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00万元至10,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2.33%至68.61%,同比上年降低17,867万元至19,667万元。 | 9000万~1.08亿 | -68.61%~-62.33% | -38.08%~-5.69% | (一)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减少的原因:2023年上半年,公司账面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合计约2.15亿元,2024年上半年无此收益。(二)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的原因:2024年上半年,公司较好地抓住航运市场机会,并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整体经营效益,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提升。 | 预减 | 2.87亿 | 2024-07-09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250万元至10,05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3.62%至62.78%,同比上年增长2,076万元至3,876万元。 | 8250万~1.005亿 | 33.62%~62.78% | -36.74%~-1.12% | (一)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减少的原因:2023年上半年,公司账面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合计约2.15亿元,2024年上半年无此收益。(二)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的原因:2024年上半年,公司较好地抓住航运市场机会,并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整体经营效益,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提升。 | 预增 | 6174万 | 2024-07-09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600万元至25,4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79%至30.44%,同比上年增长1,127.9万元至5,927.9万元。 | 2.06亿~2.54亿 | 5.79%~30.44% | -6180.12%~-2621.87% | 预计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主要系公司分别与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担保债务《和解协议》,账面确认债务重组利得所致。 | 略增 | 1.95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400万元至2,3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9.84%至82.03%,同比上年降低5,441万元至6,391万元。 | 1400万~2350万 | -82.03%~-69.84% | -1766.49%~-1375.18% | 预计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主要系公司分别与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担保债务《和解协议》,账面确认债务重组利得所致。 | 预减 | 7791万 | 2024-01-31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791万元至30,94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5.35%至86.42%,同比上年增长9,189万元至14,347万元。 | 2.5791亿~3.0949亿 | 55.35%~86.42% | 1101.33%~1361.59% | 除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开展外,本次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为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别与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签署了担保债务《和解协议》,并完成首笔和解款支付,账面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合计约1.94亿元到2.33亿元,导致本期净利润增加。 | 预增 | 1.66亿 | 2023-07-15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541万元至6,6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0.46%至25.39%,同比上年降低777万元至1,886万元。 | 5541万~6650万 | -25.39%~-10.46% | 79.59%~135.55% | 除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开展外,本次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为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别与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签署了担保债务《和解协议》,并完成首笔和解款支付,账面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合计约1.94亿元到2.33亿元,导致本期净利润增加。 | 略减 | 7427万 | 2023-07-15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979.07万元至21,574.88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3%至94.16%,同比上年降低286,444.02万元至290,039.83万元。 | 1.7979亿~2.1575亿 | -94.16%~-93% | -136.98%~27.53% | 2021年7月2日(美国纽约时间,交割日),公司完成对子公司GCLInvestmentManagement,Inc.(“GCLIM”)的股权交割,此后不再持有GCLIM任何股权。2021年度,公司因处置子公司GCLIM股权交易,确认投资收益32,417.30万元,披露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终止经营净利润134,498.20万元。本年度无此项股权处置。2021年度,公司基于预计追偿后将取得的信托份额的价值确定偿付率以估计追偿金额,并根据担保余额减去追偿金额的差额的现值转回了“信用减值损失-财务担保合同损失”人民币170,999.50万元。