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数据
    此功能登录后可查看,请点击登录
    尚无内容,请点击标题右侧☆添加后查看
    蓝晓科技(300487)机构调研数据
    蓝晓科技调研详情
    调研日期:2023-11-09
    接待基本资料
    公告日期2023-11-09上市公司接待人员董事长 高月静,董事会秘书 于洋,证券事务代表 贾鼎洋
    接待时间起始2023-11-09接待时间截止-
    接待方式特定对象调研接待地点公司会议室

    接待详细对象
    序号 接待对象 接待对象类型 机构相关人员
    1 宁泉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杨东,孙强,曾铭伟,李商羽,邱伟佳
    2 浙商资管 资产管理公司 王圆
    3 聚鸣投资 投资公司 张春雷
    4 银鞍资本 - 王坤
    5 正心谷投资 投资公司 孔德明,孙逸豪
    6 建峖实业投资 投资公司 李申,马家琪
    7 银河证券 证券公司 陶贻功
    8 兴全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陈锦泉,谢治宇,吕琪,孟维维,王哲宇
    9 睿郡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杜昌勇
    10 平石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尹志平
    11 隆源投资 投资公司 杨巍
    12 睿兴投资 投资公司 徐嫱
    13 恩宝投资 投资公司 傅聪,周翔
    14 诺安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杨谷
    15 国泰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程瑶

    主要内容资料

    1.公司如何看待盐湖提锂领域的竞争者?公司的优势体现在那些方面?

    伴随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蓬勃发展,锂资源需求高速增长,盐湖提锂成为全球锂资源的重要来源。这一新兴领域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这是正常现象,良性的行业竞争将有助于行业的整体进步和技术优化。蓝晓科技在盐湖提锂技术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并始终专注于技术迭代和优化,不断夯实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蓝晓科技的竞争优势体现在:(1)公司盐湖提锂相关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依托扎实的底层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产业化经验,工艺设计持续优化,锂吸附剂不断升级,可针对不同品位、不同地区卤水提供最适配的定制化解决方案;3)公司已完成及在执行的千吨级以上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共12个,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8.6万吨,项目数量和质量经得住市场考验,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4)具备优质高效的项目履约能力,保障客户如期达产,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生产保驾护航。上述这些,都是蓝晓科技在盐湖提锂技术领域龙头地位的体现。

    2.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下跌明显,锂资源价格的周期波动对公司提锂业务的影响?

    虽然锂盐价格出现回落,但盐湖提锂生产成本优势明显,相关盐湖提锂厂商仍具有较好盈利能力,公司盐湖提锂相关业务发展趋势良好。为应对周期波动,公司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强周期抓新增,弱周期磨技术,以技术进步促进降本增效,提高市占率和技术控制能力,为下一个周期回归做好准备。

    3.昨天,礼来替尔泊肽减肥症在美国获得FDA批准,对于公司业务影响?

    礼来替尔泊肽(Tirzepatide)属于GLP-1类多肽药物,固相合成载体作为公司成熟产品,可用于替尔泊肽化学合成中。在固相合成载体领域,公司拥有seplife2-CTC固相合成载体和sieber树脂、Rink、Wang等多款产品,并且在产品品质、工艺稳定、客户黏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4.请问公司在锂电回收领域是否有布局?

    吸附分离技术的特点是从复杂组分中提取特定元素,从而达到吸附、提取、纯化、除杂、浓缩、精制的工艺结果。废旧电池回收领域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公司与多家企业开展中试实验,将吸附分离技术应用在废旧电池中锂、钴、镍等金属的回收,开发、探索绿色、高效、高质量的吸附法工艺路线。

    5.公司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产品,增长贡献的主要品种,对于未来发展的展望?

    在生命科学领域,公司产品涵盖介质/色谱填料、多肽固相合成载体、核酸固相合成载体、细胞培养微载体、天然产物提取树脂、固定化酶载体等品种,应用领域覆盖抗体纯化、疫苗纯化、血液制品纯化、多肽合成、核酸合成等,介质/色谱填料、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等品种为生命科学领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形成了清晰的产品结构,同时公司以生命科学事业部形式进行统筹管理,吸引了包括AlessandraBasso等国际行业专家加入生命科学事业部。未来,客户数量的积累、新产品的开发、GLP-1类糖尿病及减重药物的放量、营销管理人员及公司研发资源的丰富将为增长提供动力。

    6.公司未来业务值得关注的方向?

    在金属资源领域,抓住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盐湖提锂领域的市场地位,配备专项业务小组,宽维度、高质量的进行项目跟踪,持续拓展市场空间;在红土镍矿提镍和钴回收方面,以产业化示范项目为基础,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加速市场开发;同时,推进吸附分离技术在废旧锂电材料回收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扩大销售规模。在生命科学领域,基于十余年微球制备底层技术积淀和丰富的产品体系,有序推进产品营销体系建设,与下游生物医药企业紧密合作,加快相关产品应用开发和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产品市场份额。在水处理和超纯水领域,依靠公司优质产能平台的供应能力,继续扩大在高端应用水行业的市场份额,促进核级和电子级超纯水树脂的商业化销售。在节能环保领域,顺应近年来VOCs吸附材料及系统装置的良好销售趋势,进一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依托特种应用、项目型销售挖掘行业深度,增加销售总量。