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 最新价 -
    • 涨跌 -
    • 涨跌幅 -
    • 换手 -
    • 总手 -
    • 金额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预测指标
    业绩变动
    预测数值(元)
    业绩变动同比
    业绩变动环比
    业绩变动原因
    预告
    类型
    上年同期值(元)
    公告日期
    2024-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770,000万元至80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9.94%至35%。77亿~80亿29.94%35%-3.18%12.5%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77亿元至80亿元,同比增长29.94%至3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9.26亿元至13.26亿元。2024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如下: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逐步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持续向好,公司聚焦AMOLED主业,坚持创新发展,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保持客户结构均衡,深化与头部客户合作力度,出货量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强化精益管理,优化供应链体系,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合作,使OLED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30个百分点,营业毛利大幅增加。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增加约4.42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等。略增59.26亿2025-01-25
    202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0,000万元至28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2,600万元至132,600万元。-28亿~-24亿24.85%35.59%-61.68%2.79%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77亿元至80亿元,同比增长29.94%至3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9.26亿元至13.26亿元。2024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如下: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逐步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持续向好,公司聚焦AMOLED主业,坚持创新发展,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保持客户结构均衡,深化与头部客户合作力度,出货量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强化精益管理,优化供应链体系,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合作,使OLED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30个百分点,营业毛利大幅增加。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增加约4.42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等。减亏-37.26亿2025-01-25
    2024-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765,500万元至795,500万元。76.55亿~79.55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77亿元至80亿元,同比增长29.94%至3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9.26亿元至13.26亿元。2024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如下: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逐步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持续向好,公司聚焦AMOLED主业,坚持创新发展,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保持客户结构均衡,深化与头部客户合作力度,出货量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强化精益管理,优化供应链体系,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合作,使OLED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30个百分点,营业毛利大幅增加。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增加约4.42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等。略增58.72亿2025-01-25
    2024-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4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1.732元至2.0206元。-2.0206~-1.732--61.58%2.88%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77亿元至80亿元,同比增长29.94%至3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9.26亿元至13.26亿元。2024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如下: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逐步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持续向好,公司聚焦AMOLED主业,坚持创新发展,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保持客户结构均衡,深化与头部客户合作力度,出货量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强化精益管理,优化供应链体系,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合作,使OLED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30个百分点,营业毛利大幅增加。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增加约4.42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等。减亏-2.712025-01-25
    2024-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91,800万元至331,800万元。-33.18亿~-29.18亿12.74%23.26%-106.37%-45.35%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77亿元至80亿元,同比增长29.94%至3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9.26亿元至13.26亿元。2024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如下: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逐步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持续向好,公司聚焦AMOLED主业,坚持创新发展,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保持客户结构均衡,深化与头部客户合作力度,出货量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强化精益管理,优化供应链体系,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合作,使OLED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30个百分点,营业毛利大幅增加。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增加约4.42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等。减亏-38.02亿2025-01-25
    2024-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79元至1.05元。-1.05~-0.79--30.72%26.41%报告期内,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旺盛,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头部客户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供应客户的多款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38亿元至41亿元,同比增长41.10%到52.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11.27%至32.69%。减亏-1.192024-07-10
    2024-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14,000万元至14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01%至31.15%。-14.9亿~-11.4亿10.01%31.15%-29.19%24.64%报告期内,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旺盛,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头部客户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供应客户的多款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38亿元至41亿元,同比增长41.10%到52.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11.27%至32.69%。减亏-16.56亿2024-07-10
    202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000万元至14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27%至32.69%。-14.5亿~-11亿11.27%32.69%-30.03%25.49%报告期内,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旺盛,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头部客户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供应客户的多款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38亿元至41亿元,同比增长41.10%到52.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11.27%至32.69%。减亏-16.34亿2024-07-10