本年度无此项信用减值损失转回。 | 预减 | 30.80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424.87万元至8,352.33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2.07%至93.9%,同比上年降低96,945.97万元至98,873.43万元。 | 6425万~8352万 | -93.9%~-92.07% | -245.84%~-157.66% | 2021年7月2日(美国纽约时间,交割日),公司完成对子公司GCLInvestmentManagement,Inc.(“GCLIM”)的股权交割,此后不再持有GCLIM任何股权。2021年度,公司因处置子公司GCLIM股权交易,确认投资收益32,417.30万元,披露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终止经营净利润134,498.20万元。本年度无此项股权处置。2021年度,公司基于预计追偿后将取得的信托份额的价值确定偿付率以估计追偿金额,并根据担保余额减去追偿金额的差额的现值转回了“信用减值损失-财务担保合同损失”人民币170,999.50万元。本年度无此项信用减值损失转回。 | 预减 | 10.53亿 | 2023-01-31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115万元至8,696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0.98%至92.62%,同比上年降低87,699万元至89,280万元。 | 7115万~8696万 | -92.62%~-90.98% | 10.09%~56.78% | 本次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为:2021年7月2日(美国纽约时间,交割日),公司完成对子公司GCLInvestmentManagement,Inc.(“GCLIM”)的股权交割,此后不再持有GCLIM任何股权。GCLIM为控股平台公司,本体未设立经营管理机构,其生产经营均通过其下属经营实体英迈国际实现。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包含英迈国际经营数据,而2022年半年度报告不再包含英迈国际的经营数据。 | 预减 | 9.64亿 | 2022-07-15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363万元至18,777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0.9%至84.37%,同比上年降低79,542万元至82,956万元。 | 1.5363亿~1.8777亿 | -84.37%~-80.9% | -11.17%~30.8% | 本次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为:2021年7月2日(美国纽约时间,交割日),公司完成对子公司GCLInvestmentManagement,Inc.(“GCLIM”)的股权交割,此后不再持有GCLIM任何股权。GCLIM为控股平台公司,本体未设立经营管理机构,其生产经营均通过其下属经营实体英迈国际实现。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包含英迈国际经营数据,而2022年半年度报告不再包含英迈国际的经营数据。 | 预减 | 9.83亿 | 2022-07-15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2,819.13万元至147,382.95万元。 | 12.28亿~14.74亿 | 112.55%~115.06% | 225.37%~250.81% | 本次重大资产出售的《交易协议》中约定:交割日后,买方应根据情况支付卖方不超过合计32,500.00万美元的额外支付对价。1、若标的公司2021财年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不低于135,000.00万美元,则额外支付对价为32,500.00万美元。2、若标的公司上述调整后EBITDA金额不高于121,500.00万美元,则额外支付对价为0美元。3、若标的公司上述调整后EBITDA介于121,500.00万美元至135,000.00万美元之间,则额外支付对价将按比例计算。4、若2021财年额外支付对价未达到32,500.00万美元,则剩余额外支付对价在2022财年以标的公司2022财年调整后EBITDA按上述标准和方法计算应支付金额。相应地,若2021财年、2022财年合计额外支付对价仍未达到32,500.00万美元,则剩余额外支付对价在2023财年以标的公司2023财年调整后EBITDA按上述标准和方法计算应支付金额。5、如果标的公司于2022财年最后一天之前发生控制权变更事项,则买方应于该等事项发生的同时向卖方支付32,500.00万美元扣除此前已支付的额外支付对价的剩余金额。如果标的公司于2023财年发生控制权变更事项,且该等事项发生前四个财务季度的调整后EBITDA超过101,250.00万美元,则买方应于控制权变更事项发生的同时向卖方支付32,500.00万美元扣除此前已支付的额外支付对价的剩余金额;若前四个财务季度的调整后EBITDA不高于101,250.00万美元,则买方无需支付剩余额外支付对价。上述额外支付对价调整仅针对标的公司2021至2023财年的合并口径经营业绩。当英迈国际2021财年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不低于135,000.00万美元,则天海物流将获得额外支付对价不超过32,500.00万美元,公司将按照所持天海物流之控股股东上海标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68.503%的份额,对上述额外支付对价享有权益。公司管理层预计英迈国际2021财年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将超过135,000.00万美元,故公司将此部分能够收到的额外支付对价与之前此部分价值评估的差异计入投资收益。2021年度,公司完成置入两艘好望角型干散货船丰收轮(BULKHARVEST)及喜悦轮(BULKJOYANCE),船舶经营情况符合预期,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人民币,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1年年报为准。 | 扭亏 | -97.89亿 | 2022-01-29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2,149.31万元至110,579.18万元。 | 9.2149亿~11.06亿 | 109.64%~111.56% | -750.41%~3375.37% | 本次重大资产出售的《交易协议》中约定:交割日后,买方应根据情况支付卖方不超过合计32,500.00万美元的额外支付对价。1、若标的公司2021财年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不低于135,000.00万美元,则额外支付对价为32,500.00万美元。2、若标的公司上述调整后EBITDA金额不高于121,500.00万美元,则额外支付对价为0美元。3、若标的公司上述调整后EBITDA介于121,500.00万美元至135,000.00万美元之间,则额外支付对价将按比例计算。