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业绩报表:
资金流向 | 千股千评 | 公告 | 个股日历 | 财务数据 | 核心题材 | 主力持仓 | 股东分析 | 股东户数 | 分红送配 |
龙虎榜单 | 大宗交易 | 沪深港通持股 | 高管持股 | 股东大会 | 个股研报 | 股本结构 | 机构调研 | 限售解禁 | 股东增减持 |
- 业绩报表
- 业绩快报
- 业绩预告
- 预约披露时间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同比 | 业绩变动环比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 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
202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428.98万元至35,110.3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0%至50%。 | 3.0429亿~3.511亿 | 30%~50% | -12.05%~31.9% |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持续加强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成熟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半导体功率器件等业务板块拓展,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1,093.38万元。 | 略增 | 2.34亿 | 2024-10-08 |
2024-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7,205.44万元至30,606.1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0%至80%。 | 2.7205亿~3.0606亿 | 60%~80% | -14.92%~21.54% |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持续加强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成熟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半导体功率器件等业务板块拓展,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1,093.38万元。 | 预增 | 1.70亿 | 2024-10-08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23元至0.28元。 | 0.23~0.28 | - | -8.33%~33.33% |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持续加强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成熟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精密注塑类产品等业务板块拓展,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1,045.11万元。 | 预增 | 0.18 | 2024-07-18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962.59万元至24,187.6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0%至50%。 | 2.0963亿~2.4188亿 | 30%~50% | 1.4%~32.39% |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持续加强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成熟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精密注塑类产品等业务板块拓展,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1,045.11万元。 | 略增 | 1.61亿 | 2024-07-18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9,268.54万元至21,677.1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0%至80%。 | 1.9269亿~2.1677亿 | 60%~80% | -6.2%~18.02% |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持续加强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成熟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精密注塑类产品等业务板块拓展,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1,045.11万元。 | 预增 | 1.20亿 | 2024-07-18 |
2024-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4年1-6月营业收入:94,299.86万元至108,807.53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0%至50%。 | 9.43亿~10.88亿 | 30%~50% | -0.55%~30.14% |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持续加强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成熟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精密注塑类产品等业务板块拓展,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1,045.11万元。 | 略增 | 7.25亿 | 2024-07-18 |
2023-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3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7,773.05万元。 | 7773万 | 1418.81% | - | 2023年,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持续加强,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等成长型业务板块的发展,大力拓展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7,773.05万元。 | 不确定 | -589.4万 | 2023-12-22 |
2023-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158,558.09万元至182,048.1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5%至55%。 | 15.86亿~18.2亿 | 35%~55% | -11.27%~40.26% | 2023年,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持续加强,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等成长型业务板块的发展,大力拓展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7,773.05万元。 | 预增 | 11.75亿 | 2023-12-22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9,943.72万元至32,665.8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0%至140%。 | 2.9944亿~3.2666亿 | 120%~140% | -10.23%~27.15% | 2023年,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持续加强,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等成长型业务板块的发展,大力拓展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7,773.05万元。 | 预增 | 1.36亿 | 2023-12-22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33元至0.41元。 | 0.33~0.41 | - | -33.33%~55.56% | 2023年,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持续加强,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等成长型业务板块的发展,大力拓展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7,773.05万元。 | 预增 | 0.16 | 2023-12-22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2,720.29万元至25,560.3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0%至80%。 | 2.272亿~2.556亿 | 60%~80% | 15.25%~72.5% | 2023年,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持续加强,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等成长型业务板块的发展,大力拓展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业绩增长。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7,773.05万元。 | 预增 | 1.42亿 | 2023-12-22 |
2021-09-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9月非经常性损益约:9,523.84万元。 | 9524万 | 84.87% | - | 1、报告期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工业企业持续稳定恢复,公司各项业务有序开展,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持续加强,整体经营情况稳中有进。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进口替代加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投资收益增长致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涨幅较大。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9,523.84万元。 | 不确定 | 5152万 | 2021-10-14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173.33万元至21,429.0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0%至90%。 | 1.9173亿~2.1429亿 | 70%~90% | -59.37%~-38.2% | 1、报告期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工业企业持续稳定恢复,公司各项业务有序开展,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持续加强,整体经营情况稳中有进。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进口替代加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投资收益增长致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涨幅较大。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9,523.84万元。 | 预增 | 1.13亿 | 2021-10-14 |