    2024-06-30营业收入预计2024年1-6月营业收入:380,000万元至41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1.1%至52.24%。38亿~41亿41.1%52.24%11.49%28.19%报告期内,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旺盛,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头部客户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供应客户的多款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38亿元至41亿元,同比增长41.10%到52.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11.27%至32.69%。预增26.93亿2024-07-10
    2024-06-30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4年1-6月扣除后营业收入:380,000万元至410,000万元。38亿~41亿--报告期内,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OLED手机面板需求旺盛,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头部客户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供应客户的多款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区间为38亿元至41亿元,同比增长41.10%到52.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11.27%至32.69%。预增26.74亿2024-07-10
    2023-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564,600万元至594,600万元。56.46亿~59.46亿--报告期内,消费电子终端需求承压,AMOLED产能进一步释放,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行业利润处于低位水平。2023年四季度,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主流品牌新一代旗舰机型的热销及年终促销季的带动,OLED产品价格有所上涨。根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9亿片,同比增长16.1%,其中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0.9%,环比增长35.1%;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占比77.8%,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致力于高质量交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在持续供货头部品牌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同时,公司针对智能家居、便携显示等数字时代应用场景,推出更多创新产品。CINNO数据显示,2023年度公司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2023年四季度,公司充分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紧跟客户需求,下属各产线均维持高稼动率运行,四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环比大幅增长,产品销售毛利稳定提升,但全年受限于行业整体压力和价格波动,营业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57亿元至60亿元。根据Omdia预测数据显示,智能手机OLED面板将从2022年的5.7亿片上升至2025年的7.3亿片;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3年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超过50%。未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复苏和消费电子行业进一步回暖,OLED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公司出货量及产品收入有望持续提升。略减74.67亿2024-01-31
    2023-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2.6069元至2.8982元。-2.8982~-2.6069--59.14%-14.92%报告期内,消费电子终端需求承压,AMOLED产能进一步释放,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行业利润处于低位水平。2023年四季度,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主流品牌新一代旗舰机型的热销及年终促销季的带动,OLED产品价格有所上涨。根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9亿片,同比增长16.1%,其中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0.9%,环比增长35.1%;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占比77.8%,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致力于高质量交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在持续供货头部品牌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同时,公司针对智能家居、便携显示等数字时代应用场景,推出更多创新产品。CINNO数据显示,2023年度公司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2023年四季度,公司充分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紧跟客户需求,下属各产线均维持高稼动率运行,四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环比大幅增长,产品销售毛利稳定提升,但全年受限于行业整体压力和价格波动,营业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57亿元至60亿元。根据Omdia预测数据显示,智能手机OLED面板将从2022年的5.7亿片上升至2025年的7.3亿片;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3年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超过50%。未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复苏和消费电子行业进一步回暖,OLED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公司出货量及产品收入有望持续提升。增亏-1.512024-01-31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64,800万元至404,800万元。-40.48亿~-36.48亿-82.39%-64.37%-59.53%-16.13%报告期内,消费电子终端需求承压,AMOLED产能进一步释放,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行业利润处于低位水平。2023年四季度,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主流品牌新一代旗舰机型的热销及年终促销季的带动,OLED产品价格有所上涨。根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9亿片,同比增长16.1%,其中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0.9%,环比增长35.1%;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占比77.8%,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致力于高质量交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在持续供货头部品牌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同时,公司针对智能家居、便携显示等数字时代应用场景,推出更多创新产品。CINNO数据显示,2023年度公司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2023年四季度,公司充分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紧跟客户需求,下属各产线均维持高稼动率运行,四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环比大幅增长,产品销售毛利稳定提升,但全年受限于行业整体压力和价格波动,营业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57亿元至60亿元。根据Omdia预测数据显示,智能手机OLED面板将从2022年的5.7亿片上升至2025年的7.3亿片;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3年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超过50%。未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复苏和消费电子行业进一步回暖,OLED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公司出货量及产品收入有望持续提升。增亏-22.19亿2024-01-31
    2023-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570,000万元至600,000万元。57亿~60亿-23.76%-19.75%10.88%31.92%报告期内,消费电子终端需求承压,AMOLED产能进一步释放,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行业利润处于低位水平。2023年四季度,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主流品牌新一代旗舰机型的热销及年终促销季的带动,OLED产品价格有所上涨。根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9亿片,同比增长16.1%,其中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0.9%,环比增长35.1%;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占比77.8%,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致力于高质量交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在持续供货头部品牌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同时,公司针对智能家居、便携显示等数字时代应用场景,推出更多创新产品。CINNO数据显示,2023年度公司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2023年四季度,公司充分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紧跟客户需求,下属各产线均维持高稼动率运行,四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环比大幅增长,产品销售毛利稳定提升,但全年受限于行业整体压力和价格波动,营业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57亿元至60亿元。