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图

首页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0万元至18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3.67%至28.06%,同比上年降低28,510.49万元至58,510.49万元。 | 15亿~18亿 | -28.06%~-13.67% | 87.13%~144.55% | 2024年上半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镍、锂等主要金属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影响了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较第一季度环比大幅增长,主要因为上游镍资源开发项目逐步达产达标,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战略成效逐步显现。 | 略减 | 20.85亿 | 2024-07-10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57,000万元至187,0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14.64%至1.67%,同比上年变动-26,920.1万元至3,079.9万元。 | 15.7亿~18.7亿 | -14.64%~1.67% | 76.49%~129.32% | 2024年上半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镍、锂等主要金属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影响了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较第一季度环比大幅增长,主要因为上游镍资源开发项目逐步达产达标,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战略成效逐步显现。 | 续盈 | 18.39亿 | 2024-07-10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0,000万元至26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9.86%至77.11%,同比上年增长73,200万元至113,200万元。 | 22亿~26亿 | 49.86%~77.11% | -17.62%~15.53% | 公司本次业绩预增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锂电材料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公司镍产品和新能源锂电材料产品产销量均实现不同幅度增长,钴、镍电池金属的价格也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涨,主要产品盈利能力优于去年同期。 | 预增 | 14.68亿 | 2022-07-12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11,000万元至251,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9.01%至77.26%,同比上年增长69,400万元至109,400万元。 | 21.1亿~25.1亿 | 49.01%~77.26% | -22.66%~10.96% | 公司本次业绩预增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锂电材料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公司镍产品和新能源锂电材料产品产销量均实现不同幅度增长,钴、镍电池金属的价格也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涨,主要产品盈利能力优于去年同期。 | 预增 | 14.16亿 | 2022-07-12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79,000万元至42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37.2%至281.68%。 | 37.9亿~42.9亿 | 237.2%~281.68% | 63.2%~118.65% | 公司本次业绩预增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突出成效。2021年新能源锂电材料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增加,产品销售价格也不断上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预增 | 11.24亿 | 2022-01-12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70,000万元至42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17.64%至260.56%。 | 37亿~42亿 | 217.64%~260.56% | 47.87%~103.41% | 公司本次业绩预增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突出成效。2021年新能源锂电材料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增加,产品销售价格也不断上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预增 | 11.65亿 | 2022-01-12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7,660万元至126,809万元。 | 10.77亿~12.68亿 | 800.66%~960.85% | 15.71%~72.53% | 公司本次业绩预增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新能源锂电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增加,产品销售价格回升,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预增 | 1.20亿 | 2021-01-23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6,482万元至126,415万元。 | 10.65亿~12.64亿 | 1462.23%~1754.68% | 30.91%~90.69% | 公司本次业绩预增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新能源锂电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增加,产品销售价格回升,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预增 | 6816万 | 2021-01-23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000万元至20,000万元。 | 1.7亿~2亿 | 1275.82%~1518.61% | 534.93%~646.98% | 公司本次业绩预增主要是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钴产品价格的相对企稳,促进了钴产品毛利率上升,同时铜产品的毛利率及销量也在上升。 | 预增 | 1236万 | 2020-04-09 |
2020-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2,000万元至15,000万元。 | 1.2亿~1.5亿 | 620.21%~800.26% | 388.53%~510.66% | 公司本次业绩预增主要是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钴产品价格的相对企稳,促进了钴产品毛利率上升,同时铜产品的毛利率及销量也在上升。 | 预增 | 1666万 | 2020-04-09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下降:85%至95%。 | 7640万~2.2921亿 | -95%~-85% | -127.29%~127.67% | 公司本次业绩预减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变化,钴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价格的下降削弱了公司钴产品的盈利能力。 | 预减 | 15.28亿 | 2020-01-21 |
2019-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上年下降:87%至97%。 | 4359万~1.8888亿 | -97%~-87% | -100.01%~71.44% | 公司本次业绩预减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变化,钴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价格的下降削弱了公司钴产品的盈利能力。 | 预减 | 14.53亿 | 2020-01-21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 | 19.12亿 | - | 9079.45% | 由于钴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价格的下降削弱了公司钴产品的盈利能力,预计公司至下一报告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 | 预减 | 19.12亿 | 2019-08-28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 | 15.08亿 | - | 12001.11% | 由于钴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价格的下降削弱了公司钴产品的盈利能力,预计公司至下一报告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 | 预减 | 15.08亿 | 2019-04-27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 10.98亿 | - | -162.36% | 公司主要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继续保持相对较高价格,预计公司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 略增 | 10.98亿 | 2018-08-28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较大幅度增长。 | 6.7491亿 | - | -120.65% | 钴及三元前驱体产品产销量增长,主要产品继续保持较高价格,预计公司至下一报告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 略增 | 6.75亿 | 2018-04-28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5,000万元-190,000万元,同上年增长2,283.10%-2,644.18%。 | 16.5亿~19亿 | 2283.1%~2644.18% | 30.54%~89.65% | (一)主营业务影响本期公司业绩预增主要原因为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受锂离子电池(包括3C锂电池及动力锂电池)材料对钴产品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公司钴产品产能增加,产品结构优化,制造成本下降,在技术研发、资源开发、管理创新以及“产业一体化”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经营质量继续提高,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大幅增加。(二)非经常性损益及会计处理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及会计处理对公司业绩预增没有重大影响。 | 预增 | 6924万 | 2018-01-23 |