2021-06-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8,614.68万元。 | 8615万 | 144.47% | - | 1、报告期内,我国汽车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公司主营产品进口替代加速,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投资收益增长致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8,614.68万元。 | 不确定 | 3524万 | 2021-07-14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774.07万元至16,031.44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5%至155%。 | 1.4774亿~1.6031亿 | 135%~155% | 153.06%~183.1% | 1、报告期内,我国汽车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公司主营产品进口替代加速,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投资收益增长致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8,614.68万元。 | 预增 | 6287万 | 2021-07-14 |
2021-03-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3月非经常性损益约:450万元。 | 450万 | -57.89% | - | 1、2020年一季度因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汽车行业的产销出现大幅下滑,产业链复工延迟,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021年一季度,经济复苏,汽车行业发展态势较好,公司主营产品进口替代加速,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致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涨幅较大。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50万元。 | 不确定 | 1069万 | 2021-04-02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148.08万元至4,666.5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0%至80%。 | 4148万~4667万 | 60%~80% | -51.1%~-44.98% | 1、2020年一季度因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汽车行业的产销出现大幅下滑,产业链复工延迟,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021年一季度,经济复苏,汽车行业发展态势较好,公司主营产品进口替代加速,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致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涨幅较大。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50万元。 | 预增 | 2593万 | 2021-04-02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191.67万元至2,739.59万元,同比上年下降:0%至20%。 | 2192万~2740万 | -20%~0% | -42.96%~-28.7% | 1、报告期内,因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汽车行业的产销出现大幅下滑,产业链复工延迟,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降幅较大。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1,000万元。 | 略减 | 2740万 | 2020-04-03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461.01万元至16,153.2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至20%。 | 1.3461亿~1.6153亿 | 0%~20% | -6.94%~65.88% | 1、报告期内,我国汽车行业面临较大压力,受宏观经济及汽车行业产销量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同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115.14万元。 | 略增 | 1.35亿 | 2020-01-18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34.78万元至11,042.5万元,同比上年变动:-10%至10%。 | 9035万~1.1043亿 | -10%~10% | -24.34%~31.69% | 1、报告期内,国内汽车行业产销整体下行压力较大,受宏观经济及汽车行业产销量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同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4,350万元。 | 续盈 | 1.00亿 | 2019-10-14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869.86万元至7,174.28万元,同比上年变动:-10%至10%。 | 5870万~7174万 | -10%~10% | 14.26%~61.87% | 1、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及汽车行业产销量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同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2,690万元。 | 续盈 | 6522万 | 2019-07-13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62.37万元-3,131.79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0%至10%。 | 2562万~3132万 | -10%~10% | -25.13%~-8.49% | 1、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及汽车行业销量增速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1,030万元。 | 续盈 | 2847万 | 2019-03-29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713.15万元-15,538.29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0%至10%。 | 1.2713亿~1.5538亿 | -10%~10% | -23.95%~56.39% | 1、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及汽车行业销量增速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销售收入未达预期。同时,受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运营成本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694.98万元。 | 续盈 | 1.41亿 | 2019-01-30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66.24万元-10,073.60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0%至0%。 | 9066万~1.0074亿 | -10%~0% | -30.77%~-3.36% | 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放缓、外贸订单收缩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销售收入未达预期。同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运营成本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此外,本报告期计提股权激励费用约2,168.41万元,股权激励费用计提后对公司当期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800万元。 | 略减 | 1.01亿 | 2018-10-13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211.81万元-7,764.76万元,同比上年下降0%-20%。 | 6212万~7765万 | -20%~0% | 18.18%~72.73% | 1、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放缓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销售收入未达预期。同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运营成本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此外,本报告期计提股权激励费用约1,550万元,股权激励费用计提后对公司当期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040万元。 | 略减 | 7765万 | 2018-07-07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61.55万元-3,451.94万元,同比上年下降:0%至20% | 2762万~3452万 | -20%~0% | -31.85%~-14.81% | 1、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放缓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销售收入未达预期。此外,本报告期计提股权激励费用约870万元,股权激励费用计提后对公司当期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44万元。 | 略减 | 3452万 | 2018-03-23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206.31万元-15,407.3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0%。 | 1.3206亿~1.5407亿 | 20%~40% | 35.68%~131.02% | 1、报告期内,汽车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公司主营产品销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同时,公司主营产品销售结构不断优化,主营升级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带动公司利润水平进一步提升。2、报告期内,公司坚定执行长期发展战略,围绕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有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及市场开拓,并在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的改善以及运营效率的提高使公司业绩增速呈稳健增长态势。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920万元。 | 略增 | 1.10亿 | 2018-01-26 |