根据Omdia预测数据显示,智能手机OLED面板将从2022年的5.7亿片上升至2025年的7.3亿片;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3年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超过50%。未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复苏和消费电子行业进一步回暖,OLED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公司出货量及产品收入有望持续提升。略减74.77亿2024-01-31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8,000万元至398,000万元。-39.8亿~-35.8亿-92.3%-72.97%-59.36%-15.13%报告期内,消费电子终端需求承压,AMOLED产能进一步释放,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行业利润处于低位水平。2023年四季度,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主流品牌新一代旗舰机型的热销及年终促销季的带动,OLED产品价格有所上涨。根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9亿片,同比增长16.1%,其中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0.9%,环比增长35.1%;其中,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占比77.8%,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致力于高质量交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在持续供货头部品牌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同时,公司针对智能家居、便携显示等数字时代应用场景,推出更多创新产品。CINNO数据显示,2023年度公司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2023年四季度,公司充分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紧跟客户需求,下属各产线均维持高稼动率运行,四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环比大幅增长,产品销售毛利稳定提升,但全年受限于行业整体压力和价格波动,营业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57亿元至60亿元。根据Omdia预测数据显示,智能手机OLED面板将从2022年的5.7亿片上升至2025年的7.3亿片;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3年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超过50%。未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复苏和消费电子行业进一步回暖,OLED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公司出货量及产品收入有望持续提升。增亏-20.70亿2024-01-31
    2023-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60,000万元至180,000万元。-18亿~-16亿-54.39%-37.24%-32.89%-7.01%报告期内,国内OLED产能加速释放,受宏观经济和消费电子需求波动影响,中低端智能手机OLED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调整产品策略,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基于上述经营策略调整,公司营业收入短期内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产品开发与产能释放加速匹配中高端智能手机机型。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供货头部品牌客户,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24.25亿元至27.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到29%,其中第二季度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16.56亿元至19.56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115%到154%。未来随着客户中高端机型的上市,预计公司出货量及产品收入将持续提升。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根据市场情况,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进行经营策略调整,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受到影响,随着客户中高端机型的陆续放量,公司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显著提升。增亏-11.66亿2023-07-15
    202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8,000万元至178,000万元。-17.8亿~-15.8亿-54.88%-37.48%-32.46%-6.34%报告期内,国内OLED产能加速释放,受宏观经济和消费电子需求波动影响,中低端智能手机OLED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调整产品策略,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基于上述经营策略调整,公司营业收入短期内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产品开发与产能释放加速匹配中高端智能手机机型。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供货头部品牌客户,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24.25亿元至27.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到29%,其中第二季度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16.56亿元至19.56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115%到154%。未来随着客户中高端机型的上市,预计公司出货量及产品收入将持续提升。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根据市场情况,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进行经营策略调整,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受到影响,随着客户中高端机型的陆续放量,公司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显著提升。增亏-11.49亿2023-07-15
    2023-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1.1515元至1.2973元。-1.2973~-1.1515--32.45%-6.33%报告期内,国内OLED产能加速释放,受宏观经济和消费电子需求波动影响,中低端智能手机OLED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调整产品策略,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基于上述经营策略调整,公司营业收入短期内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产品开发与产能释放加速匹配中高端智能手机机型。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供货头部品牌客户,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24.25亿元至27.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到29%,其中第二季度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16.56亿元至19.56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115%到154%。未来随着客户中高端机型的上市,预计公司出货量及产品收入将持续提升。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根据市场情况,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进行经营策略调整,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受到影响,随着客户中高端机型的陆续放量,公司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显著提升。增亏-0.842023-07-15
    2023-06-30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6月扣除后营业收入:240,500万元至270,500万元。24.05亿~27.05亿--报告期内,国内OLED产能加速释放,受宏观经济和消费电子需求波动影响,中低端智能手机OLED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调整产品策略,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基于上述经营策略调整,公司营业收入短期内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产品开发与产能释放加速匹配中高端智能手机机型。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供货头部品牌客户,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24.25亿元至27.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到29%,其中第二季度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16.56亿元至19.56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115%到154%。未来随着客户中高端机型的上市,预计公司出货量及产品收入将持续提升。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根据市场情况,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进行经营策略调整,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受到影响,随着客户中高端机型的陆续放量,公司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显著提升。略减34.05亿2023-07-15