4、若2021财年额外支付对价未达到32,500.00万美元,则剩余额外支付对价在2022财年以标的公司2022财年调整后EBITDA按上述标准和方法计算应支付金额。相应地,若2021财年、2022财年合计额外支付对价仍未达到32,500.00万美元,则剩余额外支付对价在2023财年以标的公司2023财年调整后EBITDA按上述标准和方法计算应支付金额。5、如果标的公司于2022财年最后一天之前发生控制权变更事项,则买方应于该等事项发生的同时向卖方支付32,500.00万美元扣除此前已支付的额外支付对价的剩余金额。如果标的公司于2023财年发生控制权变更事项,且该等事项发生前四个财务季度的调整后EBITDA超过101,250.00万美元,则买方应于控制权变更事项发生的同时向卖方支付32,500.00万美元扣除此前已支付的额外支付对价的剩余金额;若前四个财务季度的调整后EBITDA不高于101,250.00万美元,则买方无需支付剩余额外支付对价。上述额外支付对价调整仅针对标的公司2021至2023财年的合并口径经营业绩。当英迈国际2021财年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不低于135,000.00万美元,则天海物流将获得额外支付对价不超过32,500.00万美元,公司将按照所持天海物流之控股股东上海标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68.503%的份额,对上述额外支付对价享有权益。公司管理层预计英迈国际2021财年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将超过135,000.00万美元,故公司将此部分能够收到的额外支付对价与之前此部分价值评估的差异计入投资收益。2021年度,公司完成置入两艘好望角型干散货船丰收轮(BULKHARVEST)及喜悦轮(BULKJOYANCE),船舶经营情况符合预期,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人民币,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1年年报为准。 | 扭亏 | -95.64亿 | 2022-01-29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15,224.51万元至883,512.63万元。 | -88.35亿~-71.52亿 | -1792.82%~-1470.38% | -177496.7%~-145374.52% | 因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等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导致公司为关联方提供的部分关联担保等可能出现损失。基于审慎原则,公司对相关财务担保合同计提损失准备。因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天海物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出售其下属子公司GCLInvestmentManagement,Inc.100%股权。综合各方面情况,基于审慎原则,公司拟对原收购英迈国际所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预计2020年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对归母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 首亏 | 5.22亿 | 2021-01-30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719,408.92万元至888,681.6万元。 | -88.87亿~-71.94亿 | -7559.01%~-6138.25% | -110467.62%~-90378.3% | 因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等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导致公司为关联方提供的部分关联担保等可能出现损失。基于审慎原则,公司对相关财务担保合同计提损失准备。因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天海物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出售其下属子公司GCLInvestmentManagement,Inc.100%股权。综合各方面情况,基于审慎原则,公司拟对原收购英迈国际所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预计2020年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对归母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 首亏 | 1.19亿 | 2021-01-30 |
2019-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500万元至7,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17.19%至461.99%。 | -7500万~-4500万 | -461.99%~-317.19% | -312.83%~-290.75% | 2019年度公司实际经营情况较上年度提升,主要系战略以及经营策略调整。公司子公司英迈国际(Ingram Micro Inc.)专注于技术解决方案、云服务等毛利率高的核心业务;同时,减少不能产生适当回报的其他业务领域。此外,公司加强了对业务的整合力度,节省运营管理成本。但由于当期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导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减少。 | 首亏 | 2072万 | 2020-01-23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0万元至4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97.98%至646.97%。 | 3亿~4.5亿 | 397.98%~646.97% | -82.32%~27.47% | 2019年度公司实际经营情况较上年度提升,主要系战略以及经营策略调整。公司子公司英迈国际(Ingram Micro Inc.)专注于技术解决方案、云服务等毛利率高的核心业务;同时,减少不能产生适当回报的其他业务领域。此外,公司加强了对业务的整合力度,节省运营管理成本。但由于当期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导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减少。 | 预增 | 6024万 | 2020-01-23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21.00万元-23,797.00万元,同比减少71%-99%。 | 821万~2.3797亿 | -99%~-71% | -179.66%~337.27% | 2017年12月,美国政府通过了《减税与就业法案》,该事项对上年同期公司业绩起到了较大的正面积极作用(对2017年业绩提升影响参见公司2017年度报告及相关披露),而此项对本期业绩已无明显影响。报告期内发行可转换票据和美元Libor利率较上年的同期上升导致本期财务成本增加。报告期内重要联营企业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合担保”)经营业绩下滑,导致本期投资收益减少。 | 预减 | 8.21亿 | 2019-01-31 |