2017-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17年1-12月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增长。 | 5.3563亿 | - | -53.93% | 1、报告期内,汽车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公司主营产品销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同时,公司主营产品销售结构不断优化,主营升级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带动公司利润水平进一步提升。2、报告期内,公司坚定执行长期发展战略,围绕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有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及市场开拓,并在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的改善以及运营效率的提高使公司业绩增速呈稳健增长态势。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920万元。 | 略增 | 5.36亿 | 2018-01-26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261.66万元-10,805.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0% | 9262万~1.0805亿 | 20%~40% | -65.29%~-29.5% | 1、报告期内,汽车行业产销同比保持小幅增长,公司主营产品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同时,主营升级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带动公司利润水平进一步提升。2、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主营产品车用智能电源控制器的销售结构不断优化,智能电机控制系统产品及大功率车用二极管产生一定销售收入,同时公司在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的改善导致业绩增速呈增长态势。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00万元-1,500万元。 | 略增 | 7718万 | 2017-10-13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402.36万元-8,636.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0% | 7402万~8636万 | 20%~40% | 14.44%~50.18% | 1、报告期内,汽车行业产销同比略有增长,公司主营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同时,公司主营升级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带动公司利润水平进一步提升。2、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车用智能电源控制器的销售结构不断优化,智能电机控制系统产品及大功率车用二极管产生一定销售收入,同时公司在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的改善导致业绩增速呈增长态势。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650万元-850万元。 | 略增 | 6169万 | 2017-07-06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189.21万元-3,679.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50% | 3189万~3680万 | 30%~50% | -2.98%~11.94% | 1、报告期内,汽车行业产销同比略有增长,公司主营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同时,公司主营升级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带动公司利润水平进一步提升。2、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车用智能电源控制器的销售结构不断优化,智能电机控制系统产品及大功率车用二极管产生一定销售收入,同时,公司在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的改善导致业绩增速呈增长态势。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400万元-600万元。 | 略增 | 2453万 | 2017-02-21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894.71万元-12,015.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70% | 9895万~1.2015亿 | 40%~70% | 40.48%~177.33% | 1、报告期内,汽车行业产销同比呈较快增长,公司主营产品销量大幅增加,同时,公司主营升级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带动公司利润水平大幅提升。2、报告期内,公司优化主营产品销售结构,智能电机及大功率车用二极管产生一定销售收入,同时,公司在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的改善,以及产品毛利率和市占率的提升导致业绩增速较为明显。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300万元-1500万元 | 预增 | 7068万 | 2016-12-05 |
2016-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594.71万元-10,515.01万元 | 8595万~1.0515亿 | 51.14%~84.91% | 25.62%~158.22% | 1、报告期内,汽车行业产销同比呈较快增长,公司主营产品销量大幅增加,同时,公司主营升级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带动公司利润水平大幅提升。2、报告期内,公司优化主营产品销售结构,智能电机及大功率车用二极管产生一定销售收入,同时,公司在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的改善,以及产品毛利率和市占率的提升导致业绩增速较为明显。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300万元-1500万元 | 预增 | 5687万 | 2016-12-05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437.91万元-8,720.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70% | 7438万~8720万 | 45%~70% | -65.84%~-31.32% | 1、报告期内,汽车行业产销同比增速较为明显,公司主营产品销量大幅增加,同时,公司主营升级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带动公司利润水平大幅提升。2、报告期内,公司在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的改善,以及产品毛利率和市占率的提升导致业绩增速较为明显。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900万元-1000万元。 | 预增 | 5130万 | 2016-10-11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631.78万元-6570.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0% | 5632万~6570万 | 20%~40% | 29.56%~67.83% | 1、报告期内,国内外汽车产销量保持稳定增长,行业需求量的提升带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一方面拓宽了国内合资品牌新车市场的供货体系,另一方面公司优化了主营产品销售收入结构,有效改善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稳定增长。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50万元-850万元。 | 略增 | 4693万 | 2016-07-12 |
2016-06-30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6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 | 2.2774亿 | - | - | 1、报告期内,国内外汽车产销量保持稳定增长,行业需求量的提升带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一方面拓宽了国内合资品牌新车市场的供货体系,另一方面公司优化了主营产品销售收入结构,有效改善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稳定增长。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50万元-850万元。 | 略增 | 2.28亿 | 2016-07-12 |
2016-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55.10万元-2630.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0%。 | 2255万~2631万 | 20%~40% | 16.36%~35.75% | 1、报告期内,国内汽车产销量保持稳定增长,行业需求量的提升带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 2、报告期内,随着公司募投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宽了国内合资品牌新车市场的供货体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50万元-100万元。 | 略增 | 1879万 | 2016-04-06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988.42万元-8,632.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 | 6988万~8633万 | -15%~5% | 325.9%~702.66% | 1、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放缓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 2、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部分在建工程转固,使得公司整体运营成本和费1、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放缓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2、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部分在建工程转固,使得公司整体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较去年同期均小幅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300~1500万元。 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00~800万。 | 续盈 | 8222万 | 2016-01-14 |