    2023-06-30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6月营业收入:242,500万元至272,500万元。24.25亿~27.25亿-28.91%-20.12%115.4%154.42%报告期内,国内OLED产能加速释放,受宏观经济和消费电子需求波动影响,中低端智能手机OLED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调整产品策略,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基于上述经营策略调整,公司营业收入短期内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产品开发与产能释放加速匹配中高端智能手机机型。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供货头部品牌客户,并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24.25亿元至27.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到29%,其中第二季度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16.56亿元至19.56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115%到154%。未来随着客户中高端机型的上市,预计公司出货量及产品收入将持续提升。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根据市场情况,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OLED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进行经营策略调整,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受到影响,随着客户中高端机型的陆续放量,公司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显著提升。略减34.11亿2023-07-15
    2022-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730,000万元至760,000万元。73亿~76亿17.47%22.3%73.41%94.5%报告期内,受国际环境、地缘冲突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经济承受较大压力。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产能加速释放,稼动率水平持续位居行业头部。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73.00亿元至7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增加17%到22%,其中OLED产品收入预计区间为66.20亿元至69.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至14%。公司2022年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7.42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92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公司向参股公司提供技术许可,增加公司收益。略增62.14亿2023-01-31
    2022-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729,000万元至759,000万元。72.9亿~75.9亿--报告期内,受国际环境、地缘冲突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经济承受较大压力。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产能加速释放,稼动率水平持续位居行业头部。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73.00亿元至7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增加17%到22%,其中OLED产品收入预计区间为66.20亿元至69.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至14%。公司2022年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7.42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92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公司向参股公司提供技术许可,增加公司收益。略增61.70亿2023-01-31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5,000万元至240,000万元。-24亿~-20.5亿-58.29%-35.2%45.21%88.48%报告期内,受国际环境、地缘冲突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经济承受较大压力。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产能加速释放,稼动率水平持续位居行业头部。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73.00亿元至7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增加17%到22%,其中OLED产品收入预计区间为66.20亿元至69.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至14%。公司2022年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7.42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92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公司向参股公司提供技术许可,增加公司收益。增亏-15.16亿2023-01-31
    2022-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1.4985元至1.7543元。-1.7543~-1.4985-45.3%88.55%报告期内,受国际环境、地缘冲突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经济承受较大压力。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产能加速释放,稼动率水平持续位居行业头部。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73.00亿元至7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增加17%到22%,其中OLED产品收入预计区间为66.20亿元至69.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至14%。公司2022年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7.42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92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公司向参股公司提供技术许可,增加公司收益。增亏-1.112023-01-31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13,300万元至248,300万元。-24.83亿~-21.33亿-49.63%-28.54%41.22%83.37%报告期内,受国际环境、地缘冲突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经济承受较大压力。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产能加速释放,稼动率水平持续位居行业头部。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73.00亿元至7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增加17%到22%,其中OLED产品收入预计区间为66.20亿元至69.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至14%。公司2022年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7.42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92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公司向参股公司提供技术许可,增加公司收益。增亏-16.59亿2023-01-31
    2022-06-30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2年1-6月扣除后营业收入:329,400万元至359,400万元。32.94亿~35.94亿--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动荡以及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公司在市场需求、采购、销售、物流等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经受了一定的挑战。报告期内,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依然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报告期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33.00亿元到3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到31%,其中OLED产品收入区间预计为31.20亿元到34.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到27%,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1-6月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5.94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84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0.86亿元,主要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减少约1.33亿元。略增27.21亿2022-07-15
    2022-06-30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2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上年降低8,600万元左右。1.0647亿--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动荡以及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公司在市场需求、采购、销售、物流等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经受了一定的挑战。报告期内,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依然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报告期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33.00亿元到3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到31%,其中OLED产品收入区间预计为31.20亿元到34.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到27%,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1-6月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5.94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84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0.86亿元,主要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减少约1.33亿元。不确定1.06亿2022-07-15
