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内部精益制造管理,使产品整体盈利水平得到提升。2、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削减库存,在规避并控制市场风险的同时减少资金占用;另一方面,调整产品信用政策,压缩应收账款,使得经营性现金流得到改善;同时优化融资结构,削减负债,有效降低了本期财务费用。3、报告期内,子公司益阳科力远电池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产业搬迁和升级改造,因政府土地收储价格及补偿金额高于资产摊余价值,形成资产处置收益。扭亏-5794万2014-01-28
    201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1000万元500万~1000万130.55%161.1%-80.69%38.61%受益于公司始于2012年的产业集中战略影响,公司传统产品电池及泡沫镍盈利能力相比上年同期得到改善,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产品今年上半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加之子公司土地收储收益的确认,上半年公司将实现盈利。扭亏-1637万2013-06-20
    201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2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0万元左右。-5500万-452.59%-443.56%2012年,公司受国内外实体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同时,公司全年着重加快产业链整合,加大对混合动力汽车电池产业的投入,在成功实现从传统电池产品向汽车用电池产品的升级转型过程中,人才引进培养及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较大;为实现电池材料产业集中与优化战略、淘汰落后产能,子公司长沙力元自8月起停产搬迁产生非经营性亏损;此外,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到期归还导致财务费用同比上升,上述原因叠加,导致公司2012年度业绩亏损。首亏1560万2013-01-31
    201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 业绩预亏原因 因国际经济持续疲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传统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加之生产要素成本、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致使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同时,公司加快了对上游产业链的整合步伐,加大了对混合动力汽车电池产业的投入,并为其国产化进行了人才引进、培养和技术准备等前期工作。 00%200%-首亏1851万2012-07-28
    201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1年中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左右。 业绩预增原因: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收购日本湘南energy 株式会社产生评估合并收益。0100%200%-预增1111万2011-07-30
    2010-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10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0%左右。050%-258.98%-预增1326万2010-08-27
    2009-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0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5%左右。1353万-75%-30.66%-预减5412万2009-10-15
    2009-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0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下降60%左右。1023万-60%14.39%-预减2556万2009-07-29
    200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公司预测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累计净利润将比去年同期上升至少150%以上。5013万~0150%-113.97%-289.53%-预增5013万2009-01-17
    2008-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公司预测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累计净利润将比去年同期上升至少150%以上。1846万~0150%-140.66%-246.28%-预增1846万2008-08-16
    2008-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50%以上。893.8万~0150%-89.47%-200%-预增893.8万2008-07-01
    2008-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00%以上。158.1万~0400%-95.01%-100%-预增158.1万2008-03-29
    200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07年1-12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200%以上。723.6万~0200%-217.89%-293.9%-预增723.6万2007-10-24
    2007-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6 年1-3 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166.22 万元,主营业务利润3,248.26 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63.08 万元,净利润347.68 万元。2007 年度公司通过产能提升及产品市场步入成熟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另公司定向增发将控股股东的优质资产注入力元新材,公司初步预计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累计净利润将比去年同期上升至少200%以上。434.2万~0200%-162.48%-221.5%-预增434.2万2007-07-31
    2007-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00%以上。311.2万~0300%-3.23%-200%-预增311.2万2007-07-06
    200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05年度全年累计净利润比上年度下降50%以上。1965万~0-50%276.84%-255.63%-预减1965万2005-10-24
    2005-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经公司财务部初步估算,预计2005年1-9月份实现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 1656万~0-50%191.82%-141.29%-预减1656万2005-10-15
    2005-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虽然第二季度电池行业步入旺季,电力紧张情况也有所缓解,但镍价维持高位,上半年经营形式仍不容乐观,预计年初至2005年度中期的累计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以上。771.6万~0-50%464.37%200%-预减771.6万2005-04-16
    200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仍将会影响下一报告期净利润,使之与上年同期相比将会发生较大变化。 1349万~0-256.92%-200%-不确定1349万200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