2015-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65.25万元-6,081.5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20% | 4865万~6082万 | -20%~0% | -93.88%~-50.66% | 1、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放缓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 2、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部分在建工程转固,使得公司整体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较去年同期均小幅增加,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 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00~800万。 | 略减 | 6082万 | 2015-10-13 |
201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615.21万元-5538.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20% | 4615万~5538万 | 0%~20% | 45.59%~94.7% | 1、报告期内,公司加快进口替代的进程,进一步扩大合资品牌的配套领域,已进入东风日产配套体系,同时公司募投项目陆续释放产能,新开发的智能控制产品陆续通过客户验证,进入小批试产阶段,为公司在发展智能汽车相关领域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给公司注入新的业绩增长点。 2、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各项经营指标得到有效的落实,公司管理层有信心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600万元-700万元。 | 略增 | 4615万 | 2015-07-03 |
201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19.85万元-2,149.81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幅度:-20%-0. | 1720万~2150万 | -20%~0% | -19.64%~0.45% | 1、报告期内,受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放缓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2、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公司整体运营成本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公司运营费用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使得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0万元-200万元。 | 略减 | 2150万 | 2015-03-26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14.01万元-9,392.5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至20% | 7514万~9393万 | -20%~0% | -2.31%~125.8% | 1、报告期内,受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放缓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放缓;2、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公司整体运营成本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使得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300~1400万。 | 略减 | 9393万 | 2015-01-28 |
201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476.94万元–6,846.1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至0% | 5477万~6846万 | -20%~0% | -65.05%~-9.51% | 1、报告期内,受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放缓的影响,以及公司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公司整体运营成本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 使得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 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00~800万。 | 略减 | 6846万 | 2014-10-11 |
201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458.11万元-5448.8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 -10% | 4458万~5449万 | -10%~10% | 7.37%~53.46% | 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平稳发展,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基本持平。2、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较去年同比下降约5%;由于公司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使得公司整体运营成本较去年略有增加。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500~600万。 | 续盈 | 4953万 | 2014-07-08 |
2014-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107.04万元-2,575.27万元 ,比上年同期变动幅度:-10% -10% | 2107万~2575万 | -10%~10% | -17.25%~1.14% | 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平稳发展,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基本持平; 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50万元-150万元。 | 续盈 | 2341万 | 2014-03-21 |
201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116.51-10,483.9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15% | 9117万~1.0484亿 | 0%~15% | 19.95%~92.2% | 1、报告期内,国内汽车产销量保持稳定增长,双双突破2000万辆,行业需求量的提升带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2、报告期内,随着公司募投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宽了国内合资品牌新车市场的供货体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400万元至500万元,去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889.84万元。 | 略增 | 9117万 | 2014-01-21 |
2013-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774.74万元-7452.2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10%。 | 6775万~7452万 | 0%~10% | -30.28%~-4.35% | 1、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了进口替代的份额,拓宽了国内合资品牌新车市场的供货体系,保障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报告期内,公司以主营业务为核心,进一步垂直整合产业链优势,提高主营产品核心零部件的内配率,同时持续推进精益生产,改进生产工艺,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350万元至400万元,去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85.36万元。 | 略增 | 6775万 | 2013-10-11 |
201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901.08万元-5391.1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 -10%。 | 4901万~5391万 | 0%~10% | 9.34%~30.28% | 1、报告期内,公司以主营业务为核心,在持续推进精益生产的基础上,推行YPS(云意精益生产系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了进口替代的份额,拓宽了国内合资品牌新车市场的供货体系,保障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300万元至350万元,去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43万元。 | 略增 | 4901万 | 2013-07-12 |
2013-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230.69万元-2,655.5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 -25% | 2231万~2656万 | 5%~25% | -4.74%~13.4% | 1、报告期内,公司以主营业务为核心,持续推进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凭借垂直整合产业链的优势,提高了核心部件的内部配套率, 使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保持持续稳定; 2、通过持续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推动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 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领域; 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0万元-100万元。 | 略增 | 2124万 | 2013-03-21 |
201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 -25%盈利:8,536.05万元-10,161.96万元 | 8536万~1.0162亿 | 5%~25% | -6%~80.78% | 1、公司报告期内以主营业务为核心,按照年度经营计划,围绕主机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加强市场开拓,推动进口替代,强化行业龙头地位,持续推进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凭借垂直整合产业链的优势,提高了核心部件的内部配套率,使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保持持续稳定。 2、公司持续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国际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外销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3、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00万元-1,050万元。 | 略增 | 8130万 | 2013-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