    2022-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7,000万元至122,000万元。-12.2亿~-10.7亿-62.26%-42.31%-7.43%18.07%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动荡以及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公司在市场需求、采购、销售、物流等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经受了一定的挑战。报告期内,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依然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报告期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33.00亿元到3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到31%,其中OLED产品收入区间预计为31.20亿元到34.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到27%,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1-6月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5.94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84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0.86亿元,主要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减少约1.33亿元。增亏-7.52亿2022-07-15
    2022-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7677元至0.8774元。-0.8774~-0.7677--7.03%18.85%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动荡以及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公司在市场需求、采购、销售、物流等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经受了一定的挑战。报告期内,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依然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报告期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33.00亿元到3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到31%,其中OLED产品收入区间预计为31.20亿元到34.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到27%,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1-6月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5.94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84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0.86亿元,主要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减少约1.33亿元。增亏-0.472022-07-15
    2022-06-30营业收入预计2022年1-6月营业收入:330,000万元至36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至31%。33亿~36亿20%31%21.55%41.69%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动荡以及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公司在市场需求、采购、销售、物流等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经受了一定的挑战。报告期内,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依然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报告期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33.00亿元到3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到31%,其中OLED产品收入区间预计为31.20亿元到34.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到27%,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1-6月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5.94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84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0.86亿元,主要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减少约1.33亿元。略增27.57亿2022-07-15
    202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5,000万元至120,000万元。-12亿~-10.5亿-85.93%-62.69%-7.03%18.85%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动荡以及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公司在市场需求、采购、销售、物流等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经受了一定的挑战。报告期内,公司下属产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克服各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公司围绕“一强两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调配各项资源确保产品交付,依然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头部客户份额加速提升。报告期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33.00亿元到36.00亿元,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追溯后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到31%,其中OLED产品收入区间预计为31.20亿元到34.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到27%,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6月转固,2021年上半年OLED产品成本不包括未转固产线的折旧。由于2021年6月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转固的影响,使2022年1-6月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费用增加约5.94亿元,故相应成本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同时,由于转固影响,利息资本化金额同比降低0.84亿元,使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增加;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0.86亿元,主要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减少约1.33亿元。增亏-6.45亿2022-07-15
    2021-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1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上年降低79,900万元左右。9.4301亿--(一)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44亿元至46亿元,其中OLED产品销售收入为42.50亿元到44.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15%到106.43%,昆山第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6%,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0%。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持续向好,OLED产品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度业绩影响金额为11.11亿元,本期未发生。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99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影响6.46亿元和资产处置损益影响1.49亿元所致;3.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上半年转固,使得公司下半年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5.09亿元,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影响;4.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保持公司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核心竞争力,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二)2021年度经营情况说明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在折叠、新型像素排布、屏下摄像、高刷新率等创新产品领域持续发力,供货荣耀、中兴、小米、OPPO、vivo、努比亚、华米、Fitbit、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客户多款产品,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水平持续精进,通过提升产品工艺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升原材料国产化水平等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提出“一强两新”的发展战略,“一强”是筑牢小尺寸强基础,“两新”是扩展中尺寸应用新领域和开拓大尺寸新赛道。未来五年,公司将稳固提高OLED量产线经营效率,与产业链联合探究创新方案,全面提升客户综合服务体验,夯实公司在OLED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基础,实现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确定9.43亿2022-01-29