2017-12-31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7年1-12月主营业务实现大幅提升。 | 48.64亿 | - | - | (一)主营业务影响本期公司业绩预增主要原因为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受锂离子电池(包括3C锂电池及动力锂电池)材料对钴产品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公司钴产品产能增加,产品结构优化,制造成本下降,在技术研发、资源开发、管理创新以及“产业一体化”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经营质量继续提高,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大幅增加。(二)非经常性损益及会计处理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及会计处理对公司业绩预增没有重大影响。 | 预增 | 48.64亿 | 2018-01-23 |
2017-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158,203.00万元到183,203.00万元,同比增加2,143.67%到2,482.43%。 | 16.56亿~19.06亿 | 2143.67%~2482.43% | 26.77%~84.06% | (一)主营业务影响本期公司业绩预增主要原因为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受锂离子电池(包括3C锂电池及动力锂电池)材料对钴产品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公司钴产品产能增加,产品结构优化,制造成本下降,在技术研发、资源开发、管理创新以及“产业一体化”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经营质量继续提高,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大幅增加。(二)非经常性损益及会计处理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及会计处理对公司业绩预增没有重大影响。 | 预增 | 7380万 | 2018-01-23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将大幅增长。 | 1118万 | - | -256.82% | 随着铜价格上升以及钴产品价格保持相对高位,预计公司下一报告期与去年同期比较净利润将大幅增长。 | 预增 | 1118万 | 2017-08-26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 -3129万 | - | -212.43% | 随着钴产品价格稳定增长,预计公司半年度与去年同期比较将实现扭亏为盈。 | 扭亏 | -3129万 | 2017-04-28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000万元-26,000万元 | 2.2亿~2.6亿 | 730.27%~844.86% | 278.91%~347.8% | 2017年一季度,公司钴产品产能进一步释放,产销量大幅增加,单位产品制造成本继续下降,钴产品供求关系也得到明显改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上述主要因素使得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较大盈利。报告期内,公司在技术、资源、管理、规模以及“产业一体化”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为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扭亏 | -3491万 | 2017-04-12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0万元到7500万元 | 5000万~7500万 | 120.32%~130.49% | -8.57%~50.3% | 预告期内,公司钴产品随着3C电子产品(即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等智能终端设备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对钴需求增长的影响,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回升;同时,公司IPO募投项目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钴产品产销量稳步增长,运营成本下降,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高。此外,铜、镍产品价格也有所企稳回升,保持了一定盈利能力。上述主要因素使得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盈利。 | 扭亏 | -2.46亿 | 2017-01-20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可能为亏损 | -2885万 | - | -32.62% | 7月份以来,国际钴、铜、镍价格有所回升,这将带动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提升,但对当季产品销售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且第三季度财务费用支出仍较大,第三季度产生的盈利可能仍无法弥补前期亏损,导致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仍有可能为亏损。 | 续亏 | -2885万 | 2016-08-30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可能有较大变动或亏损 | 1421万 | - | 240.7% | 由于钴、铜、镍商品价格目前仍处于低位,如价格未能进一步恢复,将导致产品盈利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且公司债务规模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财务费用支出较大,同时,公司三元前驱体等新产品产能尚在逐步释放过程中,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预计至下一报告期公司净利比同期可能出现较大变动或亏损。 | 不确定 | 1421万 | 2016-04-29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000万元-25000万元 | -2.5亿~-1.8亿 | -271.97%~-223.82% | -413.63%~-251.06% | 业绩预告期间内,铜、镍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公司铜、镍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进入四季度后,在铜、镍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情况下,主要产品钴产品价格也出现快速下跌,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进一步下滑。同时,因钴、镍、铜价格下跌,公司期末存货出现了较大跌价损失。此外,公司实际募集资金远少于募投项目投入资金,导致公司负债大幅上升,财务费用支出大幅增加。上述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冲击,预计2015年度将出现较大额度亏损。 | 首亏 | 1.45亿 | 2016-01-16 |
2015-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可能进一步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 1.1819亿 | - | 5529.89% | 目前因受铜、镍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人民币大幅贬值、融资规模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大幅增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预计至第三季度末营业利润、净利润同比可能进一步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 不确定 | 1.18亿 | 2015-08-28 |
201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将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 3008万 | - | 10.64% | 2015年以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但受铜金属市场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滑的影响,公司铜产品销售价格下降。若铜金属价格短期内无法恢复甚至进一步下跌, 公司预计2015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水平较上年同期将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 不确定 | 3008万 | 2015-01-28 |
2015-03-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15年1-3月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将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 9.0358亿 | - | -16.42% | 2015年以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但受铜金属市场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滑的影响,公司铜产品销售价格下降。若铜金属价格短期内无法恢复甚至进一步下跌, 公司预计2015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水平较上年同期将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 略减 | 9.04亿 | 2015-01-28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约10%至20%。 | 1.3494亿~1.4721亿 | 10%~20% | -65.13%~-39.59% | - | 略增 | 1.23亿 | 2015-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