2018-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变动:-36,953.00万元至12,318.00万元,同比减少90%-130%。 | -3.6953亿~1.2318亿 | -130%~-90% | 55%~179.76% | 2017年12月,美国政府通过了《减税与就业法案》,该事项对上年同期公司业绩起到了较大的正面积极作用(对2017年业绩提升影响参见公司2017年度报告及相关披露),而此项对本期业绩已无明显影响。报告期内发行可转换票据和美元Libor利率较上年的同期上升导致本期财务成本增加。报告期内重要联营企业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合担保”)经营业绩下滑,导致本期投资收益减少。 | 不确定 | 12.32亿 | 2019-01-31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1,672万元-87,480万元,同比上年增加:122.92%-172.09%。 | 7.1672亿~8.748亿 | 122.92%~172.09% | 518.21%~682.32% | 2016年12月5日(纽约时间),公司收购IngramMicroInc.(以下简称“英迈国际”)完成股权交割,因此,公司2016年财务报表仅包含英迈国际2016年接近一个月的经营成果,与此相比,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包含英迈国际2017年全年的经营成果,导致公司本年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另外,2017年12月,美国政府通过了《减税与就业法案》,对公司的业绩提升起到了正面积极作用。 | 预增 | 3.22亿 | 2018-01-26 |
2017-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4,583万元-113,657万元,同比增加475.99%-525.97%。 | 10.46亿~11.37亿 | 475.99%~525.97% | 97.86%~133.1% | 2016年12月5日(纽约时间),公司收购IngramMicroInc.(以下简称“英迈国际”)完成股权交割,因此,公司2016年财务报表仅包含英迈国际2016年接近一个月的经营成果,与此相比,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包含英迈国际2017年全年的经营成果,导致公司本年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另外,2017年12月,美国政府通过了《减税与就业法案》,对公司的业绩提升起到了正面积极作用。 | 预增 | 1.82亿 | 2018-01-26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1000万元-38,000万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5.65%-54.03% | 3.1亿~3.8亿 | 25.65%~54.03% | -23.62%~32.64% | 报告期内,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取得投资收益增加,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营业收入增加,美元汇率上涨导致公司汇兑收益增加。 | 预增 | 2.47亿 | 2017-01-26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0万元-25,000万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53.36%-216.70% | 2亿~2.5亿 | 153.36%~216.7% | 183.12%~361.42% | 报告期内,公司对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通过购买理财产品等方式进行现金管理,所取得的存款利息及投资收益计入当期。 | 预增 | 7894万 | 2016-01-30 |
201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900%到1500%。 | 6793万~1.0869亿 | 900%~1500% | 3320.97%~5193.55% | 报告期内,在确保不影响公司募集资金安全和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以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公司和股东利益为原则,对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通过购买理财产品等方式进行现金管理,所取得的存款利息及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所致。 | 预增 | 679.3万 | 2015-07-21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0万元到8500万元。 | 5500万~8500万 | 142.23%~165.26% | 1687.03%~2612.43% | 2014年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为:根据《土地整理储备项目补偿合同》的约定,在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调解下,收到天津滨海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支付的剩余土地收储补偿尾款所致。 | 扭亏 | -1.30亿 | 2015-01-31 |
201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年下降:97.20%-99.07% | 299.2万~900.9万 | -99.07%~-97.2% | 296.31%~316.58% | 公司2012年度取得非经营性收益41,494.30万元,而2013年度非经常性收益大幅减少,致使盈利较上年大幅度减少。 | 预减 | 3.22亿 | 2014-01-30 |
201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012 年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扭亏为盈,预 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00万元至3000万元。 | 1000万~3000万 | 106.38%~119.13% | 330.02%~481.69% | (一)主营业务的影响:本年度公司针对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现状,适时调 整集装箱班轮航线,着力确保主营航线的营业收入,逐步减少经营性亏损。截止 2012年三季度末本公司已实现主营业务盈利,主营业务收入抵减主营业务成本 后形成的主营业务利润约为300 万元。 (二)投资收益的影响:预计本年度共实现投资收益约为 6500万元。 (三)财务费用减少:由于 2011年度报告中所述3.81亿元到期贷款已顺利 清还,且本年度新增1.7亿元向大股东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借款 为无息借款 (详细内容请参阅临 2012-021号公告) ,故下半年贷款利息大幅减少, 从上半年贷款利息约1100万元减少至下半年约 150万元。 综上所述,在抵减当期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预计2012年度 实现净利润约1000万元至3000 万元。 | 扭亏 | -1.57亿 | 2012-12-25 |