    2021-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435,000万元至455,000万元。43.5亿~45.5亿--(一)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44亿元至46亿元,其中OLED产品销售收入为42.50亿元到44.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15%到106.43%,昆山第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6%,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0%。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持续向好,OLED产品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度业绩影响金额为11.11亿元,本期未发生。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99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影响6.46亿元和资产处置损益影响1.49亿元所致;3.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上半年转固,使得公司下半年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5.09亿元,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影响;4.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保持公司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核心竞争力,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二)2021年度经营情况说明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在折叠、新型像素排布、屏下摄像、高刷新率等创新产品领域持续发力,供货荣耀、中兴、小米、OPPO、vivo、努比亚、华米、Fitbit、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客户多款产品,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水平持续精进,通过提升产品工艺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升原材料国产化水平等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提出“一强两新”的发展战略,“一强”是筑牢小尺寸强基础,“两新”是扩展中尺寸应用新领域和开拓大尺寸新赛道。未来五年,公司将稳固提高OLED量产线经营效率,与产业链联合探究创新方案,全面提升客户综合服务体验,夯实公司在OLED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基础,实现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略增33.43亿2022-01-29
    2021-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1.1699元至1.3892元。-1.3892~-1.1699--103.64%-31.05%(一)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44亿元至46亿元,其中OLED产品销售收入为42.50亿元到44.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15%到106.43%,昆山第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6%,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0%。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持续向好,OLED产品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度业绩影响金额为11.11亿元,本期未发生。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99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影响6.46亿元和资产处置损益影响1.49亿元所致;3.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上半年转固,使得公司下半年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5.09亿元,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影响;4.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保持公司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核心竞争力,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二)2021年度经营情况说明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在折叠、新型像素排布、屏下摄像、高刷新率等创新产品领域持续发力,供货荣耀、中兴、小米、OPPO、vivo、努比亚、华米、Fitbit、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客户多款产品,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水平持续精进,通过提升产品工艺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升原材料国产化水平等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提出“一强两新”的发展战略,“一强”是筑牢小尺寸强基础,“两新”是扩展中尺寸应用新领域和开拓大尺寸新赛道。未来五年,公司将稳固提高OLED量产线经营效率,与产业链联合探究创新方案,全面提升客户综合服务体验,夯实公司在OLED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基础,实现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首亏0.152022-01-29
    2021-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1年1-12月营业收入:440,000万元至460,000万元。44亿~46亿28.12%33.94%-91.23%-77.99%(一)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44亿元至46亿元,其中OLED产品销售收入为42.50亿元到44.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15%到106.43%,昆山第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6%,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0%。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持续向好,OLED产品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度业绩影响金额为11.11亿元,本期未发生。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99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影响6.46亿元和资产处置损益影响1.49亿元所致;3.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上半年转固,使得公司下半年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5.09亿元,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影响;4.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保持公司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核心竞争力,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二)2021年度经营情况说明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在折叠、新型像素排布、屏下摄像、高刷新率等创新产品领域持续发力,供货荣耀、中兴、小米、OPPO、vivo、努比亚、华米、Fitbit、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客户多款产品,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水平持续精进,通过提升产品工艺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升原材料国产化水平等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提出“一强两新”的发展战略,“一强”是筑牢小尺寸强基础,“两新”是扩展中尺寸应用新领域和开拓大尺寸新赛道。未来五年,公司将稳固提高OLED量产线经营效率,与产业链联合探究创新方案,全面提升客户综合服务体验,夯实公司在OLED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基础,实现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略增34.34亿2022-01-29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0,000万元至190,000万元。-19亿~-16亿-1033.34%-885.97%-103.64%-31.04%(一)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44亿元至46亿元,其中OLED产品销售收入为42.50亿元到44.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15%到106.43%,昆山第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6%,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0%。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持续向好,OLED产品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度业绩影响金额为11.11亿元,本期未发生。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99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影响6.46亿元和资产处置损益影响1.49亿元所致;3.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上半年转固,使得公司下半年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5.09亿元,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影响;4.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保持公司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核心竞争力,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二)2021年度经营情况说明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在折叠、新型像素排布、屏下摄像、高刷新率等创新产品领域持续发力,供货荣耀、中兴、小米、OPPO、vivo、努比亚、华米、Fitbit、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客户多款产品,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水平持续精进,通过提升产品工艺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升原材料国产化水平等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提出“一强两新”的发展战略,“一强”是筑牢小尺寸强基础,“两新”是扩展中尺寸应用新领域和开拓大尺寸新赛道。未来五年,公司将稳固提高OLED量产线经营效率,与产业链联合探究创新方案,全面提升客户综合服务体验,夯实公司在OLED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基础,实现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首亏2.04亿2022-01-29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74,400万元至204,400万元。-20.44亿~-17.44亿-176.43%-135.85%-109.09%-37.33%(一)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44亿元至46亿元,其中OLED产品销售收入为42.50亿元到44.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15%到106.43%,昆山第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6%,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0%。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持续向好,OLED产品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度业绩影响金额为11.11亿元,本期未发生。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99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影响6.46亿元和资产处置损益影响1.49亿元所致;3.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上半年转固,使得公司下半年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5.09亿元,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影响;4.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保持公司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核心竞争力,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二)2021年度经营情况说明2021年度,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在折叠、新型像素排布、屏下摄像、高刷新率等创新产品领域持续发力,供货荣耀、中兴、小米、OPPO、vivo、努比亚、华米、Fitbit、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客户多款产品,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水平持续精进,通过提升产品工艺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升原材料国产化水平等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提出“一强两新”的发展战略,“一强”是筑牢小尺寸强基础,“两新”是扩展中尺寸应用新领域和开拓大尺寸新赛道。未来五年,公司将稳固提高OLED量产线经营效率,与产业链联合探究创新方案,全面提升客户综合服务体验,夯实公司在OLED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基础,实现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增亏-7.39亿2022-01-29
    2021-09-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0.7897元至0.8628元。-0.8628~-0.7897--96.23%-59.54%报告期内,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技术、产品创新层面持续投入,实现新一代屏下摄像技术解决方案、165Hz刷新率AMOLED产品方案在全球首发并量产交付;持续推进原材料国产化进程,并通过技术降本等创新手段提升产线运营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智能手机领域供货荣耀、中兴、努比亚、摩托罗拉等多款旗舰产品,智能穿戴领域供货OPPO、FITBIT、小米、华米等创新智能终端,报告期内产品出货量大幅度增长。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7.00亿元到28.50亿元,其中OLED产品销售收入为26.00亿元到27.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到104%。昆山第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85%,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35%,对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产生积极影响。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影响金额为57,892万元,本期未发生。此外,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5,014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变动影响所致;2.公司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持续探索前沿技术的同时不断改进现有产品工艺、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3.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上半年转固,使得公司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影响。增亏-0.022021-10-15
    2021-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8,000万元至118,000万元。-11.8亿~-10.8亿-4308.99%-3935.35%-96.23%-59.52%报告期内,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技术、产品创新层面持续投入,实现新一代屏下摄像技术解决方案、165Hz刷新率AMOLED产品方案在全球首发并量产交付;持续推进原材料国产化进程,并通过技术降本等创新手段提升产线运营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智能手机领域供货荣耀、中兴、努比亚、摩托罗拉等多款旗舰产品,智能穿戴领域供货OPPO、FITBIT、小米、华米等创新智能终端,报告期内产品出货量大幅度增长。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7.00亿元到28.50亿元,其中OLED产品销售收入为26.00亿元到27.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到104%。昆山第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85%,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35%,对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产生积极影响。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影响金额为57,892万元,本期未发生。此外,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5,014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变动影响所致;2.公司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持续探索前沿技术的同时不断改进现有产品工艺、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3.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上半年转固,使得公司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影响。增亏-2676万2021-10-15
    2021-09-30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1年1-9月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上年降低55,014万元左右。6.6147亿--报告期内,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技术、产品创新层面持续投入,实现新一代屏下摄像技术解决方案、165Hz刷新率AMOLED产品方案在全球首发并量产交付;持续推进原材料国产化进程,并通过技术降本等创新手段提升产线运营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智能手机领域供货荣耀、中兴、努比亚、摩托罗拉等多款旗舰产品,智能穿戴领域供货OPPO、FITBIT、小米、华米等创新智能终端,报告期内产品出货量大幅度增长。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7.00亿元到28.50亿元,其中OLED产品销售收入为26.00亿元到27.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到104%。昆山第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85%,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35%,对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产生积极影响。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影响金额为57,892万元,本期未发生。此外,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5,014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变动影响所致;2.公司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持续探索前沿技术的同时不断改进现有产品工艺、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3.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上半年转固,使得公司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影响。不确定6.61亿2021-10-15
    2021-09-30营业收入预计2021年1-9月营业收入:270,000万元至285,000万元。27亿~28.5亿34.42%41.89%-103.71%-94.01%报告期内,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技术、产品创新层面持续投入,实现新一代屏下摄像技术解决方案、165Hz刷新率AMOLED产品方案在全球首发并量产交付;持续推进原材料国产化进程,并通过技术降本等创新手段提升产线运营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智能手机领域供货荣耀、中兴、努比亚、摩托罗拉等多款旗舰产品,智能穿戴领域供货OPPO、FITBIT、小米、华米等创新智能终端,报告期内产品出货量大幅度增长。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7.00亿元到28.50亿元,其中OLED产品销售收入为26.00亿元到27.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到104%。昆山第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85%,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35%,对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产生积极影响。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影响金额为57,892万元,本期未发生。此外,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5,014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变动影响所致;2.公司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持续探索前沿技术的同时不断改进现有产品工艺、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3.公司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于2021年上半年转固,使得公司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影响。略增20.09亿2021-10-15