201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1、报告期内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且货量不足,公司运营航线竞争激烈且运价波动较大; 2、报告期内公司贷款余额增加及贷款利率上调,公司财务费用增大。 | 0 | 0% | 278.35% | - | 首亏 | 2940万 | 2012-01-20 |
201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0年度业绩为盈利。 原因说明: 1、根据2010年第三季度报告,本公司净利润为-9,356万元,同时本公司预计2010年第四季度主营业务营业利润仍为亏损。 2、根据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签发的《民事调解书》,本公司已经报告期内将天津市天海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10,446,426股中国太保流通股股票划转过户到本公司名下,并完成历史遗留银行借款逾期债务和解工作且涉及利息减免约7,500万元,上述事宜请投资者参参阅相关公告。本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对拥有权益部分进行账务处理,预计相应产生当期非经常性收益。 综上所述,本公司财务部门初步预计全年业绩为盈利。 | 0 | 0% | 606.33% | - | 扭亏 | -2.36亿 | 2011-01-31 |
200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公司2009 年度全年业绩亏损。 受经济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严重衰退,报告期内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造成公司航线经营亏损。 | 0 | 0% | 387.56% | - | 首亏 | 838.0万 | 2010-01-29 |
200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为亏损。 | 0 | 0% | 254.31% | - | 首亏 | -7515万 | 2009-08-20 |
200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公司2008年度业绩为盈利。 | -1.4687亿~0 | - | -98.26%~307.75% | - | 扭亏 | -1.47亿 | 2009-04-15 |
200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根据财务部门的预测,本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业绩亏损。 | 291.5万~0 | - | 396.11%~375.51% | - | 首亏 | 291.5万 | 2008-10-06 |
200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8年半年度业绩亏损。 | 280.8万~0 | - | 211.31%~200% | - | 首亏 | 280.8万 | 2008-07-03 |
200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本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业绩亏损。 | 156.4万~0 | - | 101.04%~100% | - | 首亏 | 156.4万 | 2008-04-14 |
200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本公司2007年度业绩亏损。 | -2.356亿~0 | - | -222846.13%~-2821.88% | - | 首亏 | -2.36亿 | 2008-01-31 |
200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6年度业绩亏损。 | 5830万~0 | - | 7616%~-593.99% | - | 首亏 | 5830万 | 2007-02-01 |
200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6年三季度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下降超过50%(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726万元)。 | 4726万~0 | -50% | 350.58%~-249.15% | - | 预减 | 4726万 | 2006-10-10 |
200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下降超过50%预计公司2006年半年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下降超过50%。 | 4567万~0 | -50% | 978.97%~-200% | - | 预减 | 4567万 | 2006-07-04 |
200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05年度可实现盈利(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0502901.58元)。 | -2050万~0 | - | -4345.57%~-3061.05% | - | 扭亏 | -2050万 | 2006-01-24 |
200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本公司预计,2005年半年度可实现盈利。 | -1219万~0 | - | -403.37%~-200% | - | 扭亏 | -1219万 | 2005-08-02 |
200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公司2004年度业绩亏损,亏损金额为20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 | -1.8281亿~-3000万 | - | -5935%~-798.58% | - | 首亏 | -1.83亿 | 2005-04-28 |
200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本公司2003年度业绩亏损。 | 0 | 0% | -58.53% | - | 首亏 | -7258万 | 2004-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