    2021-06-30营业收入预计2021年1-6月营业收入:135,000万元至155,000万元。13.5亿~15.5亿15.88%33.04%-88.58%-72.08%1.伴随品牌客户的导入,公司加大新产品项目的研发投入,以及增加为工艺改进和前瞻性技术布局等进行的新技术项目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2.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上半年业绩影响金额为38,594万元,本期未发生。此外,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1,491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变动影响所致。略增11.65亿2021-07-15
    2021-06-30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5264元至0.6215元。-0.6215~-0.5264--27.91%6.97%1.伴随品牌客户的导入,公司加大新产品项目的研发投入,以及增加为工艺改进和前瞻性技术布局等进行的新技术项目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2.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上半年业绩影响金额为38,594万元,本期未发生。此外,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1,491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变动影响所致。首亏0.072021-07-15
    202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2,000万元至85,000万元。-8.5亿~-7.2亿-1019.01%-878.45%-27.91%6.95%1.伴随品牌客户的导入,公司加大新产品项目的研发投入,以及增加为工艺改进和前瞻性技术布局等进行的新技术项目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2.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上半年业绩影响金额为38,594万元,本期未发生。此外,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1,491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变动影响所致。首亏9249万2021-07-15
    2021-06-30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1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上年降低51,491万元左右。6.2143亿--1.伴随品牌客户的导入,公司加大新产品项目的研发投入,以及增加为工艺改进和前瞻性技术布局等进行的新技术项目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2.公司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对2020年上半年业绩影响金额为38,594万元,本期未发生。此外,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1,491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变动影响所致。不确定6.21亿2021-07-15
    2021-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1,000万元至51,000万元。-5.1亿~-4.1亿-98.13%-59.28%-321.42%-278%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在品牌客户导入方面持续取得新的进展,AMOLED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均有所改善。2、公司本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3、公司上年同期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增加了上期收益,本期未发生。4、公司本期确认的联营企业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对本期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增亏-2.57亿2021-04-15
    2021-03-31每股收益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亏损:0.2998元至0.3729元。-0.3729~-0.2998--321.44%-278.03%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在品牌客户导入方面持续取得新的进展,AMOLED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均有所改善。2、公司本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3、公司上年同期为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利技术许可、咨询及管理服务增加了上期收益,本期未发生。4、公司本期确认的联营企业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对本期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增亏-0.192021-04-15
    2020-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0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94,31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6,099万元。9.431亿-6.07%-2020年度,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给产业链带来较大影响,公司积极应对,快速复工复产,确保了产品交付,满足了客户需求。同时,坚持技术创新,在屏下摄像、柔性穿戴等新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打造差异化优势。公司还加强内部管理,不断降本增效,产线运营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如下:1.2020年度,在产品交付方面,公司持续技术创新,首发量产应用级别屏下摄像解决方案,独供首款商用屏下摄像手机中兴天机Axon20,独供多款品牌游戏手机全球最高刷新率144HZAMOLED屏幕,供货行业首款3D双曲面柔性屏智能手表和定制柔性屏曲面手表;客户推广方面,在继续为小米、中兴,华米,LG等客户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又获得OPPO、摩托罗拉以及其他一线品牌客户订单,并实现量产交付;2.2020年度,公司持续加强内部运营管理,提升工艺技术能力,产品良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坚持成本管控及供应链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成本费用占收入比有所下降;3.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为94,31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6,099万元。其主要构成为:(1)政府补助影响金额约79,393万元;(2)专利转让影响金额约14,793万元。不确定10.04亿2021-01-29
    2020-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320,000万元至350,000万元。32亿~35亿18.98%30.13%41.22%76.78%2020年度,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给产业链带来较大影响,公司积极应对,快速复工复产,确保了产品交付,满足了客户需求。同时,坚持技术创新,在屏下摄像、柔性穿戴等新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打造差异化优势。公司还加强内部管理,不断降本增效,产线运营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如下:1.2020年度,在产品交付方面,公司持续技术创新,首发量产应用级别屏下摄像解决方案,独供首款商用屏下摄像手机中兴天机Axon20,独供多款品牌游戏手机全球最高刷新率144HZAMOLED屏幕,供货行业首款3D双曲面柔性屏智能手表和定制柔性屏曲面手表;客户推广方面,在继续为小米、中兴,华米,LG等客户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又获得OPPO、摩托罗拉以及其他一线品牌客户订单,并实现量产交付;2.2020年度,公司持续加强内部运营管理,提升工艺技术能力,产品良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坚持成本管控及供应链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成本费用占收入比有所下降;3.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为94,31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6,099万元。其主要构成为:(1)政府补助影响金额约79,393万元;(2)专利转让影响金额约14,793万元。略增26.90亿2021-01-29
    2020-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311,000万元至341,000万元。31.1亿~34.1亿--2020年度,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给产业链带来较大影响,公司积极应对,快速复工复产,确保了产品交付,满足了客户需求。同时,坚持技术创新,在屏下摄像、柔性穿戴等新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打造差异化优势。公司还加强内部管理,不断降本增效,产线运营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如下:1.2020年度,在产品交付方面,公司持续技术创新,首发量产应用级别屏下摄像解决方案,独供首款商用屏下摄像手机中兴天机Axon20,独供多款品牌游戏手机全球最高刷新率144HZAMOLED屏幕,供货行业首款3D双曲面柔性屏智能手表和定制柔性屏曲面手表;客户推广方面,在继续为小米、中兴,华米,LG等客户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又获得OPPO、摩托罗拉以及其他一线品牌客户订单,并实现量产交付;2.2020年度,公司持续加强内部运营管理,提升工艺技术能力,产品良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坚持成本管控及供应链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成本费用占收入比有所下降;3.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为94,31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6,099万元。其主要构成为:(1)政府补助影响金额约79,393万元;(2)专利转让影响金额约14,793万元。略增26.40亿2021-01-2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